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专业考研

合集下载

2012年沈阳药科大学考研初复试参考书目

2012年沈阳药科大学考研初复试参考书目

一级
学科
研究方向
0817 081704 应用化学
化学 工程 与技 术
01 药物合成工艺研究 02 医药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03 药用功能高分子研究 04 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05 无机药物研究 06 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人 考试科目

备注
10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复试专业课: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③ 613 生理学或 614 分析化学 ④ 803 生物化学或 809 微生物学或
复试专业课:
01-02 方向: 1014 天然药物化学(包括: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03 神经药理学
04 精神药理学
05 药物作用信号转导的分子基 22
810 细胞生物学
复试专业课:
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1001 有机化学
③ 612 综合化学 I (有机化学、无机化 学)
④ 811 综合化学 II (分析化学、物理
化学)
0703 070304 物理化学
化学
01 界面和胶体化学 02 分子组装物理化学 03 化学动力学及其应用 04 微晶形成理论及其应用 05 超微分散系统 06 材料化学和计算化学
单位代码:10163 地 址: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 103 号
所属
专业代码、名称及

一级
学科
研究方向

单位名称:沈阳药科大学 邮政编码:110016
考试科目
联系人:李岩、吴海霞 电 话:024-23986089
备注
0703 070301 无机化学
化学

中药学考研可以选择参考的学校

中药学考研可以选择参考的学校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会在“考研的日子”中陆续介绍些有关考研方面的知识,请大家关注,尤其是那些打算考研的同学。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们曾经举行过一次以考研为主题的沟通面对面,当时,我也介绍了些考研的知识和准备工作。

转眼间,进入了大三,距离今年的考研还有26天。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想我们当中的一部分同学也会在摩拳擦掌,准备冲刺考研。

在现在就业压力日趋严峻的形势下,选择考研,更好的充实自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研究生有别于本科,虽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化的转移,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攀升,研究生的就业相比以前也有不小的竞争压力,但是毋庸置疑,研究生在很多方面都会比本科生具备更多的优势,也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现在大三了,大家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和社会环境,看看自己是不是要搭上考研的列车,因为现在应该是购票进站的时候了。

考研也并不像某些人口中那样痛苦万分,高不可及,其实,它也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简简单单,实实在在。

如果大家拿不定主意,不妨咨询下身边朋友、老师、家长的意见。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潜伏在每个人身边,你要懂得把握啊!在下面的篇幅中,我想先介绍些有关我们所学专业可以报考的院校(中国),这些院校的排列顺序是从北到南,从东向西,并不是有先后的推荐。

有学校的链接,也有些简单的介绍,大家感兴趣,可以打开连接详细看看。

顺便提醒你,做个有心人,不要走马观花,拿纸笔记下对你有用的信息,有时候错过了,不一定再找的到。

大家报考的时候,千万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广东省境内,要知道,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home/home.htm/department/ver10item/yjs/index.htm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创办于1959年。

经四十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2004年以全A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是黑龙江省重点大学之一,也是黑龙江省中医药教育、医疗、科技及北药开发工作的中心。

药学考研

药学考研

药学的考研反向:1.药物分析 2.药理学 3.药物代谢动力学 4.药剂学 5.药物化学 6.制药工程学 7.临床药学 8.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9.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0.药学信息学 11.药事管理。

药学方向考研的科目每个学校都不太一样,但是几乎都要考有机化学,其他的像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也是初试常考的科目。

复试科目一般为本专业相应的专业课,也就是药花,药理等药学主干课程,另外有些方向会加上药代动力学(药剂方向一般会加),微生物学(生化2 药理学:现在一般都是考药学综合了,各个学校不一样的,你要根据具体想考的学校的大纲来确定,基础课像: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物理化学之类的,很多学校都考的,也有的学校选择专业课,比如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等!学校排名B+等(25 个):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郑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温州医学院、南华大学、暨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昆明医学院、青岛大学B 等(28 个):成都中医药大学、三峡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广东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北方学院、广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同济大学、贵阳医学院、烟台大学、东南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河北大学、徐州医学院、河南大学、潍坊医学院、蚌埠中山大学要考科目: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 英语一,650 药理学综合参考书目: 650 药理学综合:报考药理学专业的考生参考①《分子生物学》,版本参照 913 分子生物学。

②《药理学》(第五版),李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F3308 药理学前沿:①《药理石岩方法学》,徐淑云等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药物分析就业前景

药物分析就业前景

药物分析就业前景药物分析就业前景(一)药学专业业务培养要求: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药学、化学、生物学。

药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分析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代理。

科研人员――在研究所、药厂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的研发工作;医院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流通及国内外贸易。

药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3.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5.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药学专业就业前景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正在增加,本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

制药业发展较快,尤其是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在增大,企业对药学人才比较青睐。

还有一块就是生化药品,这是一个新兴也是尖端的行业,发展前景很好。

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分配到制药厂和医药研究所从事各类药物开发、研究、生产质量保证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工作,也有很多人从事药品销售代理。

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普遍看好。

医药英才网张美玲总经理介绍说,总体来看,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

全国五大药学院之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全国五大药学院之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全国五大药学院系简介(四)——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作为一个专门性的学校,其所有专业都和药学有关,在此只介绍他的药学院:药学院是沈阳药科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二级教学管理机构,从1932年10月起即开始招收调剂班学员;1940年将调剂班改为药科班;1948年成立药学专科;1949年将药剂专科改为药剂系; 1958年正式更名为药学系;2001年4月,在原有药学系的基础上,并入了物理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仪器测试中心、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室,正式组建药学院。

药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49人,下设三个系——药剂系、药分系和药理系,共15个教研室,其中,药剂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剂Ⅰ室、药剂Ⅱ室、药剂Ⅲ室、物理化学教研室、药剂实验室;药理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机能实验室、GLP中心和实验动物中心;药分系包括5个教研室——药物分析教研室、分析化学教研室、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室、分析化学中心实验室和仪器测试中心。

经过顾学裘等老一代药学专家的数十年的辛勤建设和发展,我院如今已成为基础坚实、实力雄厚、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药学院,在药物制剂的理论与实践、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以及新药安全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各类课程均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荟萃着众多的药学专家、教授和学者,老中青人才济济,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研究方向十分广泛。

药学院现有教授27人,副教授33人,高级工程师11人,硕士生导师33人,博士生导师17人。

教师中获博士学位24人,硕士学位43人,占教师总数的77.6 %,现正攻读博士学位26人。

学院有30余人分别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评委、卫生部医药科学委员会药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际和国内学术团体的领导以及国际性、全国性期刊杂志的正副主编或编委,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研究生专业学科介绍 药剂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研究生专业学科介绍 药剂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沈阳药科大学学科介绍研究生专业学科介绍药剂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药剂学学科是我校最早设置的几个主要学科之一,1955年院系调整时,以留英归国的著名药剂学家顾学裘教授为核心,进行本学科重组,使得本学科实力显著提高。

主编了国内首部《药剂学》(第一版、第二版)和大型参考书《药物制剂注解》(第二版),造就了阵容强大的药剂学专家群体。

从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已形成的五个主要研究方向:1.制剂技术与制剂工程主要研究内容:以控缓释为目的的造粒技术(球晶造粒技术、离心造粒技术、包衣技术等);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为目的的固体分散技术、包合技术;以微囊化、油性药物的固体化、中药浸出液的固体化等目标的喷雾造粒技术;固体物料的粉体学性质以及压缩成型性研究。

特色:造粒技术,在一步过程中直接完成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分散、速释或缓释微丸的制备,收率高。

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内外领先,已申请专利和新药;离心造粒技术使颗粒球形化,具有外观美,收率高,容易包衣等特点;固体分散物的老化是一个难克服的问题,本学科已找到克服老化的方法,并制成难溶性药物的分散片及缓释制剂,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取得成果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有些制剂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审批生产;用喷雾技术制备肠溶性微囊(已申请专利、并获得中国优秀专利称号)、油性药物的固体化、中药浸出液的固体化等为进一步制备颗粒剂、片剂等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婴幼儿服用的肠溶颗粒剂,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已经开始得到很好的经济效益;粉体学研究固体粒子的基本性质,对固体制剂的量化控制、保证产品的重现性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方向名称:药物新剂型主要内容:渗透泵控释新剂型的研究:采用激光技术,在包有半透性薄膜的片剂表面上制成微小的释药孔,使药物以恒定的速度释放出来,达到长效、稳定的治疗效果;靶向给药新剂型的研究:研制脂质体、热敏脂质体、热敏磁性脂质体、纳米超顺磁制剂等靶向给药新剂型,使药物直接到达并浓集于靶部位(病变部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粘膜给药新剂型的研究:利用鼻粘膜、口腔粘膜、肺粘膜、眼粘膜下丰富的血管,以人体粘膜作为给药新途径,使药物直接吸收入血治疗全身性疾病;透皮给药新剂型的研究:以皮肤为给药途径,利用高分子材料压敏胶将药物制成透皮贴剂的形式,辅以物理、化学促渗手段,使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治疗全身性疾病。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II(药物分析专论)课件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II(药物分析专论)课件

2、茚三酮反应
具有类似-氨基酸结构如氨甲苯酸,可 与茚三酮反应,产生蓝紫色的缩合物
COOH
+
CH2NH2
O
C OH C
C OH
O
OH
O
CNC
O
O
二、阿斯匹林水解产物的反应
CO OH
OC OC H3 + Na2CO 3
COONa
OH
2
+ H2SO4
CO ON a
OH
+ CH3COONa +CO2
中性乙醇:①溶解供试品 ②防止酯水解。
目的:扣除乙醇中酸的影响。
2.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原理:阿斯匹林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 水解,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加热使酯水解,剩余的碱用酸回滴.
需做空白试验校正. 目的:NaOH在加热时易吸收CO2, 用酸回滴定会消耗酸,影响结果
3.两步滴定法 适用于阿斯匹林片剂
(2) 多糖:一般不溶于水。
4、 鉴别 (1) 灼烧试验:
糖类→直火燃烧并产生焦糖臭味(一般 用于蔗糖的鉴别)
(2) Molish试验 糖类→浓H2SO4(脱水)→糠醛或糠醛衍 生物+-萘酚呈色
(3) 游离醛基或酮基的还原反应: 单糖或含半缩醛基的双糖均具有还原性。
(4) . 比旋度
葡萄糖:+52.5°~53° (10%水溶液,并100ml中加氨试液0.2ml) 无水葡萄糖:+52.6°~53.2°
CH2SH
CH2 S
CHSH +I2→ CH S
+2HI
CH2OH
CH2 OH
(2) 方法:
本品0.1g 10ml乙醇中 0.1mol / LI2 滴定至持续的微黄色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沈阳药科大学学校现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且有授予权的有药物化学(含天然药物)、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中药学、企业管理八专业。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文件要求,特制订沈阳药科大学各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以期保证培养研究生的质量。

一、培养目标药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必须坚持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自觉地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从组织分配,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祖国药学事业服务,立志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2.必须在药学及有关专业大学本科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攻读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与趋向;具有进行科研及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应用一至两种外语较熟练地阅读与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或摘要)。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定为三年:课程学习为一年(两个学期)。

科学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时间为两年。

三、培养原则与方法1.政治理论学习应与经常性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

硕士生应认真学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辨证法等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研究生班级及所在系和教研室(研究室)组织的政治学习及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

2.为调动硕士研究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试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低于30学分。

除外语课外,一般定20课内学时(实验课40学时)为一学分,其中必修课占18-20学分,选修课占10-20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跨专业可选2-4学分。

3.课程设置分必修课(学位课)及选修课两大类,凡考试有两门(含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程补考仍不及格,不能申请学位。

4.非药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经考试录取为研究生后,按所在学科、专业要求,补学2门本科专业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专业考研
药物分析学是药学一级学科中6个二级学科之一。

我校一直重视药物分析学科的建设,在几代教师的努力下,该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直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分别于1981年和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和博士点,培养了我国药物分析专业的首批硕士和博士。

1996年本学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多年来,本学科共培养毕业博士17名,硕士56名,毕业研究生遍布海内外,许多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机构的学术骨干,其中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称号。

现有在读博士生20余名,在读硕士生60
余名。

本学科点学术力量雄厚,包括分析化学教研室、药物分析教研室、分析测试中心、药物分析研究室和药物代谢实验室。

在39名教师中,现有教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5名。

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共12名,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学术梯队。

罗旭教授和孙毓庆教授是我国药物分析领域著名的老一代专家,仍在指导博士生和著书立说。

目前主要学术带头人中,李发美教授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负责人,现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及中国地区责任编辑,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钟大放教授联邦德国波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后在德国药师中心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称号,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毕开顺教授是在国内毕业的首名药物分析学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曾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奖和陈香梅教育基金奖,现为副校长,药学学报编委;李好枝教授曾留学日本,从事体内药物分析研究,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评为沈阳市优秀教师,长期担任药物分析教研室主任。

现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分别为:(1)药物色谱和波谱分析;(2)计算药物分析;(3)体内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

每个研究方向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都有在SCI收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有专著出版。

在全国药物分析博士点中,我们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科研课题最多,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

许多研究项目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996年以来,出版了学术著作《医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化学统计学》、《现代色谱法及其在医药中的应用》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收载的论文20余篇。

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使得本学科始终能追踪各研究方向的发展前沿。

本学科点参加三个重点实验室并负责药学博士后流动站药物分析实验室的工作,可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验室面积600余平方米。

拥有超导核磁共振仪、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波谱分析仪器,科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15台,气相色谱仪3台,毛细管电泳仪3台等色谱分析仪器,这些仪器主要为1994年以后进口,总价值1000余万元。

此外,还有配置8台高效液相色谱仪、8台
气相色谱仪和8台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研究生教学实验室。

已经形成了每年招收博士生10名,硕士生25名的人才培养规模。

根据学科建设规划,我们将于一年内购置600 MHz核磁共振仪和元素分析仪,以满足研究生规模迅速扩大对科研仪器的需求,并将加强生物技术药物分析研究,加强药物分析学科对新药研究各领域的渗透,迎接新世纪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的挑战。

研究方向名称:药物色谱和波谱分析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包括:用于药品质量控制的高效、准确、快速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等药物体内过程研究的灵敏、特效的体内药物分析新方法研究,用于中药和生物药物的微量活性成分的筛选、分离和结构确证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现代色谱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核磁共振、红外、紫外等波谱技术、质谱以及色谱-波谱(质谱)联用技术等。

本研究方向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薄层扫描三维谱研究”、“薄层色谱溶剂系统最优化方法研究”、国家科技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医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10余项课题。

正在进行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衡条件下测定药物-蛋白结合作用的新方法研究”、“黄精中19种新甾体皂苷对心脑血管作用的研究”(合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项目“中药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等。

本研究方向1996年以来共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载期刊论文8篇,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1部,主编全国规划教材3部,参编3部。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学科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全面保证、控制和研究提高药品质量,研究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的过程,新剂型、新给药系统的不断出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以及生物技术药物的兴起,这些都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另一方面,当代色谱、波谱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如近20年来出现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色谱与质谱、波谱的联用技术、超导核磁共振技术和各种色谱新技术,这些都为本研究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药物色谱和波谱分析这一研究方向的特色就是密切关注世界药学发展新趋势和分析技术的新进展,不断研究和开发现代色谱和波谱分析技术和方法,切实解决与药品质量控制和提高、与药学事业发展相关的分析技术和方法问题。

本方向所研究课题均属药物分析学科的前沿课题和实用性课题。

随着色谱和波谱技术的日益发展,随着药学各相关学科和我国医药产业的不断强大,现代色谱和波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方向对促进药物分析学科和我国医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向名称:计算药物分析计算药物分析方向是药物分析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中药化学质量的模式识别,该研究内容的特点是运用模糊数学、药理学、生药学、分析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等组成一个系统方法,将中药的化学分析数据与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相关处理,确定药效物质基础,建立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方法,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奠定基础;本方向的另一研究内容是化学统计学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它是研究数据的收集或产生、描述、分析、综合和解释以获得新化学知识或信息的方法。

本研究方向的“中药化学模式识别的研究”、“固体制剂含量均匀度计量型检查方案的研究”、“应用复方制剂组分分光光度测定的统计模拟方法研究”、“中药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和“黄芪药效物质基础与其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等五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本方向所建立的模式识别方法先后应用于冠心苏合丸、六神丸、人参、贝母、板蓝根、淫羊藿、杜仲、积雪草、
茯苓、龙胆、牛膝、黄芩、厚朴、熊胆和黄芪等化学质量的评价上,获得成功,所建立的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在复方中药的优化和开发研究中“抗病毒复方中药开发研究”和“中药吴茱萸汤精制胶囊的开发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资助;用伪蒙特卡洛方法建立的“制剂含量均匀度计量型检查新方案”的效率居世界领先地位,被中国药典采用。

本研究方向的各种课题均属前沿领域,在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中起着示范作用,定将为中药走向世界、服务于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研究方向名称:体内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动态规律的科学,药物代谢探讨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在体内以不同规模发生的生物转化,药物动力学的核心是阐明体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基础性研究的突破,往往带来新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进展。

在这些研究工作中,首先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体内微量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离、分析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药物代谢过程的选择性与分子识别规律,如研究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代谢的位点选择性与立体选择性、药物与葡萄糖苷酸的结合代谢反应、氨基寡糖类药物的结构与代谢产物、罗红霉素代谢的位点选择性与立体选择性等;另一主要研究内容是体内微量元素分析。

研究方法和特色包括:用于生物样品中微量药物和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用于药物对映体选择性分析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药物代谢模型的微生物转化法,包合物荧光法测定体内微量元素等。

本研究方向自1996年以来,共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3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30余篇。

在这些论文中,含SCI收载期刊论文5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3篇,国内核心期刊药学学报论文8篇。

此外,参编学术著作3部。

发展前景:近年来,生命科学的探索受到极大的重视并将深刻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作为生物医学的重要分支,药学科学的发展也反映了这一动向。

其显著特点是:药学科学从以往以物质为中心转移到与生命科学的结合上来。

这将深刻影响药物研制、临床实验及使用和机制探讨等各个阶段的工作。

本研究方向将在这一重要转折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目前我们参加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药物相关的药物代谢与动力学基础理论和新方法研究”将有力地推动本学科在我校的发展。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