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母猪六种繁殖障碍病鉴别诊断与防制

母猪六种繁殖障碍病的鉴别诊断与防制一、概况常见的母猪繁殖障碍病有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布鲁菌病等。
二、母猪胎儿的发育1、30天之前,胚胎分裂发育,胎儿未成形,若感染病毒、细菌,胎儿死亡被母体吸收,母猪会出现重新发情等;2、30天~50天之间,胎儿分化成型,但器官尚未形成,若此时感染病毒、细菌,则形成木乃伊胎;3、50天~70天,胎儿组织器官形成,但此时胎儿免疫系统尚不具免疫能力,若感染病毒、细菌,则想成死胎;4、70天后,由于胎儿免疫系统形成且具备免疫应答能力,若此时感染,则产弱仔或先天性疾病仔猪。
三、鉴别从流行特点1、细小病毒感染:猪是已知的惟一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感染母猪所产死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分泌物中均含有高滴度的病毒。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初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一旦发生本病后,猪场可能连续几年不断出现母猪繁殖障碍。
2、猪伪狂犬病:多种动物易感,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最易感,感染率高,发病严重,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重要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
本病亦可经皮肤伤口传染,猪配种时也可传染本病,也可经空气传播。
该病流行期长,无季节性,仔猪死亡率高,母猪多为流产;3、乙型脑炎:本病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初产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多发,人畜共患,夏秋季节多见,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播,散发,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4、猪瘟: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此病无季节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常呈流行性,流行期长,可垂直传播,当感染妊娠母猪时,起初常不被察觉,但病毒可侵袭胎儿,造成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分娩时排出大量的猪瘟病毒;5、蓝耳病:本病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感染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无死亡,感染母猪可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毒。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三个杀手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总结词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一种由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导致母猪流产、 死胎和弱仔等繁殖障碍。
详细描述
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是一种冠 状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龄段的猪。母 猪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咳嗽、流产、 死胎和减奶等症状,严重影响母猪的 繁殖性能。
障碍。
解决方案
选择繁殖性能良好的品种和个体进行繁殖。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条 件和生活条件,促进母猪的生殖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发挥。
05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 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饲料品质
环境卫生
选择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 的饲料,确保母猪获得足够的营养。
加强猪舍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猪舍, 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菌滋生。
03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环境 因素
营养缺乏
01
02
03
维生素A缺乏
可能导致母猪卵巢发育不 全,影响卵子的产生和受 精。
维生素E缺乏
可能导致母猪不孕或流产 ,对胎儿的发育也有不良 影响。
钙、磷缺乏
影响母猪的骨骼发育和生 殖机能,可能导致繁殖障 碍。
饲养环境不良
温度不适
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影响母猪的繁 殖性能,高温时母猪的受孕率会
VS
净化措施
采取科学合理的净化措施,如淘汰阳性猪 、严格消毒等,消除疾病在猪群中的传播 途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饮水清洁
保证饮水清洁,避免母猪饮用污染水 ,以免引起生殖道感染。
做好疫苗接种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控措施

1 1 非传 染性 因
主要是 母猪 自身 原 因 , 如先
食、 生长缓 慢 , 重则 引起母 猪 繁殖 障碍 或其他 疾 病 的 发生 , 流 产 , 产母 猪 不 发情 , 只抵 抗 力 下 如 初 猪
天性 生殖 器官 发 育 不 全 、 巢囊 肿 、 久 黄体 、 卵 持 子
陕
西
农
业
科
学
母 猪 繁 殖 障 碍性 疾 病 的病 因及 防控 措 施
王俊全 。 魏 恒, 王韦 华
( 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西 渭 南 7 4 0 ) 渭 陕 1 0 0
摘 要 : 年 来 , 猪 繁 殖 障碍 性 疾 病 困扰 着 许 多猪 场 , 成 重 大 的 经 济 损 失 。 由 于 其 发 病 原 因 多 而 复 杂 , 近 母 造 临
安静 排卵 或形 成卵 泡囊肿 ] 。
1 1 4 气候 性 因素 夏 季 长期 高 温 可 直 接 造 成 . . 妊 娠早期 胚胎 的死 亡 率 明显 增 加 , 胎 成 活 率 降 胚
低, 产仔 数减 少 , 胎 、 死 畸形 胎增 多 ; 可使母 猪 采 还 食 量减 少 , 况较 差 , 常激 素分 泌 的平衡 性发 生 体 正 紊乱, 断奶后 发情 时 间延 长 。另外 , 季高 温还 使 夏 母 猪感 染 的机会 增 多 , 易 发 生 乳 房炎 和 泌 乳 障 容 碍 综合 症 , 猪不 发情 的 比例升 高 。 母 1 1 5 中毒性 因素 中毒 性 因 素 主要 为霉 饲 料 . .
宫 内膜炎 等生 殖 系统疾 病造 成与 生殖 有关 的激 素
分泌 失调 , 使母 猪 脑下垂 体 机能不 全 ; 母猪 患幼稚 病, 虽达 到交 配年 龄 而生 殖 器 官 发 育不 全 或 无 性 周期 , 成不 发情 或不 孕等 。 造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原因及调控技术

破 坏 脾 肾 的 正 常 结 构 和 功 能 ,造 成 毒血 症 ;使 脾 和 巨噬 细 胞 数 量 , 以增 强猪 机 体 的体 液 免疫 和 细
脏边缘发生锯齿状 血肿或出血 ,脾 肾肿大 ;病程 胞免疫 。在疫苗接种前 后使用可显著提 高疫苗 的 稍长者 ,全身各组织器官发生退化 性病变和渐进 免疫应答水平 ,提高抗 体滴度和整齐度 。能促进 性功能衰竭 ;因其对 B 淋 巴细胞有较强 的抑制作 免疫器官的发育 ,促进 体 内大量分泌干扰 素,改 用 ,因此可导致机体体液免疫下降,故多诱发混 善 因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 毒、猪流
马建伟
( 辽 宁省彰 武县种 畜 场 ,辽 宁 彰 武 1 2 3 2 0 0 )
当前 ,国家 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养殖业发展的 殖 障碍 问题 , 由于处理措施不当造成母猪繁殖率 优 惠政策 ,生猪产业得到 了空前发展 ,出现 了一 低 、淘汰率 高,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严重制约生
大 批 生 猪 饲 养 场 、养 殖 小 区 、生 猪 养 殖 大 户 。笔 猪 生产 。笔者根据 多年养猪经验针对其原 因加 以
失常;③ 某些跟生殖有关维 生素缺 乏 ;④ 微量元 2 母猪发情不明显 ( 配种抗拒 )
素 硒缺 乏 症 。
2 . 1 原 因 ①雌激素分泌不足 ;②卵泡发育不成
① 生殖 系统疾 病 ( 如 子 宫 内膜 熟;③不 良 刺激引发恶癖。 有发 情症 状 时一侧 臀部 肌 肉注
1 . 1 . 3 疾病原 因
1 . 1 . 4 持 久黄 体存 在
物、肿瘤等。
① 年 龄 过大 ;② 子 宫 异 述 注 射 稀 释 方 法 。
m L 一次性注射器缓慢推注 ,边注射边 1 . 1 . 1 遗传性 因素 ①先天性 卵巢发育异常・ ;② 射 时宜用 5 生殖激素分泌异常等 。
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每次 2 0~3mi, 0 n 通过公猪爬跨和外激 素刺激不发情母 猪 , 一
般经过 1 周左右即可有母猪发情。 如果接触 l ~2周 , 无母猪
发 情 应更 换 公 猪 , 好 是 成 年公 猪 , 最 最后 母 猪 将 陆 续发 情 。 此
确判断发情 , 错过配种的时机 。 工作 中疏忽大意 , 造成漏配或
11 卵巢功能失调 . 卵巢功能失调是常见的繁殖障碍 , 主要是 由于卵泡囊肿 、 黄体囊肿, 持久. 性黄体而引起的。 卵泡囊肿会导致其丧失排卵 功能, 但仍能分泌雌激素 , 使得母猪表现发 睛持续期延长或间 断发情 ; 黄体囊肿多 出现在泌乳盛期 , 或近交系 中, 或老年母 猪中, 使得母猪出现乏情; 持久 I黄体导致母猪不发情 。 生
饲养性繁殖障碍是由于饲养不 当, 导致母猪生殖机能衰
退或受到破坏 , 使母猪表现不育。
主要 是 由 于 喂 料 量 不 足 、 料 单 一 和 品 质 不 良 , 者 饲 饲 或 料 营 养 不 全 价 , 成 母 猪 发 育 不 良 , 瘦 , 养 不 良 , 生 殖 造 过 营 其
疾病造成 的母猪繁殖障碍有治疗价值的应积极治疗 , 否 则应及时淘 汰 ; 卵巢功能 引起 的繁殖障碍 , 只有持 久性 黄体
母猪出现肢蹄病后就要淘汰。 传染病 引起 的繁殖障碍主要是预防。建议免疫程 序 , 对 种公猪春秋两季进行蓝耳病 、 猪瘟 、 狂犬 病 、 伪 口蹄疫 、 细小
病毒病 、 猪肺疫的预防注射 ; 对空怀经产母猪进行 猪瘟 、 口蹄
疫、 细小病毒 、 肺疫 的预防注射 ; 后备猪进行蓝耳病 、 猪瘟 、 伪 狂犬病 、 口蹄疫 、 细小病毒病 、 猪肺疫 的预 防注射 。不同地区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几个因素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几个因素母猪繁殖障碍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它会降低母猪的生育率,影响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遗传、环境、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就介绍几个常见的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
一、营养不良母猪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正常的生殖功能。
如果母猪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会导致其性周期紊乱、排卵障碍、流产和早产等问题。
营养不良还会影响母猪的体重和体型,从而影响胎次和哺乳能力。
因此,为了避免母猪繁殖障碍,养殖场主要负责人需要注重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并且为其提供足够的优质饲料。
二、疾病感染母猪感染疾病也是引起繁殖障碍的一个常见因素。
例如,流行性病毒性腹泻、布鲁氏菌病、猪链球菌病、宫颈炎等疾病都会影响母猪的受孕率和胎次。
这些疾病会使母猪的身体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生殖器官受到破坏,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因此,养殖场主要负责人要注意对母猪的疫病防控工作,定期备案并接受兽医的检查和诊断治疗。
三、环境污染母猪生活环境的杂乱和不洁也是导致繁殖障碍的原因之一。
环境的不良有时会导致母猪的繁殖和生长发育迟缓,特别是在孕期和哺乳期。
在这些关键阶段,母猪所处的环境应保持干净、通风和温湿度适宜的状态,减少室内异味和噪声的影响。
不仅如此,还需要将母猪隔离在一个相对稳定、有足够光照和空间的圈舍,以保护母猪免受其他动物的干扰和感染。
四、饮水不足母猪的饮水量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尤为重要。
如果母猪长期处于饮水不足的状态,其体内代谢紊乱,生殖内分泌系统发生障碍,从而影响受精和妊娠的过程。
此外,如果饮用的水源未经处理或受到污染,母猪也会感染一些病菌,从而导致产后的恢复不良和生产力下降。
为此,我们必须确保母猪在饮用水源的数量和质量上得到足够的保障,以及定期清洗饮水设备,维护水质清洁卫生。
综上所述,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养殖场主要负责人需要注意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为母猪提供干净、适宜的生活环境和饮水设施,以及定期检查和调整母猪饲养的营养和卫生状态。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几个因素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几个因素
1. 饲养管理不当:母猪在饲养过程中需要适宜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应、饮水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等。
如果饲养环境不良导致压力过大,母猪可能会出现繁殖障碍。
2. 饲料营养不均衡:母猪的繁殖需求较高,特别是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来维持生产和生长需要。
如果饲料配制不合理、营养不均衡,会导致母猪体质差、排卵情况不好、怀孕的成功率降低。
3. 疾病和病原体感染:母猪在生理周期的不同阶段都容易受到不同的病原体感染,特别是生殖系统疾病。
例如猪瘟、猪沙门氏菌等感染会引起母猪生殖激素失调、卵泡发育异常等问题,影响猪的繁殖能力。
4. 高环境温度和湿度:猪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夏季高温及潮湿环境容易引起母猪的食欲不振、排卵问题、怀孕率下降等繁殖障碍。
5. 遗传因素:母猪的遗传性状也会对其繁殖能力产生影响。
例如母猪自身体质弱,不同种猪之间的配种不合适等都会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
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料配制、及时的疫病防控、良好的环境调控以及优质的遗传育种都是确保母猪繁殖能力的关键因素。
养殖户也需要加强对母猪繁殖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母猪能够顺利繁殖,提高养殖效益。
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8年第2期 吉林畜牧兽医29·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高 波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种畜场,辽宁东港 118300母猪繁殖障碍是长期困扰养殖户的一个养殖难题,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母猪繁殖障碍主要是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母猪的繁殖力和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因为发病时间具有季节性,所以也称为母猪季节性繁殖障碍。
1 临床表现1.1 母猪发情异常,疾病的初期表现为母猪发情期较以往时间延迟,经产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期延长及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乏情率增高。
1.2 母猪的早期妊娠失败率高,主要表现是母猪在配种后一个月内出现的不规则返情数增加。
1.3 产仔数量少,母猪繁殖障碍通常还表现为母猪产仔数少。
2 发病原因2.1 母猪繁殖障碍也多见于母猪自身卵巢发育不全、还有是患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病、寄生虫病的小母猪。
由于母猪的卵巢发育不全,不能分泌引起发情的激素。
2.2 种公猪的刺激不够,除去自身遗传因素外,母猪与公猪的接触时间短也有关系。
观察实验证明,母猪与种公猪平均每天接触2~3 h 产生的刺激效果与种公猪和母猪持续接触产生的刺激效果一样,相同的种公猪与母猪多次刺激效果好,有助于初情期提前。
2.3 养殖场引入的种猪未经隔离检疫就放入混养。
养殖场由于养殖管理上的不到位,对于引入的种猪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检验检疫,对种猪的健康质量不了解,在引入时难免混入隐性感染种猪,不经隔离检疫就混养。
2.4 养殖场设施简陋、卫生环境堪忧。
现阶段小规模养殖场的养殖设施简陋,猪舍冬冷夏热、不通风,尤其是夏季闷热潮湿,饮水不干净、蚊蝇虫泛滥、粪尿处理不及时,饲养环境卫生情况污染严重。
发生疫情时处理不当,耽误治疗导致疫情扩散[1]。
2.5 养殖管理粗放,猪舍没有进行科学消毒,对于外来物种没有进行彻底消毒,增加了病菌传播隐患。
部分农村养殖户还将多种动物进行混养,也增加了疾病发生的可能,同时养殖户也没有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