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附加题强化训练作业(江苏卷用)1
江苏省2019届高三语文附加题专项训练断句含答案

语文附加题文言文专项训练1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6分)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日:“孺子可教也。
”—一节选自苏轼《留侯论》20.子房是谁?此人事迹最早见于那一本史书。
(2分)21.这段话的中心是是什么?(2分)二、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6分)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20.孟尝君,与魏国信陵君、赵国__ __、楚国__ __并称战国四公子。
(2分)21.王安石对孟尝君有怎样的评价?(2分)三、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6分)仆近时与朋友论学,惟说“立诚”二字。
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虽私欲之萌真是洪炉点雪天下之大本立矣若就标末妆缀比拟凡平日所谓学问思辩者适足以为长傲遂非之资自以为进于高明光大,而不知陷于狠戾险嫉,亦诚可哀也已。
(选自《传习录》)20.《传习录》的作者是明代的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学的集大成者。
(2分)21.文章中作者认为为学应该怎么做?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四、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6分)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江苏省2019届高三最新语文附加题专题

附加题专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或曰:“邪说之害正也,宜放而绝之。
则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
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
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北宋·曾巩《〈战国策〉目录序》)1.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2.《战国策》的体例是什么?它在《四库全书》中属于哪一部?(2分)3. 文中认为“禁邪说”的最好方法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分)二、名著阅读题(15 分)4.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哈姆雷特》有三条线索:一是哈姆雷特的复仇,二是雷欧提斯的复仇,三是福丁布拉斯的复仇。
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其他两条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
B.《边城》寄寓了沈从文“美”与“爱”的文学理想:翠翠是美与爱、自然与神性的最高结晶;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既反映出湘西淳朴善良人们的人性之美,又反映出他们在“自然”“人事”的偶然变故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C.《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丫鬟金钏投井一事而自悔,独自在屋中垂泪,黛玉见状连忙劝慰她,并拿出自己新做的两套衣服给金钏做装裹用。
D.《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之间并非单纯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与鲨鱼争夺马林鱼的搏斗中,圣地亚哥对鲨鱼的赞叹,便是明证。
E.《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
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初期法国的外省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刻画了一个冷酷、狡诈、贪婪、吝啬的暴发户典型形象,深刻揭露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5. 简答题(10分)(1)“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附加题自选练2(含解析)

附加题自选练2(时间:30分钟满分:40分)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甚么六经,更说甚么《语》《孟》乎?(节选自李贽《童心说》)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参考答案: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划对一处得1分,多划一处倒扣1分,扣完为止)2.“杂剧”发展到元代属于元曲的一种,元曲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
(2分)参考答案:马致远郑光祖(每空1分)3.文段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文学主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不超过30个字)(4分)答:参考答案:文章发自童心就能成为至文,不能厚古薄今。
参考译文:天下最好的文章,没有不是发自童心的。
如果童心常在,则道理不被传播,见闻不被接受,任何时代,任何人,用任何体裁都可以写出极好的作品来。
诗歌何必一定推崇《文选》,文章何必非得看重先秦?古诗演变成六朝诗,再到近体诗,古文也发展为唐朝传奇,金代院本,元代杂剧,《西厢记》,《水浒传》,还有当今科举的八股文,都是古今最好的文章,绝不能以时代先后为标准厚古薄今。
所以,我对那些发自童心的文章体会最深,还说什么六经,还说什么《论语》《孟子》呢?二、名著阅读题(15分)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是美国老渔夫桑地亚哥,他一连84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充满着奋斗精神,不肯认输,第85天终于钓到一条大马林鱼。
B.《欧也妮·葛朗台》中,拿侬原替农家放牛,农家失火,她丢了饭碗,进城来找差事,因为长相丑陋,到处吃闭门羹,只有老葛朗台收留了她。
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精编)含附加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2.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渐渐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5.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附加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附加题专项练习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
(10分)书《汤海秋诗集》后龚自珍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
唐大家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遺山,当代吴娄东,皆诗与人为一。
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
益阳汤鹏,海秋其宇,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现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
何以谓之完也?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
要不肯挦撦①他人之言以为已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之诗。
[注]①挦撦:摘取。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4分)22.文中昌谷、玉溪的本名分别是、。
(2分)2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汤鹏诗作的特点。
(4分)二、名著阅读题。
(15分)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攻陷徐州后,派遣张辽劝降陷入困境中的关羽,关羽提出了“卸甲”的三个条件,这一情节突出了关羽的忠义形象B.《茶馆》中,秦仲义说:“只有那么办,国家才能富强!”他说的“那么办”是指通过收回房子、卖掉土地等途径,筹集资金来开办工厂。
C.《风波》中,七斤曾经在喝醉后骂有些遗老臭味的赵七爷是“贱胎”,并在革命后很快剪掉了辫子,这体现了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农民。
D.《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奋力捕到的大马林鱼被鲨鱼给毁了,回到港口后,男孩遗憾地对他说,以后他们俩不能一起捕鱼了。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太太的性情极好,从不向丈夫要钱,她有着天使般的温柔,她的善良和忍让反衬了葛朗台的冷漠和贪婪。
25.简答题(10分)(1)《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
最新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含附加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最新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试题一、语言文字应用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理念的契合成了曹文轩得奖的原因之一,与丹麦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经典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童话故事并没有的结局一样,曹文轩也曾经在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表示,现在儿童文学中别说了连都没有了,而仅仅是满足人的情绪,快乐、热闹、搞笑。
A. 温馨美好温暖残酷B. 美满团圆温暖残酷C. 温馨美好残酷温暖D. 美满团圆残酷温暖2.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C.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D.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3. 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A. ①挽伯母②挽岳母③挽母B. ①挽岳母②挽母③挽伯母C. ①挽母②挽伯母③挽岳母D. ①挽伯母②挽母③挽岳母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
太急切地表现,,,。
过于胆怯,,,。
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
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孤寂。
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③就害怕见人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⑤常滥情失控⑥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A. ③①②⑤⑥④B. ②①③⑤④⑥C. ②⑤①③⑥④D. ③②①⑤④⑥5. 下列诗句中,与下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A.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B.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C.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D.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推荐2019高考语文精编冲刺组合练江苏专用:附加题强化训练一含解析

附加题强化训练(一)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愚生二十五年矣。
始闻长老言“学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常悒悒不快,退自思曰:夫所谓道,岂古所谓周公、孔子者独能邪?盖愚与周孔俱身之耳。
以是有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
百经万书,异品殊流,又岂能意分出其下哉。
凡为进士者五年。
始为故贾相国所憎,明年病不试,又明年复为今崔宣州所不取。
居__五__年__间__未__曾__衣__袖__文__章__谒__人__求__知__必__待__其__恐__不__得__识__其__面__恐__不__得__读__其__书__然__后__乃__出。
(节选自李商隐《上崔华州书》)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处)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中“居五年间”总体交代时间范围,断开;“未曾衣袖文章”“谒人”两个事件断开;“恐不得识其面”“恐不得读其书”并列事件,断开。
答案居五年间/未曾衣袖文章/谒人求知必待其/恐不得识其面/恐不得读其书/然后乃出。
2.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与________合称“小李杜”。
解析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及作者。
答案杜牧3.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关于“为文”的观点。
答:解析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以是有行道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概括“不必追随前人,力求独创”“要直抒胸臆,不回避时代世道”。
答案不必追随前人,力求独创;要直抒胸臆,不回避时代世道。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狂人日记》中,赵家的狗、小孩子的眼色、全然黑沉沉的屋子、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等都是在象征的意义上显示了它们独特的历史的内涵。
B.《三国演义》中曹操求贤若渴,曾招降过许多人才,董卓属下的陈琳便是其中之一。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课件:附加题

附加题
题型突破1 文言文断句、填空与简答 题型突破2 名著阅读
语
题型突破3 材料概括分析题
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01
题型突破 1
02
题型突破 2
03
题型突破 3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言文断句、填空与简答 [典例演示]
(2019·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 1~3 题。 题自书杜拾遗诗后 徐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文章理解概括 这道题无论要求如何变化,答案均来自文段中,关键是分层和找准关键词语。分层 要细致,关键词语要找准。然后明确题干要求,是用自己的语言还是文段中的语言。如 果题干不明示,最好用自己的话加文中的词回答。用文中的词语回答,如果那个词语很 “文言”,最好换成今天同义的词语,或者干脆转译过来。
做断句题时更要注意两个细节:一是看清要断的句数,不要多断或少断,更不要在 答卷上涂改,涂改多了,阅卷老师不能准确辨认,最好先在试卷上预断,再誊抄到答卷 上去;二是断句后再通读一遍,可以借助语感或语法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文学文化常识 (1)文学文化常识范围大多出自苏教必修 1~5 册,以及《〈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 散文选读》等选修教材,平时要多加留心。 (2)该题与积累有关。如果平时没有积累,考试时是很难想起来的。因此,如果不会, 不要硬想,以免浪费宝贵的时间。 (3)答案书写要正确,尤其是人名、地名、篇名,不可随意写成其他的同音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8.写出“程朱理学”开创者“二程”的名字。 答:________ ________ 解析: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 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 答案:程颢 程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二轮复习附加题强化训练作业(江苏卷用)
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
按《项氏家说》:“贾谊之《过秦》、陆机之《辩亡》,皆赋体也。
”洵识曲听真之言也。
孙曰:“《醉翁亭记》《赤__壁__赋》自__是__千__古__绝__作__即__废__记__赋__法__何__伤__且__体__从__何__起__长__卿__《子虚》已__乖__屈__宋__苏__李__五__言__宁__规__四《诗》《屈原传》不__类__序__乎__《货殖传》不__类__志__乎?《扬子云赞》非传乎?《昔昔盐》非排律乎?”足见名家名篇,往往破体,而文体亦因以恢弘焉。
(节选自钱钟书《管锥编》)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解析本段话中,“是千古绝作”,是判断句,后面可以断开。
“何伤”“何起”句式一致,可在“何伤”后断开。
“屈宋”是屈原和宋玉,“苏李”是苏武、李陵,所以“屈宋苏李”之间应该断开。
“《屈原传》不类序乎”“《货殖传》不类志乎”句式一致,中间可断开,那么在“《屈原传》不类序乎”前面也应断开。
答案《醉翁亭记》《赤壁赋》自是千古绝作/即废记赋法何伤/且体从何起/长卿《子虚》已乖屈宋/苏李五言宁规四《诗》/《屈原传》不类序乎/《货殖传》不类志乎
2.“屈宋”中的“宋”指的是________,五律定型是由宋之问和________完成的。
解析本题“屈宋”中的“宋”指的是宋玉,另外,“屈”是屈原。
五律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完成的。
“五律”指五言律诗,沈佺期、宋之问等诗人,总结了南朝以来新体诗的成就,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在创作中使五律正式定型。
答案宋玉沈佺期
3.材料中“破体”的含义是
解析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的内容,将“破体”带入具体语境中去推断,选文中列举了一些名家打破文体格式,创作了传世名篇,因此可以明确“破体”的意思是“打破文体”,即不拘泥于原有文体格式,有个人的创新。
答案“破体”就是不拘泥于原有文体格式,有个人的创新。
【参考译文】
根据《项氏家说》:“贾谊的《过秦》、陆机的《辩亡》,全都是赋体文。
”苏洵是通晓曲子听取真谛的论述啊。
孙说:“《醉翁亭记》《赤壁赋》自然是千古绝作,即废弃记叙采用
赋又有什么损害,况且文体又从何而来?刘长卿的《子虚》已经承袭屈原和宋玉,苏武、李陵的五言巧妙学习四言的《诗》,《屈原传》难道不像序吗?《货殖传》难道不像志吗?《扬子云赞》难道不是传吗?《昔昔盐》难道不是排律吗?”足以发现名家名篇,往往打破文体,而文体也因此气势恢弘啊。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4.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呐喊》以日记体的形式,纪录了“狂人”的心理活动;小说集中每篇小说有各自的主题,又有着共同的大主题;人物既个性鲜明,又具有典型性。
B.巴金作品《家》中的大哥觉新善良懦弱,逆来顺受,奉行“作揖哲学”;觉民沉着温和,只关心个人幸福;觉慧单纯热情,决不跟旧势力妥协。
C.《边城》中傩送为了纯真的爱情,宁愿放弃一座碾坊的陪嫁而选择渡船,大老宁愿牺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爱情。
他们都胸怀宽广,光明磊落。
D.抄检大观园时,司棋掀翻了自己的箱子并当面冲撞领头抄检的王善保家的,体现了她对封建主子及其帮凶的蔑视和自尊自重、敢于反抗的强烈个性。
E.《欧也妮·葛朗台》中,作者用漫画式的夸张、真实的细节描写和典型的个性化语言入木三分地塑造了著名的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葛朗台。
解析A项“《呐喊》以日记体的形式,纪录了‘狂人’的心理活动”说法错误,“日记体”只是《狂人日记》。
D项掀翻自己箱子的是晴雯不是司棋。
答案AD
5.简答题
(1)琴为什么一心要到觉民、觉慧他们就读的“外专”去读书?
答:
解析作答时可以从琴的内因外因两个方面考虑。
从原著看,琴所在的女中教的不过是封建的文章,外文也教得粗浅,而觉慧他们的学校却是先进的、积极的,还有外国教员。
答案(1)因为他们学校从教学内容到教员都比琴自己的学校开放,因为男女同学有冲击封建秩序的作用,那里有自己的心上人——觉民。
(2)《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与三次端午节关系紧密,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作答这个题目,必须对名著《边城》有整体的把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名著中的重要情节及涉及的人物形象的心理。
沈从文的《边城》共写了三次端午节,都与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初遇傩送,翠翠心中埋下爱情种子。
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再去看赛船,对傩送情窦初开。
第三次端午节翠翠了解傩送真心喜欢自己,然而经过了这三个端午节,这段朦胧的爱还没真正地掀开那层薄薄的纱。
后又有人替大老提亲,兄弟俩都不愿伤害对方,预示爱情的悲剧。
《边城》由三个端午节事件贯穿始终,“端午”成为这篇小说发展的一条主要时间线索。
答案第一次端午节翠翠初遇傩送,傩送安排伙计送回翠翠,翠翠心中埋下爱情种子;第二次端午节翠翠再去看赛船,牵挂外出青浪滩的傩送,暗示翠翠情窦初开;第三次端午节翠翠
了解傩送真心喜欢自己,后又有人替大老提亲,兄弟俩都不愿伤害对方,预示爱情的悲剧。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15分)
阅读材料,完成6~8题。
中国版“美食剧”《深夜食堂》因“不接地气”口碑和收视都离预期差距太大,可日版却细腻得让人感动,因为是生活的浓缩。
“不接地气”就是远离生活,就是不合生活逻辑。
真正耳目一新的作品并不远离生活,从不脱离生活轨道。
电影《大话西游》是无厘头的典范之作,但爱情的成全、取经的责任、闪光的人性等都是生活的写实,都接地气。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电视剧《白鹿原》里的热气腾腾的美食无不让人垂涎三尺。
生活才是影视作品最好的剧本。
即便历史正剧,也是对过去生活的还原;仙侠、玄幻剧里的爱情也是现实爱情的深加工;穿越剧只是利用了时空差和时代语境的冲突,那些穿越回去的角色终究要融入当时的生活。
生活就像万有引力,影视作品都要被生活的引力牵着走。
中国版《深夜食堂》给我们提了个醒:口碑神作才值得翻拍,要想有突破,就得下真功夫。
翻拍要借壳还魂,要么换汤不换药,要么换药不换汤,要么汤药都换掉。
总之,翻拍要符合目标观众的生活逻辑。
相对于国外影视人来说,国内影视人非常幸福,悠久的历史文化、精彩的中国故事、多元的地域风情等,无论是翻拍,还是原创,都有可以依托的生活元素。
6.“接地气”的影视作品有哪些特点?
答:
解析要从题干中明确问题指向,然后到文本中圈出能体现“接地气”的影视作品特点的相关内容,尤其要关注总结性的语言,如第2段“‘不接地气’就是远离生活,就是不合生活逻辑”“真正耳目一新的作品并不远离生活,从不脱离生活轨道”;第3段“即便历史正剧,也是对过去生活的还原”;第4段“目标观众的生活逻辑”等。
最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主题紧贴生活,符合生活逻辑;角色、主要元素还原(再现)生活;作品的设计符合观众的生活逻辑。
7.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及言外之意。
答:
答案含义:生活制约、影响着万事万物,包括影视作品;无论何种形式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的影视作品决不是好作品。
言外之意:包含了作者对当前某些影视作品的忧虑和不满;也给中国影视作品的制作指出了一条根本性的出路。
8.国内的影视人怎样才能翻拍好影视剧?
答:
解析先通读文本,然后带着问题到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如第4段“口碑神作才值得翻拍”“翻拍要借壳还魂,要么换汤不换药,要么换药不换汤,要么汤药都换掉”“翻拍要符合目标观众的生活逻辑”;第5段“无论是翻拍,还是原创,都有可以依托的生活元素”,最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整合,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寻找口碑神作,形式内容共美,符合生活逻辑,用好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