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20中考化学复习:考题训练4_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_含答案

合集下载

溶解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相关计算有含答案

溶解度、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相关计算有含答案

化学的相关计算:溶解度和质量百分数------讲义课前热身:1. 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的定义:在 下,某物质在 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该物质的 。

代表符号:S知识点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溶液的质量= +即:=溶液M +=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例题一: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例题二:已知15℃时碘化钾的溶解度为140g ,计算在该温度下2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碘化钾?练习一:某温度下,a 克溶质溶解在2a 克水中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 100克B. a 克C. 2a 克D. 50克练习二:t ℃将12克某物质溶于30克水中,恰好配制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例题三:一定温度下,将200g 硝酸钠溶液蒸发掉10g 水后,析出晶体6g ,再蒸发掉5g 后,又析出晶体4g ,则该温度下,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A. 40gB. 80gC. 60gD. 20g提示:一定要是饱和溶液才能运用溶解度的公式练习三:现有500g20℃的A 物质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掉20g 水后,有5gA 析出,若再蒸发掉20g 水后,又有7gA 析出,则在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练习四: 20℃时,100 g A 物质的溶液,温度不变,蒸发掉10 g 水后有2 g A析出,又蒸发掉10 g水有4 g A析出,则: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 20gB. 40 gC. 30 gD. 无法计算例题四: 20℃时,将一定质量的NH4NO3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将所得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蒸发18g水,可使溶液饱和,另一份加入36g NH4NO3也达饱和,求⑴20℃时NH4NO3的溶解度。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备战中考化学专题练习(全国通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答案)一、单选题1.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9.8%B. 10.2%C. 10.8%D. 19.6%2.t℃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乙物质的溶解度为15g,丙物质的10g 饱和溶液蒸干后可得1.5g丙.当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时,含溶质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A. 丙>甲=乙B. 甲>乙>丙C. 乙>甲=丙D. 甲=丙>乙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t2℃时A、B、C的溶解度大小为A=B>CC. t2℃时,A、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C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4.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5.要使20℃时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升高温度至30℃;②降低温度至10℃;③加入10g水;④加入1g氢氧化钙;⑤加入1g氧化钙;⑥蒸发掉10g的水,再恢复温度到20℃.A. ①③④B. ②⑤⑥C. ①③⑤D.②④⑤6.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③④⑤资料:A的溶解度温度20 30 40 50 60/℃溶解度37.2 41.4 45.8 50.4 55.2/gA. 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 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7.已知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

20℃时向100g水中加50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36%B. 50%C. 33.3%D. 26.5%二、填空题8. 现有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g;若将此溶液稀释为4%的稀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1.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下面是一些化学溶解度相关的练习题,大家可以通过解答来巩固对溶解度的理解。

题目一:某种物质在水的溶解度为80g/100ml,如果将20g该物质加入200ml水中,问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80g/100ml,即1ml水最多能溶解80/100=0.8g该物质。

而现在20g该物质加入2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20/200=0.1g该物质。

因此,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二:某种物质在80℃时的溶解度为40g/100ml,若将3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温度保持在8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40g/100ml,在80℃下,如果将3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30/100=0.3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三:某种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60g/100ml,若将40g该物质加入150ml水中,温度保持在2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60g/100ml,在20℃下,如果将40g该物质加入15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40/150=0.267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题目四:某种物质在30℃时的溶解度为100g/100ml,若将2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温度保持在30℃不变,问该物质是否能完全溶解?解答:溶解度为100g/100ml,在30℃下,如果将20g该物质加入100ml水中,相当于每1ml水中有20/100=0.2g该物质。

每1ml水中的物质量小于溶解度,所以无法完全溶解。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溶剂的数量、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在溶质的质量小于溶解度的情况下,溶质才能完全溶解。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习题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习题

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计算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10克A ,则A 在0℃时溶解度为10克B .0℃时,100克A 的饱和溶液中含有20克A ,则A 在20℃时的溶解度为20克C .30℃时,100克水中溶解了40克A 恰好饱和,则30℃时A 的溶解度为40克D .40℃时,A 的溶解度为60克,说明40℃时,100克中溶解60克A 时溶液即达到饱和。

2.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克,现在t ℃下将a 克盐(不含结晶水)投入到b 克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b a 100a +B .b a a +%C .100S S +%D .S 100100S+%3.某固体物质的溶液W 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如使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溶质w 克 B .增加溶质W /8克C .蒸发W /2克水D .蒸发一半溶剂4.在t ℃时KNO 3溶液一杯,在该溶液中加入11克KNO 3,充分搅拌后,仍有3克不溶;若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40克水,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则t ℃时KNO 3的溶解度为( )A .22克 B .20克 C .16克 D .8克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把18克氯化钠放入36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26.5%B .33.3%C .36%D .50%6.20℃时,140克盐A 的溶液蒸发掉40克水,或加入10克A 盐晶体(不含结晶水),溶液均可达到饱和,则原溶液A 的质量分数为( )A .14.3%B .20%C .25%D .28%7.将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 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 蒸发掉10g 水,无晶体析出 B. 加入10g10%的M 的溶液C. 加入10g 固体M ,并使之完全溶解D. 加入10g 水8.一份2%的NaCl 溶液蒸发掉40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A.1gB.2gC.5gD.8g9.向40g5%的NaOH 溶液中,加入60g10%的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NaOH 质量分数为 ____ .10.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 g 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8 gB. 6.4 gC. 3.2 gD. 4 g11.25℃时,某物质的溶液285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掉10克水,析出3克晶体(晶体不含结晶水),若再蒸发20克水,又析出12克晶体,则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A .30克B .40克C .50克D .60克二计算题1.将80克某物质溶于920克水中配成不饱和溶液,求:(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欲使它的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要蒸发掉多少克水?(3)欲使原溶液的浓度变成5%,则需要加水多少克?(4)若在原溶液加入380克该物质,恰好变成t℃的饱和溶液,则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2.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锈,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cm3)3.在20℃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50g,平均分成两等份。

中考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训练及答案

中考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训练及答案

经典例题例1.将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缓缓倒入100mL水中,搅拌均匀,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浓硫酸的质量=100mL×1.84g/mL=184g 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184g×98%=180.32g稀硫酸的质量是浓硫酸质量加上水的质量184g+100mL×1g/mL=284gω(H2SO4)=(180.32g/284g)×100%=63.5%【答案】稀释后浓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63.5%。

例2.常温下将10g下列固体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胆矾B.氧化钙C.氧化钠D.硝酸钾【分析】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键在于判断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同时求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各是多少。

物质溶解在水中有下列几种情况需要考虑:①物质在溶解时没有生成新物质且该不含有结晶水,溶质为物质本身,如KNO3,其质量分数等于[10g/(10g+90g)]×100%=10%;②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溶质应为无水物,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如CuSO4·5H2O,这种情况溶质的质量减少了,故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③物质溶解时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溶质为生成物,如Na2O溶于水,溶质质量为NaOH,溶质的质量分数>10%;④溶质质量分数还受溶解度的影响,如常温下将10g氧化钙溶于90g水充分混合,虽然CaO与水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Ca(OH)2,但其质量分数却比胆矾溶液水所得溶液得溶质质量分数小,这是因为CaO溶于水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只有极少量的Ca(OH)2溶解于水。

【答案】 B例3.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8gB. 6.4gC. 3.2gD. 4g【分析】欲使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在恒温下蒸发掉的溶剂质量应等于原溶液质量的一半,故本题蒸发50g水以前溶液的质量为100g,故溶质质量为100g×8%=8g。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总结与训练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总结与训练

例题.(河北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t1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将B t1 ℃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 ℃,两种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 t3 ℃时甲的饱和溶液,可 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D.将 t3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 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质是 Ca(OH)2 。
应 用:(1)确定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
转化;(2)确定物质的结晶方法:①对于陡升型(如硝酸钾)采用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②对于平缓型(如氯化钠)采用
蒸发结晶
的方法。
3.气体的溶解度
定 义: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 101 kPa
和 一定温度
2.(2019·邢台二模)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 线,下列说法正确的B是( )
A.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水, 析出的晶体质量甲大于乙
B.t2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分别降温至 t1 ℃,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C.t2 ℃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溶液的溶质的质 量分数
S越小,则溶剂质量越大,溶液质量越大; 如: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w%的大小关系,则是:乙>甲>丙,因为t1时,S乙>S甲且都大于原温度S丙。
三S越、等小溶,质则;量溶、质溶(质4剂量量)越比和小溶,解较溶度液关不质系量:越同小;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5)物质的溶解度随

中考化学溶解度计算题及答案[2024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溶解度]

1.已知硫酸铜的溶解度为1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铜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硫酸铜的质量为10g.
2.已知硝酸银的溶解度为2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银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的质量为20g.
3.已知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36g.
4.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20g.
5.已知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铵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铵的质量为40g.
6.已知硫酸铁的溶解度为3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铁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硫酸铁的质量为30g.
7.已知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钾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钾的质量为50g.
8.已知硝酸钠的溶解度为25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钠的质量为25g.
9.已知硝酸铜的溶解度为15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铜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的质量为15g.
10.已知氯化钙的溶解度为4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钙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钙的质量为40g.。

2020中考化学专题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包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含答案)1.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C.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20D.称量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答案】D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 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 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D. 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答案】D3.在下表①-④组的X溶液中,滴加Y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Y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下图的是()X溶液Y溶液①CuCl2溶液和HCl溶液NaOH溶液Na2SO4溶液和H2SO4BaCl2溶液②溶液③NaCl溶液和HCl溶液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和NaOH④H2SO4溶液溶液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4.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答案】C5.如图所示,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图中甲、乙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氯化钠固体【答案】D6.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B. 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C.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D. 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答案】B7.某同学去我市的风景区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2020中考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包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至原来的一半,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溶液降温析出一半的硝酸钾B.加入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C.向溶液中加入与溶液质量相等的水D.使溶液中水的量增大一倍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3.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剩余的甲物质一定能继续溶解C.往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乙物质,乙物质不能溶解D.不知道乙溶液是否是饱和的,可向乙溶液中加入乙溶质看其是否能继续溶解来判断是否饱和4.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20 g硝酸钾可以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 B.20℃时,把20 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 C.把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 D.20℃时,把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烧开水时,水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后感到气体冲到口腔中C.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的泡沫溢出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6.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C.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7.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40 g ,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 甲 乙 丙 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8.4 4 0 1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D. 四杯溶液中各加入20℃的100 g 水后,溶液质量相等,且均为不饱和溶液8.下表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完整版)溶解度计算题练习(答案)

三思培训学校溶解度计算题练习(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

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12克=38克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溶质 溶剂 溶液12g 38g 50gx 100g (x+100)gg g x g 1003812= 解得x=31.6g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

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溶质 溶剂 溶液13.6g 40g 53.6gx 100g (x+100)gg g x g 100406.13= 解得x=34g答: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设: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溶质 溶剂 溶液4g 11g 15gx 100g (x+100)gg g x g 100114= 解得x=36.4g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

则:(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

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z 。

溶质 溶剂 溶液24g (100-24)=76g 100gx y 350g78g z (78+z )gg g y g x g 3501007624== 解得x=84g ,y=266gz g g 767824= 解得z=247g总之,关于溶解度计算的关键就是将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一一对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训练(四)__溶解度__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夯实基础|1.20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100 g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40 g该物质B.20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2∶5C.20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0%D.将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将会有晶体析出2.[2017·沈阳]按下列方法配制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是(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水中,充分搅拌B.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 g二氧化锰,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3.[2017·常州]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 g,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图Z4-14.[2017·益阳]图Z4-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 ℃降为30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图Z4-2A.a B.bC.c D.a和b5.[2017·北京]25 ℃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加入40 g的KCl固体,充分溶解。

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图Z4-3A.26% B.29%C.35% D.40%6.[2017·石家庄十八县基础模拟]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Z4-4所示。

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Z4-4A.乙物质的溶液中含有30 g溶质B.甲、乙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C.溶剂质量:甲=乙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7.[2017·邵阳]根据图Z4-5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图Z4-5(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________。

|能力提升|·1.[2017·江西]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图Z4-62.[2017·苏州]-7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Z4-7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 ℃时,将35 g硝酸钾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9.0% D.将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3.[2017·新疆]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B.40 ℃时,将4 g高氯酸钾溶于100 g水中可得到104 g溶液C.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结晶现象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2017·广东]下列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图Z4-8(1)应称量________g NaCl,需加水______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 g加水稀释到____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5.[2017·河南]图Z4-9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图Z4-9(1)乙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X”或“Y”)。

(2)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t3℃时,将3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6.[2016·石家庄桥西区基础模拟]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60 ℃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 ℃时,将36.0 g NaCl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36.0%;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进行了如图Z4-图Z4-10上述过程中所得的A、B、C、D、E五种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_________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4)当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7·唐山路北区一模]向100 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Z4-11所示。

请回答:(1)将A点所对应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2)图Z4-11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B [解析] 20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40 g ,表示在20 ℃时,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该物质40 g ,此时溶液的质量是14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g140 g ×100%<40%;由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知道,所以不能判断温度降低时,是否有晶体析出。

2.A [解析] 氯化钾易溶于水,5.0 g 氯化钾溶解在95 mL 水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5 g5 g +95 g ×100%=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微溶于水,不能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量取5.0 mL 浓盐酸,量取的是溶液的体积,不能得出溶质氯化氢的质量,故不能求得溶质质量分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得不到溶液。

3.D [解析] 取用氯化钠时瓶塞要倒放,以免污染试剂;称取氯化钠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使用量筒量取水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物质溶解。

4.A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c 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故高温下c 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形成低温下的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a 和b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而a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故等质量的a 、b 的饱和溶液由50 ℃降低到30 ℃时,a 析出的晶体多。

5.A [解析] 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 ℃时KCl 的溶解度约为35 g ,所以加入40 g KCl 不能完全溶解,已达到饱和状态,只能溶解35 g ,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计算可得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5 g100 g +35 g×100%≈26%。

6.D [解析] t 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30 g ,即100 g 水中最多溶解30 g 乙,故t 2 ℃时100 g 乙的饱和溶液中不可能含有30 g 乙,降温到t 1 ℃时,乙的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t 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100 g 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小于乙,降温到t 1 ℃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依然是甲小于乙;分别将100 g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2 ℃降温到t 1 ℃后,甲溶液依然饱和,乙溶液变为不饱和状态,t 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饱和的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的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7.(1)降温(或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 (2)A >B >C (3)C[解析] (1)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降温、加入溶质A 、蒸发溶剂都可以使A 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2)t 2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 >B >C 。

(3)A 、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 2 ℃的A 、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会析出晶体,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 2 ℃时C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会变成C 的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

|能力提升|1.D2.C [解析] 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必须指明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从溶液中结晶;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 g,所以50 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95 g,故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g 100 g+63.9 g×100%≈39%;将2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到60 ℃,溶液由饱和状态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

3.C [解析] 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68 g,溶解度表示的是物质溶解时的质量,故单位为克;4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高氯酸钾的质量为3.73 g,最多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03.73 g;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80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 ℃时,会有晶体析出;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1)7.5 42.5(2)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3)30[解析] (1)配制50 g 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溶质氯化钠质量为50 g×15%=7.5 g;需要水的质量为50 g-7.5 g=42.5 g,水的密度为1 g/mL,则需水的体积为42.5 mL。

(2)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

若指针向右偏转,说明氯化钠质量不足,需要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3)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m g,则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列式得10 g×15%=m×5%,m=30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