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

合集下载

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

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

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山水盆景的制作步骤》山水盆景是一种将自然山水景观缩小至盆内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美化室内环境,还能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制作一个精美的山水盆景并不难,下面将介绍一下制作山水盆景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材料和工具。

制作山水盆景所需的材料包括盆景盆、盆景土、盆景石、各种小型植物和假山等。

工具方面,需要准备剪刀、夹子、镊子、喷水壶和铲子等。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盆景盆。

盆景盆的形状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选择,常见的有长方形、椭圆形和圆形等。

但要注意盆的大小应与植物的根系匹配,以便植物能够良好生长。

第三步:摆放假山和石块。

假山是山水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通过将假山和石块适当地摆放在盆内,可以营造出山川起伏的效果。

第四步:选择植物。

植物是山水盆景的生命之源,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相互之间的搭配。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矮小且易于养护的小型植物,如小叶悬铃木、石楠和小萝卜等。

第五步:开始植物的布置。

首先要将植物从原来的盆中取出,然后将根系稍微修剪一下,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盆景环境。

接下来,用盆景土将植物固定在盆内,并用夹子、镊子等工具调整植物的姿态和位置。

第六步:合理浇水和养护。

山水盆景需要经常浇透水,但要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植物缺氧或烂根。

同时,还需要适时修剪植物的枝叶,并注意防虫防病。

第七步:赋予山水盆景更多元素。

根据个人的喜好,可以在山水盆景中增加一些小动物、小桥或小亭子等元素,增加山水盆景的趣味性和立体感。

通过以上的步骤,一个美丽而精致的山水盆景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山水盆景需要耐心和细致,但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让这个小小的盆景成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品,赋予生活更多的美好。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
制作山水盆景的方法如下:
1. 准备工具和材料。

包括盆子、土壤、小石子、大石头、苔藓、小树苗等。

2. 选择适合的盆子。

盆子可以是陶瓷盆、木盆或塑料盆等。

选择与山水风格相搭配的盆子。

3. 准备土壤。

使用透水性好的盆土或者自制的混合土壤,以保证盆景的生长。

4. 布置大石头。

将大石头安排在盆中,营造山的景观。

可以安排石头峰、石壁等不同形状的石头,以增加盆景的层次感。

5. 布置小石子。

在盆中撒上小石子,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大小的石子,以模拟山间的河流或小道。

6. 布置苔藓。

在大石头和小石子之间填充苔藓,增加盆景的自然感。

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苔藓,如绒藓、点苔等。

7. 种植小树苗。

选择适合盆景的小树苗,如松树、柳树、榆树等。

将小树苗种植在盆中的适当位置,让其与石头和苔藓相互呼应。

8. 养护盆景。

给盆景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过度湿润。

定期修剪小树苗的枝叶,保持盆景的形状和健康生长。

制作山水盆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选择天然材料,如天然石头、真苔藓等,以增加盆景的自然感。

- 注意搭配色彩和形状,使得盆景整体美观。

- 盆景的设计要有层次感和对称感。

- 给予盆景适当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以促进植物生长。

- 细心养护盆景,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和修剪植物的枝叶。

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

砂积石盆景
主要产于四川西南部,是传统的川派山水盆景的主要用材。 主要产于四川西南部,是传统的川派山水盆景的主要用材。 砂积石是河订砂岩层经过水流长期冲刷、积淀而形成的。 砂积石是河订砂岩层经过水流长期冲刷、积淀而形成的。砂积 石在色泽上有青、黄之分,青色属钙质砂岩,一般称为青砂; 石在色泽上有青、黄之分,青色属钙质砂岩,一般称为青砂; 黄色则属铁质砂岩,含铁量较重, 黄色则属铁质砂岩,含铁量较重,一般称为黄 砂 砂积石属硬质石材,有一定吸水性,便于生苔, 砂积石属硬质石材,有一定吸水性,便于生苔,特别宜于表 现川派盆景高、 剑峰壁立的特点。 现川派盆景高、悬、陡、深、剑峰壁立的特点。
岭南派
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的区别
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 盆景艺术在历史的沿革过程中,形成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 1、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工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其制作 、树木盆景以木本植物工为主要素材,是活的生命体, 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 技术较为复杂,大致有挖掘、种植、整形、攀扎、修剪、上盆、 养护等步骤。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 养护等步骤。艺术上则要求具有老干虬枝,清奇古雅,生机勃勃, 意韵深远的效果。 意韵深远的效果。 2、山水盆景则以山石、水、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其 、山水盆景则以山石、 土为主要材料,为无生命物质, 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 制作技术要求侧重于艺术境界,不论是层峦叠蟑,还是波光岛影, 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 应能表现出山河的锦绣壮丽。
芦管石盆景
全国各地均有产出,土黄色或澄黄色,石体上满怖纵横交 全国各地均有产出,土黄色或澄黄色, 错的管状孔,表层硬度软硬不等,基本上属软质石材, 错的管状孔,表层硬度软硬不等,基本上属软质石材,极易上 吸水性强,容易加工造型, 苔,吸水性强,容易加工造型,适宜奇峰异洞的景观组合

山水盆景的制作范文

山水盆景的制作范文

山水盆景的制作范文山水盆景是中国传统园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自然景观的描绘、园林布置的美学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于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装饰艺术品。

制作山水盆景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巧妙的构思,以及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山水盆景。

首先,制作山水盆景需要选择合适的盆景素材。

素材一般包括盆、石、土和植物。

盆可以选择陶瓷盆、石盆或木盆,根据个人喜好和盆景的风格来选择。

石头是山水盆景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代表山体或岩石。

常见的石头有山石、滚石、景石等。

土可以选择砂土、红土、腐殖土等,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植物可以选择树木、花卉等,以增加盆景的生机和美感。

接下来,盆景的制作需要考虑整体布局和设计。

整体布局要考虑到地势、水陆等因素,以及盆景的大小和形状。

可以将整个盆景分成山、水、人三个部分,根据自然界的规律进行布置。

山代表着自然界的山脉,水代表着江河湖海,人则代表着人类的活动。

可以通过石头的摆放、水的流动、植物的选择等来表现这三个元素,并通过巧妙的组合使其形成一个和谐、美丽的景观。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盆景的尺寸和比例。

盆景的大小应该与盆的大小相对应,并且要遵循自然界的比例关系。

其次,要注意每个元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山、石、水和植物应该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另外,要注意细节的处理。

可以通过调整石头的位置、移动水的流向、修剪植物的枝叶等来增加盆景的艺术性和真实感。

最后,盆景的养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盆景的养护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方面。

浇水要根据植物的需求来决定,避免过量或过少。

施肥要选择适量的肥料,并遵循植物的生长季节。

修剪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来进行,以保持盆景的形态和美感。

总之,制作山水盆景需要细心观察、巧妙设计和细致养护。

它是一门浩瀚的艺术,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提高。

通过制作山水盆景,我们可以在家中或办公室中创造一个小型的自然环境,并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教案】七年级劳动技术:专题四 第一单元 山水盆景的造型布局

【教案】七年级劳动技术:专题四  第一单元  山水盆景的造型布局

专题四山水盆景第一单元山水盆景的造型布局课题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环境的意识。

2.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重点 各种款式的特点及其布局要求讨论法、图片、实物演示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时间)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新授展示盆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作品?对是盆景,那么什么是盆景?有关盆景的知识有那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

出示思考与探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1.为什么是盆景?2.盆景的分类?3.山水盆景常见款式?4.山水盆景款式设计?学生阅读课文后逐一提问,学生回答。

一. 盆景的概念盆景是将自然与艺术美融为一体艺术形式,它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等美誉。

盆景起源于我国,发扬于日本,目前已成为世界艺术。

二. 盆景的分类树桩盆景、花果盆景、竹草盆景、山水盆景、壁挂盆景、组合盆景和石玩等多种。

其中山以观看图片的方式引出学习内容,打动学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进而激起探究的欲望。

通过阅读课文,进行讨论探究,让学生们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老师一味的告知,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脑思考能力,进水盆景,主要用来表现有山有水的自然风光,常见的款式有是:1.偏重式盆景偏重式盆景的布局,一般为两组。

一组比较高大,是盆景的主体。

另一组比较矮小,是盆景的客体,用来衬托主体。

偏重式盆景按主景与客景体量的差别,在盆钵中的位置,山石占盆面的多少及所表现的深度不同,又分为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主景、客景体量差别较小第二种,主景、客景体量差别较大2.开合式盆景开合式盆景有称为全景式盆景。

就是把远景、中景和近景三部分集中于一个盆钵之中。

开合式盆景一般由三组峰峦组成,三组峰峦的大小、形态要富于变化。

见图3.独峰式盆景又称孤峰式,因其所表现的景物多在近处,故又称近景式。

观赏这种盆景,常常感到景物很近,山势高大挺拔,山峦、青苔、草木及其他配件清晰可见。

中国山水盆景

中国山水盆景

中国山水盆景中國的山水風景世界聞名,可說無山不秀,有水皆麗。

中國人對大自然,是以天地為心的態度去接納自然。

因為嚮往與喜愛,所以就想接近、想在家中也能分享到大自然的山光水色;於是便採用紋理不同、外形優美、千姿百態的石材為主,綴以樹木、亭樹、舟橋、人物、鳥獸、青苔等;經精巧的構思,運用縮龍成寸的藝術手法,將大自然中的美景,巧妙地佈局成一幅幅的山水景觀,放置於淺水盆中,讓山水相映,渾然成一體,因而創作的盆景稱「山水盆景」。

室內有了「山水盆景」,人們可生活在「咫尺之內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辨千尋之峻」的聯想中,享受到太華千尋與江湖萬里之樂。

「山水盆景」的種類山的名目有巔、嶺、岫、崖、巖、巒等。

依其形態的不同,各有特色;或挻拔、或嵯峨、或磅礡、或渾厚、或顧盼、或朝揖,均極富情趣。

山水盆景依構造佈局可分為:獨峰式、雙峰式、群峰式、海島式、懸崖式、峭壁式、峽谷式、溪澗式、劍山式、段層式、瀑布式、湖沼式等。

山水盆景依其製作形態可分為:盆中盛土無水者稱「旱盆景」;置於水盆中,無陸地的稱「水盆景」;有陸地又有水者稱「水旱盆景」;有土無水,以細砂象徵水面的稱「旱盆水意」。

山水盆景依其視覺感有謂三遠:自近山望遠山謂之「平遠」,自山下仰望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的則謂之「深遠」,指自然中的山水有高度、深度、寬度變化之意。

如何選擇石材中國人是個愛山愛石的民族,原因是石性堅硬不移,長存天地之間,其形狀崢嶸雄奇,並深具藝術性。

大自然中的石,因其結構成份不同,本身已有各種不同的造形,又經風、雨、冰、霜及河中砂割水磨,所以其質地、皴法、石皮與石肌都不同。

地球表面的岩石依其形成的原因可分為:火成岩、水成岩、變質岩三種。

石依其質地可分為硬石及鬆石:硬石質地堅硬,如鐘乳石、、硯石、龜紋石等,硬度在四度半以上,六度以下,以有重量感,石質的凝結度高,質地緻密、圓滑者為佳;鬆石如砂積石、砂片石,石質疏鬆,較軟,容易風化及破損。

又依其石面的「藝」包括:石皮與石肌石受沖擊,石皮較軟部分自然脫落成石肌,較硬部分則變成圓滑而有光澤。

山水(石)盆景制作集锦

山水(石)盆景制作集锦

山水(石)盆景制作一、山水盆景的制作山石的选材与加工山石选材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景中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种类繁多,大都从自然界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

选材时,首先要注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哪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练、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肯定地说,这些素材最适宜作剑锋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定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材,色彩不可差异太大。

山体轮廓的敲削当我们在制作一盆山水盆景进行选材时,首先要对石材的顶部轮廓线进行观察,引发构思,反复推敲,不论硬石、软石,在轮廓线排列起伏不明显时,都要对其进行敲削,使之起伏鲜明,富有节奏感。

截锯与粘合多数时候,一块石材是不能构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画面的,因此要进行多块石材组合而形成景观。

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经加工的,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截锯、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

然后再用水泥或水泥兑色,或其他粘合剂粘接成形。

理纹与错落一般说来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体皴纹上达到大致一致,这样显得景观画面较为统一。

但因石材本身的差异性,因此在尽量选择纹理自然线条一致的前提下,有时要对一些纹理皴法不明显或纹理差异较大的石材进行理纹,理纹一般用剔、掏、敲、锯的方式进行,视石材的软硬性质而定,若有的纹理实在不能理出,则可用大致色泽一致的石材进行错落拼接,形成大的块面的皴纹明显凹凸现象,达到景观统一生动的要求。

山水盆景的造型与风格创作立意,是盆景创作的重要一环。

盆景的创作立意,实际上是一个确定意境,并构思、表达这个意境的过程,一般来说有两种表达方式:①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景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

②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生发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

山水盆景制作教程

山水盆景制作教程

山水盆景制作教程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所谓“自然”、“造化”,即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

盆景正是名山大川、奇柏老树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

创作盆景,最重要的是须胸有丘壑林泉,而后才有“概括和再现”。

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是收集素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创作的前提。

当然,既是创作,就不是天然景色的照搬、照抄,也不是照镜子似的“缩影”,而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千里之山岂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

盆景创作,必须对山山水水、参天老树作仔细地观察、研究,认真进行一番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的艺术加工,才能集中、典型的再现自然。

对于大自然,历代诗人、画家、艺术工作者都无限讴歌、崇拜,从大自然吸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作。

盆景工作者也必须不辞辛劳,爬山涉水,对山水树木作深入研究,抓住特点,掌握规律。

山,或幽、或秀、或险、或雄、或奇;树,或遒劲豪放、或潇洒飘逸。

要全神贯注,捕捉其特点。

而每一特征,又要注意细微之别,搜尽奇峰打腹稿。

在大自然中深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盆景艺术素材,但需我们去开掘,收集素材,才能避免刻板老套,从而创作出立意新、构图美、色彩宜人、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来。

古人有这样的经验:“自江陵登三峡夔门,长流三千余里…漩涡回流,雄波激浪备在其间…悬崖峭壁、陡岸高坡、峻岭深岩、幽泉秀谷、虎穴龙潭、奇危峻险、骤雨狂风,无不经历…真所谓探囊取物也。

”不少盆景技师文化水平不高,但能创作出颇有意境、神形兼备的精品,正是他们在观察自然,在“行万里路”上下功夫的结果。

当然,强调行万里路,胸有丘壑,并不否定读万卷书,腹藏诗书;而是要正本清源,不要把师法古人当作源流。

如果本末倒置,盆景艺术源泉就会枯竭。

怎样学习自然,学些什么?学习自然,就是要抓住各种事物的特征、特性、神情、态势等,抓住事物的规律性。

自然界万事万物无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树有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规律,山有春夏秋冬、朝夕晴雨等变化规律。

以植物而言,各有不同的植物学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奇姿异态,变化万千,如竹的劲节潇洒,松的苍翠刚劲,桂花的香韵,海棠的妩媚,不一而足,各具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之四——山水盆景(二)山水盆景1.山水盆景的定义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里,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在浅口盆中以石为主,配置草木,概括再现祖国的锦绣河山,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可明媚秀丽,或崔巍雄伟,是山石盆景的特色2.山水盆景的类型这类盆景又分为水盆、旱盆、水旱盆三种。

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

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作“挂壁式”盆景。

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1)水盆景水盆景以水石为主,山石搁置水中。

水盆景,盆中有较大面积或较深的水,水中有时还养有小鱼。

(2)旱盆景旱盆有土有石而无水,土石常作山形,根据山形、地貌构成草原林木或沙丘绿洲,有些旱盆虽不用水,或用白色细石粒代水,这种盆景称为旱盆水意。

另一种是水旱盆,盆中有土有水,有山有林,生意浓郁。

旱盆景,盆中没有水常利用盆面的平整、光泽或反光来象征水。

(3)水旱盆景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

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整的景观。

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

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

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

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

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水旱盆景:盆中预留有一定的位置可以存放水。

这类盆景常表现江岸的景色。

不论哪一种山水盆景都必须配植草木,否则盆景就缺乏生机,即使水盆中的石山,也必须配置树木,不然就成了一般的工艺美术品或石玩。

3.山水盆景的形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千姿百态,风神各异的山水景观。

而山水盆景正是这种自然景观的艺术缩影。

这就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的丰富性、多样性。

不同的布局造型,变化处理,盆中的景物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式特点。

根据山峰数量的多寡可以分成:孤峰式、双峰式、群峰式、散置式等;根据山体的形貌特点可以分成:悬崖式、峡谷式、偏重式、象形式、倾斜式、自然式等;根据透视原理又可分为:高远式、深远式、平远式等。

(1)孤峰式又称独峰式、独秀式。

多采用来表现主题鲜明,景物集中的自然近景。

具有孤峰突兀摩天,山势奇峭险峻,构图简洁清疏特点。

孤峰式多采用砂积石、芦管石、海母石等软质石料,以便于雕琢洞穴险壑,使孤峰山体变化奇秀,避免独峰的单调呆板。

也可用几块山石相结合,组成一座独峰。

孤峰式:属高远式,多用来表现雄伟挺拔,峭壁千仞,气势磅礴的山河风光,是我国山水盆景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特点:孤峰式造型多不作配峰相衬,但可以适当配置矮石或细小的碎石作岛屿安排在孤峰四周,来破除一峰独屿的单调局面。

在前侧可安排平台,平台上配置屋舍、亭子等配件。

山脚边安放高脚亭台、水榭之类配件,水面上可置舟楫。

孤峰上应栽以悬崖式苍松翠柏,注意左右两侧、高低错落,使独耸的孤峰充满生机,造型简洁而不显单调。

2)双峰式双峰式与独峰式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都用来表现主题鲜明,景物集中的自然近景。

盆中两座山脚相连的山峰并立,下合上开,雄伟峻峭。

一般多选用形态适宜的砂积石、芦管石等软石进行加工,也可采用斧劈石、石笋石等石身修长的硬石拼接成双峰形态。

用盆、布局等要求与独峰式相同。

双峰式:山脚相连的山峰并立,下合上开,雄伟峻峭。

特点:双峰在形状、大小、高低上要有所变化,不能出现对等雷同现象。

若左峰高峻挺直,则右峰尚需稍低弧瘦,主次分明,但双峰既要有明显区别,又不宜相差太大。

(3) 散置式又名疏密式。

主要用来表现湖中群岛、海滨、山礁等自然景色。

盆内所表现的山石内容较丰富,一般有山峰、崮峦、平坡、浅滩和水面等。

布局形式较为生动活泼,一般由三组以上的山石组成,但山峰却不太高。

每组山石由多块大小不等的石料组成,并以其中一组为主,其体量和山峰均比其余几组山石要大、高,其它各组作为陪衬。

石料多采用浮石、海母石等软质石料,也可采用英德石、斧劈石等硬质石料。

盆形以椭圆形或长方形为好。

散置式的湖中群岛布局示意图散置式:江河景观设计,属平远式。

表现整体景观,河道弯曲自然,小岛、礁石布局适宜。

特点:峰峦之间的疏密变化,将水面分割成数块,使峰、峦、坡、滩与水面之间聚散有序,多而不乱。

略置亭、塔、风帆等配件,可起画龙点睛之妙。

山石上不宜栽形体过大的植物,否则比例不当。

(4)群峰式又名重叠式。

主要表现山重水复,层峦叠嶂,群峰竞秀的自然景色,具有厚重、浑朴、茂实的特点。

盆内由多块或多组山石组成,峰连峰,山连山,呈现出丛岭叠峰,群峰相连的景观。

群峰式的山峰要比散置式山峰要高,其特点是盆内山峰较多。

群峰式的用料较为广泛,如砂积石、芦管石、钟浮石、树化石、斧劈石等。

盆可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主。

群峰式山峰布局示意图群峰式:主要表现山重水复,层峦叠嶂,群峰竞秀的自然景色。

特点:首先主次分明,其次要做到繁中求简。

山峰中间多透出些空间,做到密中有疏。

软石类石料还可峰岳上凿以凹沟洞穴,以增加虚灵感。

另外群峰式山水中的水面部分虽然不多,但极为重要,处理得当可以防止过实而无虚的弊病。

种植植物可挑选一些叶小清疏的植物来点缀山间,如六月雪等。

(5)偏重式偏重式为山水盆景造型中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主要用来表现奇峰摩空,山势险峻的自然山景。

盆内山峰由两组山石组成,分置于左右两侧。

一侧为主,主峰既高又大;一侧为辅,配峰低平矮小。

两组山石在体量上差别很大,明显有所偏重。

主峰可由多块山石拼成或一块整石凿成。

偏重式山水的用料极为广泛,硬石类中的斧劈石、树化石、石笋石、英德石、千层石等,软石类中的砂积石、芦管石、海母石等都可应用。

用盆一般以椭圆形、长方形为宜。

偏重式山峰布局示意图偏重式:一侧为主,主峰既高又大;一侧为辅,配峰低平矮小。

主次分明,在体量上差别很大,明显有所偏重。

特点:主峰是精心构思,仔细收拾,使主峰巍然屹立,雄秀并重。

而配峰则简单些,以配峰之平拙衬托主峰之雄秀。

在山峰边缘的石坡平台上安置亭、塔,宽广的水面一般安置舟楫。

山上可以栽多种形式小树,以五针松、真柏、翠柏等松柏类为好。

偏重式山水也可由三组山石组成,即在主峰与配峰之间稍后处,或略偏一侧,再配上一组远山。

这组山石须比配峰更低矮,使布局前开后合,近大远小,适于表现广阔的湖面和深远景色。

(6)悬崖式表现自然界雄浑险奇,峭壁陡峻的临水悬崖景色。

具有山势险峻,山形奇特,景色壮观的特点,为山水盆景中最富动势的造型之一,深受盆景爱好者的喜爱。

多选用两组山石,亦可以三组山石组成。

多选用长方形或椭圆形盆,石料多采用便于加工的软质石料。

如浮石、海母石、砂积石等。

也要用有天然悬崖形态的硬质石料。

悬崖式:主要表现峭壁陡峻的临水悬崖景色,为山水盆景中最富动势的造型之一。

特点:主峰呈明显的悬崖状,山头朝一侧倾斜,悬出一部分,成峭险奇状。

要避免悬崖主峰出现重心不稳的状态,可以通过配峰和山脚的处理,来表达主峰的视觉稳定。

为使悬崖气势磅礴,配峰的陪衬作用很重要。

配峰宜低,一般为主峰高度的四分之一。

山形要简洁自如,不宜过于繁杂,以产生平奇相衬,突出主体的效果。

植物可以栽在悬崖上,向下悬挂,以渲染气势。

配峰上可置以宝塔,与悬崖主峰遥相呼应。

(7)峡谷式又名峡江式。

主要表现江河峡谷的自然景色,如巴渝山峡雄伟险峻的山峰和气势浩荡的江水。

具有层峦叠嶂,绝壁峭立,两山对峙,中贯江水的特点。

峡谷式山水的造型形式为两山相峙中夹一水,河流冲开峡谷奔腾汹涌而出。

可用两组峰状山石,山峰宜陡峭险奇,亦可雄健浑厚。

峡谷式山水的石料常采用龟纹石、砂片石、斧劈石和砂积石、海母石等。

盆形以较宽些的长方形盆为好,椭圆形、正圆形亦可。

峡江式:必须具有层峦叠嶂,绝壁峭立,两山对峙,中贯江水的特点。

特点:布局要求险峻幽深,方能引人入胜。

两山左右相靠,中间形成峡谷。

两组山之间的距离宜近不宜远,过远则全无峡谷气势。

形成峡谷的两组山峰须有高低、大小、主次以及峰形变化,忌两山同等大小,一样高低,缺少变化。

但两山高低差异不能太大,否则会失去峡谷的特点。

两山峰以一组为主,主山居一侧,其最高峰应处在临江边,低峰向外侧连绵。

要注意坡岸的变化曲折,使峡谷水面呈S 形弯曲,以增加峡谷的深度。

峡谷水面的处理宜前宽后窄,以形成“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

峡江间可置碎石以作急流险滩之意。

配以小舟一二,增强动感。

植物栽种要求严格掌握比例关系,以小为好,反之则宁可不栽。

(8)倾斜式倾斜式山水的山峰重心都向一侧倾斜,危而不倒。

其座座山峰犹如呼啸而上的排浪,又似汹涌澎湃的急流,具有较强的动势感。

主要特点是稳中有险,静中有动,在山水盆景中别具一格。

倾斜式山水的布局有二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主峰倾斜的前倾留出部分水面,但不宜过多,水面上配以低矮的山峰。

也可不配山石,仅置舟楫一二,更富欣赏效果。

另一种方式是主峰前侧不留水面,主峰紧靠盆边,其余山峰向一侧逶迤连绵。

但要在山峰的正前面留出水面,避免满闷的现象。

峰与峰之间空距须有松紧变化,不可对等,朝一侧逶迤的山峰忌出现等距排列的楼梯状现象。

主峰前面可配置小峰和平台,以增加层次。

水面配置碎石数块,山脚要迂回曲折。

制作倾斜式山水可选用斧劈石、砂积石、千层石等石料。

挑选时须注意纹理走向协调一致,不可出现上下垂直或逆反方向的纹理。

盆形多选用椭圆形或长方形。

倾斜式:山水的山峰重心都向一侧倾斜,危而不倒。

特点:倾斜式山水的外形轮廊亦很重要,山峰重心倾向右边,则山峰的右侧宜陡峭,左侧宜缓稳,才不致于出现山峰重心要倒的现象。

另外还要掌握好山峰的倾斜角度,倾斜过度,势必岌危欲倒;倾斜不足,又无势若飞腾的动感和效果,失去倾斜式山水的特点。

(9)象形式象形式山水主要表现大自然中姿态万千的象形景观,具有依物象形,巧夺天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的特点。

自然界中的象形景观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各有千秋。

这些大自然景杰作,可以作为象形式山水的范本,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

制作象形式山水可以挑选形态天然、初具象形的硬质石料,如英德石、太湖石、腊石等;也可用砂积石、浮石、海母石等雕琢加工而成。

盆形则根据石料的形态加以选择。

图中右边山峰象一头大象图中山峰象一条彩虹特点:象形山水的布局重点是突出象形主峰,使景观集中、明确、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