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化学总复习 考点解读 各个击破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2讲 质量守恒定律讲解课件
第12讲物质的分类备战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2

专题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第12讲物质的分类一、考情分析:二、考点归纳必考点1 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和混合物(1).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如氢气(H2)、水(H2O)等。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如空气、合金、溶液等。
2.单质和化合物(1).按组成元素的种数又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铜(Cu)、铁(Fe)、氮气(N2)等。
(3).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
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①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CH4)、乙醇(C2H5OH)、蛋白质等。
②无机化合物是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但有些含碳化合物也属于无机物,包括CO、CO2、H2CO3、Na2CO3(碳酸盐)和NaHCO3(碳酸氢盐)等。
3.氧化物、酸、碱、盐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H2O等。
2.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2SO4等。
3.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2、NH3·H2O等。
4.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HCO3、K2MnO4等。
4.易错点(1)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时不看元素种类,看物质种类。
相同的元素可组成不同的物质,如CO和CO2等。
(2)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而洁净的空气为混合物。
(3)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H2SO4是酸而不是氧化物。
(4)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碱性物质不一定是碱。
【考点突破】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aCl B.MnO2C.NaOH D.H2SO4【答案】B【解析】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
A、NaCl不含有O元素,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MnO2中只有Mn、O两种元素,且含有O元素,则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C、NaOH中有Na、H、O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H2SO4中有H、O、S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

2020年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物质的化学变化考点必读1.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能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能量变化表现形式。
知识梳理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3.【要点诠释】发光、放热、变色、气体放出、沉淀析出等现象,能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是充分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才是根本的依据。
考点二、物质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变化的内因,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在汉语表述中常常用“能”“会”“可以”等词加以区别。
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是化学变化;而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表述的则是硫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要点诠释】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甲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铜、石墨等物质有导电性,可作导体。
考点三、化学反应的分类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A+B)(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AB)(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AC+B)(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CB)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中考总复习化学1-第12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气体速率 的方法
知识考点清单
考点 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叫化学变化
常见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并吸热、 放热、发光等
【温馨提示】 (1)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 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 变化的依据。例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自行车轮胎爆胎为物理变化,而火药 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3)所谓的有新物质产生指的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于反应物的物质, 如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④ 化学变化 。因为金刚石、石墨在组成上 相同,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所以也是两种物质。
1
2
3
2.(2022·湖南湘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B ) A.酒精用作燃料 B.石墨用作电极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例2
1
2
3
3.(2022·山西)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 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 是( A )
例2
1
2
3
题型解法 区分性质的种类时,首先要将表述变化的选项排除掉,然后再依据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进行区分。
例2
1
2
3
题型演练
1.(2022·河北平山县模拟)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 是( D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 D.赤铁矿用于炼铁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考点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2课时水和氢气

水和氢气体验中考1. (2018年中考题)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D.填埋垃圾不会导致水体污染2.(2018年中考题)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3. (2018年中考题)根据右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4.(2018年中考题)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5.(2018年中考题)2018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试液来区分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水电解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6.(2018年中考题)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 B.煮沸 C.过滤 D.吸附7.(2018年中考题)野外生存训练课上,某同学设计了几种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A.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 B.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C.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D.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8.(2018年中考题)“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环保城市的是()A.不向水中丢垃圾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9.(2018年中考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2H2O2H2↑+O2↑,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每结合生一个氧分子.(3)在通电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生成份质量的氢气.10. (2018年中考题)水是我们很熟悉的物质,学习化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最新四川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基础专题攻略 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课件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解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 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生成 的是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后氧气会逸散到空 气中,故实验完毕后混合物固体质量会少, 但实际上还是遵守质量恒守定律的。
四川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 部分基础专题攻略 模块三物 质的化学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A+B+→C(多变一)
分解反应:C→A+B(一变多) 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A+BC→AC+B(一换一)
2.认识几种 化学反应
按得失氧分
复分解反应:AB+CD→AD+CB(双 变换,价不变) 还原反应
获得的错误信息是( D )
A.该图表示的是一个化合反应 B.化学反应中,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 2∶2∶2∶1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解题关键点】1.分析图示中所描述的分子和原 子的种类、原子的个数,明确反应物和生成物。2. 用“A、B、C”等代替不同物质,根据图示写出 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例6(’13安顺)黄铜是由铜、锌组成的合金。为测定 某种黄铜中锌的含量,取43.4g这种黄铜和质量分 数为19.6%的硫酸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将未 反应的铜过滤后得到112.6g溶液。请计算(计算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返回重难点
氧化反应(包括缓慢氧化)
模块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解析】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 应,而CuO不是碱,故此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但此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 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
中考化学知识点击破串讲

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应等于反应前 固体质量加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
结论
_反__应___前__参__加__反___应__的__各__物__质___总__质__量__等___于__反__应__后___生__成__的__各___物__质__总__质__量___
知识小结
➣ 所有化学反应都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子裂成原子,原 子重新组合而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过程。 ➣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 改变,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重量都集中在原 子核上。
例题
6.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 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①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组成 ②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③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保持不变
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并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
“一类原子”包括一下三种情况: ➣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12C、14C; ➣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粒子,如Na、Na+;
苏打水写信
写信时用毛笔蘸苏打水,在 干燥的白纸上写字,晾干。 看信时将白纸轻轻涂上无色 酚酞,红色的自己就会显现 出来
你知道这里都涉及了什么类型的变化吗?
定义 本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初三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归纳

初三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归纳按规律列出考点的划分,能让你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抽象的概率,方便记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初三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一、基本考点考点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考点3.化学变化与能量(实际应用考点)(1)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
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2)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考点4.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拓展考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其性质。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物理性质;若在使用过程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创新考点考点5.新情境题中物质性质的辨析(探究性考点)依据新情境题中所给物质的信息,分析、归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解答此类题目,培养同学们认识事物和概括知识的能力。
2.初三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一.使用仪器的使用和识别主要包括试管、试管夹、烧杯、烧瓶、锥形瓶、集气瓶、滴瓶、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水槽、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玻璃棒二.化学实验简单操作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物质的称量、酒精灯的特点和使用三.气体的制备、收集和检验(1)气体发生装置(固体混和加热型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型);(2)气体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3)根据气体各自的性质进行检验;(4)实验装置合理连接,实验合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