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屈原ppt人物形象
《屈原》PPT课件-完美版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 《女神》《星空》,历史剧 《屈原》《虎符》《棠棣之 花》等。
背景材料
《屈原》这部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是郭沫若 历史剧的代表作。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 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不可调和的 矛盾与斗争,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抒 发了人民的愤恨之情。本文节选自剧本第五幕第二 场。
2.运用象征,感情含蓄、深沉。
事物 风、雷、电 洞庭湖、长江、东海 无形的长剑
象征意义 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人民群众 屈原坚定的信念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本文多处运用拟人、呼告等修辞手法,直接有力 地表达了爱憎的情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 效果。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独白 的抒情效果,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 回肠,铿锵有力。
话剧
话剧是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 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舞台性。话剧演出要借助舞台完成。第二,直观性。 话剧先通过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 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再通过化妆、服饰等手段,使 观众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的外貌特征。第三,综合性。话 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借助所塑造的具体艺术形象,向 观众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第四,对话性。话剧通过大量的 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
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 手法。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 且跟他(它)说话。一般可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
写作特色
1.想象瑰丽奇特。 本文中屈原的独白部分想象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 命浪漫主义的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 奇的想象,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同宇宙 间伟大的自然力——风、雷、电结合在一起,物我同化, 使主人公具有了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
《屈原列传》课件精品PPT26张

温故思旧人:司马迁
1、少年受业 家学渊源既深,复师从名儒,学习成长。 2、壮年游历 约22岁开始外出游历,“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 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 (漫游期间,他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自采访等方式,获得 了许多第一手撰史材料。) 3、继承父志,立志修史 4、辩护李陵,无辜获罪 5、忍辱偷生,发愤著书 6、撰成史记,名垂青史
遥怀思君子:屈原
说一说以下词语与屈原的渊源
端午节 粽子 汨罗江 浪漫主义文学 楚辞 离骚 香草美人
一个富有象征性标签的民族人物。
【活动一】 聚焦“主干”史实,勾勒屈原画像。
1、结合课本篇目,思考以下史书的体例和书写侧重分别是什么。
篇目
节选自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僖公三十年
》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一》
不理解
群小陷害,君王疏远,渔父不解,让屈原以死捍卫尊严;内忧外患,大厦 将倾,无力回天,将屈原推入绝境深渊。屈原与所有人都存在着直接或间 接的对立关系,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被任何人理解的,极其孤独的屈原形象。
3、人物关系理一理
屈原对直接影响自己的人群分别持有怎样的态度呢?从中我们看出怎样 的屈原形象?
纵览识巨作:《史记》
本纪(12)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全书人物塑造形象鲜明,
世家(30)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
列传(70) 历代诸侯之外名人事迹。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
表(8) 书(10)
记历史重大事件。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 理,经济生活等。
结合的作品。鲁迅赞誉 它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
怀石自沉 行吟泽畔,投身汨罗 。
《屈原》PPT课件优秀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 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 《女神》《星空》,历史剧 《屈原》《虎符》《棠棣之 花》等。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第17课
屈原(节选)
郭沫若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新课导入
你心目中的屈 原是一个什么 样的形象呢?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意旨,密 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屈原内心的独白,表现了他的坚 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屈原》P PT课件
重点字注音 伫立(zhù) 睥睨(pì nì) 徘徊(pái huái) 波澜(lán) 稽首(qǐ) 迸射(bèng) 虐待(nüè) 国殇(shāng) 咆哮(páo xiào) 鞺鞺鞳鞳(tāng tà) 哗众取宠(huá)
《屈原》ppt优秀课件-屈原ppt

2021/1/7
亲近作品
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来临时。 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 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
地点在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 阴森可怖,给人以令人窒息的气氛。
姬》《武则天》《虎
符》《高渐离》《南
2021/1/7
冠草》
写作背景及意图: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 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 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 动“皖南事变”。
2021/1/7
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 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 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 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 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 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 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 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 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 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 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2021/1/7
整体感知:
(1)、与以往的课文相比,此文在 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 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021/1/7
研讨:
屈原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思想 内容?体现在课文的结构层次方面是怎样的?
明确:课文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 怒斥神祗的两方面的思想内容。
《屈原人物评价》课件

屈原的忠诚品质
对楚国的忠诚:屈原始终心系楚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对理想的忠诚:屈原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不畏权贵,勇于直言 对人民的忠诚:屈原关心百姓疾苦,为人民的福祉而奋斗
对诗歌的忠诚:屈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屈原的文学才华
楚辞的开创者 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誉为“诗魂”
独特的诗歌形式:屈原的诗歌形式多样, 包括长篇抒情诗、短篇叙事诗等,每种形 式都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表达。
对现实批判:屈原的诗歌对当时社会现 实的批判和反思常常直戳人心,对政治 腐败、军民疾苦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 的揭示和控诉。
屈原诗歌的精神价值
忧国忧民:屈原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屈原的忧国忧民
忠诚爱国:屈原对 楚国的忠诚和对国 家的忧虑贯穿了他 的整个生涯
忧国忧民:屈原对 国家政治的腐败和 民生疾苦深感忧虑, 多次上书劝谏
刚正不阿:屈原在 政治斗争中坚持原 则,不畏权贵,敢 于直言不讳
追求理想:屈原追求 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 和理想,他的人生追 求和价值观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影响
遭谗言被流放:由于奸臣的谗 言,屈原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忧国忧民:屈原在流放期间, 仍心系国家,写下了许多忧国
忧民的诗篇
忠诚于楚国:屈原始终忠于楚 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投江自尽:最终,屈原在绝望 中投江自尽,以示对国家的忠
诚
屈原的人物形象
屈原的爱国情怀
忠诚于楚国:屈原始终心系楚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忧国忧民:他关心国家大事,为人民的疾苦而担忧 勇于直言:屈原敢于揭露社会黑暗,为正义发声 壮志未酬:他的爱国情怀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以悲剧收场
第17课《屈原》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初读·理清结构
·文中“屈原的内心独白”部分,表达了哪两 个方面的思想内容?
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借指斥神鬼偶象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再读·合作探究
·第二部分中,屈原呼唤了哪几种事物?痛斥 了哪些神鬼偶像?
呼唤:风、雷、电、光明 痛斥: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大司命、少
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等土偶木梗。
再读·合作探究
·这些事物仅仅是代表了事物本身吗?这里运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事物加以分析。
象征
再读·合作探究
形象
象征寓意 整体寓意
风、雷、电 土偶木梗
变革现实 的伟大力量
官僚统治集团
借古讽今,展 现光明与黑暗, 正义与邪恶的 尖锐激烈斗争
再读·合作探究
再读·合作探究
·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语句可 以看出来?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 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三读·品味语言
这篇文章语言富有感染力,让人如 痴如醉。请从文中挑选你最喜欢的 句子或段落,大声朗读并分析其独 特魅力。
三读·品味语言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拓展延伸
·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 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 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 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课堂小结
屈原痛恨黑暗,向往光明,蔑视鬼神,鞭 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奸佞们战斗到底。对风 雷电的呼唤和歌颂,表现了他横扫一切邪恶的 顽强战斗精神。虽桎梏加身,但不屈不挠,浩 然正气凛然不可侵犯,充分表现了忠于祖国, 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他是正义和 光明的化身,是战斗不屈的战士的形象。
郭沫若《屈原》PPT课件

这样屈原遭到排挤,种种诬陷接踵 而至,楚王撤销了屈原的官职,被 流放。
楚国国势一天不如一天,失掉了对抗秦兵 的力量。秦国占领了楚国大部分土地, 楚要灭亡。
满腹的忧愁愤恨,他写成了诗篇《 离骚》。他越来越老了,但是复兴楚国 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
楚国要亡了!他来到了汨罗江边。他在 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满头白发, 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
小结:
这篇散文诗,想像瑰丽奇特,把屈原 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 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 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 正义的化身、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典 型。
抒情主人公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 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 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 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 追求。
雷电颂 第二场
奸佞神殿密谋 屈原激愤独白 婵娟悲壮献身 (劝诱-献身-火葬 )
黑暗势力
邪恶(、秦阴国暗、)卖国 (蒙面张、仪诡谲地登
场、怕“惹出乱子
(楚国)
国王 南后
”,战战兢兢
靳尚
光明力量
屈原 婵娟 河伯
郑詹伊 卫士甲
这帮魑魅正是 国民党反动派 对外妥协,对 内专制的象征
子兰 宋玉
黑暗势力
(秦狠国毒)
土偶木梗的群像 ---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 集团。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 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 拟人呼告----
“风,你咆哮吧!” “你们风,你 们雷,你们电,” “啊,电!你 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直接以第二人称呼喊风雷电,把它 们当作可以表明心迹的对象。感情 热切,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增强了 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风光呼暗雷明唤世电的与界象变歌的征革颂强人力,烈世量表愤间。现懑追对了和求风诗摧正雷人毁义电对黑中华民、的黑暗
《屈原列传》ppt课件36张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思 想
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 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
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 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 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作品简介 《史记 》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 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绌(chù);通“黜”,指罢免官职。 从(zòng): 同“纵”,合纵,指结盟联合抗秦。 患: 担心,害怕。
厚币:用丰厚的礼物作为见面礼。 币,礼物。 委质: 委,呈献。质,同“贽”,初次拜见尊长时所献的礼物。 诚: 果真,如果确实
楚诚能绝齐: “绝于齐”的省略,与齐绝交。 使使:前一个“使”,动词,派遣;后一个“使”,名词,使者。 如: 到,往。
译文: 屈原痛心楚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 非 ,说坏话,奉承献媚的小 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品行不正的小人损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朝廷容纳, 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 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就会追念本源(希望上天和父母给以援 助 ) , 所 以 ( 人 在 ) 劳 累 、 疲 倦 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疾病伤痛和内心悲痛时, 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 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 愤吗?屈原创作《离骚》,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
预习检测-字音
谗谄 枯槁 蝉蜕 滋垢 濯淖 不滓
chǎn gǎo tuì gòu zhuó nào zǐ
博闻强志 屈平不与 疾痛惨怛 属草稿 靡不毕见 谗人间之
qiáng yǔ dá zhǔ mǐxiàn jià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
原
ppt
人
物
形
象
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
渔家傲(李清照)教学设计
罗江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熟读并背诵全词;
2、过程与方法:体会词的写作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词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词的写作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词人的情怀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宋祖英演唱的《一剪梅》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这首歌是由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作词,由当代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剪梅》。
这是李清照婉约词风的代表作,但李清照也有不失豪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她的《渔家傲》。
看看词人要表达自己怎样的豪放情怀。
(板书课题,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赏析全词
一读—明节奏
1、学生听朗诵《渔家傲》(ppt展示渔家傲全词,并播放音频)
2、出示(ppt)结合听到的朗诵小组内轮流读(要求:1、朗读时注意节奏和语气;2、组长带头,每人轮流朗读,看谁读的最好;
3、最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
3、全班集体朗读(注意把握词的节奏和情感)
二读—释词意
出示(ppt)
词的写作背景: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
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学生结合课文旁边的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词的大意。
出示(ppt)
早晨,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雾气弥漫漂移,(海面上刮起大风)无数舟船破浪前进,(我坐在颠簸的船上,仰望天空,只觉得)天河都要旋转起来了。
(迷迷糊糊中)仿佛我的灵魂回到了天帝住的地方,听到天帝在说话,恳切的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答说,路途遥远而天色已晚,我虽然能写出惊人的诗句,但毫无用处。
大风正起,我就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
风啊,你不要停,把我的小舟吹到海上的神山上去吧。
三读—赏意境
出示(ppt)
同学们,请大家按照以下句式赏析这首词。
我最喜欢这一句,因为。
(同学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去赏析:写景、抒情或某个词语的运用等方面)
示例:我最喜欢“我报路长嗟日暮”这一句,因为词人结合自己的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上下求索的精神隐括入词,只用“路长”“日暮”四个字,就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痛苦感受表达出来。
同时词人以一个“报”字与上阕的“问”相呼应,整首词就由上阕的写景转入抒情。
四读—品情怀
同学们,在李清照的这首词中写了自己的“梦”,词人在梦中遇见了谁呀?哪一句是在写天帝?天帝是怎样的形象呢?(“殷勤”情意恳切,表明天帝态度温和,“问我归何处”这是一个异常简洁的问话,但饱含着深厚的情感,一个关心民生疾
苦的天帝浮现在眼前。
)
请问同学们李清照真的只是在写梦吗?她是想以梦来反衬现实,那么当时现实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出示(ppt)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
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见形势危急,于是传位太子赵桓,即宋钦宗,赵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军又挥兵南下,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
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在同年闰十一月时,攻克汴京。
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
这就是历史上“靖康之变”。
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可以看出皇帝只为能偏安一隅而一味求和,置百姓于不顾。
词人将梦中的天帝与现实中的皇帝进行比照,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
因此李清照在词中想借着大鹏乘风高飞的力量,飞到梦中的仙山去。
可以看出她想要摆脱现实的束缚,去追求自由和光明。
(板书)
(出示ppt)
但词人的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三、完成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词
2、课后阅读《李清照全集》
四、板书
温和、关心民生疾苦
自私、置百姓于不顾
意境壮阔想象丰富浪漫主义色彩
五、课后反思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