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广告发展史
中国各时期广告表现形式和内容分析

中国各时期广告表现形式和内容分析中国现代各时期广告表现形式和内容分析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的广告发展大约有以下几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政治宣传,1979年至1994年广告恢复发展期,1995年至今广告成熟期。
1949年至1978年政治宣传。
这段时间,中国实施计划经济,对广告业发展限制极大。
商业广告几乎没有。
绝大部分为政治性的宣传海报。
宣传画,也称招贴画、海报,是具有视觉艺术形式的广告性绘画。
它张贴于街头或公共场所,形象直观,引人注目,广而告之,既起到宣传作用,又起到装饰作用。
作为政治意图宣传工具的政治宣传画,是为特定政治目的服务的。
1949至1978年期间,宣传画这种特殊的大众媒介,以其惊人的发行数量充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传播共产党的政治意图,对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事实上,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广告多为户外文字标语和平面宣传画。
“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1949年至1978年这段时期的宣传画,创作思维大多基于但是社会劳动与斗争的主旋律,主角多为“高大全”形象的劳动人民。
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民间绘画艺术及广为普及的水彩、水粉和版画创作,通过生动鲜艳,充满朝气的画面和大红字的标语反映主题。
在宣传画的内容上,几大部分是歌颂领袖和共产主义道路。
由于特殊年代思想意识的逐渐偏狭,对于领袖的感情也进入一种个人崇拜的时代。
伟人高大的形象是主体,红旗,祖国河山或亿万劳动人民的形象烘托着这一种磅礴的气势。
而在口号的选择上,更是把个人崇拜的感情发挥到了极致。
同时对于阶级敌人和思想路线的斗争激烈,也极尽渲染。
1979年至1994年广告恢复发展期。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和政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广告也开始恢复。
1979年,被称为中国广告“元年”。
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告业每年以40%-50%的速度增长。
我国广告传媒的发展历程

我国广告传媒的发展历程广告传媒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悠久且深远,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领先的变革。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广告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萌芽期(1978-19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尚处于萌芽期。
在此期间,广告主要集中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广告内容多为企业产品宣传,形式相对单一。
此时,我国的广告传媒行业面临着起步晚、经验少、技术落后的挑战。
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也为中国广告传媒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从业人员。
二、成长期(1990年代-200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广告传媒行业进入了成长期。
广告形式逐渐多样化,互联网广告开始崭露头角。
一些新兴媒体如户外广告、手机广告等也开始崭露头角。
同时,广告内容也从单纯的产品宣传向品牌宣传、文化宣传等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我国的广告传媒行业开始与国际接轨,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三、成熟期(2000年代初至今)进入21世纪,我国广告传媒行业进入了成熟期。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广告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崛起,使得广告传播更加精准、个性化和互动化。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广告投放更加精准,提高了广告效果。
此外,广告传媒行业也开始注重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绿色广告、公益广告的发展。
四、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广告传媒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未来,广告将更加个性化和精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用户画像的精细化分析,进而实现个性化推荐和精准投放。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普及,也将为广告传媒行业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我国广告传媒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从最初的单纯产品宣传到现在的个性化、精准化投放,我国广告传媒行业在不断创新和变革中不断发展壮大。
我国电视广告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广告的发展历程(一)中国电视广告的原始期(1979年一1982年)电视广告“平反”。
电视在中国大陆播放从1979年到现在虽已有20多年的历史,可受“文革”影响,电视广告一直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内广告先行者丁允朋先生在1979年1月14日《文汇报》发表了一篇《为广告正名》的文章,才第一次为当代广告的合法性进行辩护。
之后,又在中宣部部长胡耀邦的努力下,广告得以恢复其商业性。
“原始”,很容易让人想到纯天然、未有人过多干涉,是最早的、最初的代名词。
中国电视广告之所以在此阶段“原始”,我认为不仅在于它诞生了国内第一条代写硕士论文商业电视广告,还在于此时的中国,政治上,处于一个从“左”到“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过程;经济上,由集中化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经济体系转轨,即经济、政治都处在一个转型期。
历时十年的深重灾难,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且加上当时全国电视台的设备简陋,电视台经济来源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因而从中央到地方的财力都难以满足需要高投入的电视事业的发展。
就1978年而言,电视台得到日常经费比一部电影的摄制费还少。
电视台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看菜吃饭”,给多少钱办多少事;二是“找米下锅”,发挥自身优势,自己发展自己。
电视广告在“身正名顺”之初,电视台本身的建设也举步维艰,后来,电视台播放商业广告,却给电视台带来了商业效益。
且电视台经营广告也符合中央关于“一切事业单位应该创造条件增加收入”的指示精神。
只是中国广告完全是一件新生事物,尤其是电视广告,没有任何的经验可循。
中国大陆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诞生于1979年l 月2S日15时05分,是用16毫米彩色影片摄制长度1分30秒播放的,同年3月15日,我国第一条外企商业广告“瑞士雷达表”也诞生了。
虽然在当时大陆电视广告还面临着“一切向钱看,出卖主权”等非议,但更多的人已认为:“播放电视广告同样是为观众服务,因为经营广告会增加电视台收入,可以把荧屏节目办得更好,是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改变了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尴尬局面”。
近三十年中国平面广告发展史

近三十年中国平面广告发展状况熊怡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广告业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期、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多元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等这几个时期,对广告业发展分期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总结来看大致为四个时期:一是中国广告的恢复期(1979-80年代中期),二是发展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三是多元成长期(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四是稳定革新期(21世纪初至今)。
中国平面广告的发展大致符合上述发展时期,在发展中受到新发展的媒体的影响与冲击,一是电视媒体,1991年电视广告发展超越以报业为首的平面广告;二是互联网新媒体, 1995年4月,马云创办中国黄页在大陆开始推广网络广告理念,20世纪末互联网广告开始兴起发展。
平面广告主要具有二维空间属性,在内容主题以及技术运用上不断发展。
恢复期,平面广告最初的设计模式是“简单告别+艺术装饰”,视觉传达核心形象是产品,开始有关注消费者的意识。
1979年被称为中国广告元年,1月14日《文汇报》发表了文章《为广告正名》,文章中作者提出:在中国社会,广告是可以针对消费心理指导消费的。
改革开放初期,在设计方面,人们已经意识到传统广告就只是绘画艺术,而现代平面广告不应只是绘画,而应是市场学、心理学、传播学、视觉设计等各种现代科学的综合应用。
在技术运用上,主要是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人工绘图制作。
80年代中期,中国的广告界形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识,并且开始以消费者的角度进行来思考,进行广告的创意和设计,以北京广告公司所做的“双菱表”的平面广告为例,这系列平面广告针对了女性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和男性消费者对气质的追求的不同心理特质来进行了设计。
太太口服液为当时平面广告的代表,与恢复期相比作品主体不再是产品,而是生活中的男女。
“人”是视觉表现的核心。
在技术运用上,80年代中期,计算机图形设计软件出现在我国。
90年代初,融合计算机技术作为最为前沿的视觉设计艺术在全国的设计圈掀起了一股热潮。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广告行业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广告史的主要发展历程。
古代广告时期:在古代,广告形式多样,主要通过咏史铭、纪事碑和木刻画等方式来传播信息。
这些文字和图像经常出现在宫殿、庙宇和街道等重要场所,宣传皇帝的功绩、美德和治国方略。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广告萌芽,演变成了一种商业广告的形式。
当时的广告主要以文字和图案的结合形式出现在社会各个角落,如商店牌匾、店铺招牌等。
在城市中心地区,商家还会雇佣广告人员通过街头叫卖或咏史礼品的形式向顾客宣传商品。
近代广告起步:进入近代,随着西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影响,广告在中国开始转型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广告以墙报、传单和海报的形式传播,涉及的内容包括商品广告、政府宣传、交通信息等。
同时,广告的制作逐渐出现专业化,使用了更加醒目的颜色和照片,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解放后:1949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广告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调整。
国家垄断了大部分的媒体资源,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内容都受到严格的控制。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宣传商品和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告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消费均有了大幅增长,广告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1980年代后期,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成为最主要的广告形式,同时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也开始兴起。
互联网时代: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
互联网广告逐渐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广告传播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搜索引擎广告、社交媒体广告和电子商务广告成为当前中国广告市场的主要形式,广告主通过精准定位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当前形势:当前,中国广告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广告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个性化的机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广告的反感和忽视也不断增加,广告行业需要更加科学、艺术和有趣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商业交流的发展和增加促进了广告的出现。
商家和手工艺人通过使用旗帜、招牌和墙面涂鸦等方式,向潜在顾客传递商品信息。
这些古代广告主要是为了提醒顾客他们的存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中国现代广告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近代广告观念和技术进入中国。
早期广告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地。
这些广告主要以报纸、海报和广播为媒介。
与古代广告相比,现代广告更专业、更富有创意和商业化。
随着广告行业的发展,广告商开始了解和运用市场营销理念,通过引入广告策划、市场研究和品牌管理等概念,逐渐提高了广告的效果和效益。
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中国广告逐渐走向国有化。
国家开始控制广告内容和媒体,广告多是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宣传。
这段时间内,中国广告的发展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广告内容偏重于政治宣传和生产力的推广,缺乏创意和市场导向。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广告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投资者开始重视广告行业,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大量的广告公司和代理商。
同时,中国广告企业开始引进国际先进的广告理念和技术,并依托媒体的发展和创新,广告市场开始逐渐繁荣起来。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广告行业在90年代进一步发展壮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广告行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中国企业开始加强品牌建设和国际化发展。
这个时期,中国的广告产业链逐渐完善,广告设计、制作、媒介购买和传达等环节不断专业化和市场化。
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网络广告、移动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广告传播的方式和效果评估的标准。
广告商开始注重在线广告和移动广告的创新和投放效果,同时也面临着互联网时代隐私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广告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新时期我国大陆地区的广告

新时期我国大陆地区的广告第一节79年-89年广告业的恢复和发展社会背景: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1979年,《文汇报》首发文章:《为广告正名》,广告业的恢复获得舆论支持;北京恢复全聚德等一些老字号;全新的审美观念成为当时的社会时尚。
一、广告业务逐渐恢复(一)1979年广告事件: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恢复报纸的商业广告。
《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分别刊登第一条外商广告:精工表和美能达相机。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我国大陆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3月,上海电视台播出第一条外商广告:瑞士雷达表。
广告媒介:1983年,燕舞公司进京,在《人民日报》和北京电视台等媒体投放广告,引起轰动。
广告媒体:1980年,央视、北京电视台与西铁城签订长期广告合同。
1983年,央视首次推出春节联欢晚会。
1984年,《南方日报》创办第一家《周末》报。
1985年,北京电视台主要广告客户:大宝、地安门商场、日立、松下电器。
广告公司:1980年后,中日广告公司进一步开展互访和合作。
既电通后,大广、向阳社和博报堂陆续进入中国。
1981年,中广联成立,它是我国第一家集团性广告公司。
1983年,香港华资广告业商会到大陆访问交流。
1985年,奥美(中国)在香港成立。
1985年,我国大陆第一家公关公司环球公关公司成立。
80年代中后期广告事件:1986年,我国大陆最早的公益广告《节约用水》由贵阳电视台摄制,在央视播出。
1986年,首届电视广告交易会在深圳举行。
1988年,影星潘虹为霞飞担任广告代言人,成为我国大陆第一位拍广告的电影明星。
1989年,孔府家酒在央视首做白酒广告。
1989年,宝洁进入中国市场。
1989年,白猫洗衣粉举办电视广告回顾周,展现其十年的电视广告历史。
广告媒介:1987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开播《广而告之》栏目。
每天1-2次,每次30秒或1分钟。
这是中国公益广告史上第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栏目。
广告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广告与市场经济的联系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
国家在工业、农业、商业、外贸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调整。
随着这些政策的贯彻与实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企业活力持续释放,商品市场得到恢复,流通市场形成。
在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需求的刺激下,广告主的广告意识也大大增强,广告预算大幅度上升。
在1983~1985年,全国广告经营单位由1623户增加到6052户,平均年增长55.62%;广告从业人员从1.8万人上升到6.38万人,平均年增长54.76%;广告经营额从1.5亿元上升到6.0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9.26%。
中国当代广告业全面复苏,广告业再次迎来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2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广告业发展的政策,对广告业实行经营放开,“广告经营的放开和社会上的‘下海’热流相融,中国大地上开始出现兴办广告的热潮,”于是,1992~1994年中国广告市场出现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广告经营单位平均年递增55.9%,广告从业人员平均年递增45.9%,广告经营额平均年递增80.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03~2007年连续5年GDP增速超过10%。
在整体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广告业呈现出又一轮的快速发展态势。
2007年,中国广告营业额达到1741亿元,从1982~2007年,中国广告营业额增长了1000多倍。
1广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属市场经济的范畴,它经由营销对市场的影响和作用,首先发生在市场经济的层面。
市场经济的发展,持续增加着对广告的需求,反过来,广告的发展又持续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与广告处于持续的互动发展过程之中。
尤其在现代,人们更视广告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与润滑剂。
首先,广告沟通了产销环节,能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不仅为商品造形、为企业塑像,广告还提供了消费者认识产品,协助品牌成长,带动企业发展与刺激经济成长,甚至影响社会文化的功能,同时藉由各项媒体,进入每一户家庭,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中国广告发展史(1979年前)•上古与夏商周的萌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的过渡时期,到隋唐宋的鼎盛与印刷广告,再到元明清(1840年前)的近代广告,传统广告元明清(1840年前)的近代广告传统广告形式趋于丰富和稳定。
•1840年-1949年:现代与报刊广告成为了最主要的新兴载体。
还出现了路牌广告和车体广告。
中国广告猛进史(1979年后)•1979年初,中国广告恢复全面启动。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恢复刊登商业广告,第一则广告是蓝天牌高级牙膏,紧接着,1月28日15:30为上海药材公司制作的名为参桂养容酒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放。
中国人第司制作的名为“参桂养容酒”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放中国人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广告。
•1983年6月,中国第一个广告专业正式开课。
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就这样成为中国第一批广告专业的学生。
•1983年12月27日,中国广告协会成立(简称中广协)。
•广告是和经济水平相同的。
早在1985年,省优、部优、国优型的告白式广告横行中国大地。
可以看出,在物资刚刚开始丰富的中国,人们还是相信传统体制下的标准。
•一直到1990年,中国的电视、广播中才逐渐没有“省优、部优”这样的字眼。
创意开始进入中国广告。
•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实施。
•中国广告的内容一开始是以药品为主,基本上都是上海产出的药品。
然后才是化妆品广告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之后是烟酒、电器,最后是房地产、汽车。
•由此可见,中国百姓的生活从最基础的健康一步一步迈向高端需求。
•2000年,IBM公司第一次在中国的互联网网站上投放了广告。
传统广告和信息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相结合了。
一个时代的新篇章拉开了序幕。
•2003年11月11日,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合作出版的《新京报》诞生,是首次由两大报业业集团合作出版的《新京报》诞生是首次由两大报业集团跨抵御合作出版的综合性日报。
•2008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进入厦门大学广告系上课。
中国现代广告的艰难发展时期报纸广告、广播广告、专门的广告机构和广告理论和研究广告教育中国传统广告时期(古代广告)清明上河图→雕版印刷技术中国现代广告的蓬勃发展期第一阶段:以生产观念为中心阶段(1979-1985)第二阶段:以推销观念为主导阶段(1985-1992)第三阶段:以营销观念为导向阶段(1992-1995)第四阶段:整合营销传播阶段(1995年至今)•我国专业广告公司经历了广告社——美术设计公司——专业广告公司的演变过程。
•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专业广告公司66353家,全年广告营业额达444.84亿元,占全国广告营业额41.24%。
•2007年全行业市场容量高达2000亿元,2008年中国广告市场达2450亿元。
所以,广告就像一面镜子,经济越繁荣,广告行业就越繁荣。
全球广告市场的发展及水平分布,显示出一个相当强的规律性,这就是广告业的发达程度,取决于该地区或该国家的技术发达水平和商品经济发达状况。
•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的国家,其广告费用支出越高,广告费用总额所占的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也越大。
•据世界广告协会1986年统计,人均广告费支出最高的是美国,人均400美元,其次是芬兰、瑞士和丹麦,人均在200美元以丹麦人均在200美元以上;•人均广告支出费在100美元以上的有9个国家他们分别是:加拿大、挪威、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联邦德国、瑞典、新西兰等,都是商品经济和工业水平高度发达的国家•2009年,全球广告业经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震荡之一。
除中国和印度外,其他国家的广告业都在全面下滑,其中:1.2009年,中国广告业的增长速度与美国广告业的下滑速度很奇妙的等同,都是14%;22.2009年美国所有的传统媒体广告下滑速度都超过10%,而只有互联网广告增长了4.6%。
•在新世纪新格局开端之年,中国广告业已经毫无疑问地位居全球第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电子信息对广告业的渗透极为引人注目。
•传播媒介呈现多样化,广告形式不断创新。
•现代广告不仅利用直接媒介传播广告的广告形式,如电视广告、广播广告、印刷刊物广告和邮寄广告等。
•同时,还通过展览会、博览会和各种具有广泛影响的集会,开展大规模、综合性的广告活动,扩大广告的影响。
•中国广告发展步伐正在变得缓慢,在传统媒体感觉压力非常大。
•中国广告业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两大驱动:•第一,广告主体各领域加速整合步伐,追求规模化生存。
追求规模经济推动了广告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第二,随着广告主主导地位的日趋明确,广告公司和媒体将提供专业服务作为其核心理念和努力方向,并进一步调整、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类:是已颇具规模,以某专项服务,例如以媒介代理发家,为生存和利益所驱动,逐步进入多个服务领域,提供附加功能,形成综合服务的业务架构;•另一类:以新生广告公司为代表,既受限于自身资源,又为了生存会专注某一服务领域,或者提供线下广告服务,或立足新媒体广告资源的开发等等,总之强调某专项服务职能,力求在某一环节领域深度发展。
•规模扩张资金运作的具体表现有:• 1.媒介广告经营策略的调整。
2.广告公司的专业化生存。
•随着广告主在三大关系主体中的“归位”,广告主营销推广方面的趋势变化直接导致其对广告公司服务需求的复杂化、多元化。
• 1.转型期代理制“终结”趋势使得广告公司的媒介代理服务受到挑战。
2. 广告公司根据广告主的需求,重新整合其资源,呈现出三种趋势。
第一种趋势,服务内容向纵深延展,广告与营销界限模糊,广告公司向顾问咨询型公司转变。
部分广告公司开始更多地介入到企业的营销和管理领域;或者在继续提供传司转变部分广告公司开始更多地介入到企业的营销和管理领域;或者在继续提供传统广告业务的同时,开始介入企业的产品研发、通路设计、品牌管理等领域;或者直接选择营销及广告运作的前端(咨询、策划等),基本上不再介入末端具体的执行(制作、发布等)。
第二种趋势,专注于某一领域。
与部分广告公司扩展业务领域相对,另一部分广告公司逐渐放弃原有的一些服务内容。
第三种趋势,积极开发、整合广告资源。
为满足广告主创新使用媒体以及开发使用新式媒体的需求,广告公司拉开了广告资源整合的序幕,尤以户外广告为典型。
2. 广告刊播资源的深度整合与服务创新:一方面:广告公司并不能真正了解媒体的价值,单纯压价,损坏了媒体的形象;另一方面:广告公司阻断了媒体与最终顾客一一广告主之间的联系,使媒体不能获得充分的信息,增加了广告活动的不确定性。
一. 用户花费在上网方面的时间已经超越了看电视的时间.二. 接触互联网的人和接触传统媒体的复合受众在居民的总体占比中是上升.的三. 互联网广告开始寻找与传统媒体的互补机会.•互联网已经形成一个大媒体社圈,是一个大媒体概念,以48%的成长额在07年领先于各类传统媒体。
•互联网的广告客户变得丰富,广告主的价值观最重要。
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参与联网的品牌传播中越来越多的客户在参与互联网的品牌传播中,家用电器、轿车、金融领域都大量的使用了互联网的广告,特别是海尔,海尔的整个广告预算在06年时9%是用于互联网,到了07年有13%用于互联网。
还有招商银行等等,他们在互联网那面的广告额有所上升,说明他们开始对互联网广告重视。
到09年中国广告主呈现一个特点,他们在重新认定各类媒体对品牌传播的价值。
•互联网广告开始寻找与传统媒体的互补机会:1.电台提示你的附近有什么样的商场在促销,平面会用大容量信息强调详细的品牌信息,互联网可以通过博客、BBS为购买者提供可靠的详细信息,这也给互联网广告造就了机会。
2.互联网是一个大的媒体社圈。
我们可以在互联网做购物、交流、娱乐等活动,互联网不是某一个媒体,而是由互联网电视媒体、互联网报纸媒体、互联网杂志媒体、互联网户外媒体。
•互联网的精准营销:1.比如,某一个人26岁,公司职员,收入4000云左右,爱好打网球、看电影、朋友聚会,浏览新浪网站13次,在淘宝购物3次等等信息,只有互联网才能做到。
2.互联网在于能精准的捕捉受众,以形成和传统媒体的差异,和传统媒体在功能上、接触上形成互补,以及对受众的精准定位。
•20世纪营销理念的关键词是“定位”,其它一切都是对这句话的解释。
•21世纪营销理念的关键词是“错位”,其它一切都是对这句话的解释。
•20世纪广告理念的创新,在于提出对手“想不到”的“点子”。
•21世纪广告理念的创新,在于执行别人“做不到”的“策略”。
•20世纪的广告营销理论的传播模式是“广告”到“窄告”,靠的是大众媒体。
•21世纪的广告理论的传播模式是从“窄告”到“广告”,除了大众媒体,更依靠人际传播(包括网络的人际传播:Web1.0到2.0)。
•20世纪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借助大众传媒,向100万人传播信息,但受到影响的也许只有10万人;而今天的Web2.0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变为向10万人传播信息,再由这10万个人去影响100万人。
•21世纪,大众传播的发展终于达到了它返璞归真的极致——人际传播,只不过是借助网络的人际传播。
2.广告主实施更具灵活性、前瞻性的媒体战略战术:•广告主寻求媒体使用差异化策略,积极开发使用新式媒体。
研究发现,互联网、户外媒体、直邮广告、新形式的小众媒体是广告主热衷开发的广告资源。
•此外,2003—2009年度,广告主频繁借力“事件广告”、“赞助活动”等诸多样传播方式,除了表现出广告主在营销推广战略战术方面的进步与成熟,也反映出媒介、广告代理公司的服务升级,标志着公关等营销机构介入客户服务领域,对传统的广告营销服务形成冲击。
•进入21世纪,世界广告营销理论的发展逐渐从追求热门营销策略的“大钞理论”转型到了零零散散的“碎片整理”阶段——利润平均化的趋势使得20%的商品销售产生80%利润回报的“暴利”成为了21世纪真正的稀缺资源(20世纪末,“眼球”曾被认为是稀缺资源)。
•由此看来,我国在21世纪注重的广告营销理论的一个突破就在于“非目标营销”,21世纪营销理论的一大任务就在于找出那些“目标消费者”背后的“非目标消费者”,并开启他们所代表的新需求。
这就是21世纪营销理论所强调的“超越现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