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第三和第四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旅游概论课件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中职教材

2021/3/6
7
2.2 中国近代旅游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1949年以前)
(1)鸦片战争后,外国旅游公司在中国建立旅游经营机构,开 展旅游业务。 (2)1923年8月,陈光甫决定在商业储蓄银行下设旅行部,专门 经营旅游业务 (3)1927年7月,旅游部独立出来,正式成立了中国旅行社,该 社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出境旅游者:在内地旅游设施过夜
出境一日游游客:在内地旅游设施不过夜
2021/3/6
国内游客 :
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 、购物、参加会议、从事经济活动、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等原因,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的地方去 访问,连续停留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 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经济报酬。其在中 国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 6个月的游客称之为国内旅游者;出行时间少于24小 时,长于6小时,且离开常住地10千米以上,不在旅 游目的地旅游设施过夜的游客称之为国内一日游客。
恩格尔系数: 一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中用于食物支
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例。
60%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小康; 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2021/3/6
? 闲暇时间===工作以外的时间
时间
法定的工作时间:8小时每天,每周最多40小时
必要的附加工作时间:加班,第二职业 必要的社交活动的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吃饭、睡觉 做家务的时间 闲暇时间:
重点: 1.旅游活动的本质; 2.旅游活动的特点; 难点: 旅游活动的本质
2021/3/6
重点与 难点
10
1 旅游的概念 (1)概念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
7
2.2 中国近代旅游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1949年以前)
(1)鸦片战争后,外国旅游公司在中国建立旅游经营机构,开 展旅游业务。 (2)1923年8月,陈光甫决定在商业储蓄银行下设旅行部,专门 经营旅游业务 (3)1927年7月,旅游部独立出来,正式成立了中国旅行社,该 社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出境旅游者:在内地旅游设施过夜
出境一日游游客:在内地旅游设施不过夜
2021/3/6
国内游客 :
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 、购物、参加会议、从事经济活动、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等原因,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的地方去 访问,连续停留的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访问的主 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经济报酬。其在中 国旅游目的地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 6个月的游客称之为国内旅游者;出行时间少于24小 时,长于6小时,且离开常住地10千米以上,不在旅 游目的地旅游设施过夜的游客称之为国内一日游客。
恩格尔系数: 一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中用于食物支
出占其消费支出的比例。
60%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小康; 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2021/3/6
? 闲暇时间===工作以外的时间
时间
法定的工作时间:8小时每天,每周最多40小时
必要的附加工作时间:加班,第二职业 必要的社交活动的时间: 满足生理需要的时间:吃饭、睡觉 做家务的时间 闲暇时间:
重点: 1.旅游活动的本质; 2.旅游活动的特点; 难点: 旅游活动的本质
2021/3/6
重点与 难点
10
1 旅游的概念 (1)概念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
旅游学概论(全套课件333P)

二、旅游活动的特征
1、审美性 2、享受性 3、异地性 4、暂时性 5、综合性
第 四 节 旅 游 的 基 本 类 型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标准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的旅游类型 三、按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类型
第 四 节 旅 游 的 基 本 类 型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标准 1、按地理范围划分
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 洲际旅游 环球旅游
2、按旅行距离划分
短程旅游 远程旅游
第 四 节 旅 游 的 基 本 类 型
3、按目的归属划分
消遣旅游 公务旅游 个人和家庭事务旅游(VFR)
4、按组织形式划分
团体旅游 散客旅游 包价旅游 非包价旅游
5、按计价方式划分
第 四 节 旅 游 的 基 本 类 型
的旅游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 二 节 旅 游 的 本 质 与 社 会 属 性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社会属性
一、旅游的本质
1、旅游是人类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旅游是人类一种积极而健康的交往活动 3、旅游是人类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消闲活动
第 二 节 旅 游 的 本 质 与 社 会 属 性
第 一 节 旅 游 的 概 念
二、旅游概念的类型(Definitions of tourism given by different authors)
第 一 节 旅 游 的 概 念
第 一 节 旅 游 的 概 念
1. 旅游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 和文化的需求,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 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强调旅游是人与人的交往 2.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 合。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石丽璠
完整版ppt
1
绪论
主要内容: 一、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学概论》课程介绍 三、学习的必要性 四、学习的方法(途径)
完整版ppt
2
一、旅游业的发展(重点)
1、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在各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重 要。
完整版ppt
3
完整版ppt
4
完整版ppt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 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二 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 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 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研究总体情况是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 基础理论研究。
7 6.8 6.6 6.4 6.2
6 5.8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完整版ppt
国内旅游人次
11
“九五”期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发展情况
年度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合计
出境总人数 (万人次)
506 532 589 669 1000 3296
增长率(%)
12.0 5.2 10.7 13.6 49.5 年均18.6
5
出门(出国)旅游人数将会越来越多。
完整版ppt
6
2、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可以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
完整版ppt
7
中国:“九五”时期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情况
年份
入境人数 (万人次)
增长 率
(%)
过夜旅游人 增长率
数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石丽璠
完整版ppt
1
绪论
主要内容: 一、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学概论》课程介绍 三、学习的必要性 四、学习的方法(途径)
完整版ppt
2
一、旅游业的发展(重点)
1、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在各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日益重 要。
完整版ppt
3
完整版ppt
4
完整版ppt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 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二 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 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 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研究总体情况是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 基础理论研究。
7 6.8 6.6 6.4 6.2
6 5.8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完整版ppt
国内旅游人次
11
“九五”期间我国居民出境旅游发展情况
年度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合计
出境总人数 (万人次)
506 532 589 669 1000 3296
增长率(%)
12.0 5.2 10.7 13.6 49.5 年均18.6
5
出门(出国)旅游人数将会越来越多。
完整版ppt
6
2、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可以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
完整版ppt
7
中国:“九五”时期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情况
年份
入境人数 (万人次)
增长 率
(%)
过夜旅游人 增长率
数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者PPT课件

旅游者希望通过旅行建立美好的回忆,留 下深刻的印象。
旅游者的期望
安全保障
旅游者期望在旅行中能够得到安全保障,包括人身安全 和财产安全。
良好环境
旅游者期望旅行目的地有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 让他们享受美好的旅行体验。
ABCD
优质服务
旅游者期望得到优质的服务,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方面的服务。
文化体验
80%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
旅游者的到来能够给当地居民带 来新的知识和观念,促进当地居 民素质的提高。
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可能会对目 的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 过度开发和垃圾污染。
资源消耗
旅游者的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 自然资源,如水、电等,对目 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噪音和空气污染
旅游者体验的类型
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可以将旅 游者体验分为自然探索、文化探索、 休闲度假等多种类型。
旅游者满意度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
旅游者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感知和评价,是衡 量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旅游者满意度的测量
测量旅游者满意度的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在线 评价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期望,以 及他们对旅游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探险旅游者
喜欢挑战和刺激,追求新奇和 不同寻常的旅游体验的旅游者 。
旅游者的特点
多样性
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行为各不相同,呈现多样 性特点。
消费性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如餐 饮、住宿、交通和购物等。
流动性
旅游者经常在不同的目的地之间流动,跨越地理 、文化和经济界限。
季节性
旅游者的活动受到季节和节假日的影响,呈现一 定的季节性特点。
旅游概论概述ppt课件

19
课前复习
❖ 1、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 2、为什么说旅游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
胎于旅行之外?
20
导入新课
❖ 【案例分析】延安之行。 ❖ 问:我们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
21
一、旅游的定义
❖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 旅游下个定义。
22
❖ “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英文,是1811年英国 出版的《牛津词典》,其意是:离家远行, 参观游览一些地方又回到原地(家里)。
延吉,晚餐后,住延吉。第三天早晨乘大巴返回长
春。问:请同学们根据晓东和妈妈的这次长白山之
旅,总结出旅游的内容。
40
❖ 旅游是以“游”为主,集食、住、行、游、 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因此,所 谓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 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 游而言的。
41
案例分析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 力。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业,促使其树立 自信心。
3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旅游诞生的标志。 ❖ 难点:旅行的导源、旅游的起源、旅游的诞
生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导入新课
❖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 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和 晓东一起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吧。
28
❖ 2、技术性定义:是用技术的方法(调查统计) 给事物定义。只看重广义旅游的经济推动作 用和对社会的影响效果。
❖ 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時的统计标 准二个:
❖ A、时间标准(如规定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 不超过一年等)
❖ B、距离标准(如:加拿大规定:居常地35 里以上,美国62里以上,我国10公里以上 )2。9
课前复习
❖ 1、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 2、为什么说旅游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
胎于旅行之外?
20
导入新课
❖ 【案例分析】延安之行。 ❖ 问:我们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呢?
21
一、旅游的定义
❖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给 旅游下个定义。
22
❖ “旅游”一词最早出现于英文,是1811年英国 出版的《牛津词典》,其意是:离家远行, 参观游览一些地方又回到原地(家里)。
延吉,晚餐后,住延吉。第三天早晨乘大巴返回长
春。问:请同学们根据晓东和妈妈的这次长白山之
旅,总结出旅游的内容。
40
❖ 旅游是以“游”为主,集食、住、行、游、 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因此,所 谓旅游的内容是指旅行、游览、住宿、饮食、 购物和娱乐等六个方面,这是立足于现代旅 游而言的。
41
案例分析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 力。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旅游业,促使其树立 自信心。
3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旅游诞生的标志。 ❖ 难点:旅行的导源、旅游的起源、旅游的诞
生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4
导入新课
❖ 同学们告别了中学学习,选择了热爱的旅游专业, 那么,同学们对专业知识有多少了解呢?让我们和 晓东一起开始新知识的学习吧。
28
❖ 2、技术性定义:是用技术的方法(调查统计) 给事物定义。只看重广义旅游的经济推动作 用和对社会的影响效果。
❖ 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時的统计标 准二个:
❖ A、时间标准(如规定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 不超过一年等)
❖ B、距离标准(如:加拿大规定:居常地35 里以上,美国62里以上,我国10公里以上 )2。9
《旅游学概论》课件

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对外国旅游 者定义为:“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一个国家访问至少 24小时的人”。其中,属于旅游者范围的有: (1)出于消遣、娱乐、家庭和健康等原因而进行旅行 的人; (2)为了某种社会职责而出国旅行的人(如科学、行 政、外交、宗教、体育等会议或公务); (3)在航海环游途中停靠访问的人员,即使逗留时间 不足24小时,也作为旅游者; (4)为工商业务而出国旅行的人;
《旅游学概论》课件
•
恩格尔系数
购买食物支出
恩格尔系数=-------×100%
收入
• 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
• 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活动范围的选择 •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行方式、旅游活动内容的选择 • 影响到旅游者外出逗留的时间长短 • 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旅游学概论》课件
3、下列人员不属于国内游客: (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 (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3)调遣的武装人员; (4)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5)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旅游学概论》课件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旅游学概论》课件
我国政府对国际旅游者的统计规定
1、凡是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 (来华)海外游客; 2、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 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3、按照海外游客在我国大陆停留时间的差别,将其划分 为两类:第一,海外旅游者,即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 内停留至少一夜的海外游客(过夜游客);第二,海外一 日游游客,即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 日往返)的海外游客(不过夜游客);
《旅游学概论》课件
•
恩格尔系数
购买食物支出
恩格尔系数=-------×100%
收入
• 收入水平对旅游的影响
• 影响到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 •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及旅游活动范围的选择 • 影响到旅游者对旅行方式、旅游活动内容的选择 • 影响到旅游者外出逗留的时间长短 • 影响到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旅游学概论》课件
3、下列人员不属于国内游客: (1)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以上领导; (2)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3)调遣的武装人员; (4)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5)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6)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7)无固定居住地的无业游民。
《旅游学概论》课件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
《旅游学概论》课件
我国政府对国际旅游者的统计规定
1、凡是纳入我国旅游统计的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统称为 (来华)海外游客; 2、海外游客是指: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 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 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3、按照海外游客在我国大陆停留时间的差别,将其划分 为两类:第一,海外旅游者,即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 内停留至少一夜的海外游客(过夜游客);第二,海外一 日游游客,即未在我国大陆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而是当 日往返)的海外游客(不过夜游客);
电子课件-《旅游概论(第二版)》- A32-2868 旅游概论第三章

2.综合性
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同一地区内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交错分布在一起。
3.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
I TO TRAVEL
4.不可移动性
其他资源经过开发,或以其自身,或以其产品,可以输往其他地方以供利用。 但旅游资源一般在地域上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
各评价因子予以客观量化,处理结果具有可比性。
I TO TRAVEL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 境,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过程。
1.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2.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4.培训人才,完善旅游服务
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1.吸引性
吸引性是旅游资源最核心的属性。
2.发展性
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3.效益性
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
I TO TRAVEL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1.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的成因,大体上可以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 和人文旅游资源。
I TO TRAVEL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的特色 2.旅游资源的美学观赏价值 3.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 4.旅游资源的科学考察价值 5.旅游资源的环境质量
I TO TRAVEL
6.旅游资源的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指该项旅游资源自身或其所在地在瞬间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
7.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8.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 9.旅游资源的适应范围 10.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综合性主要表现在同一地区内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交错分布在一起。
3.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旅游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存在地域差异,带有地方色彩。
I TO TRAVEL
4.不可移动性
其他资源经过开发,或以其自身,或以其产品,可以输往其他地方以供利用。 但旅游资源一般在地域上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
各评价因子予以客观量化,处理结果具有可比性。
I TO TRAVEL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环 境,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过程。
1.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2.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4.培训人才,完善旅游服务
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1.吸引性
吸引性是旅游资源最核心的属性。
2.发展性
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3.效益性
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
I TO TRAVEL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1.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的成因,大体上可以将旅游资源划分为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 和人文旅游资源。
I TO TRAVEL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1.旅游资源的特色 2.旅游资源的美学观赏价值 3.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 4.旅游资源的科学考察价值 5.旅游资源的环境质量
I TO TRAVEL
6.旅游资源的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指该项旅游资源自身或其所在地在瞬间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
7.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组合状况 8.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 9.旅游资源的适应范围 10.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19张PPT)《旅游概论》(劳动版)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类型 1.按旅游资源调查需解决的问题划分 (1)旅游资源概查。(2)旅游资源普查 (3)旅游资源详查 2.按旅游资源调查的不同对象划分 (1)典型调查。(2)重点调查(3)抽样调
查
二、旅游资源调查的内容
1.旅游资源环境调查 (1)自然环境调查 (2)人文环境调查 (3)政策法规环境调查。 2.旅游资源存量调查 (1)类型调查。(2)特征调查 (3)成因调查。(4)规模调查 (5)组合结构调查(6)开发现状调查
3.旅游要素调查 (1)交通调查。(2)住宿调查。 (3)餐饮调查。(4)其他服务设施调查。 4.旅游客源市场调查 (1)旅游者数量调查。 (2)旅游收入调查。 (3)旅游动机调查。
三、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文案调查法 2.问卷调查法 3.观察调查法 4.综合考察法 5.遥感调查法 6.统计分析法 7.分类分区法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独特性原则 2.市场导向原则 3.保护性开发原则 4.游客参与原则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6.美学原则 7.成本最优化原则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1.景点或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 2.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3.建设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4.完善旅游服务 5.加强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6.重视旅游资源的保护 7.营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分类 2.根据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分类 3.根据专题旅游项目分类 4.根据旅游资源的利用限度和生成价值分类
三、旅游资源的特征
1.空间性 2.季节性 3.综合性 4.审美性 5.文化性 6.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7.不可转移性 8.可创新性
二、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1.自然因素 旅游资源由于和外部环境保持着经常性的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定义具有4个方面的含义:1.吸引性 2.可进入性3.价值性4.变化性
---
旅游资源在 旅游中的地 亲位,是问什题么来?了 ,包邮哦!快 抢旅游答资吧源!是旅游的
吸引力因素,也是旅 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
同学们想去这里旅 游么?如果想为什
么么? ?吸如果引不性看想是图为旅什思游考资,源为的灵魂,是 使旅游者什想么要刚亲才临那其个境的动力, 是旅游者小选山择包旅会游让目哈的地的首要 依据。 尔滨人蜂拥而
---
8.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旅游资源包括人事记录、艺术
民间习俗和现代节庆。
---
活动: 辨别以下图片属于哪
一类旅游资源?
---
---
8种资源中,前四种我们通常称之为自然 旅游资源,后四种统称为人文旅游资源。
★ 自然旅游资源的功能是向旅游者提供自然 界中各种事务和现象的自然美,使观赏者 产生心旷神怡、愉情悦性的美感体验。
---
有“闲”,“闲”是指闲暇时间,亦即可自 由支配的时间。
★闲暇时间:就是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 根据个人意愿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分三 种:P33.
---
★旅游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 存需要之外的消费需要而产生的具 有明确方向的旅游行为的内驱力, 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 因素。
---
想一想:之前 学过的,旅游 有哪些类型?
---
三、旅游者的类型 1.按旅游区域划分
国内旅游者与国际旅游者 2.按旅游目的的划分
观光旅游者、度假旅游者、事务旅游者
---
活动:根据 之前所学的 知识,举例 说明旅游者 的类型。
---
假如你到如此美丽的 地方去旅游,你有什 么要求呢?
---
四、旅游者的基本要求
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目的地具有较大的 选择性,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旅 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才具有社 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
活动:
以下景点哪些对你最有吸引性? 你最想去以下哪个地方旅游?为 什么?
---
上海外滩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师:李纯锴
-
---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 2.明确旅游资源和优质服务在旅游活动中的
突出重要性 3.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闲暇时
间的定义和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分类。
---
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旅游的主体——旅游者、旅游 的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的 媒介——旅游业。主体、客体 和媒介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紧密结合,共同构成旅游 活动的整体。
---
他们是什么人?
观察下他们的行为,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的行为有什么特征?
---
同学们曾经当 过旅游者么? 你们有什么感 受呢?结合你 们自己的经历, 想一想什么是 旅游者呢?
---
第一节 旅游者
一、旅游者的概念
★ 旅游者就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 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 为主要目的的人。
第一,宽松的政策 第二,更多的选择性 第三,综合满足性
总之,所得旅游者都希望在旅游过程中, 能够行得安全、住得舒坦、吃得满意、游得 痛快、购得称心、娱而得乐。
---
第二节 旅游资源
想一想:你在 身边见过哪些 资源?
---
森林资源和水 资源
矿产资源
---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 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 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 人文旅游资源的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旅行 游览中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使 人们直接感受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劳动 智慧的结晶、国家变革的成果和游乐设施 带来的欢乐。
---
想一想:之前 学过的旅游有 什么特点?
---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吸引性 2.变化性 ★3.垄断性 4.季节性
---
吸引性
---
1.地文景观 地文景观包括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和岛礁。典型 代表有:桂林山水、五大连池等。
---
2.水域风光 水域风光包括河段、天然湖泊与沼泽、
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典型 代表有长江三峡等。
---
3.生物景观 生物景观包括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
至呢?
---
可进入性指旅游者可以亲 临其境,能直接进入观赏。
---
价值性体现在旅游者要亲临其 境必须以金钱为代价,才能获得特 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观赏权。
---
变化性指旅游资源会随着时间 的推移,发展和变化。
---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既有具体的、 物态的,也有抽象的、非物质性的。 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 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 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对此定义理解需要三个注意:一,旅游 者首先必须在异地活动。二,旅游者外出 主要是为了消遣。三,特殊的旅游者。
---
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的定义: 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外一个 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以上的人。
罗马会议提出游客这个概念,并将规定游 客分为旅游者和游览者。
我国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旅游服务基础术 语》中,将旅游者定义为满足物质和精神 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主体,是旅 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象。
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
4.天气与气候景观 指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
5.遗址遗迹 又分为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
活动遗址遗迹。
---
6.建筑与设施 包括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
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 葬地、交通建筑和水工建筑。
---
7.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资源,是指地方旅游商 品,包括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 产品与制品、中草药材及制品、传统手工产 品与工艺品、日用工业品和其他物品。
---
二、旅游者的条件有旅钱游,动有机闲,,身具体有条 件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 可归纳为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一是指社会富裕和社会 闲暇;二是人们的旅游
权利 ---
有“钱”指有足够用于支付旅游费 用的“可随意支配收入”。即家庭个人 的总收入扣除全部税收及社会消费(人 寿保险等)、生活必需消费(衣食住行 等)和以防意外的支出之后余下的金额 ,或叫“开支节余”。
---
旅游资源在 旅游中的地 亲位,是问什题么来?了 ,包邮哦!快 抢旅游答资吧源!是旅游的
吸引力因素,也是旅 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
同学们想去这里旅 游么?如果想为什
么么? ?吸如果引不性看想是图为旅什思游考资,源为的灵魂,是 使旅游者什想么要刚亲才临那其个境的动力, 是旅游者小选山择包旅会游让目哈的地的首要 依据。 尔滨人蜂拥而
---
8.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旅游资源包括人事记录、艺术
民间习俗和现代节庆。
---
活动: 辨别以下图片属于哪
一类旅游资源?
---
---
8种资源中,前四种我们通常称之为自然 旅游资源,后四种统称为人文旅游资源。
★ 自然旅游资源的功能是向旅游者提供自然 界中各种事务和现象的自然美,使观赏者 产生心旷神怡、愉情悦性的美感体验。
---
有“闲”,“闲”是指闲暇时间,亦即可自 由支配的时间。
★闲暇时间:就是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 根据个人意愿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分三 种:P33.
---
★旅游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 存需要之外的消费需要而产生的具 有明确方向的旅游行为的内驱力, 是推动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 因素。
---
想一想:之前 学过的,旅游 有哪些类型?
---
三、旅游者的类型 1.按旅游区域划分
国内旅游者与国际旅游者 2.按旅游目的的划分
观光旅游者、度假旅游者、事务旅游者
---
活动:根据 之前所学的 知识,举例 说明旅游者 的类型。
---
假如你到如此美丽的 地方去旅游,你有什 么要求呢?
---
四、旅游者的基本要求
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目的地具有较大的 选择性,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旅 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才具有社 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
活动:
以下景点哪些对你最有吸引性? 你最想去以下哪个地方旅游?为 什么?
---
上海外滩
第三章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师:李纯锴
-
---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 2.明确旅游资源和优质服务在旅游活动中的
突出重要性 3.掌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闲暇时
间的定义和旅游者、旅游资源的分类。
---
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旅游的主体——旅游者、旅游 的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的 媒介——旅游业。主体、客体 和媒介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紧密结合,共同构成旅游 活动的整体。
---
他们是什么人?
观察下他们的行为,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的行为有什么特征?
---
同学们曾经当 过旅游者么? 你们有什么感 受呢?结合你 们自己的经历, 想一想什么是 旅游者呢?
---
第一节 旅游者
一、旅游者的概念
★ 旅游者就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 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 为主要目的的人。
第一,宽松的政策 第二,更多的选择性 第三,综合满足性
总之,所得旅游者都希望在旅游过程中, 能够行得安全、住得舒坦、吃得满意、游得 痛快、购得称心、娱而得乐。
---
第二节 旅游资源
想一想:你在 身边见过哪些 资源?
---
森林资源和水 资源
矿产资源
---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 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 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 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 人文旅游资源的功能是为旅游者提供旅行 游览中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使 人们直接感受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劳动 智慧的结晶、国家变革的成果和游乐设施 带来的欢乐。
---
想一想:之前 学过的旅游有 什么特点?
---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吸引性 2.变化性 ★3.垄断性 4.季节性
---
吸引性
---
1.地文景观 地文景观包括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和岛礁。典型 代表有:桂林山水、五大连池等。
---
2.水域风光 水域风光包括河段、天然湖泊与沼泽、
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典型 代表有长江三峡等。
---
3.生物景观 生物景观包括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
至呢?
---
可进入性指旅游者可以亲 临其境,能直接进入观赏。
---
价值性体现在旅游者要亲临其 境必须以金钱为代价,才能获得特 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观赏权。
---
变化性指旅游资源会随着时间 的推移,发展和变化。
---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既有具体的、 物态的,也有抽象的、非物质性的。 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 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 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
对此定义理解需要三个注意:一,旅游 者首先必须在异地活动。二,旅游者外出 主要是为了消遣。三,特殊的旅游者。
---
1937年国际联盟专家统计委员会的定义: 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另外一个 国家访问超过24小时以上的人。
罗马会议提出游客这个概念,并将规定游 客分为旅游者和游览者。
我国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旅游服务基础术 语》中,将旅游者定义为满足物质和精神 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主体,是旅 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象。
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
4.天气与气候景观 指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
5.遗址遗迹 又分为史前人类活动场所和社会经济文化
活动遗址遗迹。
---
6.建筑与设施 包括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所、景
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 葬地、交通建筑和水工建筑。
---
7.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资源,是指地方旅游商 品,包括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 产品与制品、中草药材及制品、传统手工产 品与工艺品、日用工业品和其他物品。
---
二、旅游者的条件有旅钱游,动有机闲,,身具体有条 件
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 可归纳为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
一是指社会富裕和社会 闲暇;二是人们的旅游
权利 ---
有“钱”指有足够用于支付旅游费 用的“可随意支配收入”。即家庭个人 的总收入扣除全部税收及社会消费(人 寿保险等)、生活必需消费(衣食住行 等)和以防意外的支出之后余下的金额 ,或叫“开支节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