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 旅游概论课件第一章 绪论(中职)

合集下载

旅游概论-第一章导论PPT课件

旅游概论-第一章导论PPT课件
• 长期以来,基于各自的视角和研究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国内外旅游学界和有 关的国际组织就曾给旅游下过多个定义或做了多种诠释,可谓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从总体上分析,大体可分为概念性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s)和 技术性定义(Technical Definitions)两类:
1. 概念性定义
• 李天元教授(1999) —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 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 明庆忠教授(1997) — 旅游学是以旅游现象和过程(包括构成旅游 现象和过程的各种要素和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为对象,研究旅 游复合体产生、演化、运行规律,探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合理运 行规律的一门科学;
2
第一节 旅游学概述
旅游学的定义和内涵 国内、外对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3
开篇案例
旅游学研究面临的困惑:
1.研究理论薄弱和概念体系模糊 ; 2.对旅游现象的研究一般都是描述性的罗列、归纳和浅层次分 析,缺少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提升; 3.学科或行业的构成过于复杂和含糊 4.研究数据和资料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和可比性差; 5.旅游学对相关学科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和寄生性 ; 6. 学科归属不明确。
思考:你认为旅游学是研究什么的?在你脑海里的旅游概 念是什么?
4
一、旅游学的定义和内涵
• 旅游学就是伴随着对旅游活动过程中种种问题的诠释与实证研究而逐 步兴起的一门科学。
• 林南枝教授(1986)— 旅游学研究的是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 的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
• S.科维奇(1987) — 旅游学是以旅游业在现代社会中所具有的功能 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旅游概论教案——第一章(中职教育).docx

旅游概论教案——第一章(中职教育).docx

讨论加深学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旅
生的认识,増
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强学生合作
五、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的能力
1、游览:是一种“边走边看”,即具冇“步 移景异”功能和动与静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2、旅行:是指人们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到
教师总结
57
通过比较让
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它的目的广泛。
《旅游概论》电子教案
■主编施筠君 李光坚 邵世刚丿
教案设计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 第二节旅游的概念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使用教材《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产生的过程。掌握旅游的定义。
能力口标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促使其树立口信心。
教材分析
重点
板书设计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三节旅游的本质属性
一、旅游的社会属性
二、旅游的文化属性
三、旅游的经济属性
四、旅游的消费屈性
第四节旅游的特点
一、广泛性三、参与性
二、综合性四、季节性
学结分固识 对论出巩知 师讨做,学 教牛果析所
小结
旅游具有社会屈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和消费属性。这些屈性都 在不同层而上诠释着旅游的本质。同时,旅游具冇广泛性、综合性、参 与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能力□标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和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点。
难点
对旅游的特点的理解。
关键

第1章 绪论《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第1章 绪论《旅游学概论》PPT课件
旅游学概论
第1章 绪论
1.1 旅游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1.1 国际旅游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旅游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旅游的经济研究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 纪60年代)
2)旅游研究的全面发展和旅游学的形成阶 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3)旅游学的综合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 至今)
1.1 旅游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对象:
➢ 旅游活动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所特有的规律
性的东西,就是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 旅游是一项由人的主观意志和其他有关的客观条件共同引
发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 这一活动的实现或现象的发生,有三个方面的要素是不可
或缺的:
一是旅游主体, 即旅游者;
二是旅游客体, 即旅游对象,或 称旅游资源;
三是联结主体与 客体的旅游媒体, 即现代意义上的 旅游业。
1.2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①旅游发展史的研 究。源自②旅游活动的基本 要素以及各要素之
间关系的研究。
③旅游与文化及旅 游与社会的研究。
④将旅游作为一种 地理现象进行的研
究。
⑤旅游行政组织和 旅游政策法规的研
究。
⑥旅游实务的研究。
3)我国旅游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尽管我国的旅游学界提出了一系列与旅游相 关的概念,如旅游影响、旅游动机、旅游细分市场、 旅游目的地、旅游收益增值率等,但这些概念很少 为旅游研究所独有。
其次,这些旅游概念没有形成一个独特的系统。
最后,旅游学没有以经验来检验其陈述正确与否的 特有标准。
1.4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②这些概念 要形成一个 独特的逻辑 结构;

中职旅游概论第三版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课件

中职旅游概论第三版第一章旅游的产生及其科学概念课件

? 一、旅行导源于“采猎人”的迁徙活动
?
人们以松散的团伙组织,依靠采集、渔获、狩猎等集体劳动并共同
分享劳动产品。然而,采猎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最直接,人类只能
不停地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
正是这种迁徙活动,才极大地拓展了原始人的视野,为人类意识的
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活的源泉。
早 期 人 类 迁 徙 示 意 图



三、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


的 产
需求的提高和经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的成熟

旅游是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产生的,其基础条
件是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文化
等的发展和进步。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
实现的文化意识和经济条件成熟的结果。所以,旅游是超出生存
二、旅游的定义 两个比较受到认同的概念
? 艾斯特(AIEST)定义
诞生: 由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于 1942年在其合著的 《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 ,70年代被“旅游专家国际联合会” 所采用,故又称为艾斯特( AIEST)定义。
? 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诞生: 世界旅游组织于 1991年6月25日在加拿大召开了“旅游 统计国际大会”,重新界定了旅游的概念
晓东的即席发言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你能为他们家的旅行愿望提 出那些建议?
讨论: 1、即使假期足够长,晓东的“感恩行动”计划 能够一次圆满完成吗?
2、人们一般首先喜欢选择去那一类地方旅游? 为什么? 3、设计旅游路线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根据上述案例,你认为哪一种旅游方式最 省钱?
第一节 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绪论课件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绪论课件

• 例4:目的定义( 上世纪50年代)
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 “旅游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 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 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 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 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强调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 知识)
• 例5:供需定义
•◎什么是旅游?
考证
• 关于“旅”,《周易》中有旅卦,唐代学者孔颖达在 《周易正义》中解释“旅”字是这样说的:“旅者, 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 为旅。 ”
• ——旅卦是《易经》第56卦火山旅(旅卦)依义顺时,属下下卦。象曰:飞鸟树上垒窝巢, 小人使计举火烧,君占此卦为不吉,一切谋望枉徒劳。
• 例2:综合性定义( 1942年)
• 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 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 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 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 的活动。(强调旅游必将产生经济和 社会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内涵。上 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 联合会AIEST”所采用,又称“艾斯特” 定义)
• 例3:流动定义( 1974年)
• 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旅游发 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 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 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 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强调旅游的本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 性)
• 英国里考瑞什:“旅游是人的运动, 是市场的运动而非一项产业的运动, 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 民的影响。(强调旅游活动的本质是 人的流动以及旅游对东道社会的重要 影响)
1980,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 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旅游是
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 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 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强调 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 的综合性。)

旅游概论 PPT课件

旅游概论 PPT课件
(一)依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气象气候 ;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动
植物资源 ;天然疗养条件 等。
2、人文旅游资源 :历史文物古迹 ;民族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盛事
3、社会旅游资源 (二)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
1、世界级旅游资源;2、国家级旅游资源 ;3、省级旅 游资源 ;4、市(县)级旅游资源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1. 旅游主体大众化 2. 旅游区域扩大化 3. 旅游产品多样化 4. 旅游服务一体化和运行规范化 5.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第二章 现代旅游
教学目标: 掌握旅游的概念及基本属性 了解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旅游的类型
第一节
旅游
问题导入:何谓旅游? 词义辩解:看下面的对话 对话一
第四章 旅游业的构成
教学目标: 了解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和旅游景点的基
本理论知识 通读案例理解相关知识要点,分析其中内涵 理解旅游业中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为从事旅游相关
的行业熟练掌握专业服务技能提供坚实基础,也为 培养专业旅游服务人员提供基本理论依据。 依据课件和教材进行教学并抛弃一些纯理论的东西, 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从事旅游行业应具有怎样的实 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能力。
二、按旅行距离划分
1、远程旅游 2、近程旅游
三、按费用来源划分
1、自费旅游 2、社会旅游 3、奖励旅游
四、按组织形式划分
1、团体旅游 2、散客旅游
五、按享受程度划分
1、豪华旅游 2、经济旅游(廉价旅游)
六、按旅行方式划分
1、航空旅游 2、铁路旅游 3、汽车旅游 4、水上旅行
七、按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划分
二、古代的旅行活动
(一)世界古代的旅行

旅游学概论高职(全套课件)

旅游学概论高职(全套课件)

(一)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 旅游概论是以旅行游览活动作为特定的研 究领域,以旅行游览活动过程中特有的矛 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 旅游者与旅游资源是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 对象。
(二)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旅游概论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旅游概 念,揭示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讲明 旅游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

人们以松散的团伙组织,依靠采集、渔获、狩猎等集体劳动并共
同分享劳动产品。然而,采猎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最直接,人类
只能不停地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正是这种迁徙活动,才极大地拓展了原始人的视野,为人类意识
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活的源泉。
早 期 人 类 迁 徙 示 意 图
二、旅游在旅行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第二节 旅游学与旅游概论
• 一、什么是旅游学 • 二、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一)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 (二)旅游概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 三、旅游概论的学习方法
一、什么是旅游学
• 旅游学的产生有其曲折的孕育过程,其中 包括对旅游实践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深化、 理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升华。
• 旅游学是一门以全球为整体,研究人类旅 游的产生、基础、结构、性质和运行手段 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学科。
(二)我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比较安定,经济上比较
繁荣,甚至在技术上也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遥
遥领先于世界。所有这些条件的存在,给旅行的
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2.我国古代旅行活动的种类 (1)帝王巡游 秦始皇 (2)官吏宦游 苏轼、欧阳修 (3)学术考察 徐霞客 (4)士人漫游 陶渊明
(5)宗教旅游 (6)探险旅游 (7)商务旅游

人教版地理中职8.1旅游与旅游业课件162张PPT

人教版地理中职8.1旅游与旅游业课件162张PPT

云海
黄山云海为黄山四绝中之灵魂
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 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
黄山云海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最佳。
黄山~日出
温泉
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 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
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 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旅游业: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 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 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 购物、娱乐等六个环节服务的综合 性产业。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被誉为 “朝阳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业将 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



旅游业六环节



二、 旅游业
促进文化交流
云 南 丽 江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原来是个鲜为人知的地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成为旅游热点。 2010年,丽江接待游客5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 收入50亿元,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全市社会生 产总值的比重为60%。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使当地成为云 南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显著 提高。
1、按旅游区域分: 国内旅游 国际游2、按旅游目的,旅游可划分五种主要类型
宗教游
度假保健游 观光游
公务游
购物游
寒假去海南沙滩晒太阳, 到北京小汤山泡温泉,这 是
度假保健游
到埃及看金字塔、杭州游西 湖、美国看大瀑布,这是
观光游
到美国参加政治会 议,到纽约举办工业
展览,这是 公务游
到耶路撒冷拜祭哭墙、 到普陀山拜观音菩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绪论
8
2.3 中国现代旅游的发展(1949年以后) (1) 初创期(1949年~1966年)
新中国旅游业是以“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游社”两大旅游 机构的建立为诞生的标志。1954年4月15日,经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国国 际旅行社,发挥其旅游管理职。1964年7月,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 准成立了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产生 第二节 旅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产生
问题 导入
1.你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旅游行为吗? 2.你有过旅游的经历吗?哪些经历给你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重点: 1.世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2.中国现代旅游的发展历程; 难点: 不同历史时期的旅游活动有哪些表现形式?
第一章 绪论
11
2. 旅游活动的本质
(1)旅游活动是人类高层次的消费活动 (2)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项社会文化活动 (3)旅游活动是以获取身心愉悦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经历 (4)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5)旅游活动是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第一章 绪论
12
3. 旅游活动的特点
(1)异地性 (2)暂时性 (3)综合性
(2)停滞期(1967年~1977年)
在此阶段我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使旅游业的发展受到重创, 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3)发展期(1978年后)
① 振兴期(1978~1989年) 1978年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旅游事业进入了全新
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加强了对旅游事业的管理。 其二,1979年国务院提出旅行社、饭店、车队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实施经济核算。 其三,国际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
第一章 绪论
7
2.2 中国近代旅游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1949年以前)
(1)鸦片战争后,外国旅游公司在中国建立旅游经营机构,开 展旅游业务。
(2)1923年8月,陈光甫决定在商业储蓄银行下设旅行部,专门 经营旅游业务
(3)1927年7月,旅游部独立出来,正式成立了中国旅行社,该 社是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② 全面发展时期(1990年以后)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的计划经济被现代的市场经济所取代,
我国的旅游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旅游管理体逐完善;其二,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三,三大旅游市场 全面发展。
第一章 绪论
9
第二节 旅游基础知识
问题 导入
1.旅行和旅游是一回事吗? 2.你认同旅游就是“吃喝玩乐”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现代世界旅游发展的特点
⑴ 游客的大众性 ⑶ 地理的集中性 ⑸ 增长的持续性
⑵ 发展的广泛性 ⑷ 旅游的季节性 ⑹ 服务的一体性
第一章 绪论
6
2 中国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2.1 中国古代旅游(1840年以前) (1)先秦时期的旅游:黄帝、虞舜、夏禹的巡狩和传说;帝王巡游、 政治旅行和商务旅行。 (2)秦汉时期的旅游:探险旅行;帝王外出巡游;学者墨士外出 考察 (3)中世纪时代的旅游:漫游旅行;宗教旅行;航海旅行 (4)明清时期的旅游:科学考察旅行
第一章 绪论
4
(3)近代世界旅游发展的特点
① 旅游业诞生 ② 饭店业逐渐兴起 ③ 交通工具大大改善 ④ 旅游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 ⑤ 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
第一章 绪论
5
1.4 现代旅游(20 世纪中叶以来)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⑴ 国际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为旅游者提供了较好的旅游环境 ⑵ 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支付能力 ⑶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缩短了旅行的时空距离 ⑷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扩大了潜在旅游者的规模 ⑸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 ⑹ 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促进了旅游的加速发展 ⑺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广泛的旅游信息 ⑻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加强 ⑼ 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旅游者范围不断扩大
第一章 绪论
3
1.3 近代旅游(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 ) (1)近代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 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 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了旅游者规模 文艺复兴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思想的解放 (2)近代世界旅游的发展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商务旅游活动。 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纪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这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商业性导游陪同的旅游活动。 1892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最早的旅行支票。 20世纪中叶,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旅游业的发展受 到了重创。
中国 近代旅游的特点 ⑴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使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了改变,平民阶级也 开始步入旅游队伍。 ⑵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旅游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参与旅游活动 的人数越来越多,去的地方越来越远。 ⑶ 为了适应这种旅游形式的发展,为旅游者服务的民间的旅游组织形 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在此阶段中国传统的旅馆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出现了西式饭店和“中西合璧”式饭店。
重点与
第一章 绪论
难点
2
1 世界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1 古代旅行:三次社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促进了古代旅行的发展 1.2 古代旅游(19世纪中叶以前 )
(1)奴隶社会时期: 观光旅行、宗教旅行、商贸旅行 (2)封建社会时期:探险旅行
古代旅游的特点: ⑴ 商务旅行在古代旅行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⑵ 古代旅行的规模不大 ⑶ 涌现出大批的旅行家和旅行专著 ⑷ 为旅行者提供服务的行业逐渐出现
重点: 1.旅游活动的本质; 2.旅游活动的特点; 难点: 旅游活动的本质
第一章 绪论
重点与 难点
10
1 旅游的概念
(1)概念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 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 事赚钱的活动。
(2)技术性定义:旅游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 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