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 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公共经济学中,我们探讨了政府如何干预市场,以及政府如何管理资源分配和社会福利。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一、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如何干预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追求自身利益,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的配置。
然而,市场经济并不完美,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
公共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市场失灵的类型市场失灵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等。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的影响,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一种供给给一个人就供给给所有人,无法排除非付费者使用的物品。
不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
不对称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拥有不同的信息。
三、政府的干预手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管制和公共投资等手段来干预市场经济。
税收是政府收取个人或企业所得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来调节资源分配。
补贴是政府给予个人或企业的一种经济支持,可以用来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
管制是政府对市场行为进行限制和监管,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公共投资是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投资,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四、公共支出和社会福利公共支出是政府为了满足公共需求而进行的支出,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公共支出的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社会福利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福利。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通过公共支出来提高社会福利。
五、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收入分配是指一个社会中个人和家庭之间收入的分配情况。
贫富差距是指社会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及研究对象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延伸、深化、具体化;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A、效率原则:市场机制B、公平原则:社会价值判断C、稳定原则,经济的正常运行(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三、帕累托效率:如果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这就达到帕累托最优。
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这称为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实现条件:MSB=MSC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五、政府的经济职能一是资源配置职能。
A、地区间的配置:我国沿海地区与内地的资源配置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C、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产出的机会成本,是牺牲了的私有部门产出D、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方式:财政支出、财政补贴、政府采购。
手段:A、财政措施:公共支出,财政补贴,政府购买B、非财政支出:金融措施,法令法规。
二是收入分配职能。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非财政措施,如最低工资法。
三是经济稳定的职能。
政府稳定经济的政策措施: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1)预算的杠杆作用(2)预算的内在反应2. 货币控制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4、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先讲概念,然后是影响,最后是解决)外部效应就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影响。
它涉及到许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等,同时也涉及到政府的角色和职责,如税收、财政政策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1.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无法实现最优效果的情况。
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问题。
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对于理解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非常重要。
2.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无法排除非付费人员使用,并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效益的物品。
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公园等。
了解公共物品的特点和供给方式对于理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3. 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交易双方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的,如教育的外部效应,也可以是负的,如环境污染。
了解外部性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对于政府干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的角色和职责1. 税收税收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了解税收的种类和原则,以及税收对经济的影响,对于理解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要。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政策。
了解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对于理解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和责任非常重要。
3. 市场监管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了解市场监管的目标和手段,对于理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三、案例分析1. 美国大萧条美国大萧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
通过分析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和政府的应对措施,可以深入理解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2. 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是近年来欧洲国家面临的一次严重经济危机。
通过分析欧洲债务危机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可以了解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性。
公共经济学复习材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材料1.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并通过干预来解决市场失灵和提高市场效率。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分配型、再分配型、稳定型和发展型。
分配型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来调节收入分配;再分配型政府则通过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稳定型政府主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等宏观经济波动;发展型政府则通过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等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2.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并提出政府应对市场失灵的干预手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解决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等问题。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和公共品。
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政策、税收和补贴、规制和契约法等手段来干预市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提高市场效率。
3.公共支出和财政政策:公共经济学涉及到公共支出和财政政策的研究。
公共支出是政府在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经济活动,包括政府购买、政府工资和社会保障等。
公共支出不仅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产出,还可以对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手段。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4.税收和税收政策:公共经济学研究税收和税收政策的问题。
税收是政府从个人和企业等经济主体身上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
税收能够为政府提供财政资源,实现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税收政策包括税率和税基的选择,以及税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等。
税收政策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公平。
5.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公共经济学研究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问题。
社会保障是政府通过保险、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等手段,为公民提供一定的经济和社会保障。
福利制度包括社会救助、失业保险和医疗救助等育权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既可以提高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又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知识点公共经济学复知识点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公共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作用、公共干预(主要是政府);延伸、深化、具体化了微观、宏观经济学中有关政府职能作用的理论;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的运作。
二、资源最优配置的原则资源最优配置原则包括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稳定原则。
效率原则的实现需要市场机制;公平原则需要社会价值判断;稳定原则需要经济的正常运行,如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三、帕累托效率___效率是指某个经济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以至于一个人的福利不可能再变得更好,除非使其他至少一个人的福利变得更坏时,社会福利就不再有改善的可能。
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不使B福利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A的福利。
___最优产生的市场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实现条件为MSB=MSC。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成因包括MSC≠MPB、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垄断和寡头的出现、信息不对称以及考虑与经济效率无关的事项。
五、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的配置、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配置以及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实现平等与激励,政策手段包括财政措施、税收与收入转移制度以及非财政措施。
经济稳定职能的政策措施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控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以及道义上的劝告。
第二章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外部效应是指未在交易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正的外部性,也称为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外部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需要通过解决方案来解决。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又称公共部门的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描述和分析政府的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
二.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两大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1、经济效率的含义(1)“帕累托最优”: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
(2)“帕累托改善”:若改变资源配置后与改变前相比,同时满足两条件:至少有一人处境变好;没有一个人处境变坏。
2、关于公平的不同观点(1)功利主义:当收入分配完全均等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
(2)罗尔斯主义:社会分配应以最穷的人的福利最大化为准则。
倒U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
Y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
3、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1)洛伦斯曲线: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它离开45度线越远表示社会分配越不公平,越近则越公平。
(2)基尼系数:用公式表示为A÷(A+B)若其等于0,表明洛伦斯曲线与45度线重合,社会分配绝对公平;等于1则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三.市场失灵----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效应----竞争失效(垄断问题)----宏观经济失衡(失业、通货膨胀等)----收入公平分配问题----信息不对称四.公共部门的职能1、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作用,就是要克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缺陷,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好配置。
2、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狭义上通常就是指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相应的报酬。
广义上就是指分配主体通过分配取得的收入和财产的分配格局。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公共经济学概述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探讨政府如何使用税收、支出、管制等政策工具来影响经济运行,以及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二、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经济学探讨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政府支出与税收: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以及税收的种类和税率,探讨如何实现公平和有效的财政政策。
3、公共物品: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物品的供给和需求,以及政府如何提供和管理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需求。
4、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公共经济学探讨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以及政府如何干预市场失灵,以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5、政府管制: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管制,包括管制的类型、效果和局限性。
6、公共选择与政策制定:公共经济学研究公共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以及政策制定的程序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制定出公平和有效的政策。
7、政府治理与绩效评估:公共经济学研究政府治理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探讨如何提高政府治理的效率和绩效。
三、复习方法建议1、系统学习:建议从整体上系统学习公共经济学的内容,掌握各个章节的逻辑关系和知识点。
2、理论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3、多角度思考: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公共经济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做好笔记:做好笔记有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方便复习。
6、参加讨论:参加讨论可以促进思考和学习效果,同时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
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导言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学科,旨在理解社会经济现象,解释经济规律,预测经济趋势,以及提出政策建议。
以下是一份经济学复习资料,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二、经济学基本概念1、需求: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6、公共物品(一)含义:是那些在消费上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
(二)存在的原因分析:①市场失灵;②私人部门难以承担的成本或风险;③产权不明确或产权保护困难;④规模效应和自然垄断性;⑤统治阶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⑥全球化进程的需要。
(三)基本特征:①非排他性:是指技术上不可能将拒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者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收益范围之外。
②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厂商享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同时,并不排斥和妨碍别人或别的厂商的享用,而且也不会减少其他人或其他厂商享用该种物品的数量和质量。
(四)分类:①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
②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
如公益物品,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7、判定公共物品的步骤①要先看这种物品或服务在消费中是否具有竞争性,如果具有竞争性,则这种物品肯定不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如果不具有竞争性则转入第二步;②对公共物品的进一步识别要看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是否具有排他性,如果不能排他,则该产品有可能是公共物品或者是需要限制使用的公共所有的资源;③如果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受益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那么该物品必然是公共物品。
如果在技术上具有排他性,这时要进一步分析该产品在排他时的成本问题。
如果该物品的排他成本很高,那么该物品属于公共物品的范围。
如果一种物品在技术上具有排他性而实现排他性的成本又比较低的话,则该物品属于排他性但非竞争性物品,也就是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如电影院、高速公路和桥梁等。
这类物品或服务可以通过市场来提供,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
8、当前中国公共物品的供给的方式(1)政府直接生产:纯公共物品或自然垄断性较高的准公共物品通常都由国家直接生产,例如国防、货币、邮政、电力、铁路、军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重点:公共经济学的含义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职能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1、public economic:以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1)公共经济:是公共部门为了弥补市场失灵,在正规和非正规制度约束下从事的经济活动(2)理论渊源:20C40S之前盎格鲁—萨克斯传统,20C40S之后,盎格鲁萨克斯传统与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相融合——选择题:公共经济学与(20C40S后兼容了盎格鲁斯萨克斯和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相比,在实质上的区别并不明显。
2、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参与资源配置;协调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选择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最初100—200年中,公共部门主要履行的经济职能是(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部门参与资源配置的原因是(A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共产品B私人部门不愿矫正外部效应C规模报酬递增所导致的垄断D私人部门的趋利本性导致仅依靠私人部门无法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公共部门作用于社会公平的主要措施有(政府征收一些税,荣个税、财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济贫支出;社会保险支出;干预垄断行业;基建投资)——判断(都是改对后的观点)1、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帕累托最优。
2、当基尼系数=0时,说明此时收入分配绝对公平。
3、对公平分配而言,经济学家公认的基尼系数合理区间是[0.3,0.4]。
(在资源配置这点上,还要掌握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生产的帕累托最优、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
要有完整的假设分析和作图说明)(在协调收入分配这点上,还有理解社会福利的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折中主义和平均主义的观点,会进行选择判断。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假设两个人AB,两种产品XY。
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增加一个单位的X时所放弃的Y数量,就为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简称MRS,如果以△X和△Y分别表示XY的变动量,则边际替代率为()交换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A的边际替代率与B的边际替代率相等,即()[用下图说明]图中,横轴表示X产品的数量,纵轴代表Y产品的数量,盒形图空间为产品的总量。
两个原点OA、OB分别代表两个消费者A和B对产品X和Y的消费起点。
从OA点向右方和上方延伸,分别代表A对XY的消费量。
两种产品所带来的效用水平用无差异曲线Ia1、Ia2、Ia3来表示。
无差异曲线代表的两种产品的组合能带来相同的效用,由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所以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A。
离原点越远,效用的水平越高,也即Ia1<Ia2 <Ia3。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时所放弃的Y的数量。
可见,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从OB向左向下方延伸,分别表示B对XY的消费量,两种产品所带的效用水平用无差异曲线Ib1、Ib2、Ib3来表示,且Ib1<Ib2<Ib3。
由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所以,在CDE各点Ia1与Ib1相切,也即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连接CDE和原点的线称为交换契约线exchange contract curve。
交换契约线上的各点都代表AB两人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所以它是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假设有两个企业CD,使用两种生产要素LK,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Y。
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L必须放弃的K的数量,就称为两种要素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简称MRTS。
如果以△L和△K分别表示LK的变动量,则边际替代率为:()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C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与D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其推理与消费的帕累托最优相似。
近在于把个人换为企业CD,把产品XY换成生产要素LK,把效用水平改为产量水平,把边际替代率换成边际技术替代率。
[下图]连接GHI和原点的线称为生产契约线production contract curve。
生产契约线上各点都代表CD两个企业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所以它是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
3、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是要确定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之间的关系。
生产契约上的各点实际上也是两种产品XY之间特定产量的组合。
连接G’、H’、I’各点的WW曲线是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帕累托最优实现条件的点都出现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假如生产要素的分配确定在H’点,此时相对应的产量分别为Xh和Yh。
对于消费者而言其消费的交换只能在这个既定的产量组合范围之内进行,于是OYhH’Xh构成一个满足既定产量组合下的艾奇沃斯盒式图。
要使产品Xh和Yh在AB两人之间分配最优,必须沿着交换契约线OH’进行。
但是只有当交换契约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时,才能达到生产与交换的一般均衡。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简称MRT,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总量固定不变时,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产品时,Y产品减少的数量,若以△X和△Y分别表示XY的变动量,则边际转化率为:(MRT= )。
可以看出,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处的边际转化率就是通过该点所代表的产品组合都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得到的产量。
最理想的产品组合取决于社会对不同产品的需求偏好,为此需引入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与个人无差异曲线的性质基本相同,只是规模较大,如图中I1、I2线。
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最理想的产品必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即H’点。
在这点上,生产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消费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
可见,边际转换率等于边际替代率是产品组合的帕累托最优所需要的实现条件。
——选择题:产品组合效率的实现条件是(A生产的边际转换率=消费的边际替代率;B生产可能性曲线切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切线的斜率,C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点生产的产品,既达到生产效率,又实现了交换效率)关于社会福利函数SWF social welfare fanction(只要求基本理解就OK了,所以我直接看题)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就是社会总效用,等于所以社会成员的效用之和,追求分配公平就是追求每个社会成员效用之和的最大化。
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不是所有社会成员效用的简单相加,追求分配公平就是改善社会上处境最糟的那些人的福利水平,使他们的效用最大化。
折中主义引入e:对社会不公平的反感。
E∈[0,∞]e趋向0时,功利主义观点e趋向∞时罗尔斯主义观点平均主义观点(计划经济的产物)认为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相等时,社会福利的效用才达到最大化。
——选择题:关于功利主义的观点的表述内容正确的是(B认为社会福利曲线呈L形;D认为社会福利函数是:W=﹍﹍﹍)。
判断:对罗尔斯主义观点、功利主义观点、折中主义观点和平均主义观点,经济学家更倾向于接受折中主义的观点。
第二部分公共产品与市场失灵理论这部分主要掌握什么是公共产品及其分类、特征,和怎样有效供给;什么是市场失灵及其表现,重点是怎样矫正外部效应(也是考点)。
1、公共产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劳务即为公共产品。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效用上)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的判定(主要是选择题)※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确定(下图公共产品私人提供的低效率)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性质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提供公共产品。
一方面,非竞争性使新增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等于零,这就意味着,如果按边际成本定价,公共产品必须免费供给。
这样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无法补偿;另一方面,非排他性使公共产品无法从技术上排他,“免费搭车”问题不可避免。
这样,私人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就不可能通过市场得到补偿。
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也未必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即不一定会使两类产品的组合落在E点,但一般情况不会低于C点,或者说相对接近于E点。
这就是所谓的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低效率。
低效率包括配置低效率和X-无效率(是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等现象,表明政府预算经费的一部分白白地被浪费掉而没有用于公共产品供给上)。
※两类产品组合没有在E点的原因:信息部充分;偏好加总难;政治家和消费者都有“近视”的弱点;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所产生的现象或是正常发挥作用所产生的现象。
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产品(首要表现/原因);外部性(重要表现/原因)——经济行为主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除了给自己以外还给他人带来收益或损耗(成本)是影响;规模报酬递增;风险和不确定性;优值品;分配不公平;失业与通货膨胀。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低效率负外部效应与产量过剩;正外部效应与产量负外部效应negative externality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成本。
其实质是产品或劳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这种产品或生产要素的社会边际成本。
外部边际成本marginal external cost简称为MEC是指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的产量而给第三者带来的额外成本。
MEC有三种情况:不变、递增、递减借助于外部边际成本,可以解释负外部效应是如何导致资源配置扭曲。
如图:D线是以社会边际收益MSB为基础的需求曲线,S是以私人边际成本MPC为基础的供给曲线。
假定此时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收益,即MSB=MPB,那么,S线与D线相交于E点,分别形成价格P和产量Q。
然而问题在于E点并非是效率要求的均衡点,因为S线所代表的边际成本仅仅是私人边际成本,即S=MPC,而未将外部边际成本MEC计算在内。
反映社会边际成本的曲线应为S’,它与D相交形成的均衡点E’才符合资源配置的要率要求。
S线与S’之间的距离就是外部边际成本MEC,即S’=S+MEC=MPC+MEC。
从E到E’点,价格P’高于P,而产量Q’却小于Q,这说明负外部效应的存在会引起产量过多。
正外部效应positive externality是指未能在价格中反映的,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收益。
外部效应的矫正就是指对产品或劳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或边际收益进行调整,使之与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一致,实现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多种矫正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依靠公共部门和依靠私人部门两类。
公共部门的矫正应对措施:征税或罚款;补贴;政府规制;法律制裁私人部门的应对措施: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外部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明或界定不当引起。
只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交易的哪一方面拥有产权,都能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使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一体化(市场机制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社会制裁(社会道德的规范)选择题——下面的产品或服务属于公共产品的有(A国防B外交C公共安全E产权保护)实践中混合产品的有效提供方式有(A政府授权B政府参股C政府补助)市场失灵的原因是(A公共产品的存在B外溢性的存在C自然垄断D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E社会分配不公F宏观经济总量失衡)依靠政府部门努力矫正外部效应的方法是(A罚款或课征税收B发放补贴D政府规制)判断:社会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总量失衡两类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