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三个杀手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三个杀手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可存在于水、土壤和动物肠道中。母猪感染 后可出现发热、流产、死胎和子宫炎等症状,对母猪繁殖造成严重影响。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总结词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一种由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导致母猪流产、 死胎和弱仔等繁殖障碍。
详细描述
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是一种冠 状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龄段的猪。母 猪感染后可出现发热、咳嗽、流产、 死胎和减奶等症状,严重影响母猪的 繁殖性能。
障碍。
解决方案
选择繁殖性能良好的品种和个体进行繁殖。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条 件和生活条件,促进母猪的生殖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发挥。
05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 治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饲料品质
环境卫生
选择优质饲料,避免使用发霉、变质 的饲料,确保母猪获得足够的营养。
加强猪舍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猪舍, 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菌滋生。
03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环境 因素
营养缺乏
01
02
03
维生素A缺乏
可能导致母猪卵巢发育不 全,影响卵子的产生和受 精。
维生素E缺乏
可能导致母猪不孕或流产 ,对胎儿的发育也有不良 影响。
钙、磷缺乏
影响母猪的骨骼发育和生 殖机能,可能导致繁殖障 碍。
饲养环境不良
温度不适
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影响母猪的繁 殖性能,高温时母猪的受孕率会
VS
净化措施
采取科学合理的净化措施,如淘汰阳性猪 、严格消毒等,消除疾病在猪群中的传播 途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饮水清洁
保证饮水清洁,避免母猪饮用污染水 ,以免引起生殖道感染。
做好疫苗接种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控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及防控措施

1 1 非传 染性 因
主要是 母猪 自身 原 因 , 如先
食、 生长缓 慢 , 重则 引起母 猪 繁殖 障碍 或其他 疾 病 的 发生 , 流 产 , 产母 猪 不 发情 , 只抵 抗 力 下 如 初 猪
天性 生殖 器官 发 育 不 全 、 巢囊 肿 、 久 黄体 、 卵 持 子

西




母 猪 繁 殖 障 碍性 疾 病 的病 因及 防控 措 施
王俊全 。 魏 恒, 王韦 华
( 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西 渭 南 7 4 0 ) 渭 陕 1 0 0
摘 要 : 年 来 , 猪 繁 殖 障碍 性 疾 病 困扰 着 许 多猪 场 , 成 重 大 的 经 济 损 失 。 由 于 其 发 病 原 因 多 而 复 杂 , 近 母 造 临
安静 排卵 或形 成卵 泡囊肿 ] 。
1 1 4 气候 性 因素 夏 季 长期 高 温 可 直 接 造 成 . . 妊 娠早期 胚胎 的死 亡 率 明显 增 加 , 胎 成 活 率 降 胚
低, 产仔 数减 少 , 胎 、 死 畸形 胎增 多 ; 可使母 猪 采 还 食 量减 少 , 况较 差 , 常激 素分 泌 的平衡 性发 生 体 正 紊乱, 断奶后 发情 时 间延 长 。另外 , 季高 温还 使 夏 母 猪感 染 的机会 增 多 , 易 发 生 乳 房炎 和 泌 乳 障 容 碍 综合 症 , 猪不 发情 的 比例升 高 。 母 1 1 5 中毒性 因素 中毒 性 因 素 主要 为霉 饲 料 . .
宫 内膜炎 等生 殖 系统疾 病造 成与 生殖 有关 的激 素
分泌 失调 , 使母 猪 脑下垂 体 机能不 全 ; 母猪 患幼稚 病, 虽达 到交 配年 龄 而生 殖 器 官 发 育不 全 或 无 性 周期 , 成不 发情 或不 孕等 。 造

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每次 2 0~3mi, 0 n 通过公猪爬跨和外激 素刺激不发情母 猪 , 一
般经过 1 周左右即可有母猪发情。 如果接触 l ~2周 , 无母猪
发 情 应更 换 公 猪 , 好 是 成 年公 猪 , 最 最后 母 猪 将 陆 续发 情 。 此
确判断发情 , 错过配种的时机 。 工作 中疏忽大意 , 造成漏配或
11 卵巢功能失调 . 卵巢功能失调是常见的繁殖障碍 , 主要是 由于卵泡囊肿 、 黄体囊肿, 持久. 性黄体而引起的。 卵泡囊肿会导致其丧失排卵 功能, 但仍能分泌雌激素 , 使得母猪表现发 睛持续期延长或间 断发情 ; 黄体囊肿多 出现在泌乳盛期 , 或近交系 中, 或老年母 猪中, 使得母猪出现乏情; 持久 I黄体导致母猪不发情 。 生
饲养性繁殖障碍是由于饲养不 当, 导致母猪生殖机能衰
退或受到破坏 , 使母猪表现不育。
主要 是 由 于 喂 料 量 不 足 、 料 单 一 和 品 质 不 良 , 者 饲 饲 或 料 营 养 不 全 价 , 成 母 猪 发 育 不 良 , 瘦 , 养 不 良 , 生 殖 造 过 营 其
疾病造成 的母猪繁殖障碍有治疗价值的应积极治疗 , 否 则应及时淘 汰 ; 卵巢功能 引起 的繁殖障碍 , 只有持 久性 黄体
母猪出现肢蹄病后就要淘汰。 传染病 引起 的繁殖障碍主要是预防。建议免疫程 序 , 对 种公猪春秋两季进行蓝耳病 、 猪瘟 、 狂犬 病 、 伪 口蹄疫 、 细小
病毒病 、 猪肺疫的预防注射 ; 对空怀经产母猪进行 猪瘟 、 口蹄
疫、 细小病毒 、 肺疫 的预防注射 ; 后备猪进行蓝耳病 、 猪瘟 、 伪 狂犬病 、 口蹄疫 、 细小病毒病 、 猪肺疫 的预 防注射 。不同地区

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防制

猪繁殖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及防制

病 毒引起 的 一种 急 性人 畜共 患 传染 病 怀 孕母 猪 不表现 l 临床症 状 。 然 流产 或 早 产 。 突 胎儿 多是 死 胎或 木 乃伊 胎 母猪 流产 后症 状 很快 减 轻 , 温和 食 欲逐 渐恢 复正 常 。 体 也 有不 减轻 反 而加剧 的。 猪一侧 或 两侧 睾丸 肿胀 。 通过 公 并
精子 排毒 , 母猪 感染 。 使 经过 2 3天 , — 炎症 消 失 。 流产 胎儿
皮下 水肿 。 内积 水 , 膜腔 积液 , 肉褪 色 。 脑 合征 该 病俗 称蓝 耳病 . 一 .1 2 4 是 种 RN A病毒 引起 的一种 高 度接 触性 传染 病 . 主要 侵 害母
造 成 胚 胎 死 亡 的原 因较 多 . 各养 殖 场 ( ) 根 据 季 户 应 节、 环境 等 因 素 , 合 实 际情 况 , 出病 因 , 取综 合 的 防 结 找 采
控 措施 , 以确保 胚 胎 的成活 率 , 高产 仔率 和仔 猪 成活 率 , 提
从 而实 现较 高 的经济 效 益
猪和 仔猪 。母 猪感 染 后 明显 的症 状 是食 欲废 绝 .体温 升 高 , 时 皮肤 变色 , 分猪 双耳 、 腹 、 有 部 肚 阴唇 发 蓝 . 吸道 呼 症状 轻微 。 娠母 猪 怀孕早 期病 毒 可通过 胎 盘感染 胎儿 . 妊 中期 病 毒很 难通 过 胎盘 感染 胎 儿 在妊 娠 1 7 1 2天普 0 1
可肌 肉注射 前列 腺 素 , 每头 母 猪 5 1 克 ; 先 注射 — O毫 或
已烯 雌 酚 或 苯 甲酸 雌 二 醇 , 头 猪 l— O毫克 。 子 宫 颈 每 53 待 松软 开张 后再 注射催 产 素或 垂体 后 叶素 . 每头 猪 2 ~ 5国 O2 际单位 。手 术引 产时 可用 器械 或徒 手 扩 张子 宫颈 口 . 交 或 替用 冷 (O 2 ℃) 热 (0E 4 ℃) 菌水 灌 注 阴道 , 子 1℃~ 0 、 4 ' 5 灭 待 宫颈松 软后 , 过 子宫 颈穿 刺胎 膜 , 发 阵缩 , 通 诱 同时 向子 宫 内灌 注适 量温热 高 渗盐 水 . 以促 进 死胎 排 出 若 子 宫颈 口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预防措施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疾病。

该病毒会对猪的繁殖能力和免疫力造成重大影响,导致猪出生率下降,死胎率增加,性腺萎缩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1.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PRRS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所以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首要步骤。

这包括实施妥善的隔离措施,限制人员进出猪舍并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以及对工具和设备进行消毒等。

2.严格的动物交通管理:减少猪的交通可以降低PRRS病毒的传播风险。

限制外来猪只的进入并且尽量减少猪的买卖和转场,特别是来自PRRS疫区的动物。

3.进行定期的病毒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病毒监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疫情,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可以通过采集猪群的血液或粪便进行PCR检测或ELISA检测。

4.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检疫:引进新的猪只时,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检疫程序,包括检查和隔离新进猪只,并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和药物治疗。

5.加强饲养管理:优良的饲养管理可以帮助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PRRS的发生。

保持干净的饲养环境,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6.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可以考虑对猪群进行PRRS疫苗接种。

疫苗可以帮助提高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的传播。

7.注意运输和环境卫生:在猪只的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确保适当的通风。

在猪舍和周围环境中,要定期清理卫生,防止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8.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对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了解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并提高其对疫情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

总之,PRRS是对猪养殖业造成巨大影响的疾病,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

这包括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严格管理动物交通和生物安全检疫,加强监测,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以及适时接种疫苗。

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018年第2期 吉林畜牧兽医29·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高 波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种畜场,辽宁东港 118300母猪繁殖障碍是长期困扰养殖户的一个养殖难题,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母猪繁殖障碍主要是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母猪的繁殖力和生产能力大幅下降,因为发病时间具有季节性,所以也称为母猪季节性繁殖障碍。

1 临床表现1.1 母猪发情异常,疾病的初期表现为母猪发情期较以往时间延迟,经产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期延长及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的乏情率增高。

1.2 母猪的早期妊娠失败率高,主要表现是母猪在配种后一个月内出现的不规则返情数增加。

1.3 产仔数量少,母猪繁殖障碍通常还表现为母猪产仔数少。

2 发病原因2.1 母猪繁殖障碍也多见于母猪自身卵巢发育不全、还有是患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病、寄生虫病的小母猪。

由于母猪的卵巢发育不全,不能分泌引起发情的激素。

2.2 种公猪的刺激不够,除去自身遗传因素外,母猪与公猪的接触时间短也有关系。

观察实验证明,母猪与种公猪平均每天接触2~3 h 产生的刺激效果与种公猪和母猪持续接触产生的刺激效果一样,相同的种公猪与母猪多次刺激效果好,有助于初情期提前。

2.3 养殖场引入的种猪未经隔离检疫就放入混养。

养殖场由于养殖管理上的不到位,对于引入的种猪没有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和检验检疫,对种猪的健康质量不了解,在引入时难免混入隐性感染种猪,不经隔离检疫就混养。

2.4 养殖场设施简陋、卫生环境堪忧。

现阶段小规模养殖场的养殖设施简陋,猪舍冬冷夏热、不通风,尤其是夏季闷热潮湿,饮水不干净、蚊蝇虫泛滥、粪尿处理不及时,饲养环境卫生情况污染严重。

发生疫情时处理不当,耽误治疗导致疫情扩散[1]。

2.5 养殖管理粗放,猪舍没有进行科学消毒,对于外来物种没有进行彻底消毒,增加了病菌传播隐患。

部分农村养殖户还将多种动物进行混养,也增加了疾病发生的可能,同时养殖户也没有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天 能 保 温 防 寒 . 天 凉 爽 防暑 。 进 猪 夏 促
的生 长 . 少 疾 病 的发 生 . 持 正 常 的 减 维
完 善 的 配种 档 案 . 免 近 亲 繁 殖 . 避
及时淘汰有遗传缺陷 的母猪
24 药 物 防 治 措施 .
繁 殖 生 育 . 高猪 的繁 殖 率 。 止 对妊 提 禁
各 种 营 物 质 的需 要 223 产 前 和 产 后 1 内 应 适 当 降 低 .. 周 饲 料 中 的 蛋 白 质 和 能量 水 平 要 求 蛋 白质水 平 l%左 右 . 化 能 l. MJ g 4 消 1 / 5 k
2 3 健 全 配 种 制度 .
障 碍 : 儿 过 大 , 产 不 当 , 械 损 伤 胎 助 机 引 起 的阴 道 炎 或 子 宫 内膜 炎 .也 会 造 成 母 猪 繁 殖 障 碍 外 . 猪 年龄 过 小 另 母
物. 均可 引起 母 猪 繁 殖 障碍 。 的猪 场 有
料 中 添  ̄ 2 0g 解 多 维 能 明 显 提 高 15 电 繁 殖 性 能 。 有条 件 的 场母 猪 妊 娠 期 间 补 充 青 绿饲 料 12k/ . 量 使 怀 孕 母 g 尽 d 猪 E粮 多样 化 .满足 母 猪 在妊 娠 期 对 l
潮 湿 、 乱 、 照 不 足 、 暗 、 风 脏 光 阴 通 不 良 、 气 污 浊 、 动 空 间 不 足 以及 噪 空 运 音 、 吓 、 打 和 场 地 、 具 、 产 人 员 惊 鞭 用 接 手 臂 未 经 消 毒 等 .都 会 引 起 母 猪 繁 殖
对 妊 娠母 猪 误 用 了 诱 情 素 、垂 体 后 叶 素 、催 产 素 等 促 进 子 宫 收 缩 的药
进 行 肌 肉注 射 .~ 次 .次 为 一 疗 2 3d 1 3

母猪常见的繁殖障碍及应对措施

母猪常见的繁殖障碍及应对措施

母猪常见的繁殖障碍及应对措施母猪因各种生理、先天和疾病等原因不能正常繁殖,称为繁殖障碍。

在任何规模和饲养管理水平的猪场,都会存在一定比例的繁殖障碍猪,只是不同的猪场因管理水平的不同数量有所不同而已。

母猪繁殖障碍往往给猪场带有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是造成养猪失败的主要原因,以下是对母猪常见的繁殖障碍(传染性疾病和先天病除外)现象、成因、及处理方法进行阐述。

一、母猪生殖道炎症母猪生殖道炎症在临床上是极为普遍的,其发病率在5~30%,甚至一些从未配种的青年母猪都会发病,是给猪场造成巨大损失的疾病之一。

生殖道炎症主要是阴道炎、子宫炎,一般以后者常见,可以是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而发病。

1、发病原因母猪生殖道炎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母猪的体质差或营养不良导致过于消瘦,抵抗力差;②母猪妊娠舍、产房、及周围环境卫生差,母猪粪便和仔猪下痢没有及时清扫、清洗和消毒;③公猪有生殖器炎症,精液中有炎症分泌物,公猪的不洁交配及通过交配导致的交叉感染;④人工授精各环节操作不符合卫生标准而感染;⑤母猪难产时助产造成子宫、阴道黏膜损伤,以及在助产时消毒不严;⑥产后胎衣不下,恶露没有及时排出;⑦不良刺激如天气过热可能会使动物抵抗力下降造成阴道、子宫内源性病原体增殖。

2、临床症状早期急性炎症时,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阴道排出暗红色、腥臭的分泌物,转为慢性后外阴常见灰白色或淡黄色脓样分泌物流出,尤其是在母猪侧卧爬起时腹压增加,分泌物易流出,有刺鼻的腥臭气味。

外阴部及尾部常粘有污秽物;如发生子宫炎症会使母猪屡配不孕或早期妊娠中止。

3、预防措施母猪阴道和子宫炎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得到控制:①保证良好的营养和管理,使母猪有一个健康的体质。

②做好母猪的身体和饲养环境的卫生;③做好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④尽量采用人工授精方式,并做好人工授精各环节的无菌操作。

4、治疗措施①生殖道炎症较轻时,可以用生理盐水+抗生素冲洗生殖道,使用针对消化道和生殖道的抗生素如:土霉素、金霉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 作 不 当 , 种 器 具 消毒 不 彻 底 , 作 人 员 粗 暴 对 待 母 猪 , 各 操 接 产 不 注 意 , 母 猪 产 道 及 子 宫 出现 伤 害 。 使 1 1 5 不 良环 境 因素 :1 有 害 气 体 : 内 空 气 中 氨 气 、 化 .. () 舍 硫 氢、 二氧 化 碳 、 氧 化 碳 浓 度 过 高 , 具 中 挥 发 出 的有 害 气 体 一 用 如 甲醛 等 ;2 高 密 度 饲 养 ;3尘 埃 ( 气 中灰 尘 、 料 粉 尘 、 () () 空 饲 粪便含量太大 ) () 度 : 低 不定 , 差大 ;5通 风 不 良 ;4 温 高 偏 () ( 风 条 件 差 , 别 是 冬 季 ) ( ) 生 条 件 差 , 卫 生 , 能 及 通 特 ;6 卫 不 不
热、 精神 倦 怠 、 食 , 娠 母 猪 后 期 发 生 早 产 、 产 、 死 胎 和 厌 妊 流 产 木 乃 伊 胎 及 弱 仔 , 的 出 现 产 后 奶 量 下 降 或 无 乳 , 两 耳 发 有 猪 紫 , 别 出 现 四 肢 麻 痹 性 神 经 症 状 , 亡 率 高 。早 产 仔 猪 在 个 死 出生 后 即死 亡 或 几 天 内死 亡 . 猪 出 现 呼 吸 困难 的 呼 吸 系统 仔 症 状 : 肉震 颤 、 肢 麻 痹 、 调 、 嗽 、 喷 嚏 , 亡 率 高 达 肌 后 失 咳 打 死 8 % 以上 。慢 性 感 染 : 猪 出现 再 次 发 情 , 胎 率 下 降 1 O 母 受 O 1 ; 猪 感 染 出 现 咳 嗽 、 嚏 、 欲 不 振 、 吸 急 促 和 运 5 公 喷 食 呼 动 障碍 , 欲 减 退 , 液 质 量 下 降 。主 要 病 变 为 肺 弥 漫 性 间 性 精 质 性 肺 炎 。此 病 还 是 一 种 免 疫 抑 制 性 疾 病 , 场 一 旦 出 现 该 猪 病, 猪群 死 淘 率会 明显 上 升 。流 产 胎 儿 、 仔 剖 检 时 , 见 胸 弱 可
随着 养 猪 业 快 速 发 展 , 国 各 地 出 现 大 小 不 同 的 养 猪 全
场 , 养 密 度越 来越 大 , 病 传 播 速 度 日益 加 快 , 成 巨大 的 饲 疾 造 经 济 损 失 。对 母 猪 繁 殖 障 碍 综 合 征 的 预 防 尤 其 应 引 起 高 度 重视及认真对待 。

4 ・ 2
《 海畜牧兽 医通讯 》 2 1 年 第 6期 上 01
母 猪 繁殖 障碍 综合 征 的病 因分 析及 预 防措施
贺 忠海
(1河 北 省 张 家 V市 动 物 疫 病 防控 中心 I
丁 勇
0 5 0 2河 北 省 怀 安 县 农 牧 局 70 0 065 7 10)
前 进 或 后 转 动 , 到时 呈 游 泳 状 , 伴 有 癫 痫 发 作 或 昏 睡 , 人 常 触 摸 时 肌 肉抽 搐 , 后 衰 竭 死 亡 , 死 率 可 达 1 0 。 3 4周 最 致 0 ~
11 3 饲 养 营 养 不 平 衡 : 料 配 方 不 科 学 , 起 营养 缺 乏 或 .. 饲 引 过 剩 导 致 某 些 维 生 素 和 微 量 元 素 缺 乏 , 饲 料 原 料 的 某 些 成 或 分 发 霉 变 质 , 出现 霉 菌 毒 素 中毒 或 母 猪 长 期 不 发情 或 假 妊 而 娠 , 仔 率 和死 胎 率 增 加 。 弱 11 4 机 械性 损 伤 : 面 太 光 滑 , .. 地 引起 母 猪 摔 跤 。人 工 授 精
抢食 、 打架 攻 击 。
腔 内积 有 多 量 清 亮 液 体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 2 遗 传 因素 : 亲 繁殖 和遗 传 性 疾 病 , 后 备 母 猪 生 殖 .. 近 如
器官发育不全 。
12 1 2 猪 伪 狂 犬 病 ( R : 狂 犬 病 毒 属 于 疱 疹 病 毒 亚 . .. P )伪 科 , 有 一 个 血 清 型 , 毒 株 间 存 在 差 异 , 一 种 急 性 传 染 只 但 是 病 。新 生 仔 猪 感 染 后 表 现 神 经 症 状 , 娠 母 猪 感 染 后 可 引 起 妊 流产 、 死胎 ; 猪 导致不孕 症 , 在也 能引起成 猪死亡 , 产 种 现 猪 是 本 病 毒 的 主 要 宿 主 。本 病 传 播 途 径 除 接 触 感 染 外 , 可 经 亦 皮 肤 伤 口感 染 , 种 亦 可 传 播 本 病 , 猪 的 鼻 分 泌 物 中 含 有 配 病 病 毒 , 可 以 由空 气 传 播 。 哺乳 母 猪 感 染 本 病 6 乳 中 也 ~7d后 含 有 病 毒 , 乳 仔 猪 因 吃 了 带 病 毒 的乳 而 感 染 本 病 , 可 浸 哺 常 入 子 宫 内感 染 胎 儿 。其 它 家 畜 和 野 生 动 物 亦 可 感 染 发 病 。 临 床 症 状 和 病 变 随 猪 年 龄 增 长 而 有 差 异 。2周 龄 内 哺 乳 仔 猪 感 染 后 , 热 、 吐 、 痢 呜 叫 , 的 眼球 上 翻 , 吸 困 难 , 发 呕 下 有 呼 并 出现 明 显 神 经 症 状 , 如震 颤 、 济 失 调 、 抖 、 隙 麻 痹 、 共 发 间 作

1 病 因 分 析
母 猪 繁 殖 障碍 综 合 征 的病 因是 复 杂 多 变 的 , 分 为 传 染 可 性 因素 与 非 传 染 性 因素 两 大 类 。
1 1 非 传 染 性 因 素 .
均 可 造 成 子 宫 内膜 炎 、 产 等 。 难 1 11 饲 养 管 理 不 当 : 怀 孕 母 猪 特 别 是 妊 娠 中 后 期 没 有 ._ 对 采 取 良好 的保 护 措 施 , 如几 头 孕 猪 混 养 、 猪 活 动 频 繁 、 互 孕 相
时清理粪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