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设计技术说明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未经审核版)一、设计规模工程设计规模为10.0万m3/d,截流倍数n0=1;远期总规模确定为20.0万m3/d。

总变化系数的确定,根据公式K总=2.7/Q0.11。

经过计算确定该项工程总变化系数为1.3。

本工程主要建(构)筑物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系统、污泥处理系统、除臭系统及综合楼等。

建(构)筑物间的相互关系,在总图布置和高程设计时,进行统一考虑。

其中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改良曝气沉砂池、污泥脱水间等土建和设备规模均按远期20万m3/d。

变电所等土建规模为20万m3/d,设备规模为10万m3/d。

水解沉淀池、生物滤池及紫外线消毒槽等按照近期10万m3/d设计。

二、工程自控要求1、工程设计进水水质COD 350mg/LBOD5200mg/LSS 220mg/LTN 40mg/lNH3-N 30mg/LTP 3mg/L 2、工程设计出水水质:COD <50mg/LBOD5<10mg/LSS <10mg/LTN <15mg/LNH3-N <5mg/LTP <0.5mg/L3、污水处理流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项目BOT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一级A标准,采用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

4、出水消毒处理后尾水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消毒。

5、近期工程仪表进水在线检测仪表COD,范围0~1000mg/lPH,6~9温度,5~50ºCNH4-N,0~100 mg/l流量计,DN1500 0~11000m3/h出水在线检测仪表COD,范围0~100mg/lPH,6~9温度,5~50ºCNH4-N,0~20 mg/l流量计,DN1400 0~10000m3/h一、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池1.格栅前后设置超声波差压液位计1套,共计3套范围0~1m。

2.污水泵池内设液位计1台,范围0~10m。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技术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技术手册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技术手册第一章介绍在目前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背景下,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关键的环境保护工作。

本技术手册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以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污水处理工程概述2.1 污水处理工程的定义与目的2.2 污水处理工程的分类2.3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3.1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原则3.2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其特点3.2.1 活性污泥法3.2.2 厌氧消化法3.2.3 人工湿地法3.2.4 膜法3.2.5 其他工艺第四章污水处理设备选型与设计4.1 污水处理设备的种类和特点 4.1.1 曝气设备4.1.2 沉淀池4.1.3 滤料4.1.4 膜组件4.1.5 其他设备4.2 设备选型的考虑因素4.3 设备布置设计原则第五章污水处理系统设计5.1 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 5.1.1 进水系统5.1.2 处理系统5.1.3 出水系统5.2 污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设计 5.2.1 进水处理流程图5.2.2 处理系统流程图5.2.3 出水处理流程图5.3 污水处理系统的容量计算和调整原则第六章污泥处理与利用6.1 污泥处理工艺6.1.1 脱水处理工艺6.1.2 热化处理工艺6.1.3 堆肥处理工艺6.2 污泥处理设备选择与设计6.3 污泥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与设计第七章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与维护7.1 运行管理制度设计原则7.2 污水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7.3 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的制定结语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技术手册旨在提供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参考指南,内容包括污水处理工程的概述、工艺选择、设备选型与设计、系统设计、污泥处理与利用以及运行与维护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手册的使用,能够为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技术支持,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污水设计说明范文

污水设计说明范文

污水设计说明范文污水设计是为了处理一种被废弃的水类,其中含有人类生活和工业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质,通常被称为污水。

污水设计的目标是将污水清除净化,以达到可以安全地排放或再利用的标准。

以下是污水设计的说明。

1.设计目标和要求:-控制水的流量:根据预测的污水产生量和规模,确定处理设备的尺寸和容量。

-移除悬浮物:通过沉淀池、过滤器或其他方法,将悬浮物从污水中移除。

-分解有机物:利用生物降解过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更简单的成分。

-消除有毒物质:通过化学处理或其他方法,将有毒物质从污水中去除,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达到排放标准:设计的处理系统应该能够将污水处理成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

-提供可再利用的水源:如果可能,设计的处理系统应该能够将处理后的水用于灌溉、冲洗等非饮用水用途。

2.工艺选择:-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法等,适用于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工程,效果稳定可靠。

-高级氧化工艺:如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或有毒物质的污水。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工艺:具有高浓度的微生物生物膜、高处理效率、操作灵活等优点。

3.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沉砂池、细菌过滤器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沉淀物和悬浮物。

-生物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池、曝气池、沉淀池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更稳定的无机物质。

-高级处理设备:如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等,用于消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污泥处理设备:污泥干化、污泥沼气等,用于对处理过程中剩余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利用。

4.设计流程:-收集和分析数据:包括污水产生量、水质情况、处理前后的水质要求等。

-工艺选择和设备配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工艺和设备,并进行配置。

-设计参数计算:根据具体的处理要求和设备特性,计算出各项设计参数,例如流量、悬浮物去除率、氧化效率等。

-设计草图和施工图: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出设计草图和施工图,并指导实际的建设工程。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 (3)第二章水厂规模的确定及水质分析 (3)第一节水厂规模的确定 (4)第二节处理水质分析 (5)第三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5)第一节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5)第二节工艺流程的确定 (7)第四章污水厂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8第一节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8)第二节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0)第三节泵后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2)第四节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14第五节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17)第六节传统活性污泥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21)第七节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26)第八节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设计计算 (28)第九节巴式计量槽设计计算 (30)第五章污泥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32)第一节污泥量计算 (32)第二节污泥泵房设计计算 (33)第三节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34)第四节贮泥池设计计算 (36)第五节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计算 (37)第六节机械脱水间设计计算 (40)第六章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42)第七章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43)第一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 (43)第二节污水高程系统计算 (45)第三节污泥高程系统计算 (46)参考资料 (50)附: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第一章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第一节城市概况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

设计说明书污水处理厂

设计说明书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1设计任务1.2设计内容1.3基本资料1.4设计水质水量计算第二章污水的一级处理2.1格栅设计计算2.2沉砂池设计计算2.3初次沉淀池设计计算第三章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计算3.1设计参数3.2平面尺寸计算3.3进出水系统3.4其他管道设计3.5剩余污泥量第四章生物处理后处理4.1二次沉淀池设计计算4.2消毒设施计算4.3计量设备设计计算第五章污泥处理构筑物计算5.1污泥量计算5.2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5.3贮泥池设计计算5.4污泥消化池设计计算5.5污泥脱水第六章污水处理厂布置6.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6.2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第一章设计计算说明书1.1设计任务某城镇污水处理厂1.2设计内容1 •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厂的规模和污水设计水量。

2 .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并用方框图表示。

进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说明。

3. 进行各构筑物的尺寸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实际运行参数或参考有关手册选用。

4. 设备选型计算。

5. 平面和高程布置。

根据构筑物的尺寸,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图后进行。

各处理构筑物应尽力采用重力流,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相关资料,但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的水头损失则需计算确定。

6. 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1.3基本资料1、设计流量:Q 平=30000+ 28 X1000 m 3/d (No 学号,1 〜33 号)总变化系数:K Z= 1.42、污水水质:C0D=200-300mg/LBOD5=100-150 mg/LSS=200mg/LNH3-N=35 mg/LpH=6 〜93、受纳水体:位于城市的东侧自南向北,20年一遇洪水水位标高322.5m ,常水位标高320.3m。

4、选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污水厂拟建于该城市下游河流岸边,地势平坦,拟建处的地面标高326.30m。

污水处理厂设计设计说明书

污水处理厂设计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内容 (1)二、污水厂的设计规模 (2)三、进出水水质 (2)四、处理程度的计算 (2)五、城市污水处理设计 (4)1、工艺流程的比较 (4)2、工艺流程的选择 (9)六、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 (10)1.粗格栅和提升泵房(两者合建) (10)设计计算 (11)2、细格栅和沉砂池 (13)七、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25)1、污泥泵房 (25)2、污泥浓缩池 (25)八、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29)1、平面布置 (29)2、管线布置 (29)3、高程布置 (30)一、设计内容1、城市概况该市地处东南沿海,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同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3.4%,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了把该城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筹建该市的污水处理厂已迫在眉睫。

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该市具有中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工程地质:该市地质岩层出露白垩系地层,市区地层覆盖层为第四纪近代冲击层,厚40~60米,上层一般为耕植土、淤土、砂质粘土、亚粘土、细中砂和残积粘土。

地基承载力为1.2~3.5kg/cm2,地震等级为6级以下,电力供应良好。

(3)气象资料:该市地处亚热带,面临东海,海洋性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暖和有阵寒,夏季高温无酷暑,历年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4℃,年平均温度24℃。

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

(4)水文资料:该市内河流最高洪水位+2.5米,最低水位-0.5米,平均水位为+0.5米,地下水位为离地面2.0米,厂区内设计地面标高为+5.0米。

二、污水厂的设计规模设计规模:污水厂的处理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污水厂的日处理量为2.5万吨/天,污水厂主要处理构筑物拟分为二组,每组处理规模为1.25万吨/天。

三、进出水水质该水经处理以后,水质应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四、处理程度的计算1.溶解性BOD5的去除率活泩污泥处理系统处理水中的BOD5值是由残存的溶解性BOD5和非溶解性BOD5二者组成,而后者主要是以生物污泥的残屑为主体。

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说明范文

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说明范文

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方案说明1. 引言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污水日益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初步提出一套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以期对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 设计原则在设计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效率:处理效率和水质处理符合国家标准;2.环保:设计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危害;3.经济:整个处理过程需要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降低工业企业的运营成本。

3. 设计方案3.1 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是整个处理流程中最核心的部分。

我们按照处理工艺的需要,将废水处理分为物理处理、生化处理和化学处理三个阶段。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去除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将悬浮物和沉淀物通过沉淀池或过滤器去除。

(2)生化处理生化处理是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用好氧微生物法,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转化成无机物,最终通过生物反应器排放。

(3)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将废水中其他难以处理的物质去除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我们采用多级过滤的方法,去除难分解物质,并降低废水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浓度。

3.2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是整个处理流程的第二步,目的是将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水再次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我们按照处理工艺的需要,将污水处理分为深度过滤和杀菌消毒两个阶段。

(1)深度过滤深度过滤是利用过滤器对废水再次过滤,将废水中的颜色和异味去除,并净化水质。

(2)杀菌消毒杀菌消毒是将深度过滤后的水进行杀菌,然后加入消毒剂消毒。

这个阶段需要使用紫外线消毒或臭氧消毒等方法。

4. 设计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参数如下:(1)处理量:6400 m³/d(2)滞留时间:•硬厌氧池:15 h•活性污泥池:15 h•消化池:20 d(3)化学处理:•PH 值:6.5-8.5•节能:运行电压:220V/380V,工作频率:50HZ/60HZ(4)污水处理:•pH 值:6.5-8.5•浊度:<=2 NTU•总有机碳:<=9mg/L•总氮:<=15mg/L•总磷:<=0.5mg/L5. 设计总结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效率、环保、经济三个重要原则。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贵州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污水处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 101学号 1008070030姓名程威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与任务1.目的本设计是污水处理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2.任务根据已知资料,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

要求确定污水处理流程,计算各处理构筑物的尺寸,布置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图和高程图。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说明书说明城市概况、设计任务、工程规模、水质水量、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和个数、主要设备的型号和数量等;有关内容可参考如下所列。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第二节基本资料第二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比较、论证(提出2种以上的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定。

第三章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按照选定的工艺流程,分节设计每个污水处理单元,简要论证比较,列出各构筑物的计算过程、主要设备(如水泵、鼓风机等)的选取。

第四章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按照选定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分节设计每个污泥处理单元,说明每个处理单元内的主要设备配置情况。

第五章污水厂总体布置第一节主要构(建)筑物与附属建筑物第二节污水厂平面布置第三节污水厂高程布置污水处理厂的高程计算(各构筑物内部的水头损失查阅教材或手册,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按管道长度计算)2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各一张,均为A2图幅的CAD 制图。

污水厂总平面图应按初步设计要求去完成,图上应绘出主要处理构筑物、处理建筑物、辅助构(建)筑物、附属建筑物、道路、绿化地带及厂区界限等,并用坐标表示其外形尺寸和相互距离,应有坐标轴线或坐标网格。

总平面图上绘出各种连接管渠,管道以单线条表示,并标明管径。

图中应附构(建)筑物一览表,说明各构(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

图中应附图例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1000m3/d)
第一部分
1.1 项目概况
生产项目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天总排放量约为1000m3/d(目前约500m3/d)。

每小时约45m3/h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PH 等,
1.2 设计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规范以及广州市地方法规,充分体现业主对该项目的具体要求。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优化平面布置,力求建构筑物造型简洁美观,
既与厂区发展相协调,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根据废水进出水要求,选用成熟可靠、高效节能、占地少、经济
实用、管理方便的废水处理先进工艺,确保废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仪表、设备及
监测仪器,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和供电安全程度,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3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施细则》(粤府1987第25号文)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
●《广州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37-9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0-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业主提供有关资料。

1.4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废水处理范围内的工艺、土建、电气及自控等所有内容。

需求方将本工程的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及进线电缆引入污水站界区。

1.5设计水量、水质及治理目标
(1)污水处理量
每天24小时运行,平均时流量为45m3/h。

总水量约为1080m3/d。

(2)设计水质
参考废水水质,具体如下:
CODcr: ≤500--800mg/L
BOD5:≤100--120mg/L
SS:≤300mg/L
氨氮:≤30mg/L
PH:9左右
(3)治理目标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厂区出水要求达到应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并且可回用
第二部分工艺设计
2.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当根据处理规模、原污水水质、出水要求、用地条件、工程地质、环境等条件作慎重考虑。

各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因此必须在生产实践上总结优化,提出适合于具体项目的工艺。

一般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为:
●技术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强,出水稳定,污泥易于处理。

●经济节约,电耗少,造价低、占地少。

●易于管理,操作方便,设备性能稳定。

●重视环境,臭气防护,噪声控制,环境协调,清洁生产。

2.2污水处理工业流程及说明
根据该废水排放的特点和处理试验研究,并进行工艺比较,结合国内外在该类废水处理工程应用上的成功经验,确定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由“气浮+过滤”作为该项目废水处理的主题工艺。

具体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污水沉淀池中间池过滤生化回用
排放
污泥浓缩池压滤机泥饼外运
(1)生产污水通过集污系统流入污水处理站,首先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调节池中还设置预曝气系统,不但能使水质更均匀,而且能促使悬浮物互相碰撞而促进沉淀,从而减轻后续阶段的处理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2)调节池的污水再通过提升泵连续稳定地泵入气浮设备,通过加入混凝剂,污水中绝大部分的COD cr、BOD5、NH3-N在此得到去除,从而保证污水能达标排放;
(3)气浮设备出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在中间池经提升泵泵入过滤塔进行过滤后出水污染指标均稳定达标排放。

(4)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浓缩池后,通过螺杆泵输送泵进入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

泥饼将定期清运处理。

第三部分土建设计
3.1 土建设计原则
(1)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
(2)符合该公司总体规划要求
3.2 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50平方米。

本平面布置总的原则是根据厂区地形、厂区周围环境以及进、出水位置等条件,将全厂的管理及处理建筑物合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在保证污水处理工艺布局合理、生产管理方便、连接管线简洁,综合考虑将建筑物分区、分类,在空间和外立面设计上协调统一,做到美观、实用、经济。

第四部分电气设计
4.1 设计依据
本工程电气设计执行的规范如下: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4.2 设计范围
(1)废水处理工程配电室的设计
(2)废水处理工程所有工艺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的供配电,电气传动和控制设计。

(3)废水处理工程所有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办公楼的照明及防雷、接地设计。

4.3 供配电系统
废水处理工程需一路380V、450KV A、50Hz电源,由业主提供。

配电室以放射方式向区域内各用电设备及动力配电箱供电。

低压系统供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单相三线制。

4.4电能计量
在电源进线柜中装设有功电度表,对有功电能进行计量。

4.5 电动机启动、控制
参与工艺过程的所有用电设备,采用机旁就地控制和PLC自动
控制两种方式,机旁就地控制主要用于单机调试、检修。

两种控制方式通过现场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切换。

电动机容量为30KW及以上的采用软起动装置启动,其余的采用直接启动。

4.6 防雷、接地
建筑物采用避雷带或避雷针进行防雷保护。

各建筑物电源电源进线处,如电源线路长度超过50米,设置重复接地。

电气工作接地、安全接地、建筑物防雷接地、计算机系统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

采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相联通作自然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如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则加装人工接地极。

4.7电缆敷设
(2)低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采用电缆沟和不锈钢电缆桥架敷设,出电缆沟和电缆桥架后穿镀锌管敷设。

设计水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排放的污水总水量约为30m3/d。

本方案处理能力按30m3/d设计,平均时流量为1.25m3/h。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30m3/d)
项目说明
本项目为上述污水处理站中的独立单元,专门用于处理真空泵的污水,此污水成分复杂,必须进行生化部分处理,初级处理设备采用金发科技高塘工业区内搬迁的处理站设备,到科学城后加装生化处理装置,本项目包括搬迁及改造部分。

设计水质
参考同类废水水质设计水质(应以业主具体提供的资料为准),具体如下:
CODcr: ≤2000mg/L
BOD5:≤350mg/L
SS:≤400mg/L
氨氮:≤30mg/L
PH:9左右
治理目标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厂区出水要求达到应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具体排水水质如下所示:
CODcr: ≤100mg/L
BOD5:≤30mg/L
SS:≤70mg/L
氨氮:≤15mg/L
PH:6~9
工艺设计
根据该废水排放的特点和处理试验研究,并进行工艺比较,结
合国内外在该类废水处理工程应用上的成功经验,确定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由“气浮+过滤+生化”作为该项目废水处理的主题工艺。

具体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污水调节池气浮沉淀池中间池生化池二沉池
排放
污泥浓缩池压滤机
(1)生产污水通过集污系统流入污水处理站,首先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调节池中还设置预曝气系统,不但能使水质更均匀,而且能促使悬浮物互相碰撞而促进沉淀,从而减轻后续阶段的处理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2)调节池的污水再通过提升泵连续稳定地泵入气浮设备,通过加入混凝剂,污水中绝大部分的COD cr、BOD5、NH3-N在此得到去除,从而保证污水能达标排放;
(3)气浮设备出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流入中间池经提升泵泵入过滤塔进行过滤后进入生化池。

(4)废水在生化池中在好氧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进一步得到降解,使废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得到进一步的去除,生化池处理后的出水经生化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达标排放(5)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浓缩池后,通过螺杆泵输送泵进入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

泥饼将定期依法清运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