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案(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练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练习题第一题题目:以下是一首古代诗歌,请根据诗意选择正确的填空。
山重水复疑无路 __1__ ,柳暗花明又一 __2__ 。
船舱戴月无闲杂,跃上薜荔廿丈 __3__ 。
1. A. 无路 B. 有路 C. 通路 D. 密路2. A. 日出 B. 夜晚 C. 白天 D. 黎明3. A. 岸边 B. 仰泳 C. 彩虹 D. 炼狱正确答案为:A、C、D。
第二题题目:下面是一首古代诗歌,请根据诗意填写正确的汉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 __1__ ,更上一层楼。
1. A. 里 B. 里里 C. 重重 D. 里外正确答案为:C。
第三题题目:以下是一首古代诗歌,请选择正确的配对。
燕子去 __1__ ,雁来几时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__2__ 。
1.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2. A. 愁心 B. 忧愁 C. 忧心 D. 愁愁正确答案为:C、D。
第四题题目:请根据下面古代诗句的前后关系选择正确的顺序。
古风送 __1__ ,白淡无言心自裁。
飞花击节碎春红,臂麻腿软欲难扶。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不胜人生一场酒,忽似__2__ 千载忧。
1. A. 雁 A. 蛇2. A. 虎 B. 焰正确答案为:B、A。
第五题题目:请根据下面古代诗句的意义选择最佳的标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分亭上寻了梦,林间小路入浓烟。
人生如梦亦如烟,坚持勇往直前。
最佳标题为:人生如梦,勇往直前。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短暂而美好的描述,鼓励人们要勇往直前,充分利用人生。
部编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 第5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测试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怆.然( ) 岱.宗( ) 鸡豚.( )箫.鼓( ) 衣冠.( ) 落.红(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 )..( ) (2)齐鲁青未了(3)造化钟.神秀( ) (4)阴阳割.昏晓( )(5)荡胸生曾.云( ) (6)决眦.入归鸟( )(7)会当凌.绝顶( )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莫笑农家腊酒浑.( ) (10)拄杖无时..夜叩门( )(11)吟.鞭东指即天涯( )3.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为“”。
他的诗作被称为“”,都收集在《》内。
(2)我国的“五岳”是指、、、和。
诗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
(3)王安石,字介甫,号,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4)陆游,字务观,号, (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对后世影响深远。
4.理解型默写。
(1)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2)《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5.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遥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面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而涕下(悲伤凄恻的样子)A.独怆然..B.会当凌.绝顶(凌驾)C.从今若.许闲乘月(如果)离愁白日斜(无限)D.浩荡..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诗句中使用了通假字的一项是()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4、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不尽)B.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浊)C.吟.鞭东指即天涯(呻吟)D.决眦.入归鸟(眼眶)5、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蕴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尽||,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其五)》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字注音。
怆.然(______)涕.下(______)岱.宗(______)青未了.(______)决眦.(______)千寻.塔(______)自缘.(______)鸡豚.(______)叩.门(______)腊.酒(______)浑.(______)2.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____)然tì(____)下岱.宗(____)决眦.(____)鸡豚.(____)xiāo(____)鼓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造化钟.神秀钟:____(2)自缘.身在最高层缘:___(3)从今若许..闲乘月若许:_____(4)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____二、选择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拄杖无时.夜叩门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B.《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C.《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D.《己亥杂诗》一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20 古代诗歌五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怆.然( ) 涕.下( ) 青未了.( ) 鸡豚.( )决眦.( ) 吟.鞭( ) 即.天涯( ) 箫.鼓(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独怆然而涕.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4)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5)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课时精练(含答案)

课时精练一、直接默写1.(2017·邵阳中考)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3.(2017·海南中考)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
(杜甫《望岳》)4.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5.(2017·盐城中考)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
(杜甫《望岳》)6.(2017·临沂中考)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7.__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8.(2017·北京中考)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9.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10.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 2.岱宗夫如何 3.阴阳割昏晓4.荡胸生曾云5.一览众山小6.自缘身在最高层7.莫笑农家腊酒浑8.柳暗花明又一村9.箫鼓追随春社近10.吟鞭东指即天涯二、理解默写1.《登幽州台歌》中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7·嘉兴中考)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会令我们重新振作。
4.(2017·潍坊中考)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衢州中考)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词曲五首》课后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诗词曲五首》课后题及答案一、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词曲。
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词背诵的要求。
在背诵的基础上增加“默写”的要求,更是强化记忆、积累名句名篇的需要。
“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这五首诗词曲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二、下列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分别说说你的理解。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几句诗词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句,影响广泛。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涵咏这些名句,以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积累。
至于分别说说自己对这些名句的理解,可以不拘一格,见仁见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品味。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三、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同学中开个故事会。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拓展练习(pdf,含解析)新人教版

站在山的最高峰。)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水因山峦重叠而无法流淌,流进了一个柳绿花红
的村子。)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纷纷飘零的落花)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风格质朴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
是:
,
。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独家原创试题)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贯穿全篇。一、二句仰望泰山整体,中间四句仰望泰
山周围,后二句把“望岳”转向“岳望”。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 河北邢台八中期中,8—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5 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 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 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20 古代诗歌五首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C 该诗句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红忽然眼前又 出现一个山村。 2.答案 D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 3.答案 (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反复诵读,理解古诗名句,按题中的提示恰当填写。注意避免写错别字,如“怆” 不要误写为“创”,“凌”不要误写为“岭”,等等。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D 诗歌最后两句不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而是希望有朝一日,一定要登 顶,俯视天下。 2.答案 C “宣扬迷信、迎神保佑的陋习”“表达批判之意”的说法不当。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1)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怆.然(chuàng)tì(涕)下岱.宗(dài)决zì(眦)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2)齐鲁青未了..未了:不尽(3)造化钟.神秀钟:聚集(4)阴阳割.昏晓割:分(5)荡胸生曾.云曾:同“层”(6)决眦.入归鸟眦:眼眶(7)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登上(8)自缘.身在最高层缘:因为3.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子美,他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都收集在《杜工部集》内。
(2)我国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
诗句“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
(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4.古诗文默写。
(1)《登幽州台歌》中写登楼眺望,空间的辽阔无垠,引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的句子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青年时期所作的《望岳》一诗,语言壮美,气势恢宏,其中抒写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人要站得高,看得远,像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说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才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蒙蔽而失去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
看了右边的图片,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示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6.你们班正在举行一次与唐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简明的主题语。
【示例】走进唐诗,感受诗韵。
(2)如果要你倡议班上的同学举行唐诗背诵大赛,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示例】同学们,一个真正有文学修养的人,应该能背出不少经典的唐诗。
让我们举行唐诗背诵大赛,来比一比,看看谁背的唐诗多,好吗?(3)(江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对辛弃疾的介绍材料,参照为辛弃疾写的这段推荐词,为杜甫写一段推荐词。
材料: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21岁就统率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
归宋后,他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
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在之后的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一支劲旅。
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
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八年的闲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
推荐词:辛弃疾推荐词——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
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
《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
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
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示例】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歌诠释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着唐朝的盛衰,化为满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
他的诗篇,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02课内精读(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7.《登幽州台歌》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
诗中,诗人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地表达了渴望知遇以实现雄伟抱负的思想感情。
同时由于它是在平定契丹叛乱时所写,其中也包含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8.“悠悠”一词写出了“天地”什么样的特点?烘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9.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首诗以激昂奋进的调子,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B.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苍茫孤独的情绪。
C.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
D.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解析:A.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所以调子是慷慨悲凉的。
)(二)阅读《望岳》全诗,回答问题。
10.诗歌中“齐鲁青未了”和“阴阳割昏晓”都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的人生哲理。
1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妙,请赏析“割”字的妙处。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
12.请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写“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山上云雾缭绕,诗人的心也为之荡漾,看着那些归巢的鸟儿,诗人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了这大自然的美景。
13.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
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绵延不尽。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解析:A.应是由远及近。
)(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14.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中,《登飞来峰》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15.对诗歌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渴望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解析:D.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无“渴望归隐山野”之意。
)03拓展阅读戏题盘石王维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释】①可怜:可爱。
16.发挥想象,描绘诗中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在清澈的泉水边上,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着。
春风习习,碧绿的垂柳飞舞在岸边的巨石之旁,不时拂过高高举起的酒杯。
17.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运用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自得意趣。
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腊.酒(là)鸡豚.(tún)xiāo(箫)鼓zhǔ(拄)杖浩荡.(dàng) yín(吟)鞭2.请用正楷将下列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混浊(2)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3)吟.鞭东指即天涯吟:吟诗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B.应划分为:不畏浮云/遮望眼。
)5.文学常识填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6.古诗文默写。
(1)陆游《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此消彼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陆游《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句子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02课内精读(一)阅读《游山西村》全诗,回答第7—8题。
7.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肉和鱼肉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A.“豚”指猪肉而不是鱼肉;B.“丰收后”有误,应为春天“祈福”,祈求丰收;C.“拄杖”句表现的是“悠闲”,而非“郁闷”“不愿乘月叩门”的心理。
)8.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不论前路多么难辨难行,只要永不放弃,敢于探索,就会到达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意思对即可)(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回答第9—10题。
9.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穷途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
10.诗中三、四两句包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详见本课“学法点津”】呵护新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忠贞不变的报国之心,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03拓展阅读晴①杜甫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释】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1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1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详见本课“学法点津”】“急纷纷”写出了诗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
赏析诗歌情感我们读诗、赏诗,首先要领悟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都是为诗人抒发感情服务的。
【典型例题】《游山西村》中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