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15学年下学期高二联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高中二年化学科试卷I卷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A.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D.卫生丸久置后消失2.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的结构式:H—O—O—HB.氮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C.CO2的比例模型:D.Cl-的结构示意图:3.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①离子键②氢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⑤非极性键A.①④B.①②④C.③⑤D.①③⑤4.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D.超导材料K3C605.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B.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63s1―→1s22s22p6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6.根据下表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沸点数据判断说法中错误..的是()A.SiCl4是分子晶体B.MgCl2中键的强度比NaCl中键的强度小C.单质R可能是原子晶体D.AlCl3为离子晶体7.居室装修用石材的放射性常用22688Ra作为标准,居里夫人(Marie Curie)因对Ra元素的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RaCl2的熔点比CaCl2高B.R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ⅡA族C.一个22688Ra原子中含有138个中子D.Ra(OH)2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8.根据"相似相溶"规律,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A.乙烯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氢气9. 下列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B.晶体具有自范性,有固定的熔点,可以使X光发生有规律的衍射C.晶体研碎后即变为非晶体D.将玻璃加工成规则的固体即变成晶体10.下表所列物质晶体的类型全部正确的一组是()..11.已知X、Y为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除外),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时,X可能显负价,也可能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X可能小于YC.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D.原子序数X一定大于Y1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
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理科)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杨仙逸中学中段考试题高二理科化学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电能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 B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 .锌粒与稀H 2SO 4反应制取H 2D .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3. 已知H 2(g)+Cl 2(g)=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12H 2(g)+12Cl 2(g)的△H 为A .+92.3kJ·mol -1B .―92.3kJ·mol -1C .―369.2kJ·mol -1D .+184.6kJ·mol -1 4.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 2(g)+B 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 2,同时消耗2n molAB B .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容器内,C .AB 的消耗速率等于A 2的消耗速率D .3种气体AB 、A 2、B 2共存 5.在2A +B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C )= 0.8 mol/(L·s)B .υ(A )= 0.5 mol/(L·s)C .υ(B )= 0.3 mol/(L·s)D .υ(D )= 1 mol/(L·s)6.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 + Y(g)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催化剂B .增大体积C .升高温度D .加大X 的投入量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H 2(g)+O 2(g) == 2H 2O(1) △H = ―285.8kJ /molB .2H 2(g)+ O 2(g) == 2H 2O(1) △H = +571.6 kJ /molC .2H 2(g)+O 2(g) == 2H 2O(g) △H = ―571.6 kJ /molD .H 2(g)+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 3COOHB.Na 2OC.H 2SO 4D.SO 2 9. 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 H 2CO 32H + +CO 32-B.NaHSO 4(溶液)=Na ++H ++SO 42-C. NaHCO 3=Na ++HCO 3-D.CaCO 3=Ca 2++CO 32-10. 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A .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B .0.1mol/LCH 3COOH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001mol/LC .醋酸溶液用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下降D .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 11. 常温下,在0.1 mol·L -1CH 3COOH 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A .1×10-14B .1×10-13. C .1.32×10-14D .1.32×10-15.12. 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 2)下,可逆反应2X(g)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13. 反应X(g)+Y(g)2Z(g) ∆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c(X),X 的转化率增大B .降低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C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D .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 14. 在室温下,同规格的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化学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 .18mol/L 的浓硫酸15mL L B .0.2mol/L 的盐酸12mLC.0.15mol/L的硫酸溶液8mL D.0.1mol/L的盐酸15m15.100℃时,K W=1×10-12,对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K W是常温时的10-2倍 B. 温度不变冲稀10倍,pH=7C.pH=6显弱酸性 D. c(H+)=10-6mol/L,溶液为中性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1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Ca:40 Al:27Cl:35.5 Na:23 Zn:65 K:39 N:1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5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4019□、4018□+、4019□+、4020□2+、4120□(“□”内元素符号未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A.2种B.3种C.4种D.5种2.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D.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B.元素周期表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C.现常见的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有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D.每一周期都是从金属元素开始,非金属元素结束4.下列微粒与Na+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Ne B.NH4+C.F-D.H2O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HF>HCl>HBr>HI B.微粒半径:K+>Na+>Mg2+C.酸性:HClO4>H2SO4>H3PO4 D.还原性:Al>Mg>Na6.某非金属元素X的最高化合价为+m,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中有b个氧原子,则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A. H m+2b XO bB. H m-2b XO bC. H b+m XO bD. H2b-m XO b7.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
是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NaCl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水溶液能导电B.易溶于水C.熔化时能导电D.有较高的熔点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146CC.氯化镁的电子式: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③⑥10.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同种类型的是() A.氯化铵与乙醇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B.氯化钠与氯化氢分别溶解在水中C.碘与干冰分别受热变为气体D.NaHSO4受热熔化与溶于水变为溶液11.下列关于碱金属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可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它们在反应中都被还原C.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物D.它们都能从FeCl3溶液中置换出Fe 12.有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位“Cn”。
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周口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 二 年 级 化 学可能用到的原子量:Na 23、S 32、H 1、C 12、O 16 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有些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太阳能 ⑤生物质能 ⑥风能 ⑦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②⑤⑥⑦ C. ①③④⑤⑥ D. 除①②外 2. 右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 硝酸铵B. 生石灰C. 氯化镁D. 食盐3. 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6 kJ/mol ;且H 2O(g) = H 2O(l) ΔH = —44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 + O 2(g) = 2H 2O(g) ΔH = —286 kJ/molB. 2H 2(g) + O 2(g) = 2H 2O(g) ΔH = —572 kJ/molC. H 2(g) + 21O 2(g) = H 2O(g) ΔH = —330 kJ/molD. H 2O(g) = H 2(g) + 21O 2(g) ΔH = + 242 kJ/mol4. 已知反应A 2B ,A 、B 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A. v (A )= 9 mol/(L ·min)B. v (B )= 18 mol/(L ·min)C. v (A )= 4.5 mol/(L ·min)D. v (B )= 4.5 mol/(L ·min)5. 已知反应2M(g) + 2N(g) x P(g) + 2Q(g),将4 mol M 和2 mol N 混合,充入到2 L 密闭容器中,2 min 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 mol P ,又测得v (Q )为0.2 mol/(L ·min)。
一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月考化学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I卷(共46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8 小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各2分,)1.有关核外电子运动规律的描述错误的是()A.核外电子质量很小,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B.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与普通物体不同C.在电子云示意图中,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D.在电子云示意图中,小黑点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多2.利用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测试并记录,可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拥有的()A.同分异构体数B.原子个数C.基团种类D.相对分子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二者物质的量相等,则有机物的组成为一定C n H2nB、相同物质的量的烃,完全燃烧,生成的CO2越多,说明烃中的碳的百分含量越大C、气态烃C x H y在O2充分燃烧,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温度>100℃),则y=4D、相同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消耗O2越多,烃中碳的百分含量越高4.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A.⑦和⑧B.⑤和⑦C.①、②和③D.④、⑥和⑧5.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炔中含有的H2S③乙醇和3%的硫酸共热到170℃制乙烯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取溴苯⑤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A.只有①⑤B.只有③④⑤C.只有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6.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不能使溴水褪色,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此烃的结构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7.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 )A.C2H4CH4B.CO2H2S C.C60C2H4D.NH3HCl 8.下列物质属于等电子体一组的是( )A.CO2和NO2B.B3H6N3和C6H6C.CH4和NH4+D.H2O和CH49.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对应的酸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10.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ⅢB族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11.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C3H7ClB. CH2Cl2C. C4H10D. C2H6O 12.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2,2,3,3-四甲基丁烷B.2,5-二甲基己烷C.3,4-二甲基己烷D.2,3,4-三甲基戊烷13.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A .3,3-二甲基-1-丁炔B .2,2-二甲基-2-丁烯C .2,2-二甲基-1-丁烯D .3,3-二甲基-1-丁烯1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溴苯和水 B.苯和乙醇 C.酒精和水 D.溴苯和苯15.有八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丙烯 ⑤ 2-丁炔、⑥环己烷、○7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A .③④⑤ B.④⑤⑦ C.④⑤ D.③④⑤⑦⑧16.下列物质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 ①CH 3 ②CH=CH 2 ③NO 2④OH ⑤ ⑥CH —CH 2A .③④B .②⑤C .①⑥D .①②⑤⑥17. 两种烃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 2 的物质的量大于生成的H 2O 的物质的量,则这两种烃的组合可能是( )A 、 烷烃和烷烃B 、烯烃和烯烃C 、烯烃和炔烃D 、烷烃和烯烃18.某烃结构式如下:-C≡C -CH =CH -CH 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 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 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机物CH 2=CH-CH 3中碳的杂化类型有sp 3 和sp 2,其中有两个π键,7个σ键。
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天水一中2013级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6每小题2分,17-20每小题3分,共44分)1.物质M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常被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
下列关于物质M的说法正确的是A.M分子式为C6H6O7B.1 mol物质M可以和3 mol氢气发生加成C.M分子不可以发生消除反应D.足量的M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NaHCO3、Na2CO3反应得到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2.酒精分析器是交警检测驾驶员否饮酒的仪器,其原理是酒精与CrO3反应生成蓝绿色的Cr3+。
根据颜色变化能判断是否饮过酒及饮酒量的多少。
下列对乙醇性质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无关的是A.沸点低B.密度比水小C.溶于水D.具有还原性3.假蜜环菌甲素可作为药物用于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对假蜜环菌甲素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假蜜环菌甲素可以发生消去反应B.1 mol假蜜环菌甲素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假蜜环菌甲素可与NaOH 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D.假蜜环菌甲素既能与Na反应生成H2,又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饱和溴水除去苯中的苯酚B.丙烯加聚时可形成顺反两种聚合物C.常压下的沸点:1-丙醇> 乙醇> 丙烷D.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5.对复杂的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
如苯丙烯酸丙烯酯:,可简化为:。
杀虫剂“阿乐丹”的结构表示为:,它在稀酸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
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物的共同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遇FeCl3溶液均显紫色B.均能发生氧化反应C.均能与溴水发生反应D.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6.关于下式表示的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有酸性,能与纯碱溶液反应B.它可以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1 mol该有机物最多能和7 mol NaOH反应D.该有机物能发生取代反应7.八角茴香属于草本植物,是我国民间常用做烹调的香料。
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化学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Cl:35.5 Br:80卷Ⅰ(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汽油、乙烯均为石油分馏产品C.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硝基苯和苯D.有机化合物都能燃烧3.加拿大阿尔贡天文台在星际空间发现了HC9N链状分子,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重星际有机分子,有关该分子的说的是()法不正确...A.该物质属于不饱和烃B.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处在一条直线上C.该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D.该分子碳、氮原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4.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①CH2=CH-CH=CH2②CH3-C≡C-CH3③CH2=CH-CN④CH3-CH=CH-CN ⑤CH3-CH=CH2⑥CH3-CH=CH-CH3A.③⑥ B.②③ C.①③ D.④⑤5.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nOC COO CH2C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点燃方法区别羊毛与聚酯纤维B.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该聚酯纤维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D.由单体合成聚酯纤维的反应属加聚反应6.与O CH CH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化合物最多有()A.3种B.4种C.5种D.6种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卤代烃在NaOH存在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都是醇B.所有的一元醇都能被氧化为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醛或酮C.与互为同系物D.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8.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将乙醛滴入银氨溶液中,加热煮沸制银镜B.苯与浓溴水反应制取溴苯C.向浓溴水中加几滴苯酚观察沉淀D.1 mol·L-1 CuSO4溶液2 mL和0.5 mol·L-1 NaOH溶液4 mL混合后加入40%的乙醛溶液0.5 mL,加热煮沸观察沉淀的颜色9.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A.戊酸丁酯B.葡萄糖C.丙酸丙酯D.甲酸乙酯10.下列有关OH C O CH 3O NNHONHCH 2CH 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反应B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 21H 20N 3O 4 C .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该有机物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11.转变为的方法是( )A .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后,再加盐酸B .溶液加热,通入足量的SO 2C .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 溶液D .与足量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HCO 3溶液二、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12.分子式为C 5H 10O 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40种,在这40种酯中由相同的碳原子的酸与相同碳原子的醇形成的酯有( )A.4种B.8种C.12种D.16种13.已知同一碳原子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C H OH OH C OH 。
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文)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评估测试高二文科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B.从宏观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运用分类的方法,可根据物质所属的类别预测物质的性质D.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2. 世界气候大会与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年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可吸入颗粒 B.氮气C.氧气 D.二氧化碳3.下列做法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A.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B.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C.用SO2漂白银耳、腐竹等食品D.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进行杀菌消毒4.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A.纯碱、烧碱均属碱类B.CO2、SO2均属酸性氧化物C.醋酸、硫酸、硝酸均属酸类D.Na2CO3、Na2SO3、NaCl都属钠盐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分散质颗粒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B.向胶体中加入蔗糖溶液,产生聚沉现象C.一束可见光透过胶体时,发生丁达尔现象D.采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净化胶体6.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O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B. 32g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1.2 LCl2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D.1L0.1mol·L-1 NaCl溶液中所含的Na+数为N A7.最新报道,科学家又发现了某元素的一种原子,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111 B.161 C.272 D.4338.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H++OH-===H2OB.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O32-+ 2H+=== H2O + CO2↑C.铁粉投入FeCl3溶液中:Fe + Fe3+===2Fe2+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 2H+===CO2↑+H2O10.下列物质与Fe反应后的生成物,能与KSCN溶液作用使溶液变红色的是()A.Cl2 B.盐酸 C.CuSO4溶液 D.稀H2SO411.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同时发生 B.一定有单质参加反应C.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氧化剂一定是反应过程中得电子的物质12.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Fe3+→Fe2+ B.CuO→Cu C.Cl-→Cl2 D.H2SO4→BaSO4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 B.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C.酸碱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大多数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14.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硫是一种黄色晶体,易溶于水B.新制氯水应避光保存C.新制氯水具有漂白作用D.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15. 光导纤维常被用作制造石英表中的电压材料和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