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及其防治.

合集下载

母猪六种繁殖障碍病鉴别诊断与防制

母猪六种繁殖障碍病鉴别诊断与防制

母猪六种繁殖障碍病的鉴别诊断与防制一、概况常见的母猪繁殖障碍病有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布鲁菌病等。

二、母猪胎儿的发育1、30天之前,胚胎分裂发育,胎儿未成形,若感染病毒、细菌,胎儿死亡被母体吸收,母猪会出现重新发情等;2、30天~50天之间,胎儿分化成型,但器官尚未形成,若此时感染病毒、细菌,则形成木乃伊胎;3、50天~70天,胎儿组织器官形成,但此时胎儿免疫系统尚不具免疫能力,若感染病毒、细菌,则想成死胎;4、70天后,由于胎儿免疫系统形成且具备免疫应答能力,若此时感染,则产弱仔或先天性疾病仔猪。

三、鉴别从流行特点1、细小病毒感染:猪是已知的惟一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感染母猪所产死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分泌物中均含有高滴度的病毒。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初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一旦发生本病后,猪场可能连续几年不断出现母猪繁殖障碍。

2、猪伪狂犬病:多种动物易感,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最易感,感染率高,发病严重,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重要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

本病亦可经皮肤伤口传染,猪配种时也可传染本病,也可经空气传播。

该病流行期长,无季节性,仔猪死亡率高,母猪多为流产;3、乙型脑炎:本病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初产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多发,人畜共患,夏秋季节多见,主要通过带病毒的蚊虫叮咬而传播,散发,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4、猪瘟: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此病无季节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常呈流行性,流行期长,可垂直传播,当感染妊娠母猪时,起初常不被察觉,但病毒可侵袭胎儿,造成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分娩时排出大量的猪瘟病毒;5、蓝耳病:本病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感染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无死亡,感染母猪可明显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毒。

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母猪发生繁殖障碍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3 . 维生 素 2
周或一个月免 疫猪瘟 疫苗 ,剂量两个 头份 即可预防非
典型猪瘟 的发 生。
V 、 V 、 AV 、 DV 是母 猪维持正 常繁殖机能不 可缺少 的维生 素 , 重缺乏会 影响受胎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 严
最大 。
2 . 2卵巢囊肿
主要表 现发情不规律 , 其中青年母猪 占一半以上。 治疗措施 :肌 肉注射促 黄体素 2 0 5 0微克/ , 0—0 次 注射 14次 。治疗 到发情 的间隔时间为 2 — 2天 , 发情率

1 先天性繁 殖障碍 主要表现 为生殖 器官畸形 , 妨碍精 子和卵子 的正 常运行 。 阻碍精子 和卵子 的结合 。 常见的生殖器官畸形 有 卵巢系膜和输 卵管 系膜囊肿 、 输卵管阻塞 、 缺乏子 宫 角、 子宫颈闭锁、 双子宫体 、 双子宫 、 双阴道。 防治 : 出现上述 临床症状 , 都是 难 以治疗 的 , 只有 在后备母猪选育过程中进行淘汰 , 消除畸形基 因。 2 机 能性繁殖 障碍
及时调整孵化方案。孵 化照蛋 应该抓住两个典型时期 使风 门不断加大 , 同时要 防止 出现风 门过大 , 导致通风
36 的特 点 , 即合拢时间和封 门时 间 。孵化到 1一 1 , 0 l 天 正 过度 而使温 度不能 够得 到保持 的情 况发生。
维普资讯
Te:l 一 8 7 O 0 l O6 9 5 4 O
技 木 交 流
JsuJa l ih ioi u
E mal g q a s ec ・ iz x @c a. t n : n
N. 0 o126 10
射或 用绒 毛膜促性 腺激素 50 10 0 — 0 0单位 , 12天傲 状 , 隔 经产母猪 血液抗体高 , 其它无症状 。青年母猪 的死

母猪繁殖障碍及其防治

母猪繁殖障碍及其防治
经济 损 失 。

㈣ 卵泡发育 障碍
包括卵泡机能减退、 萎缩及硬化 , 在不发
情 母 猪 中有 6 % 卵 泡 发 育 障 碍 所 引 起 。 治 疗 可 用 性 腺 激 素 9为
2 0 10 位 肌 肉注 射 或 用 绒 毛 膜 促 性 腺激 素 5 0 10 O ~ 0 0单 0 0 0单
… ~ - 一 一一 一十 + 一 + ・
’一 — H+
- 一
一 一 — 十
一 —

一 十

一 十
一+
一 —

一 —

一’一一 — +
一十
一 +


*+
一 十

一+
* +
一一
重、 穗粒 数 、 穗 重 随着 种 植 密 度 的增 大 而 减 小 。 单 ㈣ 全 膜 双 垄 沟播 玉米 不 同种 植 密度 对 出籽 率 和 产 量 的影 响
8 .%、2 2 8 .%和 8 .%; 产 量 分 别 为 80 .k / m、 2 2 8 .%、2 1 07 37Og h2
9 6 . k /h 。9 4 . k /h 1 5 9 8 g m 、 0 5 . k /h 。 3 0 8 g m 、 9 2 O g m 、 0 0 . k /h 。1 9 0 O g m、
7 .2 0 %。
五、 疾病性繁殖 障碍
疾 病 会 导 致 母 猪 的 繁 殖 障碍 有 细 小病 毒 病 、 端 旋 转 体病 、 钩
乙型 脑 炎 、 典 型猪 瘟 、 布 氏杆 菌病 、 宫 感 染 、 附红 细 胞 体 非 猪 子 猪
㈢持 久 黄 体
母猪 长期 不 发 情 , 可用 前 列 腺 素 使 黄 体 消 退 ,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控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控

沉 。有 的产前 十 多天 已无 胎动 。一般 分娩 顺利 。在
产 出活仔 过 程 中 , 交替 产 出死 亡 的仔猪 或 产 出 的全 部 是死 亡 仔猪 。
15胎 儿 干 尸 化 ( 乃 伊 胎 ) . 木
经济 损 失 , 因此 应 未雨 绸 缪 , 取综 合 防控 措施 . 采 防
胚 胎定 殖 于 子宫 之 前完 全 死 亡 . 猪 则 在 正常 发情 母 期稍 后 几天 重新 发情 。 母 猪 防 治 障 碍 性 疾 病 的 防 控 .猪 场 篇
17 产 仔 不 足 .
超 出预 产期 若干 天产 出已死 胎儿 。
1 旱 产 . 2
早产指提前 1 5天 以上 产 出不 足 月 活 仔 猪 者 。
w wzx z. r w . m scn g o
E malx y 1 6c r — irms@ 2 .o 题 专
1。..【. _J .....- . ....
猪 腹 泻病 的防控
敬 请 关 ; 并 殳 稿 主
母猪 繁 殖 障碍 性疾 病 的综合 防控
11流 产 .
是 干 尸胎 儿 。胎 儿 肢体 干 缩 , 形体 可 辩 , 棕黄 、 但 呈 棕 褐或 灰黑 色 , 胎膜 污灰 色 , 常有腐 臭 味 。有 的母 猪
流产 指 未满 怀 孕 期 的任 何 阶段 妊 娠 过 程 中断 . 胚 胎不 能 生 长发 育 到 足 月者 , 即胎 儿 未完 成 发 育前 产 出 , 出 的胎 儿 死 亡或 产后 不 久 死 亡 。母 猪 流产 产 前 多无 任 何 表现 或 有 短 时 间的 体 温升 高 、 欲 消失 食
患于未 然 。 1母 猪 繁 殖 障 碍 综 合 征 的 指 征

生产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与综合防治

生产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与综合防治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 ~1 1
2j
南 放兽廛
匿喔蕊
・ 猪病防治
2 0 1 3 # - 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期( 总第1 7 5 期)
胎等。生产实践 中大多数母猪繁殖障碍往往与猪 蓝 耳 病有 关 。猪 瘟病 毒 隐性 带 毒猪 和猪 蓝 耳病 病 毒隐性带毒猪是猪场危害最大且兽医临床也较难 判 断导 致生产 母猪 繁殖 障碍 的重要 原 因 。
( 湖 南省 桃 江县 畜牧 水 产 局 , 湖南 益阳 4 1 3 4 0 0 ) 中图分类号 : S 8 5 8 . 2 8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9 0 7 ( 2 0 1 3) 0 3 — 0 0 2 1 — 0 3
母 猪 是 养猪 场 生 产 的核 心 ,猪 场 养 殖效 益 的
图 5母猪患子宫 内膜炎 有蓄 脓图
H. n a n An i ma l S C j (  ̄ l l C e a n d V e t e r { n a r y M f l i e i n e . No . 3 , 2 01 3 . ( l h  ̄ t a l N ( , . 1 7 5)
必然趋势 ,现代化养猪场各方面的设备也越来越 高, 越 来越 多猪 场感 觉 到兽 用 B超 的用 途 , 开 始考 虑购买兽用 B超 ,但有人认 为猪场规模小就不适 宜使用兽用 B超 , 这种想法是错误 的, 因为科学的 设备可 以提供各方面的数据 , 提高效率 , 及 时处理
母 猪繁 殖 疾病 和 发 现空 怀 现象 ,为人 们带 来 更 多 更好 的经济效 益 。
当代 畜牧 ; 2 0 0 1 , ( 5 ) : 4 3 ~ 4 4 .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11 先 天 性 繁 殖 障碍 .
损 。 乏时母 猪 发情推 迟 。 缺 乏时母 猪泌乳 量下 降 、 v 缺 V
产 仔 少 , 患 恶 性 贫 血 症 。V 缺 乏 时 母 猪 泌 乳 量 下 降 , 易 受
主 要 表 现 为 生 殖 器 官 畸 形 .阻 碍 精 子 和 卵 子 的 结 合
流行 性 感染 . 导致 大 量 的妊 娠母 猪 流产 和 新生 仔 猪死 亡 .
素 。V 缺 乏会使 母猪 不易 受胎 。 流产 , 产弱仔 、 死胎 和畸形
胎 。 乏时母 猪 屡配不 孕 、 机 能紊乱 、 情 不正常 、 V 缺 性 发 产
给规 模猪 场造 成 巨大 的经 济损 失 。为此 . 笔者 特 对母猪 繁
胎 等 。 病 因 分 为 先 天 性 、 能 性 、 养 性 、 械 性 和 疾 病 机 营 机 性 . 中 以 传 染 性 疾 病 危 害 最 大 . 呈 大 面 积 的 地 方 性 和 其 常
下, 导致 肥胖 性 不育 ; 能量 和 蛋 白质 供应 不 足 . 猪 瘦弱 。 母
则 发 情 期 向后 推 迟 或 不 发 情 . 泡 发 育 停 止 . 静 排 卵 或 卵 安 形 成 卵 泡 囊 肿 。发 生 这 种 情 况 时 . 及 时 调 整 饲 料 中 能 量 应 与 蛋 白 质 的水 平 . 种 前 l周 保 证 母 猪 饲 料 的 消 化 能 达 到 配 1 焦/ 克 . 2兆 千 以获 得 较 高 的胚 胎 存 活 率 。 1 . 维 生 素 供 应 不 合 理 .2 3 V 、 V V 是 母 猪 维 持 正 常 繁 殖 机 能 不 可 缺 少 的 维 生
射 。 3 5天后 . 经 ~ 阴部 肿 胀 时再 注 射性 腺 激 素 10 0 0单位 ,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探讨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探讨

疫病防 治 l
器 官 畸 形 、机 能 障 碍 和 饲 养 管 理 不 等 ,如 饲 料 质 量 差 导 致 猪 群 营 养 不 良
或 饲 喂 发 霉 变 质 饲 料 f 中 毒 等 都 会 现
引 起母 猪 的繁 殖 障 碍 。
2 主 要探讨
在 怀孕 后 的 3个 月 左右 。
仃 猪 成 活 障 碍 是 指 母 猪 产 下 的 仔 猪 部 分 或 全 部 生 活 力 低 下 ,不 吃 奶 或
拱 奶 无 力 , 震 颤 或 站 立 不 稳 、哀 鸣 ,
( )猪 衣 原 体 病 : 母 猪 感 染 的 典 2 型 症 状 是 流 产 、早 产 、死 胎 等 ,即 便 正 产 , 也 会 现 仔 猪 小 而 弱 的 现 象 ,
( 4) 伪 狂 犬 病 :母 猪 屡 配 不 孕 、
妊 娠 障 碍 是 指 母 猪 屡 配 不 孕 .或
者 是 处 妊 娠 期 的母 猪 易 发 生 流 产 、
步 胎 、木 乃 伊 胎 等 现 象 . 常 .母 猪 E .通 的 流 产 没 有 明 的 临 床 表 现 , 少 数 母 猪 会 现 短 时 间 的 体 温 上 升 现 象 。 但 是 ,这 种 现 象 很 怏 就 能 恢 复 : 发 生 死 胎 现 象 的 母 猪 ,大 都 妊 娠 期 比较 正 常 或 稍 有 推 迟 , 产 前 会 H 现 胎 动 减 弱 或 { 无 胎 动 的 现 象 ,产 仔 的 过 程 巾 死 胎 和 活 胎 同 时 存 ,或 者 全 部 是 死 胎 ,行
的 母 猪 存 妊 娠 期 ,部 分 胚 胎 存 早 期 被
空 怀 。 怀 孕 母 猪 感 染 后 发 生 流 产 、产 死 胎 、体 温 升 高 ,有 神 经 病 状等 ( ) 网 环病 毒 病 ( 5 Ⅱ型 ) :感 染 母 猪 发 生 流 产 、 产 死 胎 或 弱 仔 ,怀 孕 中 期 感 染 的可 引 起 发 热 、食 减 、流 产 。

母猪的繁殖障碍及防治措施

母猪的繁殖障碍及防治措施

家兔皮下或腹 腔注射 1 2 , — mL 或小 鼠皮 下注射 0 0 L . .m ,接种动物死亡后 , 2— 5 从 心血 、 脾脏抹片或分离培养, 进一步确诊 。
7预防
71对病死猪尸体 , 即进行消毒 、 . 立 焚烧 、 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7 2对无临床症状的猪 , 饲料中添加盐酸环 作 ,对调入的猪须隔离观察 2 周无异常
出血 较 为严 重 , 质 、 界 限 不清 , 化 皮 髓质 消
6对症治疗隔离病猪
肉注射 ,m /gb , 次 /, 2 gk ・w 2 d连用 5 。 d
6 . .2 2 5%恩诺 沙 星 注 射 液 0 Lk ・w, .m /gb 2

7 . 3做好消毒工作 ,病猪进行 隔离治疗 , 被污染的栏舍地面 、 通道 、 用具 、 运动场 、
亡, 卵泡液被吸收或着 增多而形成 ; 黄体
如猪瘟病毒 、 猪细小病毒 、 日本 乙型
囊肿是 由于未排卵的卵 的卵泡壁上发生, 脑炎病毒 、 猪肠道病毒 、 伪狂 犬病毒 、 蓝 猪流行性感 冒病毒等。母猪感 黄体化 ,或着排卵后 由于某些原 因而黄 耳病病毒 、 体化不足 , 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而形成。
2母猪 繁殖障碍 的机理及 防
治措施
21 卵巢 机 能减 退 、 . 卵巢 萎 缩及 硬化
症状 : 1发情周期延长或长期不发 f 1 情 ;1 ( 发情 的外表症状不 明显或有症状 2
不 排卵 。
由于子宫内的炎性产物直接危害精子的
热能不足 以及饲料配合 的不合 理 ,
病因: ) ( 营养缺乏 , 1 哺乳或泌乳过度 ,
良现 象 。
பைடு நூலகம்
6 . 4氨苄青霉素 6 0 U k ・w 肌 肉注 0 0 /gb , 0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及其防治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SRDS)是母猪的主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孕、流产、胚胎早期死亡、死产、木乃伊、畸形、弱仔及少仔等。

病因分为先天性、机能性、营养性、机械性和疾病性,其中以传染性疾病危害最大,常呈大面积的地方性和流行性感染,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死产和新生仔猪死亡,给规模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先天性繁殖障碍:
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畸形妨碍精子和卵子的正常运行,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常见的生殖器官畸形有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阻塞、缺乏子宫角、子宫颈闭锁、双子宫体、双子宫、双阴道,这些都是难以治疗的,只有在选育过程中进行淘汰,消除畸形基因。

二、机能性繁殖障碍:
1)卵巢发育不全:猪的正常卵巢重量为5克左右,发育不全的在3克以下,原因是脑垂体机能障碍,卵巢对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

2)卵巢囊肿:表现发情不规律,青年母猪占一半。

治疗:肌肉注射促黄体素200-500微克/次,注射1 4次。

治疗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为22天,发情率一般为77.4%,受胎率可达70.2%。

3)持久黄体:母猪长期不发情,可用前列腺素使黄体消退,与性腺激素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方法:先用前列腺素3 5毫克肌肉注射,经3 5天后、阴部肿胀时再注射性腺激素1000单位,大多数在3 4天内发情,配种即可受胎。

4)卵泡发育障碍;包括卵泡机能减退、萎缩及硬化,在不发情母猪中有69%为卵泡发育障碍所引起。

治疗:可用性腺激素200 1000单位肌肉注射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 1000单位隔1 2
天做一次。

三、营养性繁殖障碍:
1)能量和蛋白质:高能量饲料使母猪过肥,尤其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导致肥胖性不育。

如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母猪瘦弱,则发情期向后推迟或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安静排卵或形成卵泡囊肿,配种前一周每天给母猪增加饲料,消化能为12兆焦/kg可获较高胚胎存活率。

2)维生素:VA、VB、VD、VE是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严重缺乏会影响受胎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VA:缺乏会使母猪难于受胎、中途流产、产弱仔、盲胎、死胎和畸形胎。

VB1:缺乏时母猪屡配不孕,性机能紊乱、发情不正常、产弱仔。

VB2缺乏时母猪泌乳减少,所产的仔猪易形成儒猪。

VB6缺乏时母猪发情推迟。

VB12缺乏时母猪泌乳量下降,产仔少,易患恶性贫血症。

VB3缺乏时运动失调、鹅步、肠炎、生殖及泌乳机能受损。

VD:缺乏时母猪泌乳量下降,受胎率降低,易患产后瘫痪,表现流产、死胎、子宫脱,仔猪易患佝偻病。

VE:缺乏时会使生殖道上皮角质化,母猪不易受胎,易流产。

对公猪扰乱精子形成过程,严重时精液中无精子。

据资料报导:在母猪日粮中添加VA、VD、VE对改善繁殖率有良效,可明显缩短从断奶到发情的时间,提高受胎率。

四、机械性繁殖障碍:主要是母猪受外伤而引起胎儿死亡。

五、疾病性繁殖障碍:下列疾病会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
1、细小病毒病:主要特征取决于在哪个阶段感染该病毒。

感染后母猪可能再发情,或既不发情,也不产仔,或窝产仔只有几头,或产出木乃伊胎儿。

唯一的症状是在怀孕中期或后期胎儿死亡,胎水被吸收,母猪腹围减小。

而其它表现为不孕、流产、死产、新生仔猪死亡和产弱仔。

70天后感染可正常产仔,仔猪带毒。

2、钩端旋转体病:该病能引起胎儿死亡、流产和降低仔猪存活率。

该病的潜伏期是1 2周,在怀孕第一个月感染,胎儿一般不受影响。

第二个月感染,引胎儿死亡和重吸收、木乃伊或流产。

第三个月感染引起流产、迟月产弱仔。

3、乙型脑炎:除青年母猪以外,其它猪感染后多为亚临床症状,经产母猪血液抗体高,其它无症状。

青年母猪的死胎、木乃伊的发生率高达40%,新生仔猪死亡率为42%。

(上海生物药厂生产乙型脑炎弱毒疫苗,效果较好)。

4、非典型猪瘟:猪体免疫力下降,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常引起繁殖障碍。

妊娠10天感染,胚胎死亡和吸收,母猪产仔头数少或返情。

妊娠10 50天感染,死胎多。

产前一周感染不影响仔猪存活,但影响发育。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两周或一个月免疫猪瘟疫苗,剂量两个头份即可预防非典型猪瘟的发生。

5、鹦鹉热衣原体病:为地方性流行。

病猪或潜伏感染猪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均可带毒传染,可危害各种年龄的猪,但对妊娠母猪最敏感,病原可通过胎盘屏障渗透到子宫内,导致胎儿死亡。

初产青年母猪的发病率为40 90%,而基础母猪往往无恙。

发病母猪呼吸困难、体温高、皮肤发紫、不吃或少食。

据我市疫病监测结果分析,每年的感染率趋上升状态。

该病可用四环素进行治疗。

6、子宫感染:对母猪做输卵管及子宫检查发现有40 45%带菌,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子宫带菌是由公猪配种时带入(包皮液、精液本身),也可能来自阴道。

子宫带菌对初配母猪的危害最大,总之无论是传染性还是非传染性疾病,能引起母猪体温升高时,都会引起胚胎死亡或流产。

7、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症(又称兰耳病):母猪表现消瘦、厌食、体温稍有升高,双耳、腹部、乳房发兰,流产、早产、产出死胎及弱仔。

开始发病时以弱仔多为特征,时间长了即出现木乃伊及死胎多的现象。

母猪产后无奶,仔猪死亡率最高时可达100%。

少数猪表现耳尖、鼻尖和四肢末端、尾尖、乳头部、会阴部呈兰紫色,(因此得名为兰耳病)此种现象呈一过性。

8、猪附红细胞体病:仔猪高烧、黄染、贫血、急性死亡。

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猪发生乳房炎、不食、高烧,部分母猪流产或产死胎。

9、弓形体病:妊娠母猪发生了弓形体病会出现流产、死胎及木乃伊胎。

10、猪布氏杆菌病:主要是第一胎母猪发生流产,流产常发生在妊娠第1 3个月,最早2 3周,最晚接近分娩时流产。

早期流产时母猪可将胎儿胎衣吃掉,不易发现。

以上由于传染病的发生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只要作好预防,即可避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