高中生物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ppt课件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介绍如何保护遗传多样性,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执行、开展宣传教育等,以维 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04
人类健康与疾病
Chapter
营养与健康
总结词:了解营养标签,选择健康食品
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均衡摄 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糖 和盐。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等组成。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结果,具有稳定的形态和遗传学意 义。
02
遗传与进化
Chapter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01
02
03
DNA复制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 息复制和遗传的基本过程 ,包括解旋、合成和聚合 等步骤。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地球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景 观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 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为生物 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功能
描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和 人类福祉的影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变异 ,包括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多样性等, 是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重要基础。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 DNA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基因表 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01 02 03 04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 基因克隆等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内全 部蛋白质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等。
介绍如何保护遗传多样性,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执行、开展宣传教育等,以维 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04
人类健康与疾病
Chapter
营养与健康
总结词:了解营养标签,选择健康食品
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均衡摄 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糖 和盐。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等组成。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结果,具有稳定的形态和遗传学意 义。
02
遗传与进化
Chapter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01
02
03
DNA复制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 息复制和遗传的基本过程 ,包括解旋、合成和聚合 等步骤。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地球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景 观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 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为生物 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功能
描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和 人类福祉的影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变异 ,包括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多样性等, 是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重要基础。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 DNA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基因表 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01 02 03 04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 基因克隆等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内全 部蛋白质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课件

细胞生长、分化的过程及意义
细胞生长: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新细胞经过生长过程逐渐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 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形成 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群
意义:细胞生长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
THANK YOU
汇报人:
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生物体内的物质基
04
础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 过程
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种类:DNA和RNA
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实验原理:介绍实验的原理和目的 材料用具:介绍实验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结论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课题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操作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YOUR LOGO
YOUR LOGO
20XX.XX.X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课 件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高 中 生 物 必 修 一 课 程 简 介 03 生 物 细 胞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04 生 物 体 内 的 物 质 基 础 05 生 物 体 的 生 命 活 动 06 生 物 圈 中 的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调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PPT

反射弧结构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髓鞘
模式图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一定刺激
----++++---- ++++++++++++ ++++----++++ ------------ ----++++---- ++++----++++ ------------ ----++++---- ++++----++++ ++++++++++++ ++++----++++ ----++++----
性 卵巢 腺 睾丸 肾上腺
胰腺 胸腺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胰岛素 作 用
升血糖
A细胞 分泌 胰高血糖素 作用
降血糖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原 脂肪等 非糖物质
氧化分解
血糖
合成
CO2+H2O +能量
分解
0.8~1.2 g/L
肝糖原 肌糖原
脂肪、某些 氨基酸等
转化
转变
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必修3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内液 占2/3
体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液
内环境
细胞外液
占1/3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
组织细胞 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 淋 巴 血 浆 组织处的 毛细血管
3.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特性:
血浆:90%以上是水,是蛋白质, 10%是糖类,
无机盐类,代谢产物等
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组织
•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 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 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PPT课件 图文

73.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 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速率不变 7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
75.间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 时期分别在间期和后期;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 中心体在间期进行复制,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76.细胞分裂之前都要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77.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 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 胞有数百个细胞核;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 虫)的细胞中,会出现两个细胞核 78.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在细胞的中央 不形成细胞板 79.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80.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是可以 将染色体染成深色的碱性染料,因为这些染料分子电离后,
81.解离: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制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 于观察。 82.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 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之所以具 有全能性是因为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 83.细胞增殖是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 完成后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使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 上保持了相似性;细胞分化则是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 84.细胞衰老的原因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自由基产 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 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85.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 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75.间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 时期分别在间期和后期;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 中心体在间期进行复制,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76.细胞分裂之前都要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77.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 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 胞有数百个细胞核;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 虫)的细胞中,会出现两个细胞核 78.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在细胞的中央 不形成细胞板 79.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所以叫做无丝分裂 80.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是可以 将染色体染成深色的碱性染料,因为这些染料分子电离后,
81.解离: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制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 于观察。 82.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 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之所以具 有全能性是因为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遗传物质 83.细胞增殖是以细胞分裂的方式使细胞数目增多,分裂 完成后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使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 上保持了相似性;细胞分化则是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稳 定性差异的过程 84.细胞衰老的原因有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自由基产 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 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85.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 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高中生物ppt课件

不同元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碳、氢、氧参与构成生物体 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氮、磷、硫参与构成核酸、蛋白质等 重要分子。
元素来源
生物体通过食物和空气等途径获取所需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和 组织的主要物质。
05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01
02
03
04
孟德尔的生平介绍
孟德尔是一位19世纪的奥地 利生物学家,他对遗传学做出
了重大贡献。
豌豆实验的目的
通过豌豆实验,孟德尔发现遗 传规律,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
概念。
豌豆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选择了多种豌豆进行杂 交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子代
的表现型,得出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 层膜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和酶,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层 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同时参与脂质的合成和代谢。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 层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运 输,同时参与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
无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等,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至关重要。
化合物作用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在细胞内储存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主要 物质,并参与多种生命活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 要作用。
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
元素来源
生物体通过食物和空气等途径获取所需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和 组织的主要物质。
05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01
02
03
04
孟德尔的生平介绍
孟德尔是一位19世纪的奥地 利生物学家,他对遗传学做出
了重大贡献。
豌豆实验的目的
通过豌豆实验,孟德尔发现遗 传规律,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
概念。
豌豆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选择了多种豌豆进行杂 交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子代
的表现型,得出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 层膜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和酶,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层 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同时参与脂质的合成和代谢。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 层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运 输,同时参与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
无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等,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至关重要。
化合物作用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在细胞内储存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主要 物质,并参与多种生命活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 要作用。
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复习课件(共64张PPT)

6 H2O酶
20[H]
酶
散失 能量 2ATP
34ATP 能量 12H2O
6CO2
产物 H2O 和 CO2 中的O来自葡萄糖还是氧气?
一、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过程:
细胞质基质
(一)
1分子C6H12O6
酶
2ATP
4[H]
线粒体内膜
(二)
2分子CH3COCOOH
酶
6H2O
20[H]
6O2
酶
12H2O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 2、pH
3、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随
酶浓度的升高而加快。
4、底物浓度:在一定浓度
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浓 度的升高而加快,但达
到一定浓度,反应速率
不再变化
酶促反应速率
酶促反应速率
酶的浓度
酶量一定
底物浓度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分子结构特点(具有高能磷酸键)
H高2浓O度2酶在低中浓性度条件中活性最H强2O、甘油、
葡萄糖
无机盐、
也常常被举称为例______________脂_。肪酸、
进入
葡萄糖、
细CO胞2膜+向H内2O凹*陷将细胞(一CH分2为O乙)二+O醇2* 、苯等
红细胞
氨基酸
出入细胞
进入小肠细胞
胞吞
胞吐
不受浓度 影响
不需要
消耗
不受浓度 影响
不需要
消耗
6、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CO2、水份、光照(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的种类)、温度、
矿质元素等
(2)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简介
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发生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
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形式 存在于DNA分子中,决定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变异与进化
变异
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诱 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
动物克隆技术的起源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斯皮曼首次提出动物克隆的 设想。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克隆出北方 豹蛙;1996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科研小 组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简介
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发生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
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形式 存在于DNA分子中,决定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变异与进化
变异
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诱 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
动物克隆技术的起源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斯皮曼首次提出动物克隆的 设想。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克隆出北方 豹蛙;1996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科研小 组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高中生物》PPT课件

2.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
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编辑ppt
14
染色体和染色质
编辑ppt
15
总结: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相通 结构:核膜、内质网膜与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成
细胞内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功能:细胞各部分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 一致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方向能量载体举例不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不消耗消耗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甘油等脂溶性物质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k进入红细胞na出红细胞细胞质基质
①温度
应用:
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25~35℃)时最强;
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呼吸
受抑制;
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
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
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呼吸
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编辑提ppt 高产量。
24
编辑ppt
17
有氧呼吸: ⒈有氧呼吸过程
细胞质基质 6O2
C6H12O6
①酶
4[H]
能
2丙酮酸
热 2ATP
③酶
② 酶 6H2O 热
热
20[H]
能
2ATP
能
34ATP
12H2O
6CO2
编辑ppt
线粒体 18
有氧呼吸: ⒉有氧呼吸三个阶段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产 物 释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不需要
是否消耗 细胞内的 能量
代表例子
不消耗
水、气体、乙醇、乙二
醇、甘油、脂肪酸、尿
素、苯等脂溶性的物质
通过细胞膜
.
需要
需要
不消耗 需要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
葡萄糖通过 通过小肠上皮细
红细胞
胞膜;离子通过
细胞膜等 14
三、大分子的跨膜运输
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 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 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 进入细胞内部。
.
15
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 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 大分子排除细胞。
.
16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
1
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 图----流动镶嵌模型 2
氧气,二氧化碳 氮气,苯
水,甘油,乙醇
氨基酸,葡萄糖 核苷酸
氢离子,钠离子
钾离子,钙离子
氯离子,镁离子
碳酸氢根 .
3
自由扩散
.
4
1、自由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不需要载体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
5
协助扩散
.
9
主动运输
.
10
主动运输
.
11
主动运输
特征:
1. 逆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
3. 需要消耗能量
.
12
二、主动运输: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 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 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 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 做主动运输。
.
13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项目
.
6
2、协助扩散: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参与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
8
(一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
一、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方式。
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 出细胞。
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 白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