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村情调研报告村情调研报告根据武汉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人口计生委宣教中心成立“三万”活动工作小组,由何平主任牵头,陈定国副主任带队,顾国平,姚晶等三名同志参加,组建了复原村“三万”活动工作专班,于3月17日进驻复原村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召开村支两委会,村民座谈会,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并经过多天的入户调查,走访了182户农户,广泛了解民情,认真听取民意,对全村经济发展、社情民意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结合走访了解的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一、驻点村基本情况我们进驻的是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复原村。

全村共有6个组,沿汉江边,区域内有287户,总人数1019人,总面积1838亩。

该村没有集体经济,20XX年家庭平均经济收入10000元左右(主要靠在外打工收入)。

主要产业是种植棉花,豆类菜(蚕豆,毛豆),和少数玉米。

今年有部分农户种了翠冠梨。

全村共有三留人员***,一个村卫生室(但没有医生)。

二、调研方法中心全体同志参加调研。

驻队队员吃住在村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每月工作不少于20天,累计走访农户182余户。

在进村入户之前,我们按照市“三万”办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掌握相应政策,为调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走访座谈中,我向每个村民讲述了“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宣传了这次活动,对村民另外咨询的问题,本人知晓的均作了相关的解答。

不知晓的建议向相关部门咨询。

了解了村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如人员结构、劳动人数、家庭经济状况。

详细询问了村民目前的困难和所思、所盼。

通过这段时间的走访,和村民面对面的交流。

村民所反映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大致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水利建设问题。

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广大农民的温饱解决了。

所盼的是怎么才能致富,依旧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农村民生调研报告3篇

农村民生调研报告3篇

农村民生调研报告3篇【导语】农村民生调研报告怎么写好?本为精选了3篇优秀的农村民生调研报告范文,都是标准的书写参考模板。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农村民生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目录第1篇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第2篇关于农村民生问题的调研报告第3篇关于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第1篇】农村民生问题调研报告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听实话、查实情,切实掌握第一手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是开展密切联系群众“三项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项活动”开展以来,我先后到彭水、秀山、酉阳、黔江等区县农村了解情况,又到市工商局对口扶贫的xx区铁锋乡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和“大下访”活动,在增进群众感情、历练工作作风的同时,以进村入户、开院坝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对农村民生问题重点关注思考。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在全国率先免去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还广泛推行社保、低保和新农合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同步提升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他们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共产党,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好领导。

今年,市委、市政府又启动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在田间地头,在农家村舍,我强烈感到“两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春潮涌动。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感到一些涉及民生的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第一,实现“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产业规划,不断改进扶贫济困方式方法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单靠一亩三分地,分户经营,小打小闹,解决温饱尚可,却难以致富奔小康,其根本的出路在于走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科技兴农的路子,彻底改变农村刀耕火种、土中刨食的传统农作方式。

当前,农村通过干部带头帮促、农户自发探索,种养殖业项目如雨后春笋。

例如万州区铁锋乡在大力发展猕猴桃、山胡椒、杨梅、油桐、青蒿、茯苓、栀子花、野鸡、山羊、肉牛等20余个品种,但由于缺少大的产业规划,种养殖分散,生产粗放,形不成产业“链条”。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范文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范文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范文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村情民意调研报告范文2010-06-29 19:05:2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村情民意调研报告范文村情民意调研报告范文(2)自7月15日至9月17日,驻**镇市镇两级“民生联络员”共121人,本着认真细致、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全镇46个村,开展了村情民意调查活动。

活动中,共组织召开村小组长以上村干部座谈会376次,与1100多名党员进行了谈话,走访农户7600户,发出调查问卷8000份(占总户数的百分比为%)。

现根据走访调研和民意调查的结果,根据各个后进村的具体表现,就有关建议报告如下:(一)“第三方”介入破解“乱”的问题。

一是强村介入。

对于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差、群众威信低或暂无支部书记的村庄,选取先进村作为“第三方”引入该村,由先进村庄支部书记兼任后进村支部书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

二是管区介入。

针对大后旺、大荒等村庄“两委”班子不健全,暂无合适人选或有预定人选但群众暂时难以接受的情况,村庄所在管区作为“第三方”介入村庄管理,由管区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村庄负责人。

三是企业介入。

针对营房、东营、马家辛庄等“两委”无法开展工作的情况,将企业作为“第三方”引入村庄。

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聘请企业负责人回村担任组长。

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利用企业的强大财力,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吃水难、行路难等热点问题,以加快发展逐步消除党员群众心目中尤来以久的派性意识。

(二)规范管理破解“散”的问题。

一是规范工作程序。

在充分征求机关干部、村干部、农村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镇基层组织工作规范》一书,使村级工作开展有章可循。

新的后进村“带头人”上任之后,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工作规范》开展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理顺议事程序,约束干部从政行为。

二是规范财务管理。

针对群众最关注和班子最敏感的村级财务问题,制定并实施农村财务预算制管理“六议”制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思想的滋生,杜绝矛盾隐患的产生,使干部干事清白、群众放心明白。

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村情民意调查报告

村情民意调查报告一、引言为了深入了解我村村民的生活状况、需求和意见,我们进行了一次村情民意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收集村民对村庄发展的看法和建议,为村庄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

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多个问题的问卷,涵盖了村民的生活状况、村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同时,我们还对部分村民进行了访谈,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

三、调查结果1、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好,大部分家庭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然而,也有部分家庭存在收入不稳定、生活困难等问题。

村民普遍反映,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2、村庄发展村民对村庄的发展非常关注,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村庄的整体形象。

同时,村民也希望政府能够引导和支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庄的经济实力。

3、基础设施建设调查结果显示,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道路、桥梁等设施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

村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村庄的交通条件和居住环境。

四、建议1.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2.引导和支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庄的经济实力。

3.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村庄的交通条件和居住环境。

4.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为村庄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五、结论本次村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我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为村庄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村情调查报告3篇

村情调查报告3篇

村情调查报告3篇村情调查报告关于建立“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的调查报告村情调查报告范文为全面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将包村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XX年3月上旬,我就xx村近年的村级组织、村务公开、村级规划建设、文化历史、教育事业、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个体工商经营及当前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该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包村工作思路、工作打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梳理。

一、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北部,距县城9公里。

地处xx国道和xx 公路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96户,人口361人,耕地面积746亩,境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XX年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

xx村历史悠久,据该村《孙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孙氏家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繁衍生息。

村民以孙姓居多,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

解放前该村富户较多,名声较响,现村内巍然屹立的两栋阁楼式建筑就是当时一处富人家的居所。

紧邻该村西南角有一处堌堆,占地面积六亩有余,其黑土层达五米之深,村民称之为“香葬堌堆”。

该堌堆下面全是石棺,石棺放置方向各异,其数量达数十处。

据村内老人讲,当时人们为了防止棺内尸体过快腐烂和后人轻易盗墓,于是在埋葬石棺时,其表土全部用香油搅拌,后封棺培土,层层夯实,间次加高,累计五米有余,日积月累,堌堆土色由黄变褐,由褐变黑,且土质无比坚硬,不易风化。

这就是“香葬堌堆”的来历。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文革期间破“四旧”时,“香葬堌堆”被部分挖掘,当时发现石棺就有十余处,棺内均有精美的陶罐,土盆,古钱币等。

开棺时墓主人肌肤均保存完好,面色红润,其身着精美服饰清晰可辨。

至于墓主人的身份,以及为何这么多人集体葬在这里,便永远的成为后人心中的一个谜。

据说这种墓葬方式全国罕见,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时,我便将该堌堆遗址进行了上报。

社情民意调研报告(优秀5篇)

社情民意调研报告(优秀5篇)

社情民意调研报告(优秀5篇)村社情民意调研报告篇一20xx年8月,我成为了XX市第七批大学生村官,任职于龙腾街道蒋山村,入村以来,我通过询问干部、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蒋山村的基本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经过这次的调研,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一、蒋山村基本概况(一)基本情况龙腾街道蒋山村地处街道西南角,属丘陵地处。

南邻金神镇金鹿村,西与涧桥村相毗邻,东接蔡店村,北与白马居委会相连接,是由原塘冲、蒋山、李圩三村合并而成。

全村32个村民组721户,人口2689余人,耕地面积3760余亩,山林及绿色长廊面积700余亩,水面800余亩,全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

村两委在职4人,其中村委会3人。

全村低保人口52人,五保一qi人,贫困人口144人,无村办集体企业,目前尚属贫困村。

(二)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基层党组织较为健全。

总支部有3名支委,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1名,支部成员有各自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

全村党员111人,平均年龄5656岁,最小25岁,最大89岁;大专、本科学历18人,高中学历12人,初中及以下81人。

总支一个下设支部2个,按照地域划分为7个党小组。

在村总支书记陶芳明、村主任张礼清的带领下,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迄今为止建立了党代表接待室和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

今年我村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查摆自身问题,对照整改“四风”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一直以来,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蒋山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驻村干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调研报告

驻村干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调研报告

驻村干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调研报告驻村干部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聚民心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诉求,以及他们对驻村干部工作的评价和期待。

通过调研,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进一步凝聚民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发放问卷给村民,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关注的问题和对驻村干部工作的看法。

2.个别访谈:针对一些特殊问题或关注点,与部分村民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具体情况和他们的意见建议。

三、调研结果总结:1.生活状况:(1)农民收入: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收入增加较少,仍然面临生活负担重的问题。

(2)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如道路破损、用水困难等。

2.民生问题:(1)教育问题:农村教育资源有限,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子女就读问题成为大多数农民的关注焦点。

(2)医疗问题:部分农村地区医疗条件较差,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3)养老问题:农村养老保障措施薄弱,老年人普遍感受到养老难题的困扰。

3.对驻村干部工作的评价和期待:(1)工作态度:多数村民对驻村干部的工作态度较为满意,认为干部们尽心尽力地为村民办实事,注重群众利益。

(2)干部能力:部分村民认为驻村干部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需要提升,期待干部们能加强自身学习和培训。

四、建议与措施: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2.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等民生问题的关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3.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加强驻村干部的培训和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诉求,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和驻村干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凝聚民心,推动农村发展。

某乡村情调查报告

某乡村情调查报告

某乡村情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乡村位于中国的农村地区,人口约为1000人。

该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水稻和蔬菜。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该乡村的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情况。

二、经济状况1.农业产出:该乡村的农业产出主要依赖于自然气候,农民的耕作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

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较为不稳定,农民们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

2.农产品销售:由于交通不便和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的销售面临很大的困难。

农民们通常将农产品卖给中间商,价格较低,利润有限。

3.就业机会:除了农业,该乡村的就业机会有限。

一些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而老年人则依靠退休金生活。

为了改善经济状况,乡村需要引进更多的产业和创造就业机会。

三、社会发展1.教育条件:该乡村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只有一所小学供学生就读。

由于交通不便,一些孩子需要步行很远的路程才能上学。

由于教师资源有限,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2.卫生条件:乡村的卫生条件较为艰苦,只有一所小型卫生院。

医务人员和药品的供应不足,就医困难。

乡村需要加大卫生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医疗资源的供给。

四、居民生活情况1.住房条件:该乡村的大部分居民住在土坯房中,家庭空间狭小,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由于经济状况限制,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3.生活习惯:居民们习惯早起、早睡,维持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

社交活动主要集中在村庄集市上,缺乏娱乐和文化设施。

乡村需要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五、改善建议1.经济发展:乡村需要引导农民转变农业经营模式,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产量和质量。

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乡村可以开发农村旅游,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社会建设:乡村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医疗资源供给。

引入志愿者教师、医务人员等,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

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3.改善生活环境:加大住房改善力度,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联村开展“村情民意大调研”
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组织全市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大学生村官开展‘村情民意大调研’活动的通知》(银组通[2010]114号)的文件精神,我村深入到村民家中开展了调研活动,过走访农户、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和相关成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联村位于丰登镇东南3公里,与银川市接壤,处于城乡结合处。

辖区面积12659.3亩,耕地6200亩,湖泊湿地1400亩,现有农户646户,人口2042人,劳动力1296人,其中回族人口292户,976人,占总人口数的46.5%。

辖区共11个村民小组,8个党小组,党员78名,配套一个占地1.55亩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村级主导产业以水稻种植及劳务输出为主。

二、制约全村经济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我村地处银川市以北约3.5公里,在城市建设规划内,农业发展局限性大,不能发挥近郊土地优势,没有被征用的小面积土地无法搞温棚种植产业和发展养殖业。

2、村巷道路况较差,部分农田淌水困难,村民要求尽快解决出行难、淌水难问题。

3、土地流转给投资商无法利用,因银川市城市建设不让搞设施农业,使土地流转工作无法进展,。

4、农业用水存在不合理,水费每年涨幅太大,给农民加重负担。

5、产业结构单一、优势不足。

该村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为主,但结构较单一,规模较小。

6、经济基础薄弱,路子少。

外出人口近几年才增加,但经商开店的少,打工的多,收入增加速度缓慢。

三、今后规划任务与计划
(一)以土地流转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本村经济建设
1、积极发展种植业。

一是农民科技知识化培训。

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种植效益,以科技促进农民增收。

并在现有的基地基础上,争取资金加强抚育管理,扩大优质水稻的旱育种植、稻田里螃蟹养殖等多种经营模式;二是发展品牌露地蔬菜。

利用本村地处近郊的有利条件,力争每年种植露底蔬菜达500亩以上。

2、大力发展养殖业。

加大以羊、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养殖规模。

力争羊、猪年存栏3000头以上,出栏5000头以上。

3、发展适水产业(发展城郊型休闲、观光、垂钓渔业和农家乐项目)。

大小湖泊水系连通工程的实施,开发旅游特色产业,应运而生,渡假村、农家乐、垂钓中心产业带初步呈现,要积极打造新联村生态休闲旅游的靓点,生态休闲旅游一定要从单一的‚吃饭、钓鱼‛向旅游观光、品位文化、运动体验、养生康体的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推进设施园艺规模化,观光旅游市场化,实现农业增加值,提升档次。

(二)加强协商,盘活土地,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我村积极配合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同时我村积极与政府协商解决征地后出现的问题:
1、农民没有其他技能,土地被征用了,也意味着农民失业了,争取给予合理的赔偿,保证农民近期的生活保障,同时也可以利用资金学习技术培训;
2、没有被征用的小面积土地,种植不成规模,其他产业不能搞,
希望政府能租用;
3、水系连通工程在自家门口,希望分给我村一些小的项目,也保证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4、积极协商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三)进一步发展完善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目前,我村征地一千多亩左右,其他三四千亩仍是较大的种植面积。

利用一年的时间,加强我村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设施,提供便利的灌溉条件;扩大优质水稻种植规模。

建设水稻加工厂,做好我村优质绿色水稻深加工;有了水稻加工厂,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又可以提高成品的价格,为我村村民增收。

(四)组织劳务输出,成立劳务输出组织
水系连通,土地征用,我村会增加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是我村当务之急,所以我村必须成立劳务输出组织,注册劳务中介公司。

组织人们参加绿化工证、电工证、电焊工证、司炉证、驾驶证的培训,加强保安、服务员、保洁员等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领的学习,提高村民的技能、服务质量,打开我村的劳务中介市场,争取每年劳务输出1000人以上。

(五)加强信息化学习及应用
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对口培训‛。

定期组织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为党员干部播放政教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使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工作水平
进一步加大村民自治力度,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得民心、顺民意。

要加强班子建设,优化村班子人员结构,选拔优秀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进入村委会和村支部,切实担当起服务群众、服务生产、服务大局、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任。

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规则,坚持‚一事一议‛,不断提高农村民主自治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农民意愿。

特别要解决好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新联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

我村将不懈努力,完成规划内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新联村党支部
新联村村委会
2010年12月2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