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2007 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的方法
word2007-写论文用的-参考文献自动排序-尾注后加正文,页眉页脚设置方法

参考文献自动排序每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朋友都会发现,修改文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可以编排参考文献,其实word本身就可以。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
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
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
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
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
Word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
它叫“尾注分隔符”。
4. 去除“尾注分隔符”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 ,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
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5. 交叉引用当你在文档中第N(N>=[2])次引用前面文档曾经引用过的文献时,这时宜采用“交叉引用”。
方法: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了。
参考文献结束语致谢(精选合集)

参考文献结束语致谢(精选合集)第一篇:参考文献结束语致谢结束语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毕业设计已进入尾声,回顾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收获颇多。
本工程为南大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基坑支护设计,整个基坑采用一排钻孔灌注桩作挡土结构,基坑局部坳沟暗塘处采用深搅桩做止水帷幕。
同时,由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作为支撑结构体系。
考虑到基坑内的降水,在坑内采用集水坑排水。
我们进行工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工程实践,而工程设计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时,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进。
因为每一个工程就是一个富有不同个性的个体,工程不同,特点不一,而且每个工程中影响因素很多,我们作为今后的工程负责人,应该具备灵活敏捷的思维,不能刻舟求剑,一成不变,要随着工程的实际情况作相关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设计方案与工程相匹配。
如在配筋设计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不同级别的钢筋,但在实际工程实践中,为了施工方便,我们往往尽量采取级别相同的钢筋进行配筋。
再者,我们在进行很多计算时,都会在其前面乘上一个安全系数,这样进行多重计算后,计算结果已经被远远的夸大了,所以需要用试验实践加以修正。
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重中之重。
因为在实际工程中,影响因素实在太多,任何的工作不仔细,马虎大意,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重大事故,教训是惨痛的。
因此,我们应该把工程安全放在首位,防患于未然。
科学技术是随着生产需要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
对深基坑支护结构技术也是一样。
所以,作为年轻一代,我们以后的道路还是任重道远的。
参考文献[1]《高层建筑地下结构与基坑支护》,黄熙龄主编,北京:宇航出版社,2002;[2]《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赵志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基坑工程手册》,侯学渊,刘建航,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集》,黄强等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20-99),1999;[6]《深基坑工程》,陈忠汉,黄书秩,程丽萍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黄强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8]《土钉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陈肇元等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9]《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1991;[10]《深基坑施工实例》,秦惠民,叶政青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1]《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余志成等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2]《地下结构工程》,龚维明等编著,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3]《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1997;[14]《基础工程的降水》,司徒广等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5]《工程水文地质学》,白玉兰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6]《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工程实践与分析》,赵锡宏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7]《南大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工程勘察报告》(K2005-59),2005致谢时光如白驹过隙,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本次毕业设计是我们教上的最后一份答卷。
word2007中妙用脚注和尾注

问题一:尾注序号样式
默认序号样式为i,ii,iii… 一般都要改成[1],[2],[3]…的样式。方法是:
你会发现正文和尾注中参考文献都是上标的形式,正文的上标是你想要的,但是尾注中不是你想要的。修改方式和谱图word一样,选中编号,按快捷键"ctrl+shift+=”即可。也可以选中,右击,字体,效果中上标项的勾去掉。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参考文献有几页,你会发现每页的参考文献前面都有一条横线,且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怎么删除?进入普通视图。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问题三:尾注前短横线的删除 word在尾注前会自动加上一条横线,一般都要将其去掉:
①将视图改为“草稿”
②ctrl+alt+d调出下方的尾注编辑栏,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短横线出现了,可以将其删除了。
2.给插入的参考文献加中括号。
用word自动插入的参考文献是没有中括号的,参考文献全部写好后要是一个一个加中括号太麻烦。用什么方法呢?按“编辑/查找",在查找栏中输入"^e",再替换为:"[^&]"。这时不管是文章中还是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都加上了中括号。我用过了!很好用。
在已经编辑好的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

如何在已经编辑好的参考文献后面添加致谢词,目录或其他文本一:改尾注格式。
二:正文后插入分节符。
详见下方。
第一步骤:改脚注尾注的格式。
1)将光标置于正文任意位置;打开脚注尾注面板。
如下图所示:
图表 1 图表 2
图表 3
1)打开脚注尾注面板。
将光标放置于正文任何位置,打开脚注尾注面板,如图1,尾注的格式改为节的结尾。
如图2,将应用更改于整篇文档。
如图3,单击应用,注意是应用而非插入。
第二步骤:插入分节符。
将光标置于正文结尾,打开插入分隔符面板。
如图操作:
1)如上图,在分节符上方输入参考文献标题!!!!!!!!!!
2)如下图所示:将原来参考文献标题,改为致谢词。
如果原来木有就手动输入呀!!!当然不是直接在原来一列应用文献的同一页。
一定是在走后一张空白页
哎!!!!!!!!!不知道我解释清楚了没有!!!!!!!!!就这样吧!!!!!!!!!!!!!!!!自己亲自完成,请尊重原稿哦!!!!!!!!!!!!!!!!!!!!!。
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致谢

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以及加致谢的方法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需要使用尾注: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项——插入——引用——尾注——设置尾注为文档结尾,编号1,2,3,...——插入。
2.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具体内容的地方。
3.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由上标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4.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5.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6. 对于需要多次引用的文献,可使用交叉引用的方法。
把光标放在文档需要交叉引用的地方,菜单项——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引用的文献或其他自动编号项。
点击插入,即可。
7. 如果修改了参考文献列表,全部选中文档,按F9即可全部更新。
添加标号上的方括号:1.用的尾注,在菜单中的开始——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e,替换为[^&]即可。
2.用的脚注,在菜单中的编辑——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f,替换为[^&]即可。
(这里建议在一篇文章都写完后再将方括号加上会省去很多意外的麻烦)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
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删除横线的方法:Word2003操作:(1)视图→普通(2)视图→脚注(3)窗口下面出现“脚注”,点击其右侧紧靠的“所有脚注”下拉菜单,选“脚注分隔符”,删除横线,Done。
使用Word脚注、尾注给论文添加参考文献并将编号修改成[1]的方法
![使用Word脚注、尾注给论文添加参考文献并将编号修改成[1]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e99af2910ef12d2af9e77d.png)
使用Word脚注、尾注给论文添加参考文献并将编号修改成[1]的方法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word2007、2010、2013)中单击“引用”选项卡2.点击小箭头设置脚注格式。
(修改成红框内选项)(为什么设置成“节的结尾”,是因为最后要在文章最后放置“致谢”,若设置成“文档末尾”,那文献引用就跑到“致谢”后面了)2.点击应用后,在需要插入论文的地方点击“插入尾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文献引用编号需要“[”、“]”,这个后面会说)5.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可用谷歌学术进行文献格式的自动生成,见最后)。
6.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或者点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7.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尾注的好处就在于,当你在文档中对文献应用进行插入、删除、修改顺序的时候,最后的文献会自动排序,完全省去人工排序的烦恼,这就是办公自动化。
8.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该给尾注编号加方括号了,并将尾注中的上标恢复成正常格式。
很多杂志和论文要求参考文献编号带有方括号,但是word的脚注/尾注中默认格式中唯独没有方括号。
如果用手动方法加入方括号,当你调整段落顺序后,参考文献的序号不会跟着调整,麻烦更大了。
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
查找内容输入“^e”,这时候在光标还在“查找内容”里面的时候,点击“更多”>>“格式”>>“字体”,勾选“上标”,点击确定。
在“替换为”中输入“[^&]”,点击“格式”>>“字体”,使“上标”前面的勾处于未选中状态,点击确定。
(如果用了脚注就查找脚注标记^f,再全部替换为[^&]便可以了,这就是带格式替换,原理就是将处于上标状态的文字替换成正常的文字)这时候“查找和替换”窗口变成:点击“全部替换”这是替换前:这是替换后:但是文章中的编号上没有变化,下面开始替换文章中的编号:这时候选中文章中任意一个标注(一定要选中),光标定位到“查找和替换框”>>“替换为”中,点击格式>>字体,勾选“上标”。
论文中如何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

论文中如何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
随着越来越丰富的科技资源,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互换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
论文中,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圣经,它们既可以使创新者受益于更多的信息,又可以为大家打开更多的思路。
要想在文章中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首先应该了解这篇文章的题目主题,阐述清楚被调查内容。
在这个基础上,利用自己调研阐明的内容,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将调查的内容分类、用恰当的语言来写出入义清晰的文章。
在文章的最后,应该交代出所涉及的参考文献,以此来让文章更可信,也利于致谢相关人员,通过他们的帮助,使研究成果得以造福于社会。
此外,在论文中互换致谢与参考文献位置,还有着因报纸、时事杂志、学术期
刊等新媒体的产生而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作用。
它使创新者获得全面详细的信息,常常以有创造性的方式来处理一些质量不高的文献,从而使论文充满特色。
总而言之,将致谢与参考文献的位置互换,对于科学家们能够从各个角度深入
地探究论文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同时,也都能给读者以更好的体验,为社会及科学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尾注后继续分节的方法

尾注后继续分节的方法
尾注后继续分节的方法
注释:“参考文献”后如何继续加入“致谢”
毕业论文撰写时:自动在文章末尾添加尾注,可简便的添加参考文献。
尾注一般处于文章末尾,尾注后仍需要添加“致谢”“结论”等;
方法:
第一步:将光标放在正文,点“引用”再点“脚注与尾注”对话框。
尾注:选“节的结尾”
编号格式:1、2、3、
将更改应用于:选“整篇文档”再点“应用”
此时所有的尾注都插入到了相应的小节如图1
图1
第二步:点“文件”下的“页面设置”选项,
在“页面设置”对话框选“版式”标签
选中“取消尾注”并应用于“整篇文档’
此时各个小节都取消了尾注如图2
图2
第三步:将光标放在尾注标题的末尾处,一般是:“参考文献”献字后,或者按“Ctrl+End”光标自动来到末尾。
点“页面设置”对话框,选“版式”标签。
“取消尾注”为不打勾状态,并“应用于小节”。
此时,仅在参考文献小节末尾显示尾注。
如图3
图3
第四步:将光标放在尾注标题,插入分隔符
点“插入”再点“分隔符”选“分节符”中的“下一页”
此时,尾注后又出现新的页面,可以添加“致谢”等内容完美解决o(∩_∩)o 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2007 参考文献后添加致谢的方法
当通过尾注法实现参考文献的自动编号后,参考文献往往文档最后面,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1、解决办法是在正文的最后,点击鼠标,然后转到菜单【引用】---【脚注】,将尾注对应的修改为节的结尾(如图1),然后【应用】。
图1
2、如图2【页面布局】---【分隔符】---【下一页】即可以在后面插入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等等。
图2
3、至于致谢等的页码不正确,可以选中页码,然后菜单【插入】---【页码】--【设置页码格式】,续前页就可以了!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