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获奖作文指导:顺叙和倒叙精编版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技巧:倒叙式

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技巧:倒叙式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技巧:倒叙式倒叙式:根据情节安排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的片段提到的前面,再继续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式妙处:可以避免叙事结构单调、刻板,能够增强的生动性,使悬念丛生、曲折有致。
倒叙式适用下列情况:为突出主题而将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提到前面。
在情节较为简单平淡的中以改变结构或制造悬念的方式完善表达效果。
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倒叙式,都应当充分考虑所叙述事件的内容与形式,切不可为了倒叙而倒叙。
打开一扇窗厦门一考生望着那女孩离去时活泼的倩影,我一时陷入沉思当中。
那女孩教会我如何为心灵打开一扇窗。
夏天被一声声蝉鸣迎了过来,不过打心底我恨透了夏天,汗流浃背,炎热不给你一丝逃跑的机会。
所以一到夏天我的心也跟着浮躁了起来。
一天,我从补习班出来,到了车站,太阳如一个油淋淋的鸡蛋黄淋了下来,天空似乎发出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车站牌似乎要被烤焦,远处的湖水似乎也要沸腾起来。
什么鬼天气!我嘟囔着。
不过我的救星来了,一辆公车开了过来,我不顾一切跳了上去,找了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下。
不知何时旁边又坐了个比我小两三岁的女孩子,手中和我一样拿着一瓶矿泉水瓶,天气太热了,我早早就将水一饮而尽。
哥哥,你能帮我打开一下窗户吗?一声甜如蜜糖的话从旁边传了过来,我侧过脸,只见那女孩扎着两条麻花辫,有瓷器般光洁白皙的皮肤,脸上浮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笑意。
开什么窗,车里开着空调,一开窗岂不热煞我也?我调侃道。
小女孩用手指指向窗外,示意向外看。
映入眼中,像是一个巨大的麻袋,似乎装着不少塑料瓶,视线向下移,竟是一个矮小的老人,背弯得像个虾米,皮肤被烈日烤的焦黑,光着脚行走着,五官聚拢,表情痛苦,显然,他以捡破烂为生。
公车正遇到交通拥堵,老人越来越靠近,我转过脸,看见女孩那双清澈得如清泉的眼瞳,怔住了。
红灯转成绿灯,我好像被针刺了似的一个激灵,打开窗户,女孩将手中的瓶子递放在我手中,老人接住这两个瓶子,抬起头,给了我们一个和善的微笑。
高考作文高分技巧:顺叙法

高考作文高分技巧:顺叙法导读:本文高考作文高分技巧:顺叙法,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特点】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范文】泥土情怀去年二月,外公上城里做了阑尾手术,之后住在我家里将近一个月。
如此的“娇生惯养”显然让大半辈子扎在地里的外公不习惯了,他想给家里做些事。
做饭?煤气灶,电饭煲还勉强凑合,微波炉就简直摸不着头脑了。
“挣扎”了几天,外公改变了方向,扬言要给我们种点绿植,改一改我们家死气沉沉的现状。
妈妈找来5个花盆,里头装满了土,全是以往买回来的成品绿植,不出一月全死了。
外公凑上前去,看了看土色,黑紫黑紫的。
又用手指摁了摁测测硬度,接着撮起一小把在指间捏了捏、放到鼻前闻一闻。
眉头一皱,将土掸回了盆中,不屑的说:“这算个什么土,还不是种什么死什么!”妈妈争辩到:“这些是营养土,营养成分都配得好好的,浇点水就能活。
”外公撇起嘴,仿佛很嫌厌的样子。
下午外公要我帮他带路,出去挖点土。
我还从没见过种东西,十分好奇,领着他左看右看,却也没有适合的土,外公要求高,建筑工地的沙土不要,干裂的黄土不要,这可让我上哪找?最后我跳进花坛子拨弄一盆土,拖着他赶紧跑,怕别人看见了骂。
回家后,外公就着满满一盆土挑挑拣拣,一边拣一边抱怨:“我说这城里的草怎么的这么蔫头搭脑的呢,就这土也配叫土?”说着又从土里扒出了一缕塑料,外公气得连连摇头。
外公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这些土,挑出石块,枯枝,捏碎土块,一会儿工夫一整盆土只剩一半多。
外公往里浇了点水,不种什么,说要先“醒醒土。
”他庄严地把半盆土搁在了阳台上,望着他们,外公轻轻说道:“土是有灵气的,你甭指望不侍弄就有好收成,你对他好,它才给你回报。
”几天后,我上学了,外公也回家了,临走前把那盆土种上了东西,并叮嘱妈妈天天浇水,不得偷懒。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

记叙文写作技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的特点区别、运用技法语文梦工场2019-07-10 08:09:13写记叙文,要有个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得恰当,才能叙述得条理清楚,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一)顺叙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顺叙又称直叙或正叙。
采用这种方法,文章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情节的推进呈现明显的单一线索,环环相扣,没有安排刻意的曲折和暗线。
即便是故事最后,老画家死于肺炎,欧·亨利也没有故作神秘,而是让两个生者直接面对这个事实,故事戛然而止。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我与地坛》(节选),散文的前两部分内容,表面上一是写地坛,一是写母爱,相对独立,各自成篇,但实际上二者互为说明,互为映照,都是在描写母亲的伟大。
前者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地坛——大地母亲的伟大,后者是用写实的笔触再现生身母亲的伟大,两部分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象征类比意义的浑然整体。
不论是地坛还是母亲,都是给予作者生存感悟、重获新生的精神源泉。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二)倒叙1.倒叙的定义在修辞学上,原本应该顺着这么说,但为了某种需要,却故意将其倒过来说,称为倒装。
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就远比顺着文法规律而描述的“瞧去,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鲜活太多了。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顺序、倒叙、插叙的作用附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顺序、倒叙、插叙的作用附练习题“顺叙”也称正叙,叙述的手法之一。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使叙述的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倒叙”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铺直叙和结构的单调。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
作用:1、补充、交代内容情节,使结构完整,内容丰富。
2、衬托人物品质。
3、为后文做铺垫。
4、突出文章的中心。
补叙的作用:在叙事之后再补充叙述事件的结果等内容。
补叙只对情节中的人、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
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和补叙都是同一件事。
顺叙、插叙、补叙、倒叙如何区别?一般叙事必须包括时间、人物、事件(开始、经过、发展、高潮、结局)三个要素。
首先顺叙与插叙是一个范畴的,都是中心叙事,它们是构成一个叙事的。
而补叙与插叙属于另外一个范畴,它们是补充或扩展一个叙事的。
例如,“今天傍晚(时间),我家的狗被自行车撞死了,我(人物)很伤心(事件)”。
顺叙,简单来说就是记“流水账”,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把事情从头到尾说出来)而,“我今天很伤心,因为傍晚时候我家的狗被自行车撞死了”。
倒叙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先把故事的结果,或造成的影响,或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放置在开头。
插叙就是插入与中心事件之外的相关情节,如一些回忆或典故等,如在该例中“狗被撞,很伤心”这个基本事件中插入你买狗或养狗的情节,又或别人的狗被撞等,这一部分的叙事方式就属于插叙。
而补叙是补充对中心事件或人物的说明与交待。
如在本例中,你补充自己忘了关门让狗跑了出来,或最后把骑自行车的人打了一顿等,就属于补叙的范畴,它的作用是使得文章的情节更完整或逻辑更缜密。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附:实题演练)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附:实题演练)一、定义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
二、种类1.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3.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4.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5.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6.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三、特点1.顺叙法: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2.倒叙法: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3.插叙法: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4.补叙法: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顺叙和倒叙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顺叙和倒叙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下面是整理的顺叙和倒叙,欢迎大家阅读!【顺叙和倒叙】记叙文中常见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这四种叙述方法。
这四种方法如果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思路畅通、波澜起伏、记事完整、锦上添花。
其中顺叙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叙述。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这样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如课文《第一次跳伞》就是采用顺叙的手法顺着跳伞这件事固有的次序,写了到机场飞机起飞时跳伞着陆后的全过程。
其中着重写了跳伞经过:准备跳伞→跳出机舱→飘在空中→双脚着地。
这也是按事情发展的实际过程,写得有条不紊。
更重要的是:全文能紧扣第一次跳伞所特有的感受来写,在顺叙中突出重点。
飞机起飞时重点写在空中看地面的新奇感觉;跳伞经过着重写了在半空中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着陆后主要写愉快轻松的心情。
经过这样的剪裁处理,避免了顺叙的文章容易出现的平铺直叙的弊病。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内容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恰当地运用倒叙可以使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文章叙述也生动,结构也曲折多变。
正如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
如《永不忘记》一文,作者采用把情节的结局放在开头叙述,然后再叙述情节的发生、发展。
这是最典型的倒叙。
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到她语带感情,几致哽咽)写潘老师和王翔的父亲、妹妹到车站送王翔上大学,王翔送给潘老师一幅自画像。
无限的深情都凝结在一幅画着一个卖冰糕的孩子,写着永不忘记,谢谢老师的铅笔画上。
画有什么含义?永不忘记什么呢?这种先叙述事情结局的手法既点了题,又制造了悬念,可以引起读者急切的关注。
【写作指导】倒叙写法及范文展示

【写作指导】倒叙写法及范文展示【明确方法】记叙顺序四种。
第一,正常的记叙顺序;第二,倒叙法;第三,补叙法;第四,插叙法。
【增分技巧】——倒叙法倒叙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例文展示:有你,我的生活很甜“妈妈,妈妈,槐花开了…”,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入耳际,在这让人酥软的童声里,我想起了与你相伴的时光,刹那间,甜蜜漾上心田。
五月时节,纤草初渥,春风抚遍门前老槐,酝酿了一冬的花事,在我七岁的那个清晨活泼地盛开。
我穿着花衫裙,在树下跳来跳去:“妈妈,妈妈,槐花开了-”画眉在枝头啼啭,阳光透过层层绿叶,斑驳成透明的圆点,痒酥酥地洒在手臂上。
屋里的你拿来竹篮和剪刀,板起脸嗔怪:“臭丫头,一天到晚喊妈妈。
”一边却又笑着,踩在板凳上折下一根缀满白花的枝条,轻轻剪下一串槐花放入篮中。
我嚼着花朵,乖乖在一旁帮你扶着板凳,想着一会儿能吃到清甜的槐花饼,心里甜得开了花。
叶的影灵动成你裙上的花纹,阳光照在你的脸部,映出浅金的绒毛。
那双清澈的眼眸荡漾着树叶的绿意,你的笑是甜的。
霎时间,我竟呆住了,逆着光,我才发现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好看。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用来形容彼时的你再合适不过,你的眼眸中流泻出爱的甜,那甜将我的心填得满满的。
我偷偷地将一朵槐花戴到你的发上,却不料你一转头,发现了我的“阴谋”,我连忙在你的怀中撒娇:“妈妈,我也要摘嘛。
”你装作无可奈何地撇撇嘴,戳了一下我的脑门:“怎么就你一天天鬼点子多。
你用臂膀将我轻轻托举起来。
我笨拙地举起剪刀,剪下那枝头翩翩欲飞的白蝴蝶。
蜜蜂在耳畔嗡嗡,阳光倦懒怡人。
我仿佛坐在云端,竟不自觉有些飘飘然。
“你要累死你妈妈呀,个儿不大,重量倒不小。
”我咯咯地笑出声来,心中的甜意更浓了,像是浸在了蜜罐里。
夕阳渐沉,我吃着你刚做好的槐花饼,嘴里是甜的,心里也是甜的,整颗心都被爱意和甜意包裹住了。
[中考作文]2021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与范文:倒叙
![[中考作文]2021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与范文:倒叙](https://img.taocdn.com/s3/m/82bcd20d5ef7ba0d4b733b14.png)
[中考作文]2021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与范文:倒叙2021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与范文:倒叙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范文】这是一张我珍藏的照片,记录着我跳舞时的精彩瞬间。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就会想起小学三年级时自己第一次参加演出的情景。
那是一座流光溢彩的舞台,活泼可爱的我正随着轻柔悦耳的节奏,跳着美丽的孔雀舞呢。
在乐曲的伴奏下,我的笑容灿烂如花,舞姿灵动优美。
我陶醉在舞蹈之中,忘记了自己,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一切……演出结束后,我的耳旁只听得见台下观众的欢呼声、鼓掌声。
谢幕之后,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练习舞蹈时的一件件往事……暑假,火辣辣的太阳照射着大地。
知了不停地喊着:“热啊——热啊——”而我却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等呀等呀,盼呀盼呀,终于,同学们陆续都来了,老师们也来了,舞蹈室里顿时热闹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舞蹈队培训,心里充满着激动与好奇。
干净整洁的大厅里吊着蓝色的大灯,音乐响起来,地板也闪烁起来。
我们跟着老师的动作,随着乐曲的节奏,开始了基本功的`练习。
我们一会儿下腰,一会儿劈腿,一会儿做复杂的动作……虽然有些劳累与疼痛,但是,我们仍然欢快地跳着、笑着。
一天天的坚持,让我越来越了解练习舞蹈的艰苦。
我也曾泄过气,但是想到妈妈告诉自己的话:“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于是,我又挺起腰,咬紧牙关,继续坚持训练。
老师也在一旁鼓励我们:“加油,坚持下去!”我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坚持下去,坚持下去!”一天、两天、十天……渐渐地,我凭借着自己的毅力,把“拦路虎”给打倒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获奖作文指导:顺叙和倒叙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2017年高中作文指导:顺叙和倒叙
【顺叙和倒叙】记叙文中常见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这四种叙述方法。
这四种方法如果用得好,可以使文章思路畅通、波澜起伏、记事完整、锦上添花。
其中顺叙是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叙述。
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这样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如课文《第一次跳伞》就是采用顺叙的手法顺着跳伞这件事固有的次序,写了“到机场”“飞机起飞时”“跳
伞”“着陆后”的全过程。
其中着重写了“跳伞经过”:准备跳伞→跳出机舱→飘在空中→双脚着地。
这也是按事情发展的实际过程,写得有条不紊。
更重要的是:全文能紧扣“第一次”跳伞所特有的感受来写,在顺叙中突出重点。
“飞机起飞时”重点写在空中看地面的新奇感觉;“跳伞经过”着重写了在半空中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着陆后”主要写愉快轻松的心情。
经过这样的剪裁处理,避免了顺叙的文章容易出现的平铺直叙的弊病。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内容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恰当地运用倒叙可以使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文章叙述也生动,结构也曲折多变。
正如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文须错综见意,曲折生姿”。
如《永不忘记》一文,作者采用把情节的结局放在开头叙述,然后再叙述情节的发生、发展。
这是最典型的倒叙。
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到“她语带感情,几致哽咽”)写潘老师和王翔的父亲、妹妹到车站送王翔上大学,王翔送给潘老师一幅自画像。
无限的深情都凝结在一幅画着一个卖冰糕的孩子,写着“永不忘记,谢谢老师”的铅笔画上。
画有什么含义?永不忘记什么呢?这种先叙述事情结局的手法既点了题,又制造了悬念,可以引起读者急切的关注。
这里又借人物对话交代画上的孩子就是王翔,他是个难得的好孩子,他能上大学全靠潘老师的帮助。
自然地引起倒叙。
【技法指导】顺叙的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1.按时间顺序记叙。
如《芦花荡》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夜晚――一天夜里――第二天)的推移,记叙了芦花荡撑船的老头子。
他的自信,他的自尊,对自己的同志是一腔柔情,对敌人是充满仇恨,让日本鬼子胆战心惊。
2.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3.以事情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序来叙述事件。
如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
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
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的类型大致也可分为以下三种: 1.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先将故事的结局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故事经过,这样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如《种树“种到”联合国》一文,作者把事件的结果放在开篇:“王果香要去联合国了!”,使用倒叙的手法将情节连缀在一起,这就给读者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往下去看,探究王果香去联合国的原因。
接下来介绍王果去联合国的原因,解开读者心中的谜团。
2.有的文章是把故事中最突出、最扣人心弦的片段提前,这样能刹那间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起到先声夺人的效
果。
请看下面的例子: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我寻思着给她寄一件生日礼物。
小时
候家里穷,母亲拉扯我们姐弟三人,吃尽了苦头,如今我们长大成人,却一个个
远离了她。
母亲说,我们是她放飞的鸽子,她愿意看我们飞得又高又远。
然而,
母亲生日时,我们却不能在她身边。
我决心为母亲买一件称心的礼物。
在衣物柜台,一团火红映入眼帘,挂在衣架上,如一团漂亮的火焰。
记忆之门忽然被打开了――那是一件漂亮的红毛衣……(《三件红毛衣》――林凤谦)这段文字中,作
者先写为母亲购买生日礼物,再写看见红毛衣想起小时候母亲拆毛衣织毛衣的往事,然后写到我买下红毛衣作礼物,姐姐和弟弟也买了红毛衣作礼物。
将想为母
亲购买生日礼物的想法放在开头部分,显然,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增强感染力,
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
3.还有的文章是开关部分不涉及具体的内容,作者由
眼前的某一事物引起联想,通过一段议论或抒情性的文字,导入对往事的回忆,
然后再将所要叙述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如《一件珍贵的衬
衫》,就是由当年周总理叫工作人员送的那件衬衫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突
出地表现了总理那平易近人的崇高品格,表达了作者对总理的深深怀念之情。
另外,在电影创作中,也经常用倒叙这种方法。
从故事的结果开始叙述,然后再
开始回述故事的发生和发展。
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叙述年迈的上
尉带领几个年轻的人在扫墓,然后倒叙墓碑下牺牲的年轻的女战士们在卫国战争
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影片结尾又回到墓碑前。
影片《西安事变》《廊桥遗梦》
《泰坦尼克号》等都用了这种方法。
【典例分析】顺叙典例展示: 1.《桃花源记》这篇短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渔人进出桃花源的整个
过程。
从沿溪、穷林、得山、见洞、入洞、洞内所见所遇、离洞而归、至复寻迷路,完全按照渔人的游玩经历一一叙写,使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
但作者在描
写这一过程中,并不仅仅是平铺直叙其事,而是在叙述中间以景物描写,打破了
人们常用的一叙到底的笔法。
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
”由远而近,自上而下地写出了桃花分布范围及林内的优美景色。
神秘的色彩吸引着读者,且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
再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写出了桃花
源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安居乐业的优美社会环境。
这种叙述中间以景物描写的方法,使故事情节时断时续,一方面可以激起叙事的波澜,形成悬念;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提供了间歇的空间,不至于因故事情节的紧张而感到过分沉闷。
2.《变
色龙》一文也成功地运用了顺叙的方法。
随着狗的身份发生了六次变化,警官奥
楚蔑洛夫的判定也发生了六次截然不同的变化,有力地讽刺了沙皇统治的残暴、
腐朽。
3.《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