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教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熟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1.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作品。

3.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的培养。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价值。

3. 展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观点和感受,讨论其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的培养方法。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责任和行动。

6.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和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完成反思作业题。

六、作业设计a. 你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有哪些?b. 你认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的培养的重要性是什么?c. 你觉得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d. 你个人的行动和计划,以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 答案:a. 我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性、代表性和重要性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第一章: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概述1.1 定义世界文化遗产1.2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意义1.3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第二章:长城2.1 长城的历史背景2.2 长城的主要结构特点2.3 长城的保护与传承第三章:故宫3.1 故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3.2 故宫的建筑特点3.3 故宫的现代化管理与展示第四章: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4.1 秦始皇陵的历史背景4.2 兵马俑坑的艺术价值4.3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保护与研究第五章:敦煌莫高窟5.1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5.2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与佛教文化5.3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数字化展示作业:1. 简述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及意义。

2. 列举中国十大世界文化遗产,并简述其特点。

3. 论述长城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4. 描述故宫的建筑特点及其现代化管理方式。

5. 阐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

6. 讨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及其保护措施。

参考答案:1. 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文化、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以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财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意义在于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促进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 中国十大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颐和园、天坛、明代城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龙门石窟、McLaren 岩洞。

它们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历史价值,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和卓越的建筑艺术。

3.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全长约2.1万公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体现在其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民族融合和勤劳智慧的人民成就。

4.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

故宫的建筑特点包括严格的等级制度、精美的建筑装饰和独特的园林景观。

现代化管理方式包括数字化展示、线上购票、限流参观等。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熟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列表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列表和特点。

2. 教学难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列表和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2. 课件: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和介绍。

3. 视频: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纪录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 讲解: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列表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列表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5. 总结: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保护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7. 板书设计: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概念:什么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意义:为什么保护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列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特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特色是什么?保护:如何保护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反思:个人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责任和行动。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覆盖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列表和特点,以及保护意识?2. 反思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是否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介绍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4. 反思学生参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是否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5. 反思作业布置: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保护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七、作业题目:1. 描述你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熟悉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案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意义。

2.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案例介绍。

3.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意义和案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PPT或其他展示工具。

3. 小组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讲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案例和特点。

3. 分析:分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问题。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2. 请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七、作业批改与反馈1. 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

2. 在课堂上可以选取部分作业进行讲解和讨论。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适。

3. 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有效。

4. 教师应反思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九、课后拓展1. 邀请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进行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地。

十、参考答案1.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在中国境内的具有世界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博物馆、园林等。

2.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

3.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存在一定问题,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文物盗窃等。

4. 保护文化遗产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等。

世界遗产论文练习及详细解答

世界遗产论文练习及详细解答

世界遗产探秘一、简答题1、你为什么要选修本课?我从小就喜欢旅游,喜欢到处走走看看。

我觉得旅游可以让我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洗涤心境。

在旅途中我见识到了各地的奇人异事,知道了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旅途中我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的意义。

再者我认为旅游可以培养我的情操,提高我的文化修养,让我感悟人生的真谛。

所以我很喜欢了解世界各地美丽的古老的地方,希望有一天可以到各种地方去游览。

学习世界遗产探秘课程让我知道了更多的世界古代文化,了解了更多美丽迷人的旅游景点和各地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和其宝贵的遗产,这对一个热爱旅游的我来说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而且,在第一节课后,老师上课时展现的图片,尤其是各种介绍世界著名遗产的视频让我觉得这课程的生动、有趣。

每次去上课前我都会想今天的视频又会是什么神奇的历史遗迹、古代文化······2、在学习本课程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很多世界遗产,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地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美丽如仙境并且享有“童话世界”之誉的九寨沟了。

我被老师放映的图片迷住时,甚至不敢相信图片上的景色是真的,因为那景色实在是美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听老师的介绍,九寨沟地区的平均海拔是在2000米以上,那里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108个湖泊并且九寨沟景区有很多美丽奇异的景观,其中以翠海(高山湖泊)、叠瀑、彩林、雪山、藏情、蓝冰“六绝”驰名中外。

有句话是这样描述九寨沟的“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由此可见,九寨沟的水景最为奇丽,素有“世界水景之王”之称。

像“人间仙境”、“童话世界”这些形容九寨沟的词大都是在赞美那里的水。

所以水是九寨沟的精灵,湖、泉、瀑、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泉、瀑、河、滩将108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彩,异常洁净。

世界遗产学复习资料剖析

世界遗产学复习资料剖析

第一章学习重点知识2009 年新出炉的世界遗产地有二个重要事件发生,其内容是?1.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第一次出现被落选的局面2.遗产保护事业非常先进的欧洲国家,德国德勒斯登自《世界遗产名录》被除名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大会,主要任务有哪些?1.审批可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后补世界遗产地2.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3.审查濒危遗产名单中可移除、需列入及维持现状的决策世界遗产大会历届的重要事件?第 1届会议: 1977 年 6月 27 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第 2届会议: 1978 年 5月 7 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

12 处遗产地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诞生第 1 批世界遗产地第 11 届会议: 1987 年 12 月 7 日至 11 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首次有 6 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 28 届会议: 2004 年 6 月 28 日,在中国苏州举行。

大会通过《苏州宣言》中国的世界遗产地何时、何地、有几处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所呈现的实质意义是?第 11 届会议: 1987 年 12 月 7 日至 11 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国首次有 6 处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博物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泰山、长城、秦始皇陵( 含兵马俑坑 ) 、敦煌莫高窟世界遗产大会何年在中国苏州举行,所通过的《苏州宣言》的重要内容是?第 28 届会议呼吁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要重视青年人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加强针对青年人的世界遗产保护教育。

在苏州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有哪三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哪一项属于跨国遗产及拓展遗产项目?1.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2.明清皇宫沈阳故宫 ( 拓展项目 )3.皇家陵寝盛京三陵 ( 拓展项目 )世界遗产大会举办地区的严格性是公认的,其原则及动机是如何?亚洲地区除了中国,还不同的洲→不同地区→国家→城市。

世界文化遗产课后复习

世界文化遗产课后复习

,.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学09-02朱广山310917010229,.目录一、概述二、历史文化背景三、平遥三宝四、文化特色、价值五、古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之平遥古城摘要: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利益而摧毁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事件屡见不鲜。

面对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考虑的是其文化价值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古城文化保护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遥古城不仅保存着古老完好的城墙,而且集古寺庙、古市楼、古街道、古店铺和古民宅为一体,构成一个布局合理、结构完整、井然有序传统的县城格局。

平遥古城的格局以南大街为中轴,市楼为中心,形成“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的街巷网络。

据说由城墙和各大街小巷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成龟腹甲纹状,将一个构思巧妙、设计严谨的城池,以龟体形象充分展示出来。

目前城内仍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道路格局。

城内的公建也严格遵守左祖右社、文东武西、寺观对置的营建布局形制,即左城隍庙,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清虚观,右集福寺的对称布局。

城内原有50余座庙、观、寺、坦、庵、殿、楼、台等各类公共建筑,10余座牌坊将他们相连,秩序井然地分布于古城之中,形成整座古城的序列空间景观,而统一整合古城布局的核心是金井市楼。

现在平遥古城基本上完好的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城市格局和空问形态特征。

一、历史文化背景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它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

《世界遗产学》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世界遗产学》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一、什么是世界自然遗产?(1)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境区;(2)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二、目前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是哪个国家?目前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第二是西班牙,中国排名第三。

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周期是几个月?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规定,世界遗产申报周期为18个月,即每年的1月份世界遗产中心接受申报材料至次年的7月召开世界遗产大会表决。

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由什么机构到现场考察评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五、世界遗产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评选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世界遗产委员会此前委托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六、世界自然遗产的标准是什么?共四条:(1)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2)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3)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生态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

七、什么是《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经过缔约国大会表决通过,对具有独特、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最高确认,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才能称为世界遗产。

八、世界自然遗产的识别和申报程序怎样?共五个步骤:(1)缔约国列出预备清单,并将所申报的遗产项目材料报送世界遗产中心;(2)世界遗产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看其材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申报的有关技术要求;(3)世界遗产中心将材料转给IUCN,IUCN派专家到实地考察评估遗产的价值、完整性以及保护管理状况等;(4)IUCN将评估报告及结论呈报世界遗产中心;(5)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次年的遗产大会上最终作出列入,推迟考虑或不列入的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复习思考题1.请熟悉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的概念。

世界遗产的概念:世界遗产是指具有突出价值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大自然和人类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需要作为整个人类遗产的部分加以保护。

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结晶,代表着最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指具有突出的历史学、考古学、美学、科学、人类学、艺术价值的文物、建筑物、遗址等。

自然遗产:是指具有科学、保护或美学价值的地质、物质、生物结构、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和自然资源保护区等。

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代表“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

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

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世界遗产的意义世界遗产是文化与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象征,代表着最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世界遗产具有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文化遗产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世界遗产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作为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反映出文化多样化的重要性,包括艺术创新、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作为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反映出文化多元性,体现在风格各异的历史名城、建筑群、文物、名胜古迹、考古遗址等。

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艺术创新、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等特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自然遗产意义自然遗产反映出的动植物种群的多样性,对于动植物的生存发展,特别是对于保护濒危动植物种群的栖息地,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自然遗产对于研究生命起源、地球科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的各自分类有哪些?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遗址。

文化景观: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有机进化的景观(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二是持续性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

3.文化遗产的文物和建筑群有何区别?请举例说明。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包括某些建筑,例如天坛!)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达到某一规模,故宫!)4.请了解世界遗产的由来、发展与现状。

由来:1959年,应埃及和苏丹两国政府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The United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发起了一个国际保护行动,争取到50个国家的支持,筹集了8000万美元,最终将阿布·辛拜勒和菲莱神庙(Abu Simbel and Philae temples)完整切割迁至安全地带并重新组合。

这表明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杰出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这次成功的国际合作最终导致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以下简称公约)在1972年的诞生。

该《公约》的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合作,为保护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11月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一项关于建立一个国际鉴别的关于“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决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第154次会议指出:由于“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是不可分的,因此在以后的鉴别中,在“口头遗产”的后面加上”非物质”的限定。

执委会在155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杰出作品的评审规则。

世界遗产的发展与现状:人类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随着世界范围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还确定了实施《公约》的指导方针。

这个《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和实施的一项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的国际准则和文件。

《公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确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以便国际社会将其作为人类共同遗产加以保护。

自1972年11月到2011年6月,迄今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成员。

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截至2011年6月,世界遗产总数936项,其中183项为自然遗产,725项为文化遗产,28项为混合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中国已有41处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具有明确的定义和供会员国(缔约国)提名及遗产委员会审批遵循的标准。

5.各种遗产标志及其含义分别是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称为: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

1945年11月在英国伦敦会议上通过了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总部设在巴黎。

教科文组织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的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宗教,均享有人权与自由的普遍尊重,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

世界遗产标志象征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相互关系。

标志中心的正方形代表人类创造;外部的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表明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世界遗产标志是由米切尔·奥里弗(Michel Olyff,比利时著名图像设计师、画家)设计,于1978年在第二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采纳。

中国的世界遗产标志:1998年5月25日,中国教科文组织、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联合向被联合国授予《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遗产管理单位颁发世界遗产标志牌。

“世界遗产”标志开始在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永久悬挂。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经国家文物局2005年6月决定,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精美绝伦的“太阳神鸟”金饰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各民族对太阳神崇拜的集中体现。

“太阳神鸟”图案祥瑞吉祥,是蓬勃向上、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精神的象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外部为圆形,象征着循环往复,永不消失;内部为方形与外部圆形对应,象征天圆地方,表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的广阔性;图形中心为古陶器上最早出现纹样之一的鱼纹,“纹”通“文”,“文”隐喻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鱼生于水。

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世代相传;鱼纹外是一双抽象的手,上下围合,寓意同心协力,共同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6.世界遗产的相关组织机构的缩写和中文全称分别有哪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UNESCO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世界保护联盟(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世界遗产中心( World Heritage Centre)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ICOMOS)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ICCROM)7.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的标准有哪些?有哪些遗产地全部符合6条标准(见遗产附录)?C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C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C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C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C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C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8.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的标准有哪些?C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C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C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C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9.地质年代表中古生代、中生代分别有哪几个纪?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10.对我国自然遗产形成影响较大的地壳运动有哪些?11.矿物和岩石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如何?请熟悉常见的矿物、岩石的名称及基本属性。

矿物是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构成的矿物集合体。

岩石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体。

岩石的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2.苏州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是怎样形成的?太湖石、雨花石和昆石并称为江南三大名石。

太湖石属于石灰岩。

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

相对而言,石灰岩容易受到外来力量的风化侵蚀,软松的石质容易风化,比较坚硬的地方保存下来,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如何区分文化遗产中常用的“大理石”和“汉白玉”?14.通过哪些方法识别假水晶、假翡翠?15.世界遗产中常用的花岗岩属于哪类岩浆形成的?如何识别及区分其质量差异?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16.“岭南桃花谢,岭北桃花开” 说明了明显的地理分界线,我国东部有哪两条明显的地理分界线?秦岭山地、南岭山地17.我国历史文化名山、宗教文化名山分别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山:“三山”,蓬莱、瀛洲、方丈;“五岳”,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衡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宗教文化名山:“四大道教名山”,湖北的武当山、青岛的崂山、四川的青城、江西的龙虎山;“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