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样本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实验计划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实验计划一、实验课程的目标与意义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剂学实验作为药剂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药剂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为今后从事药学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生应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学生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爱护实验仪器和设备,节约实验药品和材料。
3、学生应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及时分析和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4、学生应在实验结束后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
三、实验项目设置实验项目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要点。
(2)熟悉溶液型液体制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2、实验内容(1)制备复方碘溶液、薄荷水等溶液型液体制剂。
(2)观察制剂的外观、色泽、澄清度等,并测定其 pH 值、渗透压等质量指标。
3、实验仪器和设备电子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pH 计、渗透压计等。
实验项目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稳定剂的选择原则。
(2)熟悉混悬型液体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2、实验内容(1)制备炉甘石洗剂、复方硫磺洗剂等混悬型液体制剂。
(2)观察制剂的沉降体积比、微粒大小、分散均匀度等,并评价其稳定性。
3、实验仪器和设备电子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显微镜、离心机等。
实验项目三:乳剂型液体制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1)掌握乳剂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和乳化剂的选择原则。
(2)熟悉乳剂型液体制剂的类型鉴别和质量评价方法。
2、实验内容(1)制备鱼肝油乳、液状石蜡乳等乳剂型液体制剂。
实验四环境微生物的分布-沈阳药科大学

实验四环境微生物的分布规律、特性及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实验四环境微生物的分布规律、特性及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设计性实验)要求:本次实验为设计性实验,请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本次实验项目介绍1.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和检查法,加深理解“消毒”、“灭菌”和“无菌”的概念;2.人体口腔中的微生物的检查法;3.紫外线的杀菌原理和特点;4.测定微生物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常见方法(纸片法/管碟法)。
教学要求:3为必选项目,1,2任选其一,4的两种方法任选其一。
要求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菌种、材料、主要试剂、主要仪器、实验方法和主要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讨论等。
实验目的:熟悉紫外线杀菌的原理与特点熟悉纸片法检测药物对微生物影响的原理与方法;了解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和特性。
实验材料:仪器:紫外照射箱、无菌涂布棒、无菌滤纸片、接种环等。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试剂:0.1% 新洁尔灭、0.1%龙胆紫、2.5%碘液、0.85%生理盐水。
实验原理:空气中微生物来源于土壤、水体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与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而且多带色素;其数量取决于尘埃的数量,可传播疾病、污染食品同时也是科研及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源。
空气中微生物可采用垂直落下法使其落入固体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进行检测。
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同的腔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构成了人体的正常菌群,此类微生物在一般情况下对人体无害,甚至对人体有利如可合成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等,但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对人体有害。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常用化学消毒剂主要有重金属及其盐类,酚、醇、醛等有机化合物以及染料和表面活性剂等。
其杀菌或抑菌作用主要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与某些酶蛋白的巯基相结合而使酶失活。
紫外线对微生物的影响是由于265~266nm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微生物时,细胞中DNA吸收了紫外线,使DNA链上相邻近的胸腺嘧啶之间形成二聚体,改变了DNA的分子构型,导致DNA复制出现差错。
苯甲酸的测定实验报告单

苯甲酸的测定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内容
本实验采用酸容量法测定苯甲酸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该实验采用酸容量法测定苯甲酸的含量,其原理是采用极化指示剂(薄荷醛)及显色剂(棕铜钡)定量测定苯甲酸与过硫酸钠之间的缔合,再用NaOH反应,按沉淀表达式计算:
Ferricyanide (Fe(CN)6) + PhOAc (Benzene acid) + H2SO4 → PhOAc·Fe(CN)·SO4 + HCN + H2O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棕铜钡、薄荷醛、苯甲酸、过硫酸钠、NaOH。
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滴定瓶、搅拌瓶、试管。
四、实验方法
(1)取3毫升棕铜钡溶液,加入0.1毫升薄荷醛,混匀。
(2)将全部试样添加到试管中,加入3毫升棕铜钡溶液和0.1毫升薄
荷醛,然后搅拌均匀。
(3)将此溶液滴入滴定瓶中,加入3毫升过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棕色。
(4)在滴定瓶中加入6N的NaOH溶液滴定至发生白色沉淀,及时复滤,测定试样的苯甲酸含量。
五、实验结果
结果如下:
样品名称苯甲酸含量 (mg/L)
样品1 2.0
样品2 2.1
样品3 1.8
六、结论
以上试验为样品1、2、3中苯甲酸含量测试结果,由以上数据可知,
以上样品中苯甲酸含量分别为2.0mg/L、2.1mg/L和1.8mg/L。
沈阳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阳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起止时间:年月日—月日学号:学院专业:药学院药学专业年级班级:2006级药学二班指导教师:(校)(校外)实习单位: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东北制药集团开发部(公章)(论文请到图书馆装订室统一装订,封皮统一颜色)阳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阳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评阅表阳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记录阳药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考核表﹡指对学生的思想表现、业务技能、论文完成情况和论文水平的全面评定意见。
其中思想表现可包括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学习和工作态度、科学作风、遵守纪律、对待困难、开拓与创新精神等方面;业务能力包括查阅文献、调查研究、搜集资料的数据与综合分析能力,分析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实验结果与数据、撰写报告的能力,配制试药、安装与使用仪器、实验操作技术、实验记录是否正规与熟练等方面。
以该生在达到科学研究工作初步训练各项基本要求时的独立或依靠程度说明之。
﹡﹡由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代表委员会签署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综合评定意见。
﹡﹡﹡由答辩委员会和教研室、学院综合平衡后确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本表请用钢笔或碳素笔填写,于年月日前由教研室汇总交到学院办公室。
药科大学毕业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表药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要求一、基本要求毕业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
论文应是学生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
论文的学术观点必须明确,且逻辑严谨,文字通畅。
二、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排列顺序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封页、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目录、致等。
(一)封面、封页论文的封面格式(见式样)。
论文题目应当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容,一般不宜超过25个字。
(二)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三)目录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四)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原论文的主要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实验七5维生素C注射液的影响稳定性因素考察

实验七5维生素C注射液的影响稳定性因素考察沈阳药科大学实验七5%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考察药剂学专论实验实验七5%维生素 C 注射液的影响稳定性因素考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影响维生素 C 注射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了解处方设计中稳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指导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应该是安全、有效、稳定。
药物若分解变质,不仅可使疗效降低,有些药物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故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对保证制剂安全有效是非常重要的。
注射剂的稳定性,更有重要的意义。
若有变质的注射液注入人体,则非常危险。
药物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放置过程中发生降解反应。
药物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其降解反应也不相同。
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
维生素 C 分子结构中,在羰基吡邻的位置上有两个烯醇基,很容易被氧化,氧化过程极为复杂,在有氧条件下,先氧化成去氢维生素 C,然后水解为 2,3-二酮古罗糖酸,此化合物进一步氧化为草酸与 L-丁糖酸。
CH OHCH OH22HCHC OHOHOOOO OHHHO OOHHO 维生素 C 去氢维生素CCOOHCOCOOHC OCOOHH COHOH O2HCOH-OHHO CHCOOHC HHOCH OH2CH OH22,3 二酮古罗糖酸 L-丁糖酸草酸33 沈阳药科大学实验七5%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考察药剂学专论实验+在无氧条件下,发生脱水作用和水解作用生成呋喃甲醛和二氧化碳。
由于 H 的催化作用,在酸性介质中脱水作用比碱性介质中快。
CH OH2HCOH OOOHH O-2H O 2O O2HOC COOHOHOOHCO2CHO +CO+H O22O-H O2 呋喃甲醛影响维生素 C 溶液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空气中的氧、pH值、金属离子、温度及光线等,对固体维生素 C,水分与湿度影响很大。
维生素 C 的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放置过程中颜色变黄和含量下降。
中国药典规定,对于维生素 C 注射液应检查颜色,照分光光度法在 420nm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超过 0.06。
【通用】药物化学实验.doc

药物化学实验王瑞孙铁民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2004年9月前言药物化学实验是依据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定,目的是通过实验加深理解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合成药物的基本方法;掌握对药物进行结构修饰的基本方法,了解拼合原理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有机化学实验的操作技术及有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题目,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基本要求是课前作好预习,查阅有关文献和数据,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本实验教材是药化教研室教学经验的集体总结,限于水平,难免有误,我们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收集反映,以便进一步修正提高。
2004年9月目录实验一阿司匹林的合成 (1)实验二扑炎痛的合成 (3)实验三水杨酰苯胺的合成 (6)实验四阿司匹林铝的合成 (9)实验五苯妥英锌的合成 (12)实验六苯妥英钠的合成 (15)实验七苯佐卡因的合成 (18)实验八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银的合成 (22)实验九琥珀酸喘通的合成 (24)实验十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26)实验十一巴比妥的合成 (30)实验十二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 (34)实验十三盐酸普鲁卡因稳定性实验 (38)实验十四对氨基水杨酸钠稳定性实验 (41)实验十五二氢吡啶钙离子拮抗剂的合成 (43)实验十六氯霉素的合成 (45)实验十七氟哌酸的合成 (55)实验十八地巴唑的合成 (65)实验十九亚胺-154的合成的合成 (68)附录重要的实验方法 (70)实验一 阿司匹林(Aspirin )的合成一、目的要求1. 掌握酯化反应和重结晶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2. 熟悉搅拌机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为解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
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
NMR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结果】 1.阿魏酸1H-NMR谱 :
实验报告模板
2.阿魏酸13C-NMR谱: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结论】 阿魏酸结构式及编号
阿魏酸1H-NMR谱解析(填写表1):
实验报告模板
阿魏酸13C-NMR谱解析(填写表2):
实验报告模板
【思考题】
1.进入核磁共振实验室 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严禁携带铁磁性物质如手表、手机、磁卡、钥匙、金属首饰等 进入 磁体周围5高斯区域;带心脏起搏器和金属支架的病人不得进 入核磁 共振实验室。 2.在更换测试样品时要注意什么? 在更换样品时,得等待听到磁体中有气流声时才可放样,不要 操之 过急,以免样品管跌碎在样品腔中损坏检测器(探头)。 3.H-NMR谱给出了哪些分子结构信息? 从常规1HNMR谱中可以得到三方面的结构信息:1)从化学位 移可 判断分子中存在质子的类型(如:-CH3,-CH2-,CH、=CH、 Ar-H、-OH、-CHO、…)及质子的化学环境和,进行核磁共振波谱的测定和解 析。 将样品阿魏酸溶解于DMSO-d6中,以TMS 为内标测试其1H-NMR和13C-NMR谱图,并进行 解析。
【实验材料】 1.仪器:Bruker AVANCE-600MHz超导核磁共振 波谱仪 2.试药:阿魏酸(纯度>99%) 3.溶剂:氘代二甲基亚砜DMSO-d6(含0.1%内 标物TMS)
实验报告模板
4. 比较13C-NMR谱和DEPT-90、DEPT-135谱可得到什么结果?
在13C-NMR谱中伯、仲、叔、季四种碳原子均出现正峰; DEPT-135谱中伯、叔碳原子出现正峰,仲碳原子出现负峰, 季碳原子不出峰;DEPT-90谱只有叔碳原子出现正峰,伯、仲、 季三种碳原子均不出峰。故通过比较13C-NMR谱和DEPT-90、 DEPT-135谱可将化学结构中伯、仲、叔、季四种碳原子分开, 便于13C-NMR谱解析。
专升本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

专升本沈阳药科大学实验报告
一、实践目的:
1、勤工俭学。
2、丰富假期生活。
3、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4、增加社会经验实践经历及收获。
二、实践内容:
1、了解必要知识和制度,完成相关培训任务。
2、根据店内规章和要求完成基本导购服务工作。
三、实践结果:
在药店实践的经验让我懂得了在残酷的现实竞争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是如此难能可贵。
给了我人生不少的启发和动力,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对于一个大学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
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
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于是我便带着希望与渴望,开始了我找工作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