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苏东坡传说的流传发展

苏东坡传说的流传发展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苏东坡传说的流传发展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苏东坡传说的流传发展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and checking it out!)苏东坡传说的流传发展一、苏东坡简介生平经历:苏东坡,原名苏子瞻,字子厚,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哲学家。

他于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州的一个官宦家庭,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苏东坡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少年时便以才子著称。

他于1061年考取进士,进入朝廷任职,历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多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历经黄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这也使得他的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样。

1100年,苏东坡病逝于常州,享年64岁。

职业成就:苏东坡在文学、书画、哲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文学方面,他的诗、词、文、赋均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诗和词最为著名。

他的诗风格豪放,继承了唐代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关注社会现实,同时也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他的词继承了晚唐和五代时期的词风,又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书画方面,苏东坡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被誉为“苏体”,在当时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的绘画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了文人画的先河。

在哲学方面,他主张“知行合一”,提出“性即是理”的学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物评价:苏东坡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这也使得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主题班会

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主题班会

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2、通过背古诗、表演等形式,使学生了解轼,熟读轼的有名的诗词,并倡议学生从小起就熟背经典的唐诗宋词,冶情操。

活动组织者:家委会活动地点:坟山二、活动过程:(一)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2,中队长讲话:东坡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旷世奇才,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位卓越的文化大师。

他生活在华夏文化登峰造极的北宋,距今已有981年。

眉山是东坡的故乡,是东坡成才的摇篮,也是东坡文化的发祥地。

作为东坡故里的一名学生,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责无旁贷的落在我们的肩上。

今天,我们四()中队的全体同学齐聚三墓地,缅怀这位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东坡3,全体立正,向三敬献鲜花4,全体默哀。

5,宣誓:了解东坡文化,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

6,请一组的同学坐左边,二,三组的同学坐对面,四组的同学坐右边。

(二)7,四,七班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8、女;一个时代巨人的脚步,穿越滚滚历史风云。

男; 一个伟大永恒的名字,播洒不屈民族精魂。

女;多情的东坡,西子湖畔弦歌声声,唤鱼池旁爱意绵长。

男;豪放的东坡,赤壁矶惊涛拍岸,岛高天流云。

女,旷达的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安宁从容。

又得浮生一日闲的随遇而安。

男,永恒的东坡,宋史百年,苟无东坡,河山应减三分色。

华夏九州,宦游放逐,市进犹存千载风。

轼(出场):嗨,大家好,你们认识我吗?生(齐声答):你是轼。

轼:(微微颔首)那你们了解我吗?生:我知道您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眉山人。

生:您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生:您与您的父亲洵、弟弟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

生:您与父亲洵、弟弟辙还有唐代的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生:您先后有两位夫人,一位侍妾。

苏轼 优秀传统文化

苏轼 优秀传统文化

苏轼优秀传统文化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同时也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创作: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赋才情横溢,影响深远。

他的诗歌豪放旷达,词作开一代新风,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代表作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散文则以《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闻名于世。

2.思想内涵:苏轼深受儒家积极入世的影响,同时又融入道家自然无为的精神,形成了一种既关心国家社稷又追求个人心灵自由的独特人格魅力。

他的民本思想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

3.书法艺术:苏轼在书法上也有极高造诣,他的行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风格浑厚大气,富有创新精神,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生活哲学:苏轼倡导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面对仕途坎坷却能保持豁达乐观,他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被后人广为传颂,如“此心安处是吾乡”、“人间有味是清欢”等名句都展现了他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化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通过自身的实践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弘扬东坡文化,后裔义不容辞

弘扬东坡文化,后裔义不容辞

弘扬东坡文化,后裔义不容辞以下是关于弘扬东坡文化,后裔义不容辞,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弘扬东坡文化,后裔义不容辞苏群苏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革新派诗(词)人、书法家、画家、美食家。

在建筑学、水利学、天文学、法学、军事学、医疗保健学、佛学、音律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他是世界千年文化巨人。

居唐宋八大文豪之首。

东坡文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及其驱动力的智慧结晶,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因此,弘扬东坡精神成为我国各族人民的自觉行为。

我是苏东坡的后裔,还是2002年,通过苏氏族谱续编才知道的。

我的老家——湖南省石门县白云乡,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家堂屋中的圣柜上位,悬挂着一幅《眉山堂》的金子巨匾。

为什么呢?祖人传下来:“我们的祖先是峨眉山的;‘金子匾’是长子结婚时族会赠送的,一是予以祝贺;二是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峨眉山姓苏的人很多,我们又是谁的后裔呢?这是一个谜。

而湖南泸溪、古丈、桃源、慈利、石门等县苏氏族谱的始祖公——苏大凯,系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南门口东观大·栗树人氏,明洪武元年(1338年)沫皇恩职总兵,分发湖南省辰州府升卫辖堂,偕子苏明来泸溪丕振世业,后人定居于此,一发千枝。

大凯公的先辈又是谁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跑遍全国有关省市查询,最后在东坡的终老地——江苏常州解破了这个迷。

按照眉山派苏氏谱简表上溯,大凯公之父为苏宜公,宜公之兄为苏宣公,宣公之子为大安公,即大凯公之堂兄。

宣宜二公之父为希孟公,顺简表上溯为苏轼(东坡)公的后裔,从上往下排名,我是苏东坡嫡系的第二十八代孙。

为此,这一发现,震憾全族,欢欣鼓舞;一方面感到无限光荣而自豪一一我们的祖先那么伟大呀!另一方面感到非常惭愧,与先辈精神之比,实在渺小至极,只恨寻根太晚,加以理科出身,忽视“三苏”文化,成为“苏学”文盲。

居于近几年来,我先后应邀参加河南峡县、江阴华西、福建厦门等地的苏学活动,以及《三苏祠》《苏轼研究》《放鹤亭》上海苏永祁先生编辑的《苏学通讯》等刊物,所传颂的“三苏”文化,才有所知之。

四川 东坡文化传承

四川 东坡文化传承

四川东坡文化传承四川东坡文化,是指以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为代表的文化传统。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诗作和文论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四川东坡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四川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四川东坡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对苏东坡先生的文学作品和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苏东坡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清新俊逸著称,他的思想观点也具有深厚的学问和独特的见解。

传承四川东坡文化,就必须注重对苏东坡作品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将其精神融入当代社会,使其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次,四川东坡文化传承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来提高其影响力。

如举办专题展览、文化讲座、戏剧演出等活动,将苏东坡文化艺术品展示给公众。

此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互联网等渠道传播四川东坡文化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一独特的文化传统。

此外,四川东坡文化传承还需要注重培养后继人才,传承技艺。

只有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将苏东坡的思想和艺术技巧传承给新一代的文化人,才能保证四川东坡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因此,学校、艺术院校、文化机构等应加大对苏东坡文化的教育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四川东坡文化的传承事业。

总的来说,四川东坡文化传承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作,对于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国家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苏东坡的文学作品和思想的继承与发扬,通过宣传推广和培养人才,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四川东坡文化,让它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散发出光芒。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四川东坡文化的宝藏传递下去,让它成为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传承文化弘扬东坡精神的作文

传承文化弘扬东坡精神的作文

传承文化弘扬东坡精神的作文《东坡精神在生活中的传承》在我们的文化长河里,有这么一个闪闪发光的名字——苏轼,也就是东坡居士。

他的东坡精神就像一把火炬,穿过岁月的迷雾,一直在我们的生活里传递着温暖与力量。

咱先说说我自己的一次东坡文化之旅吧。

那是一次去黄州的旅行,黄州这个地方对东坡先生来说意义非凡。

我去了东坡赤壁,刚到那儿,就感觉好像一脚踩进了历史的小漩涡里。

眼前的赤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雄伟壮观,甚至有点普普通通,但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因为东坡先生而变得不同寻常。

我漫步在景区里,看到那些刻在石头上、写在牌匾上的东坡诗词,有的地方字迹已经有点模糊了,就像岁月的小手在上面轻轻涂抹过。

我凑近了看一块刻着《赤壁赋》的石碑,一笔一划仿佛都在讲故事。

想着东坡先生当年就在这附近,喝着小酒,看着江水滔滔,然后灵感就像江里的鱼儿一样蹦跶出来,写出如此美妙的文章。

他被贬到黄州,生活条件不咋样,可他没有成天皱着眉头唉声叹气。

他自己种地,给自己取个号叫东坡居士。

他还研究美食,鼓捣出了东坡肉。

我能想象他系着个围裙,在小灶前乐呵呵地看着锅里的肉炖得咕噜咕噜响的样子。

这种东坡精神现在也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里体现着呢。

比如说我邻居家的大叔,他下岗之后生活遭遇了很大的变故。

但是他就像东坡先生一样,没有被挫折打倒。

他学着做早点,虽然开始的时候手忙脚乱,做出来的包子馒头样子也怪怪的。

但是他不急不躁,慢慢改进,就像东坡种地慢慢摸索一样。

现在他的早点摊生意可好了,他做的豆沙包啊,那味道真是一绝。

这就是苏东坡面对困难时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传承啊。

东坡精神要是比作一盏灯,那它的光芒一直都亮堂堂地照在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

从黄州的赤壁到我们生活中的小街巷,这种传承从来没有断过。

这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玄乎其玄的东西,它就是像呼吸一样自然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文化力量。

《我和东坡先生的“隔空互动”》一提起东坡先生,我脑海里总会蹦出一个鲜活的形象:圆嘟嘟的脸蛋,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还留着一撇小胡子。

海南的东坡文化

海南的东坡文化

海南的东坡文化:一种历史与人文的交融海南,这个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一片富有独特魅力的土地。

而在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中,东坡文化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东坡文化,源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海南的流放岁月,如今已成为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一、苏东坡与海南公元1097年,因“乌台诗案”被贬到海南的苏东坡,开始了他在海南的流放生涯。

然而,这位文学巨匠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在海南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他深入民间,体验生活,创作出了大量反映海南风土人情的诗文,为海南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东坡文化的形成东坡文化的形成,既离不开苏东坡个人的文学造诣和人格魅力,也离不开海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

在苏东坡的影响下,海南的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海南人民对苏东坡的敬仰和怀念,也使得东坡文化在海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继承。

三、东坡文化的内涵东坡文化以其独特的内涵,成为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苏东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豁达情怀。

同时,东坡文化也融合了海南的本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例如,海南的民间艺术、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等,都受到了东坡文化的深刻影响。

四、东坡文化的现代价值在新时代,东坡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不仅是海南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也是推动海南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东坡文化,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海南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东坡文化也可以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五、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了让东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需要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

一方面,要加强对东坡文化的研究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东坡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东坡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推动东坡文化与现代科技、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让东坡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浅谈合浦廉州东坡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合浦廉州东坡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合浦廉州东坡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合浦廉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县级市,地处粤桂边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东坡文化是合浦廉州的一大特色,是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财富。

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合浦廉州的东坡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地政府和文化工作者们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合浦廉州的东坡文化资源合浦廉州地处交通要道,文化在这里得以交融。

东坡文化作为当地的特色文化,融合了岭南风情和粤桂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廉州自古是粤桂大区的中心城市,是岭南文化与桂北文化的交汇地。

东坡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古迹、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

例如合浦城隍庙、廉州围炉、合浦剪纸等,都是体现东坡文化特色的具体表现。

二、东坡文化的开发与利用1.加强保护和传承合浦廉州的东坡文化源远流长,但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文化传统面临严峻挑战。

要充分认识到东坡文化的珍贵性和独特性,加强对相关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区、开展文化传统教育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

2.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合浦廉州的东坡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成为旅游业的重要招牌。

可以通过挖掘历史古迹、打造特色景区、开发民俗旅游、举办文化节庆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东坡文化,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坡文化的重要载体。

可以通过创意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文化演艺表演等方式,推动东坡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

4.推进文化科技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可以通过数字化展览、虚拟游览、多媒体互动等方式,将东坡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新技术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

三、东坡文化的社会影响1.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东坡文化是合浦廉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好东坡文化,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让人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使文化传统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钟慧
文化,何为文化?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而在儋州,传承的最久的无非是东坡文化。

东坡文化在儋州远源流长。

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敷扬文教,“以诗书礼乐之教转化其风俗,变化其人心”,“辟南荒之诗境”(王国宪《重修《儋县志叙》)。

苏东坡对儋州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1996年以来,儋州赢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等称号。

因儋州百姓热爱苏东坡,东坡文化“成为一种代表、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刘清泉《东坡符号》)鼓舞人们改变落后,走向文明。

一.苏东坡在儋的贡献
公元1097年,苏东坡贬谪儋州,给这块南荒之地带来文明。

在儋州三年,老百姓为他搭建了三间茅屋栖身,为了回赠老百姓,他与百姓交朋友,传播中原文化,办学堂,自编教材,把教学点命名为“载酒堂”。

他大力倡导读书,不时可以听到书声琅琅,弦歌四起,从此海南才有了符确考中进士的历史。

(一)传播科学文化
由于儋州文化与观念落后,当地人病了不医治,说是妖魔作怪,要请巫师捉鬼,杀牛驱邪,牛就成为人们举起屠刀任意砍杀的对象了……东坡向他们传播科学,医药,广泛收集药方,为百姓做好事。

(二)倡导名族平等
在古代,海南是一个十分落后的蛮夷之地。

海南岛的黎族人以种地、打猎为生,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可以说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们受尽剥削压迫、凌辱。

早在汉武帝时代,黎民就反抗攻击杀太守,被称为“黎蛮”,遭到当权者的杀害。

苏轼踏上海南这片土地耳闻目睹黎族人民遭受欺凌的现实,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张。

(三)倡导农业发展
苏东坡在儋州时,这里农业还处于原始时代,刀耕火种,由于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农民生活十分贫困。

苏轼从思想上开导他们,他写下了《和陶劝农六首》。

他发现海南大面积荒芜,而种的收成低,连自己不够吃。

他告诉黎民:“天不假易,也不汝匮”,“利尔耕耘,好尔邻偶。

斩艾蓬蓊,南东其亩,父史扶梃,以扶游手”。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黎族家就会出现丰衣足食的景象:“霜降稻实,千箱一轨”。

“大作尔社,一醉醇美。

”苏轼还诚恳地说:听我苦言,其福永久。

苏轼劝农,劝黎族百姓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可以说苦口婆心。

苏轼作为一个异地的汉族贬官对黎族同胞的赤诚之情跃然纸上。

苏东坡在海南文化、医药、生产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受到海南人民世世代代的敬仰与怀念。

儋州东坡书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里陈列了东坡在儋州的主要活动及贡献。

儋州出版了《新编苏东坡海外集》、《苏东坡在儋州》、《苏东坡在海南》等。

还有以苏东坡为题材的琼剧、电视连续剧等。

二、儋州对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近几十年来,东坡文化在儋州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

东坡文化在儋州的传承以大型活动作动力,加大宣传的力度,扩大东坡的影响。

(一)举办大型活动,弘扬东坡文化
1、1987年12月16日至19日,举办苏轼贬儋八百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引起社会的轰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纷纷报道,发表评论。

会后出版《苏轼贬儋八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集》。

2、1995年7月20日至22日,举办中国第八次苏轼学术研讨会,对苏轼居儋的生活、思想和创作进行研讨。

会后出版《全国第八次苏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3、2010年黄州、惠州、儋州三市达成共识,轮流举办东坡文化节,着力推动东坡文化的发展。

举办东坡文化节是三市弘扬东坡文化的创意。

它对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同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儋州文化广场首届东坡文化节。

活动期间,儋州演出大型歌舞《东坡九歌》,举办“东坡节书法美术作品展”、“东坡国际论坛”,出版《载酒堂》(东坡节专辑)等。

4、2014年举办第五届东坡节。

5、2015年,儋州启动了“东坡文化体验之旅活动”,掀起琼西旅游的新热潮。

(二)把东坡文化引进校园
1、2005年儋州创办了一所以“海南东坡学校”命名的学校。

十二年来,这所学校不断开展了以苏东坡文化为主题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始终贯穿着东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开设校本课程,举行苏东坡诗词大赛,举办苏东坡书画展等。

2、儋州市第一中学开设校本课“苏东坡与儋州文化”。

该校还成立“东坡文学社”。

3、儋州市老年大学开设“东坡文化研讨班”,对东坡思想及作品进行研究。

东坡文化进校园,使东坡文化的传承在儋州有了更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建设东坡文化园,开发东坡文化产业
儋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坡文化品牌的建设。

市委书记张琦多次讲到,我们不仅继承苏东坡留给儋州这份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还要打造儋州城市知名度,推进经济发展,建设一个绿色、开放、繁荣、文明、和谐的新儋州。

儋州旅游立足做好东坡文章。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里,儋州东坡文化园是海南十七个重要景区之一。

规划中的东坡文化园(即东坡文化旅游区包括东坡书院和儋州故城),按国际旅游岛规划水平来建设。

东坡文化园建成之日,将是东坡文化在儋州大地大放异彩之时。

三、总结
今天,我们弘扬东坡文化,传承东坡精神,不仅是因为历史文化价值,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为诗为文,他是我们景仰的大师;为人为官,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直面坎坷的人生,自强不息,他是失意人生的领路人。

今天,我们要继承东坡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为陈规陋习所缚,求真求实,干一行成就一行的巨匠精神。

我们要学习他宠辱不惊、处变不乱的博大胸怀,学
习他在逆境中不自暴自弃的独立人格,学习他敢于面对腐败现象,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畏抗争。

在诗词书画方面,也许我们不及他万一,但他做事的精神,做人的操守,我们是学得到,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