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参考文献和致谢
[整理版]致谢参考文献的格式
![[整理版]致谢参考文献的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9db3211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5.png)
致谢本次毕业设计虽然只经过了短暂的两个月,但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作为大学时代的最后一次作业,我希望也要求自己以积极、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完成,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本次毕业设计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帮助,不仅填补了知识漏洞,更使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了一个层次的提高。
从最开始工艺方案的确定,老师就为我们一个个的审阅与改正,在绘制装配图时,老师更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模具结构、怎样计算、甚至怎样查表,这样细心的教导使我们快速地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使我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我们小组的所有成员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带领我们09级的所有指导老师致谢!回首三年的大学生活,教育培养我的老师、辅导我生活学习的班主任、朝夕相处的同学……三年里所有快乐或悲伤的事情都从脑海中浮现出来,军训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挥手间就面临毕业。
即将面对社会的我既不担心,也不害怕,不管以后的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困难重重,我都会坦然面对,经历了磨练我们才会真正成长,也正是那些好与不好才构成了充实而精彩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都加油进取,也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参考文献[1]郎代兵.UG NX汽车自动化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56.[2]匡余华.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0~187.[3]杨关全,匡余华.冷冲模设计资料与指导[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6~189.[4]杨占尧.冲压模具图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08.[5]王均,许桢英.AtuoCAD2006机械图形设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56~123.[6]李志国.UG NX 6中文版机械设计与装配案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7~301.[7] 孔庆华,刘传绍.极限配合与测量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77~146.[8]彭建声,秦晓刚.模具技术问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5~193.。
参考文献和致谢的顺序

参考文献和致谢的顺序参考文献和致谢的顺序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参考文献和致谢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是对于引用他人相关研究成果的明确标记;而致谢则是向那些在研究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或机构表示感激。
然而,这两个环节的顺序究竟是应该怎样安排呢?以下是本文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的顺序参考文献在科研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用于标注主体论述所引用的他人研究成果,使读者能够准确地通过参考文献找到相应的文献资料阅读或查证。
因此,参考文献的顺序应该排在致谢之前,以体现研究过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那么,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可以根据引用文献的种类分为两类:数字排版法和作者-年代排版法。
数字排版法是指根据文章引用的先后顺序,给文献资料标上数字编号,按照编号标准进行列出;而作者-年代排版法则是根据文献作者和年代的先后顺序进行标注。
两者各有优劣,具体使用哪种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灵活选择。
致谢的顺序致谢作为学术研究中的一种表扬和感激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一般来说,致谢的位置通常在参考文献之后,但在正文之前。
致谢的内容各有不同,可以是对于研究过程中为你提供指导的导师和同事的感谢,也可以是对于资金、设备等的资助和支持的感谢。
此外,对于致谢的标准和格式,也需要我们注意。
一般来说,致谢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而且需要对于致谢对象有明确的称谓和标示。
比如,当我们对于导师的支持表示感谢时,应该充分表示出导师的学位和职称,同时如果导师曾经为我们提供具体的意见和指导,也应该详细列出。
总结参考文献和致谢在学术研究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它们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向读者传递出严谨科学的研究精神,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作者的诚信和感激之情。
在排版顺序上,我们应该将参考文献放在致谢之前,并根据引用文献种类的不同选择数字排版法或者作者-年代排版法进行标注。
而在致谢的标准和格式上,我们则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充分体现出致谢人或机构的重要性。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科技论文写作规范1.论文结构写作规范作为科技期刊发表的论文,其基本要素应包括: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
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必要时)、参考文献为主体部分。
其前为前置部分。
必要时,其后可加附录部分。
1.1 题名与层次标题1.1.1 题名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
一个好的题名,常会使文章增色添辉,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如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因此,在写作时应考虑用言简意赅的20字以内的词语组合为宜.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题名中常见的问题如下:1) 题目大、内容少和题目小、内容多。
这主要是没有把握好文题关系.对于前一种,或根据内容重新给题,或根据题目充实内容;对于后一种,应把握好与题目无多大关系的略写或不写。
2) 随意设置副标题。
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设副标题,仅在靠正标题无法完全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时加设。
同时要注意避免副标题大于主标题。
3) 连用同义、近义词。
如“××分析研究”,“××研究探讨”。
“分析、研究、探讨”为近义词,题名中保留其一即可。
4) 拔高文章层次。
有的文章只是一般的论述分析,谈不上研究,但作者往往喜欢冠上“研究”二字作为题目,这就很不恰当地拔高了文章的层次,因此“研究”一词应当删去。
1.1.2 层次标题科技论文层次划分的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但不少作者仍在沿用中文数字表示法。
层次划分的章条层次可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点,末尾一级不加。
层次分级以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
它的正确位置是各级章条顶格书写。
层次标题中,最好不用标点符号,实在删不下去的,可采用空格方法断开。
1.2 作者署名与摘要1.2.1 作者署名对于论文作者,除在题名下方署名外,还应在首页地脚处(下方)对文章的主要作者按以下顺序刊出其简介: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主要从事什么研究.便于让读者更详细地了解论文责任人。
参考文献后致谢怎么写范文模板

参考文献后致谢怎么写范文模板
致谢。
本论文的完成离不开某某某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某某某教授,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予我很多的指导和支持,从选题到论文的具体写作都给与了我极大的帮助,使我在这一年的研究中获益匪浅。
他的关心、鼓励和指导使我顺利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同时帮助我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此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他们在研究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他们不仅帮我查阅资料,还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探究课题。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一直支持和鼓励我,让我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我的研究梦想,谢谢你们。
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在这篇论文的致谢中,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致谢与参考文献顺序

致谢与参考文献顺序
致谢与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致谢部分用于感谢对研究项目有直接或间接贡献的人士,而参考文献部分则列出了在研究过程中所引用的其他文献。
在大多数学术论文中,致谢一般放在正文的开头或结尾。
它提供了一个场合,使作者可以向那些为研究项目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个人或机构表示感谢。
这些人可能包括导师、同事、实验室技术支持人员、资金赞助机构等。
在致谢部分,作者可以简要地描述这些人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并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参考文献部分通常放在正文的结尾,并按照特定的引用格式列出。
这些引用格式可以是APA、MLA、Chicago等。
在参考文献部分,作者需要列出在研究过程中所引用的其他学术文献、书籍、期刊文章、报告等。
这些引用的目的是为了支持作者的观点、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并向读者提供进一步深入了解该主题的资源。
参考文献的顺序通常是根据引用的文献列表的出现顺序来排列的。
这意味着当一个文献在正文中首次被引用时,它将在参考文献列表中的第一个位置。
以后,如果同一文献再次被引用,它将保持在同样的位置。
这种顺序的排列方式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相应的引用,并追溯到原始文献。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正确使用致谢和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致谢部分展示了作者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研究项目所获得成果的认可。
参考文献部分则确保了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并允许读者进一步探索相关的主题。
因此,适当地致谢和引用文献对于一个成功的学术论文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

安徽理工大学结论目前,监控和导航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有着光明的市场前景。
随着GPS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全球定位信息需要结合转换技术和电子地图来完成。
采用适当的坐标转换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监控和导航系统定位的精度。
进行GPS定位信息的WGS84坐标和电子地图的北京54坐标及西安80坐标之间的坐标转换在我国定位技术中最为常用。
该坐标转换系统根据目前我国常用测绘坐标转换的需求,利用当前主流的坐标转换方法和数学模型(如七参数法、二参数法、四参数法),基本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 (l)在给定椭球参考系并设置好投影参数后实现同一坐标系下不同坐标(大地坐标,空间直角坐标,平面坐标)之间相互转换(2)在选择好转换模型并给定转换参数后实现不同参考系下各坐标系(WGS84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国家80坐标系,独立地方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
(3)根据不同的转换模型及给定公共点的数量选择不同的参数计算方法计算参数。
(4)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对转换数据可以进行编辑存储。
在对系统测试时可以看到实测数据和计算数据之间的差值在大多在小数点后,说明该系统精确度颇高。
但由于采集的数据有限,不能更好的分析一些较大的误差产生的原因,只是分析了大概的原因,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需要更多数据的检验来完善,这是该坐标转换系统不足的地方。
本系统使用方便,简单易懂,对于测绘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坐标转换方法和数学模型都可以及时的更新到该坐标转换系统中去。
采集更多的数据来分析比较不同转换模型的优缺点,改进坐标转换的方法和模型,进一步提高该坐标转换系统的精度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1]徐卫明,张立华,殷晓东,等.基于转换异常场的GPS坐标转换技术.测绘通报,2004.3537.[2]陈健、晁定波.椭球大地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3]李延兴.一种由地心直角坐标到大地坐标的直接转换[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4]罗冰.GPS手持式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简易解算方法[J].地矿测绘,2003.12-18.[5]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绘平差教研室编著.测量平差基础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6]李宜龙、徐卫明.基于转换异常场的平差四参数法GPS坐标转换技术,2003.25-32[7]刘基余,李征航,王跃虎,等.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8]周海,夏介明. WGS-84坐标系和BJZ85坐标系的转换及DGPS测量[J] .水运工程,1997.85-92[9]刘大杰,陶本藻.实用测量数据处理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0.[10]刘基余.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1]习黎勇、袁建平.差分GPS基准站坐标系统转换误差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15卷第3期,22-29[12]钱天爵、瞿学林.GPS全球定位系统.海军出版社,1989.41-46[13]高星伟、李毓麟.PZ90与WGS 84之间的转换参数.测绘通报,1999年,第7期,16-19[14]孙健.北京54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水运工程.2002.77-82[15]洪大永.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及其应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16]李洪涛、许国昌等.GPS应用程序分析.科学出版社,1999.247-255及268-275及284-305[17]丁树友.实时差分GPS坐标转换问题初探.水运工程,1994年,第9期.25-39[18]张楠董,晓晶,张健.WGS-84坐标系与BJ-54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及精度探讨(1.北京中机科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9个部分

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9个部分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9个部分:题名、论文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
1 题名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忌讳皮大馅小、盲目拔高、词语重复、语序错乱。
1.1 准确恰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与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
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1.2 简明扼要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
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盾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1.3 醒目规范便于检索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题目中使用的词语要尽可能地使用关键词表中的规范词语,以便于论文传播中的摘引和检索。
科技论文除总题目以外,一般还有层次标题。
层次标题是指除题名之外的各个级别的标题。
通常将其分为章、节、条、款几个层次。
层次标题在结构形式上可使整篇内容层次分明;从内容上是对每章、每节中心内容的概括,其实就是所谓的“提纲”。
灵感之后,起草之前,必然有一个构思阶段。
构思是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抽象把握和设计,以抽象思维为主。
构思简单地说就是整体思索,"想"文章。
提纲是构思的外化和成果,实际上相当于用序号和文字符号所组成的一种图表。
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格式(各部分要求)

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毕业论文(设计)一般由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绪论)、正文(本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注释、附录等要素构成。
一、标题 标题是论文的眉目,又称“题名”、“文题”、“题目”。
古人说“题括文意”,也就是指标题要概括文章的内容,体现文章的主旨或尽可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论文的标题一般包括总标题和小标题。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位于首页居中位置。
主要有五种形式: 1.观点式标题。
主要揭示文章的观点,表明作者对问题的看法。
如《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改革的步子要加快》、《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教育》。
2.内容式标题。
主要揭示文章的内容,表明作者论述的重点所在。
如《现代鸡尾酒的推销艺术》、《浙江地区1861例疑似NGU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3.议论式标题。
一般在标题语句的前面或后面标有“谈”、 “论” 、“试论”、“试析”、“探索”、“探析”、 “探讨”、“研究”、“思考”、“刍议”等词语,以表明文章的体裁。
如《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义乌外贸模式探析》。
4.提问式标题。
用设问句的形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
如《国有企业能退出竞争领域吗?》、《中国加入WTO的条件还不成熟吗?》。
5.主副式标题。
正题揭示文章的主题或表明观点,副题交代文章研究的内容。
如《秘书理应是通才一谈秘书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低吟与高歌一陶渊明诗文风格浅议》。
(二)小标题。
论文是讲究层次性的,设置小标题主要是为了清晰地显示论文层次。
最常用的方式是:序码+本层次内容高度概括的文字。
值得指出的是,这个序码的标法,社会科学类论文一般采用“一、二、三,(一)、(二)、 (三)...” 这种形式;自然科学类一般采用“1、2、3,1.1、 1.2、 ……”这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
若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
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注意:不得在结论中发表个人的感想,比如学会了什么知识,得到了锻炼,这类情感类的文字不得在结论中出现,可放在致谢中。
附录
若只有一个附录,就不用加编号,即不用写出附录1。
若附录有序号,附录中间可不加空格。
附录不是必须的。
只有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才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
附录中一般不提倡附代码。
附录中的图、表要求同之前的要求。
图表和公式单独编号:图附-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文字体使用宋体,小四;西文字体使用Times New Roman,中文参考文献的逗号使用中文字体下的逗号,英文参考文献下的逗号使用西文的逗号。
参考文献中的点使用后需空西文下的一空格。
小括号的使用应是西文下的括号。
冒号的使用根据冒号是在中文参考文献还是英文参考文献,中文使用中文的冒号,西文使用西文的冒号。
英文参考文献需要至少5篇,英文参考文献中不得出现汉字。
若是中文出版社出版的原版书籍,需要将中文出版社及其它汉字自行翻译为英文。
英文参考文献实词首字母大写。
参考文献的排序是根据在论文中引用时出现的顺序定。
网上及著作图书类参考文献可不加起止页码,但要尽量少用,其他类参考文献都需要注明起止页码,包含学位论文类文献。
鼓励多使用期刊类参考文献,期刊类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所有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
一条参考文献占了多行,应对齐行首部,如下。
常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参考:①期刊〔J〕;
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
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⑨专著或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A〕;⑩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网上期刊〔J/OL〕;网上电子公告〔EB/OL〕)
[1] 高大钊. 岩土工程的回顾与前瞻[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益敏,陈页开,韩大建,等. 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影响的实例分析[J]. 岩石
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6):920-924
[3] Karr C L, Gentry E J. Fuzzy Control of pH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J]. 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 1993, 1(1): 46-53
[4] Eaton M, Keogh P S, Edge K 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ressures within the
Meshing Teeth of Gear Pumps[C].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Aerospace Actuation System and Components. Toulouse.
France: IEEE Press, 2001: 13-15
[5] 陈海鹏. 长江三峡库区大河坝滑坡治理工程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2:28-38
[6] 建设部. 关于公布数字化景区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EB/OL]. http:
/// gzdt/ 2006-01/19/content_163830.htm.[2006-01-19]
致谢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
致谢的书写需要注意指导教师名字不得写错,他、她不得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