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中国版画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版画的渊源与发展

中国版画的渊源和发展姓名学号班级学院摘要: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版画艺术对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从研究中国版画的历史出发,将中国版画的发展分成初创期、发展期、鼎盛期、普及期、新兴繁荣期五个时期,解读中国版画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轨迹,寻找中国版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地位与坐标。

关键词:中国版画;历史;发展版画是绘画艺术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画种。

版画作为独立文化形态出现,应该是在人类发现了造纸和印刷术之后,这是诞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从东方传到西方,又从西方传到东方。

1 初创期———唐代唐代的木刻主要是为佛教服务的,当时的宗教大发展使印刷业得以兴盛。

这一时期,印度文化的输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反映在木刻艺术中。

木刻大多反映佛经中的情节,宣扬因果轮回的宗教思想。

画中的佛、菩萨、罗汉、金刚等形象采用了工整细腻的线描阳刻手法,强调用线造型,色彩为单一的墨色或朱砂,搭配十分明净柔和,给人以极舒适的感觉。

这与当时的画风十分吻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从敦煌和新疆及其他地方发现的这些雕版佛画的数量来看,足以说明唐及五代时,雕版印刷术及雕版版画已在民间被广泛运用。

它不但使雕版画从一开始就打下了稳固坚实的基础,而且为后来的两宋、金元时代的版画开拓了广阔的发展道路。

2 发展期———宋、元时代北宋封建经济的大发展带来科技的革新与进步。

火药、罗盘针及活字版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手工业技术的提高,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使木刻艺术得到普及,获得了极大的成就。

这时的木版画已经摆脱了对宗教的依赖,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了,取材范围很广,真是天文地理花鸟鱼虫无所不有。

此外民间日用版画与佛教版画也有新的发展。

元代宗教向多元发展,佛、道、基督教等并存。

木刻印刷技术趋向精良,出现了从单一的墨版或朱砂版演进到朱墨双色套印。

至此我国的雕版版画开始进入色彩套印领域。

宋、金、元朝可以说是我国雕版版画全面发展的时代,它积累了大量的版画精品和雕版版画的制作技术,为明代木刻艺术的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木刻版画发展简史

中国木刻版画发展简史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木刻版画发展简史
7
现存最早有明确年代记载的木刻版画是唐咸通九年(公 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扉页画祗树给孤独园说法 图,可称世界上最古的木版画。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 佛洞发现,原件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另有一幅《陀罗 尼经咒》,现存四川博物馆,没有明确年代记载,据考 证,此幅木刻版画作品约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以后创作,比公认的木刻版画作品《金刚经》说法 图早出许多年。唐代是木刻艺术的初创期,版画主要服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木刻版画发展简史
《弥勒菩萨》北宋
12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木刻版画发展简史
交子是最早出现的纸币,为 雕版印制。起于民间,后归 官办。官办交子世称“官交 子”,在四川设有“益州交 子务”,于天圣二年(1024 年)开始分界发行。
13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木刻版画发展简史
嘉祜八年(公元1063年)建安 余氏刻印的《列女传》,共有插 图一百二十三幅,但是原版没有 流传下来。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木刻版画发展简史
3
●版画的雏形——拓石与印章 在板上雕刻文字印刷,所得是书的单页,如果板上雕刻的是有形 象构成的图板,通过印刷得到的便是版画作品。在公元前7世纪, 我国就有了石刻文字。为了免去从石刻上抄写的劳动,至公元4世 纪左右,就发明了以湿纸紧覆在石碑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 的方法,叫做“拓石”。后来,又将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 板上,再进行传拓、所以开始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是供传拓用的。 石刻文字是阴文正写,这就提供了从阴文正写取得正字的复制技 术。为版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木刻版画发展简史
17
《炽盛光九曜图》
上一页 下一页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中国版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于192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开展,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版画艺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特点,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独特的一支。

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的初期,中国版画艺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线条为主,多采用黑白线条或单一颜色的简单平面组合,艺术风格较为单一。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国版画艺术进入了发展的高峰阶段,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法,运用彩色,深化表现,形成了比较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形式。

在21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中国版画艺术也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中国版画艺术的代表艺术家众多,其中不乏李可染、齐白石、吴作人、钱松岑、张大千等大师级艺术家。

他们的作品在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李可染的《流芳图》、齐白石的《寒山拾得图》、吴作人的《黄山图》、钱松岑的《人民大会堂》、张大千的《百鸟朝凤图》等作品以其独特的风貌和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版画艺术的经典之作。

中国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利用版画的平面特点,将人物、动植物等物象表现出来的传统版画;还有利用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和装饰花纹,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和风情的民间版画;此外,现代版画也逐渐引入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如拼贴、泼墨等表现手法。

这些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丰富了中国版画艺术的表现手段和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视觉享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版画艺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我们需要在传承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的同时,发掘和创新更多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使得中国版画艺术更具国际化和时代性;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注重艺术家的培养和交流,为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总的来说,中国版画艺术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简史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简史
杨家埠版画四新代繁荣期现当代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关注和同情劳苦大众生活的版画艺术家歌颂人民的觉悟作为创作主体用自己的努力去唤醒中国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名族解放之路踏出了一条新兴的艺术道路也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版画艺术的发展源流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 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 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 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 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 经》卷首图,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 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 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李 桦 《 怒 吼 吧 中 国 》
胡一川《到前线去》
•作品反映 了全民族 的愤怒和 反抗日本 侵略者的 急切要求
藏族女孩
这幅作品把中 国版画的语言 提高到了一个 新的层面,为 创作版画的新 的名族形式作 出了努力。也 是我国水印版 画的精品。
水 印 木 刻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简史
•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 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 1 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 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 3 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 艺术效果。 • 4 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 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风格。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史 一 、初创期-----唐代
唐代的木刻主要是为 佛教服务的,而木刻 主要是反应佛经的情 节,宣扬宗教思想。 当时宗教的兴盛推动 印刷业的发展。 型线佛 ,描画 色阳版 彩刻画 单法采 一,用 ,强工 搭调整 配线细 柔条腻 和造的 。

版画的发展历程

版画的发展历程

版画的发展历程
版画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的中国。

当时,
以雕版印刷技术为基础的木刻版画开始流行。

这些木刻版画主要用于印制书籍和文献,并且在宣传布告和艺术作品中也广泛应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刻版画在日本得到了广泛发展和改进。

在日本,版画被用于描绘风景、表现传统文化以及宣传政治思想。

随着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兴起,版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在19世纪,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版画开始在欧洲迅速
发展。

法国艺术家们开始尝试新的版画技术和形式,如蚀刻版画和丝网印刷。

这些新的技术和形式为版画带来了更多的表现自由和创作空间。

20世纪初,随着现代艺术的兴起,版画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
的阶段。

艺术家们开始使用版画作为表达个人创作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俄国画家马尔凯尔·拉里昂诺夫和德国表现主义艺术
家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尔希纳最为著名,他们的版画作品充满
了独特的表现力和情感。

随着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版画开始在21世纪兴起。


术家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软件和图形技术来创作版画作品。

数字版画通过其便捷性和灵活性,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方式。

总的来说,版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木刻到蚀刻、丝网印刷,
再到数字技术的演进。

随着时间的推移,版画艺术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创新,成为了现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简史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简史

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简史1.上古绘画(先秦、秦汉时期)魏晋以前,绘画主要是“设色之工”所从事的职业,多是在岩壁和器物上作画,服务于礼教。

2.中国画样式的确立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最重要的发展是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绘画渐渐摆脱了各种羁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顾恺之:东晋画家。

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主张,至今仍成为中国画的基础理论与指导纲要。

顾恺之第一次提出“凡画,人最难”的观点,将绘画引导到人的精神表达之高度。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正式列入传记的画家,也是有画迹,画论著述流传至今的最早的著名画家。

与其弟子陆探微,南朝齐梁之际的张僧繇,盛唐时期的吴道子一道被尊为“画家四祖”。

谢赫:南朝齐梁时期著名画家和理论家。

首次在其著作《画品》中总结“六法”,标志着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确立。

“六法”是绘画创作要求和评定标准的六个范畴,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位置经营、传移摹写”的准则。

《画品》亦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评论画家及其创作风格的著作。

中国画中主要门类之一的山水画,在此时期开始渐次独立形成。

隋代画家展子虔所做的《游春图》,标志着山水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品类进入中国画的殿堂。

3.中国画特殊语汇体系的完成(唐宋元时期)1)从初唐到宋代是中国画全面发展完善的时代。

“唐工宋巧”。

(1)唐代阎立本:是初唐著名的人物画家,有“丹青神画”、“冠绝古今”之誉。

传世之作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等。

吴道子: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善于处理各种题材,绘制过大量的壁画,亦兼工雕塑,对唐代画风影响极大。

有后世人摹本《天王送子图》。

张萱:玄宗时代的著名画家。

著名作品《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周昉:晚唐画家,善画贵族妇女,严装华饰,雍容丰满,且注重仪态表达。

传世作品《簪花仕女图》可被视为唐代仕女经典绘画的精品。

(2)唐末五代至宋代是绘画重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山水画的几位大师,也形成了花鸟画的重要派别与风格,人物画亦有相应的发展。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

浅论中国版画艺术概貌及发展趋势中国版画艺术是中国美术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支门类,它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酝酿、发展,从中华传统文化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吸取营养,融入西方现代版画的技法和艺术思潮,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从中国版画艺术的概貌、发展历程、艺术特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来进行浅论。

一、概貌中国版画艺术指的是在木刻、铜版、石版等版画技法上,创作出表达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的艺术作品。

它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创作有所不同,创作的主体是版画师,而非画家。

版画师通过版面的设计、刀法的运用以及版面上色彩的营造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其创作的主题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表现人生百态的,也有讴歌祖国的,还有反映社会现状的。

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氛围逐渐发生了变化,版画师们开始接触到西方现代版画的影响,探索了一些新的技法和表现方式,如切分木版法、撕纸拼贴法等,同时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中国画的笔墨和意境等。

这一阶段代表作品有徐悲鸿的《黄土高原》、蒋兆和的《草原红军》等。

第二阶段是40年代至60年代,这一时期的版画艺术发展受到战争和政治运动的影响,许多版画师直接参与到中国革命中,表现的主题也更加政治化。

一些版画师发明出新的版画技法,如石中花法、水印木刻法等。

这一阶段代表作品有齐白石的《鹅》、李可染的《蟋蟀》等。

第三阶段是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版画师们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语言,如电脑制版、摄影版画等,也开始将中国的版画艺术推向世界舞台。

这一阶段代表作品有吕良旺的《彝族世界》、田丰的《丰收》等。

二、发展历程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承密不可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版画一直是一种流传广泛的图案和文字印刷技术,常被应用于传统文化绘画、印刷书籍和宣传海报等领域。

20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现代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加深,西方现代版画的影响开始逐渐渗透进来,使得版画艺术的创作思路和形式得以丰富和多元化。

版画的历史起源简介

版画的历史起源简介

版画的历史起源简介版画的历史起源简介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版画的历史起源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起源版画作为一个古老的画种,在技术上一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中国早于西方国家出现印刷术,因此中国的版画起源也要比西方国家早。

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

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

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菠萝蜜经》卷首图,作于公元868年。

版画简介:版画,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平整的平板上面作画,可以是手工绘画的,也可以是及其印刷的。

最早的版画其实就是一种复制图案的版画,自从1931年鲁迅先生开始倡导新型版画以后,才有了我国的新型的版画的创作。

版画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视觉艺术,因为它和其他类型的绘画一样,主要是通过视觉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

版画可以分为广义的版画和狭义的版画两种。

广义的版画指的是印刷工业以前的所有印刷图案的性质都是版画的性质。

狭义的版画指的就是由艺术家们创作的版画艺术作品。

分类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锌版画、瓷版画、纸版画、丝网版画、石膏版画等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等按制作方法:凹版、凸版、平版、孔版和综合版、电脑版等按照制作技法分:凸版版画可分为:木面木刻、木口木刻、水印木刻、油印木刻凹版版画可分为:凹雕版、腐蚀版、美柔汀版版画的特点:版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自然有他的独特的艺术特点。

不论是从创作手法上说,还是从艺术特点上说,版画都有它的独特的地方。

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版画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用 画 比工 中 较整 的 和细 佛 谐腻 , 的菩 线萨 条等 ,都 色采
说法图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 的《金刚经》卷首有 一幅木刻《说法图》, 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 给孤独园长老说法的 场景。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简史
二 、发展期----宋、元时代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 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 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 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 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 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 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 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 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印刷,主要用 于印制纸币和广告。
清代时,木版年画开始兴起,形成 天津杨柳 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三大民间版画 木版画制作中心。
五 谷 丰 登
杨柳青版画
特点:染印结合、作工精细、工整,色彩鲜明层次丰富, 重点处以粉、金晕染,使之别具一格。
桃花坞版画
特点:色彩运用鲜明、浓艳、巧妙。因苏州的特殊地理位, 桃花坞年画有 明显吸取西洋绘画技法的痕迹,作品表现出匀整的装饰风格。同时也是早期 经过通商走出国门的中国绘画之一。
版画艺术的发展源流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 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 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 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 以至隋朝说。现存我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 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 经》卷首图,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我国西北 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 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首图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简史
三、明代、清代发展
• 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 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 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 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 戏曲、传记、诗词等。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 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 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 民间工匠,雕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 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整 秀丽,风采迥异。
李 桦 《 怒 吼 吧 中 国 》
胡一川《到前线去》
•作品反映 了全民族 的愤怒和 反抗日本 侵略者的 急提高到了一个 新的层面,为 创作版画的新 的名族形式作 出了努力。也 是我国水印版 画的精品。
水 印李 木焕 刻明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简史
•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 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1 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2 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 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 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 强烈的艺术效果。 4 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 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风格。
中国版画艺的渊源与发展源流
• 我国的史前版画的由来,史前前期的彩陶图纹、 殷商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金文、汉代画像砖和 秦代肖像是版画的雏形。 •
公元1世纪中国发明造纸术,纸的出现为雕版 印刷提供很大帮助,使印刷业繁荣成为可能。
这幅雕版佛画构图饱满,结构紧凑,人物刻画生动 细腻,线条遒劲有力,人物表情刻画传神,显得十 分精炼而纯熟。
杨家埠版画
• 特点:构图饱满、画风粗犷、造型简洁夸张,多使用对比 色,色彩强烈、鲜艳,极具装饰性。
四、新代繁荣期 ---现当代
• 20世纪20年代,中国 出现了一批关注和同 情劳苦大众生活的版 画艺术家,歌颂人民 的觉悟作为创作主体, 用自己的努力去唤醒 中国,以反对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争取名族 解放之路,踏出了一 条新兴的艺术道路, 也对中国革命的胜利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史 一 、初创期-----唐代
唐代的木刻主要是为 佛教服务的,而木刻 主要是反应佛经的情 节,宣扬宗教思想。 当时宗教的兴盛推动 印刷业的发展。 型线佛 ,描画 色阳版 彩刻画 单法采 一,用 ,强工 搭调整 配线细 柔条腻 和造的 。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
• 《南无释迦牟尼佛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