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头部结构——头骨
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头部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
本文将详细介绍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包括头骨、面部骨骼、头皮和面部肌肉等。
首先,头部的解剖结构包括头骨、颅脑、颅骨、骨骼和脑组织等。
头骨是头部的骨架,由多块骨头组成,包括颅骨、面部骨骼和颌骨。
颅骨由脑壳和面部部分组成,保护着脑部和脸部的重要器官。
脑壳主要由额骨、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它们形成了头部的顶部、侧部和后部。
面部骨骼由上颌骨、下颌骨、鼻骨和颧骨等组成,它们赋予了面部的形态。
头部的形体结构包括头皮、面部肌肉、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等。
头皮覆盖在头部的外侧,具有弹性和保护作用。
它由皮肤和皮下组织组成,富含血管和神经。
面部肌肉负责控制头部的各种运动。
主要的面部肌肉有额肌、颞肌、颧肌、眼眶肌、咬肌、唇肌和颈侧肌等。
这些肌肉协同作用,使头部能够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
眼睛是头部的重要感觉器官,用于感知光线和图像。
它由眼球、眼睑和眼眶组成。
眼球位于眼眶内,由角膜、虹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组成,负责接收和传递光信号。
眼睑位于眼球的外围,保护眼球不受外界物体的伤害。
鼻子位于头部的中央部位,上方是额骨,下方是上颌骨。
鼻子由骨骼和软组织组成,主要功能是呼吸和嗅觉。
鼻腔内覆盖着黏膜,其中包含嗅觉神经细胞,通过嗅觉神经传递嗅觉信号。
嘴巴是头部的入口,用于进食和发声。
它由上下嘴唇、齿龈、舌头和颌骨等组成。
上下嘴唇周围有很多肌肉,能够控制嘴唇的张合和表情。
舌头是口腔内的重要器官,负责咀嚼和吞咽食物,同时也是发音的关键器官。
耳朵位于头部的两侧,用于听觉感知。
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负责接收声音。
中耳包括鼓膜、中耳腔和听小骨,负责将声音传递到内耳。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负责感知声音和平衡。
综上所述,头部的解剖结构和形体结构十分复杂。
头骨、面部骨骼、头皮和面部肌肉等组成了头部的骨架和外形,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等是头部的重要器官。
头骨解剖结构及规律

• 眼部的透视变化随着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眼 裂的弧度,眼球的位置、内眦与外眦的形状,上下眼睑 的厚薄表现出来。
眼 眼的基本形为球体(包括上眼 睑和下眼睑)。上下眼睑之间叫睑 裂,睑裂呈棱形一般内低外高。眼 黑分为瞳孔和虹膜(表层叫角膜)。 眼白叫巩膜(表层叫球结膜)。眼 角又分别叫内眦和外眦,内眦一侧 泪阜十分清晰,像个小球体。 眼 球的矢状面与眶隔
耳朵有软骨支撑,由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 屏和耳垂等部分构成。耳斜长在头部两侧,极少 有垂直和平贴于头部两侧的 耳的透视随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耳与 五官的其它部分的高低位置、耳廊的长短宽窄来 表现的。
耳朵有软骨支撑,由耳轮、 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和耳 垂等部分构成。耳斜长在头 部两侧,极少有垂直和平贴 于头部两侧的。 耳的透视随头部的透视变化 而变化,并通过耳与五官的 其它部分的高低位置、耳廊 的长短宽窄来表现的。
6、下颏结节:正面下巴上的左右高点。 结构意义:是面部下巴上正面、侧面、底面的重要转折,标志着下巴的宽度。
7、下颌角:下颌骨后方下端角。 结构意义:标志着下颌骨的长短、宽窄和下巴的角度。
8、顶盖隆起:头顶中线上的高点 结构意义:标志着头顶中线的位置和头颅的基本型
9、顶侧隆起:在顶骨上,延颞线向后延伸。 结构意义:此隆起是头部侧面和顶侧面的转折线
• 眼睑俗称“眼皮”,它分为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眼 睑开口处称为“眼裂”,眼裂两端分别为内眦分与外眦。 上下眼睑并非是对称的半圆形,上眼睑弧度最高点靠近 内眦。下眼睑弧度最低点靠近外眦。眼睑的开闭依靠上 眼睑的活动。
人的头部结构——头骨

精品PPT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精品PPT
作业:
临摹头骨解剖图3幅,完全正面一张,完 全侧面一张,三分之二侧面一张。
精品PPT
精品PPT
头部组块的轮廓是:头盖骨
、面骨和下颌,头部有22块
骨头,头盖骨有8块,面部4
块。
正面
侧面
头骨上宽下窄,颅骨呈球状,在眉弓处呈矩形状,颧骨决定
了颜面部分的宽窄,下颌骨呈楔形向前突出至下巴,上下颌
骨结合成圆柱状。额丘、眉弓、颧骨、下颌角在外形上有明
显突出的骨点。
颅骨前面观
颅骨侧面精观品PPT 颅骨曲线几乎平行。
颧骨顶部线条向后延长,成脊状朝向耳朵,也是颞骨的根部 ,缓缓在前面倾斜下来。从颧骨、颞骨和眼眶之间画出较小 的脊形凸起线条,表示眼眶的后面和颞骨长线条的前部分。
精品PPT
下颌骨:
是可以活动的。下颌的工作原 理是当嘴张合时,所形成的铰 链结构使下颌可以上下移动, 也可以前后左右移动。咀嚼食 物并不是用嚼肌简单地上下左 右咬磨,而是靠臼齿或抹齿来 咀嚼。嚼肌从颧骨弓伸展处下 面伸出,直到下颌的下方边缘 和爬坡角。咀嚼时就是用嚼肌 这块肌肉将下颌抬起。从颊骨 到下颌形成角的这一平面是面 部侧面,它是由嚼肌填满的。
两块颧骨,每块颧骨结合另外四块骨就形成了颧骨弓的一部 分,颧骨弓是从颊骨展开到耳朵。颧骨和前额在上方形成一 个向外凸出的角度,在下方又和上颌骨头相连。
人的头部结构--头骨

课题:人的头骨结构学科:高中美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情意领域:通过图片的欣赏,从各个方面让学生了解人的头骨结构,培养学生对头部造型观念的新认识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2、认知领域:通过教与学,让学生了解人的头骨结构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人的头骨解剖结构,掌握头骨的形体结构与解剖结构。
3、操作领域:通过头骨基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结构去理解形体塑造形体,完成头骨的绘画练习。
从各个面去深入刻画头骨。
为以后人像写生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头骨的形体结构教学难点:头骨的解剖结构教学用具:老师: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素描纸铅笔橡皮等绘画工具教学方法:本课教学采用演示法、讲述法、观察法、练习法相结合的综合教法。
借助电脑多媒体可达到清晰、高质量的画面效果。
使抽象的形态直观化,形象化,直接被学生所接受。
教学过程:导入:人的头部是人物造型的重要部位,它集中反映了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也是人的情感表现最集中的地方,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所在。
人物头像写生是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训练,而人物头像写生,首先要了解的是人的头骨的结构。
画头其实是在画骨。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头部的骨架形状——立方体1、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方形体。
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2/3。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个体块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2、头骨立方体有六个面:前面、后面、两个侧面、顶面、底面。
头部立方体约15.24CM宽,20.32CM高和从前到后19.05CM厚,立方体的底面约19.05CM长,15.24CM宽。
部分底面被脖颈挡住,但是从下巴和下颚的下面能看到,再从背面看它就是头骨的底边。
在这个“平面图”上就像在正方形上,可以构建任何形体。
3、不同角度下的头骨立方体:立方体可以成角度倾斜,也可以按透视比例缩小摆放。
头骨解剖结构及规律 PPT

• 眼部的透视变化随着头部的透视变化而变化,并通过眼 裂的弧度,眼球的位置、内眦与外眦的形状,上下眼睑 的厚薄表现出来。
眼 眼的基本形为球体(包括上眼 睑和下眼睑)。上下眼睑之间叫睑 裂,睑裂呈棱形一般内低外高。眼 黑分为瞳孔和虹膜(表层叫角膜)。 眼白叫巩膜(表层叫球结膜)。眼 角又分别叫内眦和外眦,内眦一侧 泪阜十分清晰,像个小球体。 眼 球的矢状面与眶隔
6、下颏结节:正面下巴上的左右高点。 结构意义:是面部下巴上正面、侧面、底面的重要转折,标志着下巴的宽度。
7、下颌角:下颌骨后方下端角。 结构意义:标志着下颌骨的长短、宽窄和下巴的角度。
8、顶盖隆起:头顶中线上的高点 结构意义:标志着头顶中线的位置和头颅的基本型
9、顶侧隆起:在顶骨上,延颞线向后延伸。 结构意义:此隆起是头部侧面和顶侧面的转折线
头骨亦称颅骨,分 为脑颅、面颅两部 分。颅骨可分为颅 盖和颅底两部分。 其分界线自枕外隆 突沿着双侧上项线、 乳突根部、外耳孔 上缘、眶上缘而至 鼻根的连线,线以 上为颅盖;线以下 为颅底。
头部的解剖结构规律 掌握头部解剖结构,是人物头像写生的基础。头部的解部结构主要包 括头骨、肌肉及五官三部分。 头骨 头骨由脑颅骨骼和面颅骨骼构成,从前面和顶面观察,头部为长方形, 从侧面观察,则接近正方形。 额骨、顶骨、颞骨、枕骨构成坚固的球形脑颅骨、鼻骨、颧骨、上颌 骨、下颌骨等构成面颅骨骼,其中只有下颌骨是可以活动的
耳朵有软骨支撑,由耳轮、 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和耳 垂等部分构成。耳斜长在头 部两侧,极少有垂直和平贴 于头部两侧的。 耳的透视随头部的透视变化 而变化,并通过耳与五官的 其它部分的高低位置、耳廊 的长短宽窄来表现的。
颅骨的科普介绍

颅骨的科普介绍
颅骨是构成头颅的骨骼部分,它在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中起到保护和支持脑部组织的关键作用。
头颅骨骼由多块骨头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缝合连接,形成了头骨的结构。
以下是一些关于颅骨的科普介绍:
1. 颅骨的分类:颅骨可以分为脑盖骨(cranial bones)和面部骨(facial bones)。
脑盖骨包括顶骨、枕骨、额骨、颞骨、蝶骨和筛骨,它们形成了颅腔,保护了大脑。
面部骨包括上颌骨、下颌骨、鼻骨、眶骨等,构成了面部的形状。
2. 颅骨的连接:不同的颅骨通过缝合连接在一起。
这些缝合包括冠状缝(位于头部的横向缝合线)、矢状缝(位于头部的纵向缝合线)、L型缝和人字缝等。
这些连接在婴儿时期是柔软的,允许头颅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一定的改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缝合会逐渐愈合。
3. 保护大脑:颅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保护,尤其是对大脑的保护。
它们形成了坚硬的外壳,能够吸收和分散来自外部的冲击力,减轻对大脑的损伤。
4. 生理功能:颅骨除了提供保护外,还有支持和保持头部形状的功能。
它们还通过与其他骨骼和软组织的连接,支持咬合、吞咽和其他面部运动。
5.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颅骨形态和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是法医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颅骨特征可以用于识别个体、确定族群特征、进行人类学研究等方面。
总体而言,颅骨是人体解剖学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结构,对于维持大脑的安全和头颅的形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头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头部解剖学知识点整理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解剖结构。
本文将对头部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颅骨颅骨是头部最外层的骨骼结构,它由许多骨头组成。
主要的颅骨有:额骨、颞骨、枕骨、顶骨、蝶骨、篩骨和腭骨等。
这些骨头之间通过缝隙连接在一起,形成成人头骨。
二、颅脑底颅脑底是头部底部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蝶窦、海绵窦、眶上孔、眶下孔、矢状窦、横窦等。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血供和神经传导通路。
三、面部肌肉面部肌肉是头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控制着面部表情和咀嚼动作,同时也起到支撑面部皮肤的作用。
一些重要的面部肌肉有:颞肌、颞肌、口唇肌肉等。
四、头皮头部的外层是头皮,它是由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
头皮富有血液供应,并且在头部保护和隔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五、头骨内部结构头骨内部有一些重要的结构,包括颅腔、颅骨脑膜、脑组织等。
颅腔是头骨内的腔隙,内部充满脑脊液,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
颅骨脑膜是头骨内的薄膜,包裹和保护脑组织。
六、颈部解剖颈部是头部与躯干相连接的部分,主要包括:颈椎、喉咙、气管、食管、颈动脉等结构。
颈部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与呼吸、进食和血液循环等功能密切相关。
七、眼睛和耳朵眼睛和耳朵是头部的重要感官器官。
眼睛包括眼球、眼睑、泪腺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光线并形成视觉。
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声波并形成听觉。
八、口腔和鼻腔口腔和鼻腔是头部的重要开口部分。
口腔包括牙齿、牙龈、舌头等,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和言语表达。
鼻腔包括鼻腔壁、鼻中隔、鼻窦等,主要起到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的作用。
总结:头部解剖学知识点包括颅骨、颅脑底、面部肌肉、头皮、头骨内部结构、颈部解剖、眼睛和耳朵、口腔和鼻腔等。
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头部的结构和功能,并为临床医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整理,能够对读者在头部解剖学方面有所帮助。
头骨解剖结构及规律

10、颞骨颧突:头部侧面的最高点。
额结节: 额头的正面高点, 从这两点往上形体逐渐向头顶过渡。男性 对象这两点突出,女性对象额骨中心可能高过这两点。 颅结节: 颅骨的最宽处, 是构成圆头型或者方头型的重要骨点, 在形体塑造时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 眉弓: 形状呈弓形隆起, 外表正是眉毛生长的地方。 眶上缘: 眉弓向下至眼眶处形成的边缘, 通常老年人因脂肪减少 眼眶凹陷, 眶上缘更加明显额头颧突:眉弓外侧的骨突, 下端与颧骨 相接。塑造时眉毛的末端部位会有一个小小的转折与额骨颞线相连, 是额头正面与侧面重要的转折点颧骨: 对头像的塑造影响极大, 外表 呈现的主要骨点有颧结节、颧骨额突、颧弓( 为面部最宽处, 两侧颧弓 的宽窄与高低决定了面部的宽度与面颊的形状, 同时也是脸部侧面上 下两个倾斜面的“分水岭” ) 、上颌突。 鼻骨: 下接鼻软骨, 其长短、宽窄与高低决定了鼻子的外形特征。 下颌骨: 下颌骨上的颏结节决定了人下巴是尖的还是方的, 并且 它还是面部下巴正面、侧面和底面的转折点。
1、额丘:位置:额骨正面、眉弓上方,靠近头顶的两个高点 结构意义:是额头的正面高点,从这两点向上逐渐向头顶过渡,男性这两点突出,女性额骨的中心 可能高过这两点。 2、颞线:位置:眉弓外侧,颧骨上端,贯穿额骨两侧。 结构意义:是额头与眼眶部正面、侧面的转折线。 3、眉弓:位置:眼眶上檐。 结构意义:眉弓在额骨下方隆起,下面是深陷的眼眶,是额头和眼窝的交界结构,往往和眉毛重叠。 4、鼻骨高点:位置:两个鼻骨高点在鼻子中间偏上,下边是软骨组织。 结构意义:标志着鼻梁的高度、宽度,也能标志出鼻梁正面,侧面的转折点。 5、颧突:颧骨的高点。 结构意义:是面部的正面、侧面以及侧面下部和上部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面部正面的宽窄、颧骨 的高矮。 6、下颏结节:正面下巴上的左右高点。 结构意义:是面部下巴上正面、侧面、底面的重要转折,标志着下巴的宽度。 7、下颌角:下颌骨后方下端角。 结构意义:标志着下颌骨的长短、宽窄和下巴的角度。 8、顶盖隆起:头顶中线上的高点 结构意义:标志着头顶中线的位置和头颅的基本型 9、顶侧隆起:在顶骨上,延颞线向后延伸。 结构意义:此隆起是头部侧面和顶侧面的转折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骨的正面和侧面图
.
人物头骨解剖结 构头骨的侧面和正面
分解图
.Leabharlann 骨点:“骨点”,是指头部骨骼中比较显露的部分,“骨点” 具有对称性,包括额丘、皱眉肌、颧丘、下颌骨、颏丘 等。用线将“骨点”连接起来,即形成头部造型的基础。
.
头骨解剖具体部位描述:
前额从鼻子根部延伸到头顶和两侧的颞骨。
两块颧骨,每块颧骨结合另外四块骨就形成了颧骨弓的一部 分,颧骨弓是从颊骨展开到耳朵。颧骨和前额在上方形成一 个向外凸出的角度,在下方又和上颌骨头相连。
.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头部组块的轮廓是:头盖骨
、面骨和下颌,头部有22块
骨头,头盖骨有8块,面部4
块。
正面
侧面
头骨上宽下窄,颅骨呈球状,在眉弓处呈矩形状,颧骨决定
了颜面部分的宽窄,下颌骨呈楔形向前突出至下巴,上下颌
骨结合成圆柱状。额丘、眉弓、颧骨、下颌角在外形上有明
显突出的骨点。
颅骨前面观
颅骨侧面观. 颅骨上面观 颅骨后面观
.
下颌骨:
是可以活动的。下颌的工作原 理是当嘴张合时,所形成的铰 链结构使下颌可以上下移动, 也可以前后左右移动。咀嚼食 物并不是用嚼肌简单地上下左 右咬磨,而是靠臼齿或抹齿来 咀嚼。嚼肌从颧骨弓伸展处下 面伸出,直到下颌的下方边缘 和爬坡角。咀嚼时就是用嚼肌 这块肌肉将下颌抬起。从颊骨 到下颌形成角的这一平面是面 部侧面,它是由嚼肌填满的。
.
2、头骨立方体有六个面:
前面、后面、两个侧面、 顶面、底面。
.
3、不同角度下的头骨立方体:
立方体可以成角度倾斜,也可以按透视比例缩小摆放。 仰视角度
俯视角度
.
4、头部与颈的连接
头部通过颈与胸部连结。颈像一段圆柱,位于头部和 胸部之间。
.
5、头骨各组成部分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基本形体可概括为一个六面体。 头部有四块明显的体块: 1、前额是方形的体块,顶部进入头盖骨 2、颧骨区是扁平的体块 3、嘴和鼻的直立圆柱形状 4、下颌是三角形的体块。 它们的形状位置与穿插关系构 成脸的协调起伏,同时它们的 形状位置与穿插关系的差异, 造成不同脸部的形体特征。
.
作业:
临摹头骨解剖图3幅,完全正面一张,完 全侧面一张,三分之二侧面一张。
.
.
人的头部结构——头骨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二、头骨的解剖结构
.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立方体
1、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1/3,脑颅部的前
额区构成方形体。面颅部则由颧骨区的扁平体 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颌部区的三角形 体块组成,约占头部2/3。
头部的形体特征及其面部的协调 起伏,即是通过脑颅部与面颅部, 以及额、颧、上颌、下颌构成的四 个体块相互穿插关系构成的。
两个上颌骨头组成上颌,固定住上排牙齿,并和上方的颧骨 及眼窝相连。
鼻骨形成鼻梁。下颌骨是面部下面的边界,形状像马蹄铁, 末端向上延伸到耳朵的颞骨部分与之相连。 颞骨的前边线是长曲线,同头盖骨的曲线几乎平行。
颧骨顶部线条向后延长,成脊状朝向耳朵,也是颞骨的根部 ,缓缓在前面倾斜下来。从颧骨、颞骨和眼眶之间画出较小 的脊形凸起线条,表示眼眶的后面和颞骨长线条的前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