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设计技术说明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未经审核版)一、设计规模工程设计规模为10.0万m3/d,截流倍数n0=1;远期总规模确定为20.0万m3/d。

总变化系数的确定,根据公式K总=2.7/Q0.11。

经过计算确定该项工程总变化系数为1.3。

本工程主要建(构)筑物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消毒系统、污泥处理系统、除臭系统及综合楼等。

建(构)筑物间的相互关系,在总图布置和高程设计时,进行统一考虑。

其中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改良曝气沉砂池、污泥脱水间等土建和设备规模均按远期20万m3/d。

变电所等土建规模为20万m3/d,设备规模为10万m3/d。

水解沉淀池、生物滤池及紫外线消毒槽等按照近期10万m3/d设计。

二、工程自控要求1、工程设计进水水质COD 350mg/LBOD5200mg/LSS 220mg/LTN 40mg/lNH3-N 30mg/LTP 3mg/L 2、工程设计出水水质:COD <50mg/LBOD5<10mg/LSS <10mg/LTN <15mg/LNH3-N <5mg/LTP <0.5mg/L3、污水处理流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及项目BOT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一级A标准,采用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

4、出水消毒处理后尾水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消毒。

5、近期工程仪表进水在线检测仪表COD,范围0~1000mg/lPH,6~9温度,5~50ºCNH4-N,0~100 mg/l流量计,DN1500 0~11000m3/h出水在线检测仪表COD,范围0~100mg/lPH,6~9温度,5~50ºCNH4-N,0~20 mg/l流量计,DN1400 0~10000m3/h一、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池1.格栅前后设置超声波差压液位计1套,共计3套范围0~1m。

2.污水泵池内设液位计1台,范围0~10m。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手册

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说明手册

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项目某污水厂初步设计二、设计资料1.基本资料⑴设计流量:Q=30000+n×1000m3/d(n学号,1~30号)⑵污水水质:COD=380mg/L,BOD5=250mg/L,SS=200mg/LpH=6~9。

夏季水温25℃,冬季水温15℃,常年平均水温20℃。

⑶纳污河流:位于城市的东侧自南向北,20年一遇洪水水位标高,常水位标高。

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污水厂拟建于该城市下游河流岸边,地势平坦,拟建处的地面标高。

该城市污水主干管终点(污水厂进水口)的管内底标高。

⑸气象资料: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地势平坦,地质情况良好,满足工程地质要求,平均气温13℃,冬季最低气温-12℃,最大冰冻深度,夏季最高气温37℃,年平均降雨量1010mm,蒸发量1524mm。

⑹处理要求:处理水水质满足:BOD5≤20mg/L;COD≤60mg/L;SS≤20mg/L。

处理后的污水纳入河流,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脱水后泥饼外运填埋或作农肥。

⑺其他资料:厂区附近无大片农田,各种建筑材料均能供应,电力供应充足。

三、设计内容:1、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厂的规模和污水设计水量。

2、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并用方框图表示。

进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说明。

3、进行各构筑物的尺寸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实际运行参数或参考有关手册选用。

4.设备选型计算。

5.平面和高程布置根据构筑物的尺寸,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图后进行。

各处理构筑物应尽力采用重力流,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相关资料,但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的水头损失则需计算确定。

6.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四、设计成果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1张2.高程布置图1张3.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1.《水质工程学》教材2.《排水工程》下册,张自杰等主编,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污水处理站设计技术标准

污水处理站设计技术标准

污水处理站设计技术标准(一)建设规模及范围1、项目村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村建设村内污水收集管网,就近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方案流程图如下:2、单村/联村建设污水处理站村内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收集村内生活污水至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用。

方案流程图如下:3、项目村建设分散式处理设备(二)污水管渠设计1、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项目的项目村采用不完全分流制。

部分区域只设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处理后排入水体或者回用。

部分雨水通过地面漫流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渠或小河,然后进入较大的水体。

2、管道竖向布置管道坡向与坡度主要根据村内道路坡向与坡度确定,项目区处于平原区,地势比较平坦,为尽量减少管道埋深,干管设计坡度一般采用相应管径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时的最小坡度。

污水支管设计一般也采用最小坡度,对于局部地下坡度较大的支管,可采用较大坡度。

3、本次工程设计采用的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定额为80L/(人•d)。

污水排放系数选0.8,即平均日污水产量=服务人口*80L/(人•d)*0.7。

各项目村主干管设计流量见下表:4、设计流速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为 0.6m/s,最大设计流速是保证管道不被冲刷损坏的流速。

通常,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 10m/s,非金属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为 5m/s。

5、管径确定本工程污水主管最小管径确定为 DN300,污水支管最小管径确定为DN200。

6、管道坡度的确定本项目支管坡度选取 4‰,主管坡度选取 3‰,局部地形变化较大部分坡度相应调整。

7、管材选择本项目管道主要铺设于村内道路下方,因村内道路狭窄,施工时宜选择便于安装的管道。

综合考虑管材价格、抗外压强度、施工难易等因素,本工程污水收集管网选择HDPE 双壁波纹管。

8、管道安装检查井内上下游干管衔接采用管顶平接。

支管接入应采用管顶平接或跌水接入。

本项目污水管网位于村内,采用明挖沟槽法铺设。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 :污水处理站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 :污水处理站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污水处理站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污水处理站引言概述医院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设医院污水处理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污水处理设计中的污水处理站。

一、污水处理站的位置选择1.1 选址要考虑周围环境污水处理站应尽量远离医院主体建筑,以减少对医院日常运作的干扰。

同时,应选择位置离居民区较远,避免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1.2 考虑地势和地下水位选址时要考虑地势高低及地下水位情况,选择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建设污水处理站,以减少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1.3 考虑交通便利程度污水处理站的位置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程度,方便运输设备和人员进出,同时也要考虑到对周围交通的影响。

二、污水处理站的工艺设计2.1 采用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是医院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之一,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2.2 配备适当的预处理设备在生物处理之前,需要对污水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除渣等工艺,以保证生物处理的效果。

2.3 设计合理的污泥处理系统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需要设计合理的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浓缩、脱水、干化等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污水处理站的设备选型3.1 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在设备选型时,应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以降低运行成本和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便利性。

3.2 考虑设备的处理能力设备的处理能力要与医院的实际污水排放量相匹配,不能过剩也不能不足,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3.3 选择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设备污水处理站的设备应具有自动控制功能,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运行,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四、污水处理站的安全设计4.1 设计安全防护设施污水处理站应设计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火、防爆、防腐蚀等设施,以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污水设计说明范文

污水设计说明范文

污水设计说明范文污水设计是为了处理一种被废弃的水类,其中含有人类生活和工业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质,通常被称为污水。

污水设计的目标是将污水清除净化,以达到可以安全地排放或再利用的标准。

以下是污水设计的说明。

1.设计目标和要求:-控制水的流量:根据预测的污水产生量和规模,确定处理设备的尺寸和容量。

-移除悬浮物:通过沉淀池、过滤器或其他方法,将悬浮物从污水中移除。

-分解有机物:利用生物降解过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更简单的成分。

-消除有毒物质:通过化学处理或其他方法,将有毒物质从污水中去除,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达到排放标准:设计的处理系统应该能够将污水处理成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

-提供可再利用的水源:如果可能,设计的处理系统应该能够将处理后的水用于灌溉、冲洗等非饮用水用途。

2.工艺选择:-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法等,适用于大部分的污水处理工程,效果稳定可靠。

-高级氧化工艺:如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或有毒物质的污水。

-流化床生物反应器工艺:具有高浓度的微生物生物膜、高处理效率、操作灵活等优点。

3.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沉砂池、细菌过滤器等,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沉淀物和悬浮物。

-生物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池、曝气池、沉淀池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更稳定的无机物质。

-高级处理设备:如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等,用于消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污泥处理设备:污泥干化、污泥沼气等,用于对处理过程中剩余的污泥进行处理和利用。

4.设计流程:-收集和分析数据:包括污水产生量、水质情况、处理前后的水质要求等。

-工艺选择和设备配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的工艺和设备,并进行配置。

-设计参数计算:根据具体的处理要求和设备特性,计算出各项设计参数,例如流量、悬浮物去除率、氧化效率等。

-设计草图和施工图: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出设计草图和施工图,并指导实际的建设工程。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 :污水处理站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 :污水处理站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污水处理站医院污水处理设计:污水处理站引言概述: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为了保护环境和公共卫生,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设计要点和流程,以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

一、污水处理站的位置选择:1.1 与医院主体建筑物的距离:污水处理站应尽量远离医院主体建筑物,以避免可能的污染和异味扩散。

1.2 与周边居民区的距离:污水处理站应远离居民区,以减少噪音和异味对居民的影响。

1.3 交通便利性:污水处理站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以方便运输和维护设备。

二、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2.1 污水收集和初步处理:医院污水处理站应设置合适的收集系统,将医院各个区域的污水集中到处理站。

初步处理包括固体物质的过滤和沉淀。

2.2 生化处理:污水经过初步处理后,进入生化处理单元,通过生物降解和氧化还原等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2.3 深度处理: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包括除磷、除氮等工艺,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三、污水处理站的设备选型:3.1 污水收集系统:选择合适的管道和泵站设备,确保污水能够顺利地被收集和输送到处理站。

3.2 生化处理设备:选择适合医院污水处理的生化处理设备,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以达到高效处理效果。

3.3 深度处理设备:根据医院污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除磷和除氮设备,如化学沉淀法、生物脱氮法等。

四、污水处理站的运维管理:4.1 定期维护:定期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处理效果。

4.2 废物处理: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污泥,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干化、焚烧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3 数据监测和报告: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系统,对处理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生成报告,以便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污水处理站的环境保护:5.1 噪音控制:采取合适的隔音措施,减少处理站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 (3)第二章水厂规模的确定及水质分析 (3)第一节水厂规模的确定 (4)第二节处理水质分析 (5)第三章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5)第一节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5)第二节工艺流程的确定 (7)第四章污水厂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8第一节泵前中格栅设计计算 (8)第二节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0)第三节泵后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12)第四节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14第五节辐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17)第六节传统活性污泥鼓风曝气池设计计算 (21)第七节向心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周边进水中心出水) (26)第八节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设计计算 (28)第九节巴式计量槽设计计算 (30)第五章污泥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计算 (32)第一节污泥量计算 (32)第二节污泥泵房设计计算 (33)第三节污泥重力浓缩池设计计算 (34)第四节贮泥池设计计算 (36)第五节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计算 (37)第六节机械脱水间设计计算 (40)第六章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42)第七章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 (43)第一节各污水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 (43)第二节污水高程系统计算 (45)第三节污泥高程系统计算 (46)参考资料 (50)附: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2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图第一章城市概况及设计任务第一节城市概况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有"十春九旱"的特点;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有时受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冬季雨雪稀少,寒冷干燥。

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干热风、大风、冰雹、干旱、涝灾、风暴潮灾等。

设计说明书污水处理厂

设计说明书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说明书1.1设计任务1.2设计内容1.3基本资料1.4设计水质水量计算第二章污水的一级处理2.1格栅设计计算2.2沉砂池设计计算2.3初次沉淀池设计计算第三章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计算3.1设计参数3.2平面尺寸计算3.3进出水系统3.4其他管道设计3.5剩余污泥量第四章生物处理后处理4.1二次沉淀池设计计算4.2消毒设施计算4.3计量设备设计计算第五章污泥处理构筑物计算5.1污泥量计算5.2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5.3贮泥池设计计算5.4污泥消化池设计计算5.5污泥脱水第六章污水处理厂布置6.1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6.2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第一章设计计算说明书1.1设计任务某城镇污水处理厂1.2设计内容1 •根据给定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厂的规模和污水设计水量。

2 .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构筑物,并用方框图表示。

进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说明。

3. 进行各构筑物的尺寸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实际运行参数或参考有关手册选用。

4. 设备选型计算。

5. 平面和高程布置。

根据构筑物的尺寸,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图后进行。

各处理构筑物应尽力采用重力流,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相关资料,但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的水头损失则需计算确定。

6. 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1.3基本资料1、设计流量:Q 平=30000+ 28 X1000 m 3/d (No 学号,1 〜33 号)总变化系数:K Z= 1.42、污水水质:C0D=200-300mg/LBOD5=100-150 mg/LSS=200mg/LNH3-N=35 mg/LpH=6 〜93、受纳水体:位于城市的东侧自南向北,20年一遇洪水水位标高322.5m ,常水位标高320.3m。

4、选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污水厂拟建于该城市下游河流岸边,地势平坦,拟建处的地面标高326.3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1000m3/d)
第一部分
1.1 项目概况
生产项目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天总排放量约为1000m3/d(目前约500m3/d)。

每小时约45m3/h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PH 等,
1.2 设计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规以及市地方法规,充分体现业主对该项目的具体要求。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优化平面布置,力求建构筑物造型简洁美观,
既与厂区发展相协调,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根据废水进出水要求,选用成熟可靠、高效节能、占地少、经济
实用、管理方便的废水处理先进工艺,确保废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自动化仪表、设备及
监测仪器,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和供电安全程度,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1.3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施细则》(粤府1987第25号文)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
●《市污水排放标准》(DB4437-90)
●《室外排水设计规》(GBJ14-8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10-89)
●《建筑抗震设计规》(GBJ11-89)
●业主提供有关资料。

1.4设计围
设计围包括废水处理围的工艺、土建、电气及自控等所有容。

需求方将本工程的污水管道、自来水管道及进线电缆引入污水站界区。

1.5设计水量、水质及治理目标
(1)污水处理量
每天24小时运行,平均时流量为45m3/h。

总水量约为1080m3/d。

(2)设计水质
参考废水水质,具体如下:
CODcr: ≤500--800mg/L
BOD5:≤100--120mg/L
SS:≤300mg/L
氨氮:≤30mg/L
PH: 9左右
(3)治理目标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厂区出水要求达到应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并且可回用
第二部分工艺设计
2.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选择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应当根据处理规模、原污水水质、出水要求、用地条件、工程地质、环境等条件作慎重考虑。

各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因此必须在生产实践上总结优化,提出适合于具体项目的工艺。

一般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为:
●技术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强,出水稳定,污泥易于处理。

●经济节约,电耗少,造价低、占地少。

●易于管理,操作方便,设备性能稳定。

●重视环境,臭气防护,噪声控制,环境协调,清洁生产。

2.2污水处理工业流程及说明
根据该废水排放的特点和处理试验研究,并进行工艺比较,结合国外在该类废水处理工程应用上的成功经验,确定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由“气浮+过滤”作为该项目废水处理的主题工艺。

具体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污水沉淀池中间池过滤生化回用
排放
污泥浓缩池压滤机泥饼外运
(1)生产污水通过集污系统流入污水处理站,首先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调节池中还设置预曝气系统,不但能使水质
更均匀,而且能促使悬浮物互相碰撞而促进沉淀,从而减轻后续阶段的处理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2)调节池的污水再通过提升泵连续稳定地泵入气浮设备,通过加入混凝剂,污水中绝大部分的COD cr、BOD5、NH3-N在此得到去除,从而保证污水能达标排放;
(3)气浮设备出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在中间池经提升泵泵入过滤塔进行过滤后出水污染指标均稳定达标排放。

(4)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浓缩池后,通过螺杆泵输送泵进入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

泥饼将定期清运处理。

第三部分土建设计
3.1 土建设计原则
(1)满足工艺设计的要求
(2)符合该公司总体规划要求
3.2 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50平方米。

本平面布置总的原则是根据厂区地形、厂区周围环境以及进、出水位置等条件,将全厂的管理及处理建筑物合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在保证污水处理工艺布局合理、生产管理方便、连接管线简洁,综合考虑将建筑物分区、分类,在空间和外立面设计上协调统一,做到美观、实用、经济。

第四部分电气设计
4.1 设计依据
本工程电气设计执行的规如下: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
《建筑防雷设计规》(GB50057-94)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GBJ65-8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GB50217-9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4.2 设计围
(1)废水处理工程配电室的设计
(2)废水处理工程所有工艺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的供配电,电气传动和控制设计。

(3)废水处理工程所有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办公楼的照明及防雷、接地设计。

4.3 供配电系统
废水处理工程需一路380V、450KV A、50Hz电源,由业主提供。

配电室以放射方式向区域各用电设备及动力配电箱供电。

低压系统供配电采用三相五线/单相三线制。

4.4电能计量
在电源进线柜中装设有功电度表,对有功电能进行计量。

4.5 电动机启动、控制
参与工艺过程的所有用电设备,采用机旁就地控制和PLC自动控制两种方式,机旁就地控制主要用于单机调试、检修。

两种控制方式通过现场控制箱上的转换开关切换。

电动机容量为30KW及以上
的采用软起动装置启动,其余的采用直接启动。

4.6 防雷、接地
建筑物采用避雷带或避雷针进行防雷保护。

各建筑物电源电源进线处,如电源线路长度超过50米,设置重复接地。

电气工作接地、安全接地、建筑物防雷接地、计算机系统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

采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相联通作自然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如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则加装人工接地极。

4.7电缆敷设
(2)低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采用电缆沟和不锈钢电缆桥架敷设,出电缆沟和电缆桥架后穿镀锌管敷设。

设计水量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排放的污水总水量约为30m3/d。

本方案处理能力按30m3/d设计,平均时流量为1.25m3/h。

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30m3/d)
项目说明
本项目为上述污水处理站中的独立单元,专门用于处理真空泵的污水,此污水成分复杂,必须进行生化部分处理,初级处理设备采用金发科技高塘工业区搬迁的处理站设备,到科学城后加装生化处理装置,本项目包括搬迁及改造部分。

设计水质
参考同类废水水质设计水质(应以业主具体提供的资料为准),具体如下:
CODcr: ≤2000mg/L
BOD5:≤350mg/L
SS:≤400mg/L
氨氮:≤30mg/L
PH: 9左右
治理目标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厂区出水要求达到应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具体排水水质如下所示:CODcr: ≤100mg/L
BOD5:≤30mg/L
SS:≤70mg/L
氨氮:≤15mg/L
PH: 6~9
工艺设计
根据该废水排放的特点和处理试验研究,并进行工艺比较,结合国外在该类废水处理工程应用上的成功经验,确定设计的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由“气浮+过滤+生化”作为该项目废水处理的主题工艺。


体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生产污水调节池气浮沉淀池中间池生化池二沉池
排放
污泥浓缩池压滤机
(1)生产污水通过集污系统流入污水处理站,首先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在调节池中还设置预曝气系统,不但能使水质更均匀,而且能促使悬浮物互相碰撞而促进沉淀,从而减轻后续阶段的处理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2)调节池的污水再通过提升泵连续稳定地泵入气浮设备,通过加入混凝剂,污水中绝大部分的COD cr、BOD5、NH3-N在此得到去除,从而保证污水能达标排放;
(3)气浮设备出水通过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流入中间池经提升泵泵入过滤塔进行过滤后进入生化池。

(4)废水在生化池中在好氧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进一步得到降解,使废水部分有机污染物得到进一步的去除,生化池处理后的出水经生化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沉淀池泥水分离后的出水达标排放(5)沉淀池污泥经污泥浓缩池后,通过螺杆泵输送泵进入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处理。

泥饼将定期依法清运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