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症状及中西医疗法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疗法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疗法李蕊茶/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柏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553531摘 要: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分娩母猪哺乳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又被称为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
该病主要发生于初产以及老龄母猪,会对哺乳仔猪的成活率以及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因而,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中西医疗法1 发病原因1.1 疾病因素1.1.1 细菌性感染 母猪的饲养环境较差,在母猪分娩前,没有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清洁以及消毒,在分娩过程中产道发生损伤,分娩后没有对乳房、外阴以及滞留的胎衣碎片进行严格消毒,仔猪咬伤母猪乳头等,都容易因细菌感染而导致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以及产褥热等各种热性病的发生,因局部感染导致全身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该病的发生[2]。
1.1.2 病毒性全身性疾病 猪繁殖障碍型猪瘟、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热性病也容易继发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1.1.3 内毒素血症 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会引起乳房炎、子宫炎、肠道或者泌尿道感染,同时可以分泌内毒素,母猪机体通过子宫或者乳房等对这些内毒素吸收后就会导致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33%患病母猪血液内可见内毒素。
内毒素会降低母猪血浆内甲状腺素的含量以及催乳素的浓度,进而导致该病的发生[2]。
1.2 营养因素 在妊娠过程中,母猪所喂食饲料搭配不合理,喂养量过多或者过低,容易导致母猪过肥或者过瘦,使甲状腺以及肾上腺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乳房、卵巢的发育以及泌乳。
例如,如果母猪矿物质、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极容易导致机体抗应激以及抵抗力降低,因血浆内钙、镁含量过低导致二价离子失衡,进而引起该病的发生。
1.3 管理因素 在母猪分娩前,突然更换饲料,对其饲喂程序进行调整或者喂食过多加工过细的饲料;在母猪产后突然加料,母猪喂食过多或者食入胎衣,也会引起母猪肠道壅滞或者出现便秘症状,导致母猪产后少食甚至不食,从而引发该病。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ostpartum Dysgalactia Syndrome,简称PDS)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猪医学疾病,它主要表现为泌乳障碍和发热,导致断奶仔猪的死亡率显著增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从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介绍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一、病因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营养不良、环境压力、饲料变化、感染以及药物应用等。
其中,感染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的影响较大。
除此之外,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应用也会导致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1.泌乳障碍:产后48-72小时内,母猪的泌乳量明显减少,甚至无法泌乳,导致断奶仔猪的营养不良和死亡。
2.发热:在泌乳障碍的同时,母猪会出现发热的症状,通常体温升高至40℃以上。
3.不食、厌食:母猪因为不适和发热的原因,食欲不振,甚至完全拒食。
4.行为异常:患有泌乳障碍综合征的母猪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和容易激动的行为。
5.乳汁异常:泌乳困难的母猪泌出的乳汁中,常常含有血液、浆液、脓液或粘液,乳腺也会出现肿胀和疼痛的情况。
三、防治措施1.合理饮食: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需要合理的饮食和营养,特别是需要足够的蛋白质和能量供应,以维持奶猪的生长发育。
2.保持舒适的环境:母猪需要一个干燥、温暖舒适的环境,在干净的饮水和卫生的泥浆中长期生存。
3.合理药物应用:避免过度使用药物,特别是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以免造成饲料污染和毒素堆积。
4.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包括卫生清洁、定期打疫苗、及时处理病害,以及对仔猪进行必要的营养补给和医疗保健。
综上所述,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产后猪医学疾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保证合理营养和药物使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为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严重影响母猪的产仔效益。
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病因: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 母猪营养不良:饲养条件差、饲料质量差、饲喂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母猪产后泌乳障碍。
2. 环境压力过大:如饲养密度过高、气温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对母猪的产后泌乳产生负面影响。
3. 母猪产后应激反应:猪只在产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过度的应激可能导致泌乳综合征。
1. 泌乳量减少:母猪在产仔后,产奶量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甚至完全没有泌乳现象。
2. 乳房肿胀:乳房泌乳不畅,导致乳房肿胀、发硬、疼痛等现象。
3. 母猪消瘦:由于泌乳不良,母猪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给仔猪,导致母猪体重明显减轻。
4. 仔猪生长不良:母猪泌乳不良导致仔猪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致使仔猪生长发育不良。
防治措施:针对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良好的饮食管理:确保母猪在怀孕及哺乳期间获得充分的营养,合理配置饲料,避免因饲料不良导致的营养不足。
3. 合理的产仔管理:产后及时清理乳房,保持乳房干燥,刺激乳汁分泌;适时分娩,避免长时间劳累。
4. 应激控制:减少母猪在产仔过程中的应激,可以采用适当的药物或方法来缓解母猪的焦虑和压力。
5. 药物治疗:若出现严重的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症状,可以根据兽医的指导使用一些泌乳促进剂或抗生素来治疗。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猪类疾病,对母猪的产仔效益有严重影响。
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优化饲养环境、合理的产仔管理、应激控制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该病,提高母猪的产仔效益。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母猪在产后因某些原因导致泌乳困难或泌乳不畅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着母猪的生产性能和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母猪生产过程中,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高,给猪场带来诸多困扰。
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复杂,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饲养管理不当、精神压力过大等。
这些因素单独或相互作用都可能导致母猪泌乳障碍,影响猪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效果。
针对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症状,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猪群的生产效益。
对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和预防方法,对于保障猪场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为养殖户提供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建议,减少因该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母猪产仔率和生产效益。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现有文献,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经验,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规范治疗和管理,为母猪健康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 正文2.1 病因分析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猪只健康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1.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的恶劣条件,如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不流通等,会影响母猪的泌乳功能,导致泌乳障碍的发生。
2. 营养不良:母猪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泌乳功能,如果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不足或不平衡,就会出现泌乳障碍。
3. 疾病感染:母猪在产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如乳房炎、感染性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母猪的泌乳能力,导致泌乳障碍的发生。
4. 繁殖压力过大:母猪在短时间内频繁产崽,会导致身体透支,影响泌乳功能,从而出现泌乳障碍。
5. 遗传因素:一些母猪可能存在遗传性的泌乳功能不全问题,导致在产后出现泌乳障碍的情况。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母猪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病理情况,主要表现为泌乳困难或无乳(无法产乳)。
该综合征的病因有多种可能,包括猪只的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病原微生物感染及其毒性作用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其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病因:1. 营养不良: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若母猪在此期间饲料摄取不足或不合理,会导致泌乳障碍。
2. 内分泌紊乱:分娩后母猪的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雌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水平下降。
若这些激素水平的调节出现问题,会引发泌乳困难。
3. 感染:分娩过程中若母猪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其毒性物质会影响到泌乳细胞正常功能,导致泌乳障碍。
临床症状:1. 产后无乳:母猪分娩后无法产乳,不管是否进食饲料、催乳都无法刺激其乳汁分泌。
2. 乳腺不发达:乳腺表面光滑,没有充盈感,体型小,乳头发育不良。
3. 行为异常:激动、焦躁、厌食、精神不振。
防治措施:1. 营养合理:母猪妊娠期及哺乳期应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保证其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增加泌乳细胞的产奶能力。
2. 加强管理:分娩后加强对母猪的监测和护理,避免外界环境对其产乳的干扰。
3. 使用适当的催乳药物:若发现母猪出现泌乳困难,可以在兽医指导下使用适当的催乳药物,刺激乳腺产乳。
4. 预防感染:分娩前后对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和消毒,避免感染引起的泌乳障碍。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猪场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我们应该加强对母猪的管理和营养调控,以及预防病原感染,提高母猪泌乳能力,保证产仔的质量和数量。
母猪产后泌乳综合征的中西疗法

母猪产后泌乳综合征的中西疗法曾垚;朱向京【期刊名称】《中国畜牧业》【年(卷),期】2016(000)015【总页数】1页(P85)【作者】曾垚;朱向京【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畜牧水产局;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寨前镇动物防疫站【正文语种】中文母猪产后泌乳综合征,即母猪产仔后出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或缺乳等综合症状。
笔者走访桂东县的多数中小型养猪场,发现各场均不同程度发生过该病,且多发于高温高湿季节(6~9月)。
因为母猪患乳房炎,导致产后缺乳或无乳,影响母猪的正常哺乳,造成仔猪生长发育受阻。
加上母猪患子宫炎症,往往母猪在断乳后,不能按期发情,延长空怀期,甚至丧失繁殖能力,最后被淘状,母猪年生产力下降,整个养猪场经济效益受损。
母猪产后一周左右,体温升高,少食或停食,阴户流出腥臭的污物;有时可见乳房肿胀,用手挤压、少乳或无乳,有疼痛感,仔猪拱食拒哺;常做排便动作,大小便不通。
1.母猪经过几小时的生产,体力消耗,体质下降,虚弱,瘀血排出不尽或破碎包衣存留体内,进而形成气血瘀结。
2.母猪临产时,产房产床消毒不全或助产时消毒不彻底,母猪分娩时细菌感染。
3.产房保温措施不到位,受贼风等影响,母猪受寒而致。
4.母猪临产前后3天未减料,导致乳汁浓缩,乳管排出不畅,进而引发乳房炎。
5.乳房受外力影响受损,如仔猪咬伤、产床刮伤等,导致乳房发炎。
1.控好体膘。
母猪过肥过瘦都会引起发情不正常或分娩困难,根据体膘的好坏应进行适当减肥或增加营养,使母猪保持一个良好的体况,始终保持有七成体膘。
2.做好消毒。
母猪分娩前应对母猪、产房产床做好消毒。
母猪可用温消毒液进行喷洒或全身清洗。
产床产房可用来苏儿喷洒消毒。
3.精细管理。
临床产前1周给予母猪清洁卫生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粉200微克/毫升或泰妙菌素200微克/毫升,不驱赶惊吓母猪。
4.及时消炎。
母猪产完仔猪后,及时给母猪注射氨苄西林钠注射液和催产素10毫升,也可静脉注射葡萄糖1500毫升,维生素C 10毫升,同时肌注青霉素40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
引起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因素及预防

引起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因素及预防什么是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ostpartum Dysgalactia Syndrome,PDS),是指母猪在分娩后出现乳汁分泌障碍或乳汁中含有炎症细胞,导致新生仔猪饥饿、营养不良和死亡的综合征。
PDS会严重影响猪场生产效益,因此及时了解和预防PDS非常重要。
引起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因素1. 抗体水平孕晚期母猪的抗体水平会降低,而在分娩后达到最低点,这个过程可能会影响母猪的新生仔猪免疫系统,从而引起PDS。
2. 猪场环境猪场环境对母猪的产后恢复也会产生影响。
脏乱差的环境会增加母猪感染的可能性,从而引起PDS。
3. 饲料饲料中缺少营养物质也是引起PDS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身体和幼崽的正常发育,如果饲料中缺少必须的营养物质,母猪就会出现PDS。
4. 疾病母猪分娩后,由于体内免疫力降低,会变得容易受到感染。
一些病毒和细菌感染也会引起母猪出现PDS。
如何预防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1. 准备充分的产房环境孕期和分娩期的母猪需要一个安静、干净、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猪舍中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条件应该合适。
2. 管理和饲喂母猪母猪在分娩之前和分娩后需要周到的管理和饲喂。
应该确保母猪得到充足的饮水和饲料,需要添加一些能够促进乳汁分泌的营养物质。
3. 预防疾病母猪在分娩前和分娩后应该加强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如果母猪感染了疾病,应该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疾病转化为PDS。
结论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D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
通过改善产房环境、加强母猪的管理和饲喂,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有效地预防母猪PDS 的发生。
为了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我们需要关注和预防PDS的发生。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一、病因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猪场疾病,主要是由于母猪在产后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导致乳腺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泌乳障碍。
其主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点:1.产后应激:母猪在分娩过程中经历了极大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这种应激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功能。
2.疾病感染:母猪在产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感染,如乳腺炎、猪瘟等,这些疾病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功能。
3.饲养管理不善:不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导致母猪泌乳障碍的重要原因,如饲料不足、饮水不畅、环境条件不佳等都会对母猪的泌乳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二、临床症状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乳腺肿胀、乳汁减少、乳房温度升高、食欲不振、体温升高、活动力下降等。
一般在产后48小时内开始表现,严重时,母猪可能出现产奶障碍、烦躁不安、抖颤甚至乳腺脓肿等表现。
三、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的发生,需采取以下几项防治措施:1.合理营养:在孕期和产后给母猪提供合理的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的充分。
孕期和产后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有助于提高泌乳能力。
2.合理管理: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其饮水、饲料的品质,保持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和疾病的感染。
3.科学分娩:在母猪分娩前后进行科学的护理和管理,减轻其产后应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定期检查:对产后母猪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母猪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减少病情的恶化。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对于猪场的生产经营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饲养管理中需严格把握母猪的产后护理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对母猪进行全面的保健,提高其生产和繁殖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天 。如母 猪 产 后 食 欲 废 绝 或 者 症 状 严 重 , 可 采 取 静 脉 滴 注 由氯 化 钠 液 、 葡 萄糖 液 、 维生素 B 、 维生素 c 、 B族 维 生 素 、 碳 酸氢钠 、 鱼 腥 草 等 组成 的混 合 药 液 , 每 天 1次 , 连续使用 3 ~5 天 。如 果 母 猪 患 有 乳 房 炎 , 可在 乳房涂 擦 3 O 鱼石 脂软 膏 , 并在乳房基部注射 2 mL普 鲁 卡 因 和 8 O万 I U 青 霉 素 进 行 封 闭 治疗 , 同时 配 合 使 用 浸 有 温 热 0 . 1 高 锰 酸 钾 水 溶 液 或 者 0 . 2 新洁尔灭对乳房进行热敷 , 每天 5 ~ 8次 , 通常 1 ~ 3天 内 就 能 够 治 愈 。另 外 , 也可每天都对乳房进行 3 ~ 5次 按 摩 , 每 次持 续 2 0 m i n , 且 每 间 隔若 干 小 时 进 行 1 O ~1 5 mi n的 挤
药 液 中 添加 少 量 的 黄 酒 , 分 成 2次 服 用 。 药 物保 健 。母 猪 从 产 前 5 ~ 7天 开 始 , 可 在 饲 料 中 添 加
2 临床 症 状
急 性 型病 猪 表 现产 后 明 显 发 热 , 食欲废绝 , 停止 泌乳 , 阴 门红 肿 , 并有污红色分泌物流 出, 乳 房 明显 红 肿 , 拒 绝 仔 猪 吮 乳, 并 伴 有 毒 血 症 而 发 生 死 亡 。亚 急 性 型 病 猪 表 现 出 体 温 升 高或者基本正 常, 食欲 不振 , 有 时 可 见 污 红 色 分 泌 物 从 阴 道
关键词 : 母猪 ; 产 后 泌 乳 障碍 ; 病 因分 析 ; I 临床 症 状 ; 西医治疗; 中药 治 疗 ; 药物 保 健 ; 产 后 护 理 中 图分 类 号 : ¥ 8 5 8 . 2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2 0 9 5 —9 7 3 7 ( 2 0 1 7 ) 0 4 —0 0 8 7 一O 1
高 渗 葡 萄 糖 液 1次 , 通常在 3 O ~1 2 0 ai r n就 能 够 见 效 , 使 其 恢 复泌乳 , 经过 一段 时 间 仔猪 就 能 够恢 复正 常 吮乳 。 中医 疗 法 。治 疗 原 则 是 通 乳 、 补 中益气 、 消食健 胃、 补 血 养 血 。可 取 1 6 0 g 芦根 , 忍冬藤 、 王 不 留行 、 蒲公 英 、 地 锦 草 各 1 2 0 g , 以黄 酒 为 引 , 加 水 煎 煮后 给病 猪 灌 服 。也 可 取 3 0 g茴 香、 1 5 g白芷 、 3 0 g黄 芪 、 3 0 g木 通 、 2 5 g当 归 , 加 水 煎 煮 后 在
现 代 畜 牧 科 技 2 0 1 7年 第 4期 总 第 2 8期
d o i : 1 0 . 1 9 3 6 9 / j . c n k i . 2 0 9 5 —9 7 3 7 . 2 0 1 7 . 0 4 . 0 7 8
・ 8 7 ・
母 猪 产 后 泌 乳 障碍 综 合 征 的病 因 、 症 状 及 中 西 医 疗 法
奶, 用于缓 解肿胀 , 并 消除炎症 , 刺 激乳房血 液循环 , 并 恢 复
过长时间 , 产 后机体过 度疲 劳 , 再 加 上 分 娩 应 激 等 导 致 内 分
泌失 调 , 使其 产后免 疫反 应延 滞 , 导致 免疫力 减弱 。子宫 内
膜上 皮是抵抗病菌 侵入 的天然 屏 障 , 如 果其 作用减 弱 , 就 会
1 病 因 分 析
后备母猪交配 过早 或者 发生早 产 , 体 质瘦 弱, 乳 腺 发 育 较差 , 且 内分泌紊 乱 , 导 致 分 泌 较 少 的 促 乳 素 等 激 素 。产 房 温度过高 、 过度拥挤 、 通 风较 差 , 妊 娠 母 猪 缺 乏 营 养 或 者 体 况 过肥 , 产前 、 产 后 摄 取 微 量 元 素 或 者 维 生 素 不 足 。母 猪 产 前
流 出 。大 部 分 病 猪 伴 有 乳 腺 炎 , 泌乳量 减少 , 而后 代仔 猪 由 于 吮 入 病 猪 分 泌 的奶 而 发 生 腹 泻 , 明显 脱 水 , 体 质消瘦 , 眼 窝
凹陷等 , 且使用单 一药 物治疗 具有 较差 的效果 , 严 重 时 往 往
沏 日 日敏
( 黑 龙 江 省 绥 棱 县 畜 牧 兽 医局 , 黑龙江 绥化 1 5 2 2 0 0 )
摘要 : 母 猪 产 后 泌乳 障碍 综 合 征 是 一 种 容 易发 生 且 比 较 复 杂 的 繁 殖性 疾 病 , 主要 特征是母 猪产后 乳房肿 胀、 缺 乳 或 者无 乳 , 食欲不振 , 精神萎靡 , 体温升 高, 排 出恶露 , 便秘 , 对仔猪反应 淡漠等。该病主要 在母猪产后 2 ~ 3天 内发 生 , 但 不会 传 染 , 通 常在 气候 炎 热 的 夏 季 容 易发 生 , 特 别 在 发 生 应 激 后 出现 发 病 。
泌 乳 。如 果 母 猪 患 有 子 宫 炎 或 者 阴 道 炎 , 可 对 阴 道 和 子 宫 使 用2 来苏儿液或者 0 . 1 高 锰 酸 钾 液 进 行 冲洗 。病 猪 可静
脉注射 6 O 万 ~1 8 0万 I U 盐酸林可霉素和 4 O ~1 0 0 mL 5 O
导 致 致 病 菌 经 由生 殖 道 侵 人 体 内 , 引起 子宫 内膜炎 ; 产 后 子 宫无力 收缩 , 子宫 内滞 留过多 的恶 露 , 且 滞 留 的 病 理 性 产 物
会侵入血 液循环 , 从 而侵入到全身 , 导 致产后 出现发热 、 食 欲
不振 、 乳 房 炎 以及 毒 血 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