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协和波谱解析博士试题

合集下载

协和博士研究生课程-波谱综合解析

协和博士研究生课程-波谱综合解析

2、 1H NMR
综合解析-4
2、
综合解析-4
13C NMR
2、 DEPT
21 20 19
综合解析-4
17 18
???
CH2 CH
16
1312
14
54 32 1
9 8 76
???
11
15
10
???
2、
HMQC
17
2 7 1
11
3 4
56
8 ???
9b 9a
???
13
综合解析-4
12
16
13
14
14
2b
52a
9 1.5 Hz 2.5 Hz
6 11
1.5 Hz
10
远程
14 13
18
3
92a5
4 2b
7
HMBC
15
8
3
7
14 2b
5 2a 9
6 11
10
14 13
14 13 12
11 10
9 87654 3
21
综合解析-2
IR
FABMS
综合解析-2
22 mu [M+H]+ [M+Na]+
9b 6 11
9a
10 9 8
7 6
54
2 1
3
1H-1H COSY
14
2
1
4
5b
7a 7b 3 5a10
8
11
9b6 9a
41 2
3
OH
11
9b
7ba
9a 6 8 5a 7b 5b
10

《波谱原理及解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波谱原理及解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波谱原理及解析》考试题库及答案一、考试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波谱分析中,以下哪一种技术用于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A. 红外光谱B. 核磁共振C. 质谱D. 紫外光谱2. 下列哪一项不是波谱分析的基本特点?A. 高灵敏度B. 高分辨率C. 快速分析D. 需要大量样品3. 在红外光谱中,下列哪种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位于最短的波长区域?A. 羟基B. 羰基C. 氨基D. 卤素4.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是指什么?A. 峰的位置B. 峰的面积C. 峰的宽度D. 峰的高度5. 下列哪种质谱技术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析?A. 电子轰击B. 快速原子轰击C. 激光解析D. 电喷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波谱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基本技术。

7. 在红外光谱中,______官能团的吸收峰通常位于1500-1600 cm^-1区域。

8.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与______有关。

9. 质谱中,质荷比(m/z)表示______。

10. 紫外光谱主要用于分析______化合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红外光谱的分辨率越高,峰的分离效果越好。

()12. 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面积与氢原子的数量成正比。

()13. 质谱可以准确地测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4. 紫外光谱的灵敏度较低,不适用于微量分析。

()15. 波谱分析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不会对样品造成破坏。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7. 简述核磁共振氢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18. 简述质谱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中的应用。

19. 简述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B4. A5. D二、填空题6.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紫外光谱7. 羰基8. 化合物的化学环境9. 质子数与电荷数的比值10. 共轭三、判断题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16. 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红外光谱通过检测分子中的官能团振动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普解析试题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1.波谱学2.屏蔽效应3.电池辐射区域4.重排反应5.驰骋过程二、选择题。

( 10*2分=20分)1.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玻璃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B、3C、2D、14.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5.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A、12CB、15NC、19FD、31P6.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α-裂解B、I-裂解C、重排裂解D、γ-H迁移7.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和核磁B、质谱和红外C、红外和核磁D、质谱和核磁8.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 )a.CH2=CH2b.CH CHc.HCHOd.A、a、b、c、dB、a、c、b、dC、c、d、a、bD、d、c、b、a9.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0.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A. B. C. D.三、问答题(5*5分=25分)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2.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1.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 M+1(73),相对丰度3.5%;M+2(74),相对丰度0.5%。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普解析试题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1.波谱学2。

屏蔽效应3。

电池辐射区域4。

重排反应5。

驰骋过程二、选择题。

( 10*2分=20分)1。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玻璃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B、3C、2D、14。

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5.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B、15NC、19FD、31P6。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α-裂解B、I-裂解C、重排裂解D、γ—H迁移7。

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8。

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a。

CH2=CH2 b。

CH CH c.HCHO d.A、a、b、c、dB、a、c、b、dC、c、d、a、bD、d、c、b、a9。

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0。

芳烃(M=134),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 )A.B。

C. D.三、问答题(5*5分=25分)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2.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1。

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M+1(73),相对丰度3。

波谱解析试题and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and答案

波普解析试题一、名词说明(5*4分=20分)1.波谱学2.屏蔽效应3.电池辐射区域4.重排反映5.驰骋进程一.1.波谱学是涉及电池辐射与物质量子化的能态间的彼此作用,其理论基础是量子化的能量从辐射场向物质转移。

2.感生磁场对外磁场的屏蔽作用称为电子屏蔽效应。

3. γ射线区,X射线区,远紫外,紫外,可见光区,近红外,红外,远红外区,微波区和射频区。

4.在质谱裂解反映中,生成的某些离子的原子排列并非维持原先分子结构的关系,发生了原子或基团重排,产生这些重排离子的反映叫做重排反映。

5.要想维持NMR信号的检测,必需要有某种进程,那个进程确实是驰骋进程,即高能态的核以非辐射的形式放出能量回到低能态,重建Boltzmann散布的进程。

二、选择题。

( 10*2分=20分)1.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显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C )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D )A、玻璃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B )A、4B、3C、2D、14.假设外加磁场的强度H0慢慢加大时,那么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转变的:(B)A、不变B、慢慢变大C、慢慢变小D、随原核而变5.以下哪一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 )A、12CB、15NC、19FD、31P6.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B )A、α-裂解B、I-裂解C、重排裂解D、γ-H迁移7.在四谱综合解析进程中,确信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式是( C )A、紫外和核磁B、质谱和红外C、红外和核磁D、质谱和核磁8.以下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 C )=CH2 b.CH CH d.A、a、b、c、dB、a、c、b、dC、c、d、a、bD、d、c、b、a9.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转变? ( A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信10.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B )A. B. C. D.三、问答题(5*5分=25分)1.红外光谱产生必需具有的两个条件是什么?2.阻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3. 色散型光谱仪要紧有哪些部份组成?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要紧奉献是什么?三.1.答:一是红外辐射的能量应与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即E光=△Eν,二是分子在振动进程中偶极矩的转变必需不为零。

波谱分析四套试题附答案

波谱分析四套试题附答案

波普解析试题A二、选择题。

( 10*2分=20分)1.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玻璃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B、3C、2D、14.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5.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A、12CB、15NC、19FD、31P6.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α-裂解B、I-裂解C、重排裂解D、γ-H迁移7.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和核磁B、质谱和红外C、红外和核磁D、质谱和核磁8.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 )a.CH2=CH2b.CH CHc.HCHOd.A、a、b、c、dB、a、c、b、dC、c、d、a、bD、d、c、b、a9.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0.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A. B. C. D.三、问答题(5*5分=25分)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2.影响物质红外光谱峰位的因素有哪些?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1.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 M+1(73),相对丰度3.5%;M+2(74),相对丰度0.5%。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谱解析试题及答案

波普解析试题一、名词解释(5*4分=20分)1.波谱学2.屏蔽效应3.电池辐射区域4.重排反应5.驰骋过程二、选择题。

( 10*2分=20分)1.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A、玻璃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3.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B、3C、2D、14.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5.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A、12CB、15NC、19FD、31P6.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α-裂解B、I-裂解C、重排裂解D、γ-H迁移7.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A、紫外和核磁B、质谱和红外C、红外和核磁D、质谱和核磁8.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 )a.CH2=CH2b.CH CHc.HCHOd.A、a、b、c、dB、a、c、b、dC、c、d、a、bD、d、c、b、a9.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0.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 )A. B. C. D.三、问答题(5*5分=25分)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2.影响物质红外光谱中峰位的因素有哪些?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5. 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1.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 M+1(73),相对丰度3.5%;M+2(74),相对丰度0.5%。

最新波谱分析四套试题附答案

最新波谱分析四套试题附答案

波谱分析四套试题附答案------------------------------------------作者xxxx------------------------------------------日期xxxx波普解析试题A二、选择题.(10*2分=20分)1。

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 ) A、玻璃 B、石英C、红宝石D、卤化物晶体3. 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A、4 B、3 C、2D、14。

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5。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B、15NC、19FD、31P6。

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A、α-裂解 B、I-裂解 C、重排裂解 D、γ—H 迁移7。

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和核磁B、质谱和红外C、红外和核磁D、质谱和核磁8。

下列化合物按1H化学位移值从大到小排列( )a。

CH2=CH2 b. CH CH c.HCHO d.A、a、b、c、dB、a、c、b、dC、c、d、a、bD、d、c、b、aﻫ9。

在碱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D. 不能确定10. 芳烃(M=134), 质谱图上于m/e91处显一强峰,试问其可能的结构是:()A. B。

C. D。

三、问答题(5*5分=25分)1.红外光谱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2.影响物质红外光谱峰位的因素有哪些?3。

色散型光谱仪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4. 核磁共振谱是物质内部什么运动在外部的一种表现形式? 5.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四、计算和推断题(9+9+17=35分)1.某化合物(不含N元素)分子离子区质谱数据为M(72),相对丰度100%;M+1(73),相对丰度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协和波谱解析
博士试题
2006年3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波谱解析试题
(药物所)
一、名词解释(1.5*10分)
1.K带吸收
2.ESI-MS
3.HR-FAB-MS
4.GC-MS
5.LC-MS
6.LC-NMR
7.Relaxing time
8. Decoupling
9.NOE
10.HMBC
二、简答题(共15分)
1. 麦氏重排(举例8分)
2. RDA裂解(举例7分)
三、至少用两种以上的谱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1.UV的计算方法?
AcO AcO
UV: 异环或环内外二烯基准值:214; 同环二烯基准值:253.
化合物A: 253+30*2(增加两个共轭双键)+5(环外双键)+5*5(烷基或环取代)=343nm 化合物B: 253+30+5*3(烷基取代)=298nm
13C NMR: 化合物A 有8个烯碳, 化合物B有6个烯碳.
MS: 分子量及RDA裂解时的碎片不同.
2.
CHO HO COOH
NMR: 化合物A 有醛基氢(9.5)和共轭醛基碳(190左右), 化合物B 有羧基氢(12)和共轭羧基碳(小于170).
同时,化合物A 和B 的氢谱的芳香氢取代模式也是不一样的: 化合物A 在6.5(2H, d, J = 8Hz)和7.9( 2H, d, J = 8Hz); 化合物B 在7.2( 3H, m) 和 7.9 ( 2H, dd, J = 8, 2 Hz).
IR: 化合物A 在3450( OH), 2820和2720双峰(醛基的费米共振吸收峰), 化合物B 在
2000~2500有宽峰(羧基).
UV: 化合物A 比化合物B 在更长波段有最大吸收.
3. O O MeO HO O O HO MeO
UV: 由于化合物A 的羟基与双键在对位可有效共轭, 因此化合物A 在更长波段有最大吸收; MS; 化合物B 有较强的[M-15]+的峰, 因为化合物B 失去甲基以后,形成的共轭系统更长更稳定;
4.
O
HO OH OH OH O O HO OH OH
O OH H NMR: 化合物A 的B 环: 7.1 ( 2H, d, J =8Hz), 6.4 ( 2H, d, J = 8);
化合物B 的B 环: 6.2( 1H, d, J = 2Hz), 6.3 ( 1H, dd, J= 8, 2 ), 6.4 ( H, d, J = 8)
化合物B 在6.3有一个单峰( 3-H);
C NMR; 化合物A 的B 环: 130(2C ),116 (2C), 化合物B 不是对称的。

UV : 看一下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版的黄酮部分,黄酮醇与黄酮应该是不同的
5.
NMR :B 没有; B 有两个双峰的甲基氢,A 没有;A 在77有氧代
碳,B 没有; B 在215有羰基碳, A 没有。

IR : A 有双键吸收(1600),B 没有; B 有羰基吸收(1720), A 没有;
6.
(210), B A 在较高场(1.4左右)。

B 有烯氢烯碳,A 没有;
IR : A 羰基(1710),B 烯烃(1600);
四、 UV 、IR 、NMR 、MS 举例说明几种谱学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15分)
五、两个-OH 的立体结构(15分)
1.根据J 判断下列化合物中H A 、H B 、H X 的相对去向及理由。

(1
2.5分)
O H B
HA
H X
2.Jaa=10Hz, Jae=4.0Hz, Jee=2.0Hz, 当OH 是直立型(a )时,平展型(b )时,其同碳氢各会出现什么峰型,用裂分图形表示。

(12.5分)
CH 3H 3C OH
H
六、 解谱: C 17H 20O 4
UV (MeOH )λmax :281nm(lg ε3.45) 214nm(lg ε4.10)
IR (cm -1)νmax :3251, 2958, 1610, 1591, 1502, 1220, 1090cm -1。

MS: 288(M +), 139(100), 151(98)
1HNMR δ: 6.73d(1H, J=8.0Hz) 6.64dd(1H, J=8.0,2.2Hz) 6.62d(1H,
J=2.2Hz )
6.37m(2H) 6.32t(1H, J=2.4Hz) 2.84m(2H) 2.97m(2H)
3.80s(3H) 3.76s(6H)
4.76s(1H 可交换)
13CNMR δ:129.8(s) 152.2(s) 111.6(d) 113.2(d) 149.4(s) 117.3(d)
144.0(s) 106.8(d) 166.2(s) 98.2(d ) 161.2(s) 108.8(s)
33.7(t) 37.4(t)
55.8(q) 55.6(q) 55.6(q)
推测化合物结构。

(10+15分)
2006年3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天然产物化学试题
(药物所)
一、名词解释(16分,每个2分)
1.酚苷
2.醇苷
3.氰苷
4.酯苷
5.吲哚苷
6.氮苷
7.硫苷
8.碳苷
二、以下各种试剂检查何种物质,显什么颜色?(10分)
1.碘化铋钾可沉淀--------
2.盐酸-镁粉
3.2,4-二硝基苯肼
4.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与------成盐溶于水
5.明胶沉淀--------
6---------遇碘显蓝色
7.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
三、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各基团的范围(10分)。

1.黄酮分类(14分)
2.生物碱分(15分)
四、 1.吸附层析有哪些?5分
2.分配层析有哪些?5分
五、苷类化合物苷键裂解方法(6分)
六、研究植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精制过程的影响因素(5分)。

七、无色针晶,mp68-70℃,
[]20
α -26°(c=1.5,CHCl3)365nm蓝色荧光,C65.28%,H5.74%
D
UV:λmax(lgε) 256,295,320
IR:νmax 3000,1740,1730,1615,1450,1220cm-1。

MS:m/z,386(M+),326,311,286,226,213,198,186,158,102,83
1HNMR (CDCl3) δ: 7.62(1H, d, J=9.7Hz) 7.42(1H,d,8.4 Hz) 7.01(1H, d,
J=6.8Hz)
6.86(1H, d, J=8.4Hz) 6.29(1H, d, J=9.7Hz) 6.07(1H,
q, J=6.0Hz) 5.31(1H,6.8Hz) 2.06(3H, s) 1.97(3H,
d, J=6.0Hz)
1.86(3H,br.s) 1.76(3H,s) 1.68(3H,s)
13CNMR(CDCl3) δ:168.6,166.0,163.6,160.0,152.0,144.3,137.7,131.3,
128.0,116.6,
113.1,112.7,112.6,88.6,80.3,68.6,27.6,22.5,21.7,
20.8,15.6
HMBC:2.06和5.31H信号与166.0 C信号相关,7.01H与152.0和68.6 C相关,
5%NaOH-MeOH水解得有机酸TLC和1HNMR为当归酸。

推测化合物结构,指出1HNMR归属。

(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