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全套)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保温
电刀
切口引流
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灶
SSI危险指数术前≥3
污染或污秽的手术切口
中心静脉插管
泌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手术部位有无异物植入
患者皮肤准备(淋浴、去除毛发)
手术人员的口、鼻、手
风险事件:手术室医院感染评估日期:评估科室:
注:RPN≥18风险水平为高,≥9RPN≤18风险水平为中,RPN≤18风险水平为低。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风险事件
风险性评估
风险发生后,准备程度
风险
优先
系数
风险水平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发生的严重性预防控制措施高3中2
低1
高3
中2
低1
好1
一般2
差3
手术室环境与保洁
洁净手术室维护管理不到位
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遵、有规不循
职业防护不到位
无菌技术操作
手术部位消毒
手卫生不规范
手术器械及物品灭菌质量
治疗(透析、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
污染或感染切口
无菌操作
手术器械及物品
手术时间
手术部位有异物植入
保温
中心静脉插管
泌尿道插管
使用呼吸机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切口维护(无菌技术、更换敷料、保持清洁)
风险事件:手术部位医院感染评估日期:评估科室:
注:RPN≥18风险水平为高,≥9RPN≤18风险水平为中,RPN≤18风险水平为低。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风险事件
风险性评估
风险发生后,准备程度
风险
优先
系数
风险水平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
手术或侵入性操作增加感染风险。
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
免疫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风险。
诊疗操作风险指标
诊疗操作流程
不规范的诊疗操作流程可能增 加感染风险。
器械消毒灭菌
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可能增加感 染风险。
药品使用
不合理的药品使用可能增加感染风 险。
医院管理风险指标
01
VS
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 满意度较高,说明医院在这方面做 得比较好。
05
改进措施及建议
针对感染风险因素的建议
减少病人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因此应尽可能缩短病人的住院时 间,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强化病人教育
教育病人正确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以降低病人自 身感染的风险。
加强感染控制工作的建议
完善感染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遵守规定,减 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加强培训和教育
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的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护 意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检查和 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06
病人感染发生的可能性中等, 需要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低风险
病人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较低, 需要常规消毒隔离措施。
04
评估结果及分析
总体评估结果
经过对医院的设施、人员、操 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该医院的感染风险总体上处于 较低水平。
评估中发现,医院的感染控制 措施较为完善,且得到了有效 执行。
医院在对待特殊感染病人方面 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 有效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适用于病房、ICU)
1、各科室感控小组每月进行院感风险评估,评估表中所列项目,若科室不涉及可不需评估;
科室存在的风险项目,若评估表中未涉及到,可在其他栏内填写。

2、同样的风险项目连续两次以上,需要组织讨论,制定改进计划;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督导检查。

3、风险评估表需要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感控护士签名后,纸质版一式两份,一份
上交医院感染管理科,一份科室存档;每月30日前电子版上传医院感染管理科邮箱********************。

感控小组签名/时间:院感办签名/时间:
附表1: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多重耐药菌
附表2: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职业防护
附表3: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环境保洁。

(完整版)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完整版)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完整版)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1.简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是评估医院内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程度,旨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和扩散。

本评估表用于记录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2.背景资料在此章节中,填写与感染风险评估相关的背景资料,包括医院名称、科室名称、评估日期等。

3.评估目标详细描述本次感染风险评估的目标,例如评估某一具体科室或某一特定环境的感染风险。

4.评估内容将评估的内容按照具体的因素进行分类,例如人员因素、设施环境因素、感染管理因素等。

在每一个因素下,详细列出相应的评估项目和评估指标。

4.1 人员因素4.1.1 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情况4.1.1.1 医务人员是否参加感染控制培训4.1.1.2 近期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4.1.1.3 记录培训证书编号4.1.2 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4.1.2.1 手卫生情况4.1.2.2 接种疫苗情况4.1.2.3 佩戴防护用品情况.4.2 设施环境因素4.2.1 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4.2.1.1 手消毒剂的摆放位置和数量4.2.1.2 洗手设备的配备情况4.2.2 空气质量检测情况4.2.2.1 空气过滤装置的安装情况4.2.2.2 空气质量监测报告.4.3 感染管理因素4.3.1 医疗废物管理情况4.3.1.1 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情况4.3.1.2 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安装和使用情况4.3.2 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4.3.2.1 医疗器械消毒和灭菌情况4.3.2.2 感染控制指南的实施情况4.3.2.3 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5.结论根据对各项评估指标的综合分析,给出本次感染风险评估的总体结论和相关建议。

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和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和预防策略。

6.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7.法律名词及注释在此列出本文档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并进行相应的注释和解释。

8.结束。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1、患者信息1.1 姓名:1.2 性别:1.3 年龄:1.4 住院号:1.5 诊断:2、感染风险评估指标2.1 主要病情指标2.1.1 疾病严重程度:2.1.2 免疫功能状态:2.1.3 手术创伤程度:2.1.4 病程延长程度:2.2 隔离指标2.2.1 患者病原菌情况:2.2.2 可能传播途径:2.2.3 应隔离的对象:2.3 医疗操作指标2.3.1 手术操作类型:2.3.2 操作部位:2.3.3 操作时间:2.3.4 使用无菌器械:2.3.5 使用无菌穿刺工具:2.4 医疗环境指标2.4.1 病房类型:2.4.2 病房设备清洁度:2.4.3 病房空气质量:2.4.4 病房水质量:2.4.5 传染病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3、感染风险评估结果3.1 患者感染风险评估等级:3.2 隔离等级:3.3 手术操作感染风险等级:3.4 医疗环境感染风险等级:附件:1、附表1: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等级表2、附表2:免疫功能状态评分表3、附表3:手术创伤程度评估表4、附表4:病程延长程度评估等级表5、附表5:病原菌列表及感染传播途径6、附表6:手术操作类型及感染风险等级7、附表7:无菌器械及穿刺工具使用规范8、附表8:病房类型及感染风险等级9、附表9:病房设备清洁度评估表10、附表10:病房空气质量评估表11、附表11:病房水质量评估表12、附表12:传染病防控措施执行情况评估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感染控制法:指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进行预防、监测和控制的法律法规。

2、传染病防控措施:指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消毒、防护等措施。

3、无菌器械:指在使用前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

4、无菌穿刺工具:指在使用前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用于穿刺操作的工具。

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措施表及改进表精选全文

医院感染控制风险评估表、措施表及改进表精选全文
2、规范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1、每月自查一次性无菌物品的使用情况是否规范;
是口否口
2、无菌物品存放间环境清洁、阴凉、干燥、通风,物品置于物架上,离地220cm,离墙25cm,离天花板/50cm。
是口否口
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等职业暴露
1、定期考核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
识;
2、防护用具的配备。
1、加强职业防护的知识培训及宣教、不定期考
是□否口
2、加强多重耐药菌定植菌筛查,预防与控制临床耐药菌
是口否口
3、评价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是口否□
每月进行自评、整改
是□否□
血源性病原体暴露
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
1、认真落实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是□否□
2、按全院职业防护的管理制度具体实施
是口否口
3、职业防护的知识培训及宣教、不定期考核相关人员
1、检查手卫生落实情况(洗手液、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及干手设施等);
是口否口
2、专人考核执行情况;
是口否口
3、宣传手卫生相关知识、制度、措施;
是□否□
4、每月进行手卫生监测并反馈。
是口否口
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各环节进行生物监测。
1、按院感科要求,进行监测项目、监测频次;
是□否□
2、对采样的监测结果,分析原因,加强整改;
是口否□
3、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与环境卫生学相关时,应及时采样。
是□否□
规范无菌
技术操作
定期考核。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监督无菌技术操作的执行;
是口否口
2、定期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
是口否口
3、加强培训,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控制及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控制及风险评估表
院感办兼职人员
实时反馈
以降低医院感染暴发的风险为目的的监测
院感暴发的演练
进行院感暴发的演练和知识培训
查看培训资料
院感办人员
总结、汇报
以规范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为目标的监测
监测
每季度抽检
不定期检查
抽查
现场查看
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
及时反馈结果
骨科手外病区的重点环节
骨科手外病区重点人群:侵入性操作患者、大手术、
3.每月进行手卫生调查并反馈
4.每季度进行手卫生监测并反馈
科主任
护士长
院感质控人员
2。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率
20%
1组织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进行各类送检标本采集的宣教及培训
3.将科室标本送检率每月进行通报,提高送检率
科主任
护士长
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
3.多重耐药菌管理
30%
1.学习各项多重耐药的管理知识培训
2.科内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考核
3.对病人加强监管,做好陪护的宣教
4.护理员、保洁员培训指导教育
科主任
护士长
监控医生及监控护士
全科医务人员
3、监测计划:
目的
项目
执行措施
资料来源
资料收集者
收集、分析、报告
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目标的监测
手卫生考核
每季度考核各科室理论考ຫໍສະໝຸດ 与操作考核相结合√√
4


3
7
无菌物品监测


4


2
6
使用中消毒剂监测


4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一、评估患者信息:1.患者姓名:2.性别:3.年龄:4.住院科室:5.入院日期:6.诊断:二、评估项目:1.暴露史:- 是否有旅行史或与疫情地区来往史?- 是否有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或动物?- 是否曾在感染风险高的场所(如禽类养殖场、野生动物市场)活动?2.病史:- 是否有潜在感染因素(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等)?- 近期是否进行过手术或介入性操作?- 近期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物史?3.病情指标:- 体温测量结果(正常/异常):-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CRP)水平:- 血液培养结果(阳性/阴性):4.预防措施:- 是否佩戴医用口罩?- 是否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是否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如手套、隔离衣等)?5.环境因素:- 是否有单人间、负压隔离间等特殊隔离措施?- 是否有相关消毒措施(如定期消毒、清洁空气等)?- 是否有合理的医疗废物管理措施?三、评估结果及建议:根据以上评估项目,综合考虑患者的暴露史、病史、病情指标、预防措施和环境因素等因素,对患者的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结果可能包括以下几个等级:1.低风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建议按照常规预防措施进行管理和护理。

2.中风险:患者存在一定感染风险,建议采取增强预防措施,如加强手卫生、严格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加强环境清洁等。

3.高风险:患者存在较高感染风险,建议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如单人隔离、负压隔离等,并配合相应的感染防控策略。

四、评估者信息:1.评估者姓名:2.职务:3.评估日期:注意:此感染风险评估表仅供参考,具体评估结果应结合临床医生的判断和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决策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风险事件识别表
评估日期:评估科室:评估人员:
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风险事件评估表
评估日期:评估科室:评估人员:
注:风险优先系数(RPN)=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性(D)
风险水平:RPN≥18风险水平定义为高,9≤RPN<18风险水平定义为中,RPN<9定义为低
降低高风险事件措施计划
评估科室:评价日期:年月日评估人签名:
降低高风险事件有效措施核查表风险事件:
高风险事件有效措施实施记录表评估科室:
降低高风险因素措施评价表
评估科室:评价人签名:评价日期:年月日
风险事件评价达标值:≥18;风险事件评价达标,结束对此项目的风险管理;若未达标,继续对此项目进行风险管理与监测
年降低高风险事件措施进度表
评估科室:评价人签名:评价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