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暑假作业语文试题(7) Word版含答案
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

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1.A B项,扮像—扮相,对峙(shì)—对峙(zhì);C项,弦歌不辍(zhuì)—弦歌不辍(chuò);D项,披星带月—披星戴月。
2.C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此处应用“念念有词”。
念念有词:旧时迷信的人小声说念咒语或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3.A “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都是独立的分句,其间应用逗号。
4.C A项,搭配不当,“看到”与“鼓乐唱腔”不搭配,可改为“听到”。
B项,不合逻辑,“唯一”和“之一”矛盾。
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瓶颈”或将“制约着”改为“这是”。
5.D6. (1)豁然开朗;(2)落红不是无情物;(3)烟笼寒水月笼沙;(4)为有源头活水来;(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1)认为美(2)的确(共2分。
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8.在公共场所中议论、指责。
(共2分。
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9.(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共3分。
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2)虽欲言,无可进者。
(1分)10.(3分)(1)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2)淳朴淡雅(3)服饰华丽异常(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11.(3分)(1)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
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2)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12.(2分)“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13.(3分)C(审美意识主要取决于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水平)14.答案:不能删掉。
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15.答案:①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
最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

最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最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及答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以:做《师说》以贻之请以战喻自以为关中之固B.而: 群聚而笑之弃甲曳兵而走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苏秦、杜赫之属奋六世之余烈D.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2分)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或师焉,或不焉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邻国之民不加(更)少凡六百一十六言(字)B.填然鼓(动词,鼓动)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D.王无罪(动词,归罪)岁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4.下面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刘邦安置好随从的车马,独自骑马离开这儿。
5.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定语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整,不武。
(被动句)6.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2分)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将军战河北7.下列多义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A.①今者出,未辞也(辞别) ②辞曰,臣之壮也(推辞)B.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②剑坚,故不可立拔(所以)C.①秦王惊,自引而起(身子向上起)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举起)D.①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送)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8.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2分)A.范增数目项王。
人教版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2022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试题及答案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为大家提供了高一语文暑假作业试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一、基础知识(共3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沉溺(n) 召唤(zhāo) 慰藉(ji) 面面相觑 ( q )B. 百舸(gě) 炽热(ch) 给予(jǐ) 瞠目结舌(chēng)C. 句读(du) 吮吸(yǔn) 跬步(kuǐ) 浪遏飞舟 ( )D. 灰烬(jn) 不啻(ch) 摇曳(y) 自愿自艾( i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l)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 。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C.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D.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二、阅读训练(共21分)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4)周汝昌成为中国著名红学家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高一语文系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完整版

2019年高一语文系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完整版暑假了,学生朋友们也都放暑假了。
但是面对着一本本暑假作业,可能高兴不太起来。
今天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2019年高一语文下册暑假作业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同学们。
第一练一、基础知识。
1、A2、A3、B4、①书生意气,挥斥放遒。
②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⑥道之所存。
二、文言文。
5、A6、C7、D8、D9、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10、①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②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三、11.参考答案:①乘风大声呼啸;②蓬头乱发跳跃;③提裙轻舞妖憨惹人笑;④对溪中的影儿哭笑;⑤跟着蛤蟆蹲跳;⑥和着鸟儿唱歌嗓干声嘶;⑦斜视柔云和淡月。
解析:在第(3)(4)两段找出关键语句,再分条列举。
12.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寄情于景,抒发了一种淡淡忧伤哀思的情感。
萧萧的微风、沙沙的树叶、潺潺的溪水、婉转的鸟声、翩翩的蝶儿、云中的新月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妙的自然图景,浸染着作者的情绪与感受,透露出淡淡的凄楚与悲凉。
②结构上:起到渲染气氛,引起下文的作用,自然引出“我的狂态”的描写和梦见“两年前死去的祖母和去腊刚亡的两个表弟妹”等。
解析:一般说来,题目问你“作用”“意图”之类,你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这样回答才全面。
散文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①渲染气氛,②刻画人物,③推动情节,④烘托主题。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文意,理解景物描写的妙处。
本文开头用了反衬手法,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愁的写法。
理解时要注意这点。
关于该题结构上的作用,后面的说法还可以这样来表述:为下文写“我的狂态”及梦见故去的祖母和表弟妹蓄势(张本)。
高一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8月26日(附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8月26日(附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甲醛.蜷.曲诠.释得鱼忘筌.权.宜之计B.泥淖.拙.笨灼.灼卓.尔不群擢.发难数C.懒.怠瘌.痢水獭.春意阑.珊天籁.之音D.庇.护秕.谷臂.膀筚.路蓝缕笔.墨官司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坚持科学研究先行,及时开发新的美容化装产品。
B.至少有如下两点足可令人三思:第一,文学创作和市场运作并非水火不相融;第二;文学创作绝对不是简单的市场运作。
C.翻开书卷,构想那美丽的画面,放纵自己的心随主人公起起伏伏,想象主人公的音容笑貌,或远隔时空与作者对话,咀嚼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是一种何等的享受!D.他劝告那些不愿为公平竞争开绿灯的医药批发企业,如果还抱残守缺,只会“为渊驱鱼,为丛驱鹊”,最终将失去市场,无法生存。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商品房一定要注意,对于“”依据《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如果无约定,经营者违约时应双倍返还,消费者违约时不予返还。
②既然称作“中学生新概念作文选”,就要编得中学生阅读。
③来自中国银监会的信息显示,四大银行的上市时间表基本排定,并以先海外、后国内的顺序进行。
A.定金合适大概 B.订金合适大致C.定金适合大致 D.订金适合大概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B.我,15岁,一个中学三年级学生,在读了许多报刊文学之后,心血来潮,见猎心喜....,也学写了一篇小说,冒失的向文学刊物投稿。
C.作者的这些散文,曾有十多篇在本报刊载过,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
D.董事长,对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的工作尚可,经理一职实难胜任。
高一语文试题(附带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附带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一
今天是星期日,爸爸请我去他的办公室玩。
我坐上了爸爸的车,去了一个很高的大楼。
爸爸的办公室在十九楼,我坐电梯上去的。
十九楼的办公室有很多人,他们都在忙着工作。
爸爸给我介绍了一
位叔叔,他是爸爸的同事,也是我的邻居。
1. 我为什么去爸爸的办公室?
- A. 去参加会议
- B. 去办事
- C. 去玩
- D. 去看爸爸
2. 电梯把我送到了几楼?
- A. 十八楼
- B. 十九楼
- C. 二十楼
- D. 二十一楼
3. 爸爸的同事也是我的什么?
- A. 叔叔
- B. 爷爷
- C. 邻居
- D. 哥哥
短文二
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非常喜欢运动。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操场打篮球。
他有很多篮球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一起玩。
小明打篮球的时候非常用心,每次都能投进很多球。
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比赛,为学校赢得了很多奖杯。
4. 小明喜欢做什么运动?
- A. 踢足球
- B. 游泳
- C. 打篮球
- D. 跑步
5. 小明为什么经常参加学校的比赛?- A. 为了赢得奖杯
- B. 为了锻炼身体
- C. 为了结交朋友
- D. 为了帮助学校
答案
1. C
2. B
3. A
4. C
5. A。
2016版高一语文 第1章 1.7《师说》暑假作业(含解析)

第1章1.7 《师说》七、《师说》解读《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
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一)课内阅读1.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吾从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择师而.教之而.耻学于师C.其皆出于此乎.生乎.吾前D.不拘于.时学于.余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4.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二)课外拓展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高一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及答案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接下来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推荐高一语文下学期暑假作业试题及答案,请大家一定仔细阅读,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1.下列四组生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B ) A.诫介戒械 B.耸怂悚竦 C.纳呐钠讷 D.峋询洵绚 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 A.即使即便即位若即若离 B.急需须知必须军需品 C.摧残残忍惨重惨绝人寰 D.废弃费用废驰半途而废 3.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 D ) A.举案齐眉——孟光 B.卧薪尝胆——勾践 C.闻鸡起舞——祖逖 D.完璧归赵——廉颇4.“期期艾艾”这个典故讲的是西汉的周昌和西晋的邓艾两个人说话时:( A ) A.口吃 B.好说谎 C.喜欢骂人 D.喜欢无病呻吟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期期艾艾’,口讷之称。
” 汉高祖刘邦欲废吕后所生之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所生之子如意为太子。
大臣周昌气急败坏曰:“臣口难以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昌本欲说“极”字,由於口吃,加上情急,故言中重说“期”字,而成“期期”。
另者,三国时魏将邓艾亦口吃,指本身时常复“艾”字,而成“艾艾”。
司马昭戏之曰:“汝言艾艾,究竟有几艾?” “期期艾艾”。
原据周昌与邓艾之事而来。
后形容口吃者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或指人言谈时结结巴巴,口齿不清,常用此语。
) 5.“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原意用来形容( C ) A.雕刻技术高 B.文章深刻 C.书法笔力强劲D.射箭本领高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 6."东床快婿”原本是指:( B ) A.司马相如 B.王羲之 C.刘邦 D.诸葛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学号完成日期家长签字暑假作业7一基础知识孔雀东南飞一.通假字1终老不复取(通,义:)2蒲苇纫如丝(通,义:)3府里见丁宁(通,义:)4合葬华山傍(通,义:)二.一词多义1适: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适得府君书2应:六合正相应零泪应声落汝可去应之以我应他人3故:大人故嫌迟知是故人来故作不良计故遣来贵门4见:相见常日稀君既若见录渐见愁煎迫5谢:谢家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6相:相见常日稀会不相从许及时相遣归好自相扶将登即想许和儿已薄禄相7会:会不相从许于今无会因8意:何意致不厚吾意久怀忿9幸:幸复得此妇幸可广问讯10区区:何乃太区区感君区区怀11令:便言多令才令母在后单12量:作计何不量人事不可量三.古今异义(解释句中义)1妾不堪驱使 2君家妇难为3共事二三年 4汝岂得自由5可怜体无比 6勿复重纷纭7本自无教训 8自可断来信9承籍有宦官 10既欲结大义11处分适兄意 12便利此月内13卿可去成婚 14蹑履相逢迎15千万不复全 16叶叶相交通四.偏义复词(明确偏指义)1昼夜勤作息 2勤心养公姥3我有亲父兄 4我有亲父母5逼迫兼弟兄五.词类活用(归类,释义)1时人伤之2誓天不相负3君当日胜贵4足以荣汝身5孔雀东南飞六.同义词1何意致不厚 = 不图子自归 = 人事不可量 = 逆以煎我怀()2便可白公姥 = 堂上启阿母()3登即相许和 = 汝可去应之()4为仲卿母所遣 = 同是被逼迫 = 渐见愁煎迫()5君既若见录 = 及时相遣归()七.解释加线词1再拜还入户 2卿但暂还家3谓言无罪过4留待作遗施5新妇起严妆 6好自相扶将7徒留无所施8便言多令才9恐此事非奇 10寻遣丞请还11否泰如天地12虽与府吏要13渠会永无缘 14吾独向黄泉15君尔妾亦然16莫令事不举17于今无会因 18却与小姑别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少敏悟,博涉经史,尤长于《易》,避乱家居。
太祖取太平,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如注之与语。
安进曰:“今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
以行吊伐,天下不难平也。
”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
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
”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
安从克集庆,进郎中。
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太祖多其能让。
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
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后坐事谪知桐城,移知饶州。
陈友定兵攻城,安如①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援兵至,陈友定败去。
诸将欲尽戮民之从寇者,安不可。
太祖赐诗褒美,州民建生祠事之。
洪武元年,初置翰林院,命知制诰兼修国史。
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
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
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
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时人荣之。
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
”帝大怒,立黜之。
(《明史·列传第二十四》)【注】①如:到、往,引申为“接见”。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B.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C.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D. 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耆儒”是指年老的学者。
“耆”意为年老。
“儒”在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的儒家学派不同。
B.“吊伐”是把要惩处的人或有罪的人悬挂起来,人们一齐讨伐他(们)。
这是古代在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常见的做法。
C.“生祠”是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堂。
建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对于有德政的官员,民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并加以奉祀。
D.《易》也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一本揭示事物变化的书。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陶安学养丰厚。
他自小聪明,广泛阅读经史,学有专攻,后来太祖还专门给资格最老的读书人陶安赐门帖子赞扬他。
B. 陶安擅长政治投机。
元末大乱,陶安避世不出,但明太祖大军一到,他又率领乡亲迎接,并奉承太祖说起兵是顺天意得民心。
C. 陶安深谋远虑。
他深知金陵的战略地位,肯定太祖攻克金陵的战略目标;陈友定叛军攻打饶州城时,陶安抚民心待援兵而获胜。
D. 陶安对朝廷极忠诚。
他在地方任职爱民如子、政绩显著,深受百姓崇敬;在中央任职出谋划策、针砭时弊,深受皇帝信任。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5分)(2)陈友定兵攻城,安如吏民谕以顺逆,余皆婴城固守。
(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①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②不归归便得,五湖③烟景有谁争。
【注】①蝴蝶:用典。
指梦境的美妙快乐。
②自是:“是自”的意思。
③五湖:用典,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5. 这首诗的颔联写得极为巧妙,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历来被誉为佳句。
试分析这一联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5分)6. 本诗除了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案孔雀东南飞一1.1娶,娶亲 2韧,柔韧 3叮咛,叮嘱4旁,旁边2.1出嫁/依照/刚才 2适合/随着/答应/许配3总/旧/有意/所以 4见面/我/被5辞别/谢绝/劝告 6相互/你/我/她/它/命相7当然/会面 8料想/心意9幸亏/希望 10愚拙/真挚11美好/让 12考虑/料想3.1不胜任使唤 2难以胜任 3过婚姻生活4自作主张 5可爱 6添麻烦 7教养8媒人 9官宦 10婚姻关系 11处理12就很吉利 13订下婚期 14迎接15无论如何 16交错相通4.偏指:1作 2姥 3兄 4母 5兄5.1为动,为…感伤 2对动,对…发誓3名状,一天比一天 4使动,使…荣耀5名状,向东南6.1料想 2禀告 3答应 4被 5我七.1拜了两拜 2只 3认为 4赠送 5盛6服侍 7空 8口才好 9适宜 10不久11运气好坏 12约 13 他 14奔赴15如此 16成功 17机会,缘分 18退下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 D2. B(“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会凭吊死去之人讨伐有罪之人。
)3. B(错在“奉承太祖”。
“陶安擅长政治投机”也不对,应该是他富有政治远见)4.(10分,每小题5分)(1)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关键词句】“隐过”意为“私下的过失、不为人知的过失”;“诘”意为“反问、盘问”;“宁”意为“怎么、难道”;“何从”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2)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明白地把顺从与对抗叛军的利害告诉他们,大部分人都围着城池,牢牢守卫。
【关键词句】“谕”意为“告诉、传达”;“顺逆”意为“顺从或对抗(叛军)”;“婴”意为“绕、围住”;“谕以顺逆”倒装句式,各1分。
句意1分。
【备注】该句有另一种解释:“顺逆”解释为“顺从叛军”,整句解为:“把太祖的(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告诉他们”。
由于没有明晰的上下文,此种解释也有一定道理。
仅供大家参考。
【参考译文】陶安,字主敬,当涂人。
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者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
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
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女子和财物,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
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
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
”太祖问:“我想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
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
陶安跟太祖攻克集庆后,又提升为郎中。
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干方面不如章溢、叶琛。
”太祖赞许他能谦让。
黄州刚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他做黄州的知州。
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
后因事被贬桐城知府,后改配饶州知府。
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传达太祖的关于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把顺从与对抗叛军的利害关系告诉他们),大部分人都围住城池牢牢守候。
援军到达后,陈友定的军队失败逃走。
各位将领想全部杀掉投降叛军的民众,陶安不同意。
太祖赐诗赞扬他,饶州百姓建造生祠奉祀他。
洪武元年,刚刚设置翰林院,太祖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
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
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
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的环境的人容易奢侈。
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无所顾忌。
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
你说的很恰当。
”君臣又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
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
”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心醉。
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
”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相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