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课件67172

合集下载

万有引力定律完美版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完美版课件

07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课件内容回顾与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和数学公式
01
详细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定义、公式和适用范围,使学生全
面理解该定律。
引力常量的测定及意义
02
介绍了引力常量的历史背景、测定方法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
性,加深了学生对引力常量的认识。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
03
通过实例分析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对万有引力定律的验 证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也为未来的空间探测和科学研究提 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
广义相对论对万有引力定律修正与发展
广义相对论简介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提出 的一种描述引力的理论,它认为引力是 由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中弯曲而产生的几 何效应。这一理论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 了修正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刻、 更全面的引力理论。
了学生运用该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和技术中重要性
天文学领域
万有引力定律为天文学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是研究天体运动和 宇宙演化的关键。
航天工程领域
万有引力定律是航天工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如卫星轨道计 算、太空探测等。
其他领域
万有引力定律还对地理学、地质学等其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公式
F=G(m1m2)/r^2,其中F为两物体之
间的引力,m1和m2分别为两物体的
质量,r为两物体之间的距离,G为万
有引力常数。
科学家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生平与成就 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物 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万 有引力定律。

《力学》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

《力学》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

面处时,其动能和势能之和应小于或等于零。假设引力源的
质量为M,半径为R,光子处于引力源表面时的速度等于C,
但它不能逃离引力源。
1 mC 2 G Mm 0
2
R
因此黑洞的半径为
R
2GM C2
rg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式中 rg 叫做引力半径。对于地球,质量 M 地 61027 克, 可求得地球引力半径是 rg 0.9 厘米。计算表明,如果地球 的全部质量能缩小到半径约1厘米的小球内,那么,生活在 这样小球上的人,将无法和外界进行光的或无线电的联系, 它将成为一个孤立的体系。
最简单的实验是在地面同一地点测定各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 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引力质量为m1的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为
F1
G
m地 m1引 R2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质量为m2的物体受地球的引力为
F2
G
m地 m 2引 R2
在同一地点,二质自由下落加速度分别为g1和g2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G
m地 m1引 R2
近日点
太阳
水星
由于旋进,水星 绕日轨道不再封闭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1、关于黑洞
黑洞是天体物理学预言的一类天体,其特征是它的引力 非常大,以致于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不能从它上面发射 出来,所以称为黑洞。它是宇宙间的一种暗物质。早在1795 年,拉普拉斯就预言过黑洞的存在。
若光子不能逃离引力源的作用,意味着它在引力源的表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精品PPT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精品PPT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精品PPT课件目录CONTENCT •课程介绍与背景•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与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背景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内容和数学表达式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目标与意义010203古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和猜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影响物理学史背景010204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性解释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为研究天体物理学提供基础促进现代宇宙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0302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与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任何两个质点都存在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相互吸引的力。

该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组成和其间介质种类无关。

表述公式:$F=(G×m1×m2)/r^2$。

其中: F: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 万有引力常数m1: 物体1的质量m2: 物体2的质量r: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大小)。

公式解析与意义公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是由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比较准确地得出。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它把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和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了起来,对以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只适用于计算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此公式也近似适用。

当两个物体距离不太远的时候,不能看成质点,可以采用先分割,再求矢量和的方法计算。

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的万有引力,可用公式计算,这时r是指球心间距离。

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03万有引力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天体运动规律行星椭圆轨道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以及行星在轨道上速度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课件《万有引力定律》完美课件

人教版课件《万有引力定律》完美课件
2.两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之间的引力,也可用上述公式计 算,且r为两球心间距离;
3.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 r为球心到质点间的距离。
m1
m2
r
➢万有引力的性质:
1.普遍性 万有引力存在于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它是自然界中物质间基本的相 互作用之一 2.宏观性 一般物体之间虽然存在万有引力,但是很小,只有天体与物体之间或天体 之间万有引力才比较显著,因此,涉及天体运动时。才考虑万有引力 3.相互性 万有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4.独立性 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它们间的距离有关,与周围有 无其他物质无关
R3 T2
➢问题探究:
行星为什么绕太阳如此和谐而又有 规律地做椭圆运动?
科 学 足 迹 伽利略
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
行星的运动是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 似于磁力的作用 ,与距离成反比。
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以太)作用 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
开普勒
笛卡尔
行星的运动是太阳吸引的缘故,并且力 的大小与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A
B
C
D
题5[2020·山东青岛一中检测]已知太阳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1,月球的质量为m2, 当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中间,如 图所示。设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为a,到地球的距离为b,则太阳对地球的引力F1和太阳对月 球的引力F2的大小之比为多少?
题组三 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行星都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 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 扫过相等的面积;

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教学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教学课件)

提示:割补法
答案:
G
Mm (2R)2
F剩
G
M'm (1.5R)2来自M M'
4 R3
3
4(R
32
M
)3
'
1 8
M
F剩
7 36
G
Mm R2
五.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1.若不考虑地球自转:
G
Mm R2
mg
2.实际上万有引力的一部分提供物体做圆
周运动的向心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另一
个分力,故:mg
2.大小:
vF= 2mTrv力与的rT2r32太的质 k作阳量F用的mTm太是引2 4成T力相2r2k正3r互也比的应。F,与常太行4量阳星2k 没行沿rmG2 与有星着太关间二FF阳系引者、。力的mrrm太22行太的连星阳方线都与向。FF=Gmmr太r2太m2m
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
F=G m太m ,方向在两者连线上。 r2
三.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
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
二次方成反比,即:F=G
m1m2 r2
它于1687年发表在牛顿的传世之作《自然哲学 的数学原理》中。
三.万有引力定律
2.对万有引力的理解
①普遍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大到 天体小到微观粒子),万有引力是自然界中物体 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②相互性:万有引力具有相互性,符合牛顿第三 定律。 ③宏观性:只有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 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理意义。在微观世界 中,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地球表面物体受力 时,也不考虑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 》课件

02
详细描述
万有引力是一种自然现象,存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无论它们的质 量大小、距离远近,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个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 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总结词
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是F=G(m1m2)/r^2。
详细描述
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的数学表达式。其中,F 表示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G是自然界的常量,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 质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现代科学的万有引力推导方法
广义相对论
在现代科学中,爱因斯坦的广义 相对论提供了另一种理解万有引 力的方式。它描述了质量如何弯 曲空间和时间,从而产生引力。
量子力学
尽管量子力学与万有引力理论在一 些基本原则上存在冲突,但它也为 理解宇宙的基本结构提供了框架。
宇宙学模型
现代宇宙学模型,如大爆炸理论和 暗物质模型,都基于万有引力定律 ,帮助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
地球重力的计算
总结词
地球重力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地球表面的具体表现,通过计算地球重力,可以了解地球的质量、赤道半 径、地球自转角速度等重要参数。
详细描述
地球重力是指地球对地球表面物体的吸引力,它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通过测量地球表面不同位置 的重力加速度,结合地球的几何参数,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赤道半径、地球自转角速度等重要参 数,这些参数对于地球科学、气象学、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5
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
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促进天文学发展
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天体 运动规律,为天文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推动物理学进步

《万有引力》课件

《万有引力》课件

行星轨道偏心率
行星轨道的偏心率表示轨 道形状的离心率,偏心率 为0表示轨道为圆形,偏心 率为1表示轨道为椭圆形。
04
万有引力与生活
万有引力对地球的影响
维持地球自转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使地球能 够保持稳定的自转。
维持地球轨道
万有引力使地球能够沿椭圆轨道绕 太阳运行,保持稳定。
形成气候
万有引力影响大气层的分布和运动 ,形成不同气候带和天气系统。
03
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天体运动的规律
01
02
03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 ,周期为24小时,形成昼 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周 期为一年,形成四季交替 现象。
天体轨道
天体按照椭圆、抛物线或 双曲线等轨道运动,遵循 开普勒三定律。
月球与地球的相互作用
月球引潮力
月球引潮力引起地球潮汐现象,对地 球上的海洋、湖泊、河流等产生周期 性涨落。
VS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是指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相互吸引 的力。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力 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万有引力是宇宙中最 重要的力之一,它对天体运动和宇宙演化 起着重要作用。
探索宇宙的未知领域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指充溢于整个宇宙的微 波辐射,它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余辉。通 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科学家们可 以了解宇宙早期的状态和演化过程。
暗能量
暗能量是一种充溢于空间的能量,它占据了宇宙中大部分的能量密度。暗能量的作用机制也尚不清楚 ,但它对宇宙的加速膨胀起着关键作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暗能量的性质和作用机制,以揭示宇宙加 速膨胀的奥秘。

《万有引力定律》PPTPPT课件

《万有引力定律》PPTPPT课件

探索万有引力定律被发现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科学家们的研究。
2
牛顿的贡献
揭示牛顿是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的。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
1 引力公式
探索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如何计算物体之间的引力。
2 单位和常量
介绍在计算引力时使用的单位和常量,以及它们的意义。
3 实例解析
通过实例和具体问题,解析如何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PPTPPT 课件
在这个PPTPPT课件中,我们将探索一个广为人知且极其重要的科学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通过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精美的图像,从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开始,探索引力 从何而来。
引力的定义
在深入探索引力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引力 的基本定义和特性。
展望未来,探索万有引力 定律对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宇宙的影响。
Q
留下一些问题供听众深入 思考和讨论。
实际应用
行星运动
探索万有引力定律在行星运动 和轨道运动中的实际应用。
人造卫星
了解人造卫星是如何利用引力 定律维持轨道,并实现通信和 导航等功能的。
其他应用领域
探索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以 外的其他领域的实际应用。
结语
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 性
总结万有引力定律在科学 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和影响。
对未来研究的影响
牛顿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 律
从运动的角度来理解物体的 行为,惯性定律是牛顿三大 定律中的第一个。
第二定律:加速度 定律
探索加速度的概念,以及物 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定律: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
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 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 物体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思考:
我们人与人之间也一样存在万有引力,可是 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
假设质量均为60千克的两位同学,相距1米,他 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多大?
F
G
m 1 m2 r2
=6.67×10-11×60×60/12 =2.4×10-7(N)
2.4×10-7N是一粒芝麻重的几千分之一, 这么小的力人根本无法察觉到。
D、
G
(r
m1m2 r1 r2
)2
r1
r2
r
三、引力常量的测量——扭秤实验 (1)实验原理: 科学方法——微小量放大法

文 迪 许 实 验
卡 文 迪 许

(2)实验数据 G值为6.67×10-11 N·m2/kg2
卡文迪许小传
• 卡文迪许,1731年出生在英国。他一生都在实验室和图书馆中度过, 在化学、热学 、电学方面进行过许多实验探索。但由于他对荣誉看得很 轻,所以对于发表实验结果以及得到发现优先权却很少关心,致使其许 多成果一直未被公开发表。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才从他的手稿中发现 了一些极其珍贵的资料,证实他对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书,此后人们才知道卡文迪许做了许多电学实验。麦克斯韦说:“这些论文证明卡文迪许几乎预料到电
学上所有的伟大事实,这些伟大的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们的著作而闻名于科学界。”

早在库仑之前,卡文迪许已经研究了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问题。1777年,他向皇家学会提出报告说:
“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很可能反比于电荷间距离的平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物体中多余的电几乎全部 堆积在紧靠物体表面的地方,而且这些电紧紧地压在一起,物体的其余部分处于中性状态。”他还通过实 验证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他还早于法拉第用实验证明电容器的电容取决于两极板之间的物质。他最早建 立电势概念,指出导体两端的电势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欧姆定律在1827年才确立)。当时还无法测量 电流强度,据说他勇敢地用自己的身体当作测量仪器,以从手指到手臂何处感到电振动来估计电流的强弱
2、表达式: F G m1m2 r2
3、说明
G为引力常量 质点间的距离 r 均匀球体 球心间的距离
其中G是引力常量。 (1)单位:N●m2/kg2
(2)标准值:G=6.67259 x10-11N ● m2/kg2 常用值:G=6.67 x10-11 N ●m2/kg2
(3)注意:与重力的符号区别开来
主要贡献有:1781年首先制得氢气,并研究了其性质,用实验证明它燃烧后生成水。但他曾把发现的氢气
误认为燃素,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1785年卡文迪许在空气中引入电火花的实验使他发现了一种不活泼的
气体的存在。他在化学、热学、电学、万有引力等方面进行地行多成功的实验研究,但很少发表,过了一
个世纪后,麦克斯韦整理了他的实验论文,并于1879年出版了名为《尊敬的亨利·卡文迪许的电学研究》
a.若可以看做质点,则为两质点间距.
b.对于不能视为质点,而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应 是两径,但两球的
半径不能忽略,而球的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
为m1与m2,则两球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D)
A、 G m 1 m 2 r2
B、 G m 1 m 2 r12
C、
G m1m2 (r1 r2 ) 2
3.5×1022N非常大,能够拉断直径为90km的钢柱。
而太阳对质量为50kg的人,引力很小,不到 0.3N。当然我们感受不到太阳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意义
• 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基本规律 • 是物理世界中普遍规律的经典 • 将宇宙学从神学和迷信中解放出来,体现
人定胜天
对于距离的确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卡文迪许的重大贡献之一是1789年完成了测量万有引力的扭秤实验,后世称为卡文迪许实验。他改进
积在紧靠物体表面的地方。而且这些电紧紧地压在一起,物体的其余部分处于中性状态。”与此同时,他
还研究了电容器的容量;制造了一整套已知容量的电容器,并以此测定了各种仪器样品的电容量。而且预 料到了不同物质的电容率,并测量了几种物质的电容率,初步提出了“电势”概念。

卡文迪许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从事实验研究达50年之久,性格孤僻,很少与外界来往。卡文迪许的
◆ 计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又是多
大呢?
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2.0×1030kg,地球 质量为m=5.98×1024kg,日地之间的距离为 R=1.5×1011km
由 F G Mm r2
=6.67×10-11×2.0×1030×6.0×1024/(1.5×1011)2 =3.5×1022(N)
阅读,也都毫无例外地履行登记手续。卡文迪许可算是一位活到老、干
到老的学者,直到79岁高龄、逝世前夜还在做实验。卡文迪许一生获得 过不少外号,有“科学怪人”,“科学巨擘”,“最富有的学者,最博 学的富豪”等。
科学贡献

• 卡文迪许最为人称道的科学贡献,首先是他最早研究了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并于1771年用类似的实验对 电力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了说明。他通过对静电荷的测定研究,在1777年向皇家学会提出的报告中说:“ 电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很可能反比于电荷间距离的平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物体中多余的电几乎全部堆
据开普勒三定律,
r3 T2
是个常量
得出结论:
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吸 引太阳的力跟太阳吸引行星的 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故引
力也应当和太阳的质量M 成正
F ′
M
r2
比。因此:
写成等式:
F G Mm r2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 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 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

据说卡文迪许很有素养,但是没有当时英国的那种绅士派头。他不
修边幅,几乎没有一件衣服是不掉扣子的;他不好交际,不善言谈,终
生未婚,过着奇特的隐居生活。卡文迪许为了搞科学研究,把客厅改作
实验室,在卧室的床边放着许多观察仪器,以便随时观察天象。他从祖 上接受了大笔遗产,成为百万富翁。不过他一点也不吝啬。有一次,他 的一个仆人因病生活发生困难,向他借钱,他毫不犹豫地开了一张一万 英镑的支票,还问够不够用。卡文迪许酷爱图书,他把自己收藏的大量 图书,分门别类地编上号,管理得井井有序,无论是借阅,甚至是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