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7篇)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了解918等中国历史事件。

2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点:图片形式回顾918等历史事件。

三活动准备: 918等中国历史事件图片。

四活动过程:1开场白,老师师宣布“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队会开始。

2播放升国旗视频。

3展示历史图片《918事变》《鸦片战争》《南京大屠杀》。

4班主任老师作总结。

班主任小结:爱国是一个很老的话题。

但是,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艺表达了各自对爱国的理解。

每个人的表现都很出色,相信每个人的也都有自己的收获。

爱国,干大事,我们太小,让我们从小事,从热爱学习,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起,这才是今天对四国主义的最好诠释。

主持人:谢谢班主任的总结发言。

是啊,我们要把“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决心,化成我们对今天祖国峥峥日上经济的珍惜,化成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让我们共同宣誓:(全班同学宣誓。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愿为了你的崛起而奋斗不息!主持人:三(1)中队“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到此结束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2)一活动形式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主要内容1各班挑选一名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2每班组织2-3名同学准备发言稿,并上台发言。

缅怀英灵,重温历史。

3全体同学集体讨论发表观点,表决心立壮志。

4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918爱国主义教育班会教案(篇3)【一】设计理念:让广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兴衰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的豪情,从小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班会一:国耻教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和铭记918事件,培养他们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播放关于918事件的纪录片片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 国耻教育:介绍918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以及当时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和爱国情怀。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918事件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4. 知识竞赛:设置与918事件相关的知识竞赛环节,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兴趣,并加深对918事件的了解。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勿忘国耻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班会二:爱国主题演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让他们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自己的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播放一些优秀的爱国主题演讲视频,激发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和热情。

2.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围绕爱国主题,准备自己的演讲稿,并进行现场演讲。

可以设立评委评选出最佳演讲者,并给予奖励。

3. 听众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对演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爱国主题的理解。

4.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的期望,激励其他学生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爱国主题演讲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爱国情怀。

班会三:国耻纪念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参与国耻纪念活动,深刻感受国家历史的伤痛,并表达对逝去的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活动安排1. 开场:以默哀的方式,向逝去的英烈致敬,让学生感受国家历史的伤痛。

2. 逝者纪念:组织学生进行纪念活动,如献花、点烛等,让学生表达对逝去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3. 集体朗诵: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朗诵,朗诵与国耻相关的诗歌或文章,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班会教案一:了解历史,铭记国耻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并铭记中国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加深对国耻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准备工作- 展示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手册或笔记本内容与步骤1. 引入(10分钟)- 通过展示板或投影仪展示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 提问:你们对九一八事变了解多少?为什么这个事件被称为国耻?2. 了解历史(20分钟)- 以简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背景、经过和影响。

- 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辅助说明,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严重性。

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 分组讨论: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对你个人来说,你对这段历史有何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国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4. 铭记国耻(15分钟)- 要求学生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信息记入学生手册或笔记本,以便日后复。

- 强调九一八事变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铭记国耻,不忘历史。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目标,再次强调九一八事变的意义。

- 展望未来,希望学生能够在研究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

班会教案二:爱国故事分享目标通过分享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准备工作- 爱国故事的相关书籍、视频或文章- 讲台、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内容与步骤1. 引入(10分钟)- 以问答形式引入话题:你们知道哪些爱国英雄或爱国故事?为什么他们被称为英雄或故事?- 引起学生对爱国故事的兴趣和思考。

2. 分享爱国故事(30分钟)- 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述一到两个感人的爱国故事。

-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精神,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和意义。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了解或听说过的爱国故事。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爱国精神的反思。

918警钟长鸣的主题班会教案示例3篇

918警钟长鸣的主题班会教案示例3篇

918警钟长鸣的主题班会教案示例3篇一、教案概述主题:918警钟长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1. 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 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918事变的历史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纪录片《918事变》片段,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感受那段痛苦的经历。

2. 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那段历史,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 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918事变的看法,以及如何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4. 展示(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强调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918事变的感悟文章,深入思考如何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次班会,学生能了解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同时,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此外,学生还能认识到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918事变90周年纪念主题班会五篇

918事变90周年纪念主题班会五篇

918事变90周年纪念主题班会五篇【918事变90周年纪念主题班会五篇】一、回望历史,缅怀英灵时间如流水,岁月如梭,转眼间,918事变已经过去了90个年头。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918事变不仅令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更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既是为了缅怀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英勇烈士,也是为了牢记历史,汲取前人智慧,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二、悲痛过去,建设未来918事变肇始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给无辜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那段历史是一个国家沦陷、人民疾苦的时期,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无辜的牺牲者,不能忘记那些为自由和民主而奋斗的英勇斗士。

然而,现在我们已经跃过那个黑暗的历史坎儿,我们不再是被动的受害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

人民解放后的中国,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独立和自由。

我们要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成果,不忘历史,把握现在,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三、激发热爱国家的热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承载着国家的未来,肩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要充满热爱、热忱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

我们要读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

在国家兴盛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青年都是不可替代的力量。

四、加强团结,共创辉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团结是我们国家的伟大力量之一。

我们要以918事变为镜,反思历史,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无论是正视历史、反思问题,还是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需要团结的力量。

我们要团结在一起,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对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只有在团结的力量下,我们才能共创中国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珍惜和平,倡导和谐918事变是一个惨痛的历史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在今天和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教案3篇

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教案3篇

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教案3篇一、教案概述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铭记国耻,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

通过本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918事变的经过及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纪录片、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铭记国耻,警醒未来。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班主任介绍918事变的背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第二部分:观看纪录片(15分钟)1. 播放纪录片《918事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事变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第三部分: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讨论话题,如:“918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如何传承抗战精神”等。

2. 各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第四部分:分享与交流(10分钟)1.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班主任对各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宣誓仪式(5分钟)1. 全体同学起立,进行爱国宣誓,铭记国耻,警醒未来。

2. 班主任对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和平的珍贵,呼吁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宣誓仪式中的态度和情感表达,了解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资源1. 纪录片《918事变》视频文件。

2. 分组讨论话题列表。

3. 宣誓仪式相关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提前为学生提供纪录片视频,方便学生预习。

2. 在班会前,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学生对918事变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引导讨论。

3. 在宣誓仪式环节,可邀请学校领导或辅导员参加,以增加仪式感。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篇一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学会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学习,训练学子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使学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通过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使学子认识中华民族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难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教学准备1、提前安排预习课文、搜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

2、准备好必需的相关图片、地图、录音机、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提问: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9。

18事变)学习新课:板书:一、九一八事变1931。

9。

18师生互动:以对话方式解决下列问题1、分组回顾列举出历史上日本侵华的主要史实,并选一名代表口述出来(认识日本侵华蓄谋已久)2、讨论:日本为什么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又一次侵略中国?(探究九一八事变的背景)3、思考: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制造借口)4、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哪些史料说明了这种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5、面对日本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态度?采取了什么行动?请举例说明。

6、最后,教师强调:这些事例说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已经开始了。

勿忘国耻纪念918主题班会教案篇二设计背景1931年9月18日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纪念918国耻日:班会教案模板3篇

纪念918国耻日:班会教案模板3篇

纪念918国耻日:班会教案模板3篇1. 班会教案模板:了解历史,铭记国耻目标通过班会教学,使学生了解并铭记918国耻事件,培养爱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介绍918国耻事件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活动一:观看相关纪录片或视频,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3.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918国耻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4. 活动三:展示学生自主创作的相关作品,如诗歌、演讲或绘画等。

5. 结束:总结活动内容,强调铭记历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传承爱国精神。

2. 班会教案模板:珍爱和平,追求和谐目标通过班会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增强珍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意识。

活动安排1. 开场: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含义和意义。

2. 活动一:观看与和平相关的视频或片段,让学生感受和平的力量和美好。

3.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和平的理解和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4. 活动三:学生自主表达对和平的祝福和期许,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或其他创作形式。

5. 结束:总结活动内容,强调珍爱和平、追求和谐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3. 班会教案模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目标通过班会教学,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安排1. 开场: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 活动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如古诗词、传统音乐或书画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4. 活动三:学生自主展示对传统文化的创作或表演,如舞蹈、乐器演奏或书法等。

5. 结束:总结活动内容,强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上是三份纪念918国耻日的班会教案模板,分别以了解历史、珍爱和平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旨在通过班会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平意识和文化自信。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兴我中华
——纪念918主题班会
二年级(4)班
一、活动形式
以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

二、主要内容
1、挑选一名同学主持班会,主持人协助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活动。

2、组织1名同学准备发言稿,并上台发言。

缅怀英灵,重温历史。

3、全体同学集体讨论发表观点,表决心、立壮志。

4、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
一、活动背景: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4周年,为充分发挥革命纪念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和带动作用,根据东教委[2015]25号文件部署,决定在我校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九·一八事变84周年活动。

二、活动目的:
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和动员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三、活动安排:
开展纪念抗战英雄人物活动
四、活动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听过这首歌吗“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悲惨的时候,脱
离了我的家乡,整日在关内流浪。

那年,那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那年,那月,才能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这一首《松花江上》唱出了当年东北同胞的心声,而造成这一惨象的就是发生在1931年的一次事变。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被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柳条屯一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

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一场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便爆发了。

冲突的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因为事变发生在9月18日,史称“九一八事变”,日本称其为“满洲事变”。

时间在一刻不停地流逝,唯独我们的历史老人孤独的守望着岁月的变迁,当年的硝烟弥漫化作了今天的静默无言,他的臂膀依然坚强地背负着飞驰的火车,他的眼眸一直包含着未干的血泪。

在这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要铭记这个令中华儿女痛彻心扉的日子,继而坚定永恒的信念,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民族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对此,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