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2a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2、2阳光下的影子 教科版 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2.2阳光下的影子1.填空题。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_______,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______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____。
2.判断题。
(1)如果太阳在你的后面,那么影子就出现在你的前面。
()(2)同一时刻,阳光下的柳树和凤仙花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3)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一直保持不变。
()(4)从清晨到黄昏,太阳在天空中的高低变化:高--低--高。
( )3.画图题。
画出下列图中物体的影子。
4.简答题。
(1)为什么北方地区的建筑多采取坐北朝南的格局?(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一直相同吗?为什么?5.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仪器叫( )。
A.磨盘B.司南C.日晷(2)这种仪器是用来( )的。
A.指定方向B.测定时间C.记录位置(3)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是( )。
A.根据磁场指向南北B.根据风向的变化确定方向C.根据日影的变化测定时间6.下面是同学们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的柱状图(条形图)。
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柱状图(1)从柱状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该地区一天中铅笔影子最长的时间大约是______;铅笔影子最短的时间大约是______。
(2)说一说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
7.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铅笔,阳光下的铅笔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
他们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3厘米),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
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
下面是他们在4小时内测量的铅笔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
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结束______测量的。
(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此时铅笔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_____厘米。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课 光的传播 (同步练习)

1.2《光的传播》练习一、填空题1、光在空气中是_______传播的。
2、为了增强效果,常常使用人造烟雾使__________明显可见。
3、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_________。
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它的原理就是光_________。
二、判断题1、小孔成像是成正立的像。
()2、光源射出的光线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3、后排同学只能看到前排同学后脑勺,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4、激光笔不能照射眼睛。
()5、墨子用实验证明了小孔成像的原因。
()三、选择题1、小孔成像是因为()才形成的。
A.小孔让光拐弯 B.小孔改变了光的传播路径 C.光沿直线传播2、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那么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不会拐弯3、下列空管中,当我们用激光笔照射()的一端时,会有光从另一端射出。
A..4、在用透明塑料盒做光的实验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有时候见到光斑,有时候见到光束B.光束是直的,光斑是圆的C.总会看到一束光和一个光斑四、实验分析如图1所示,用一块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体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像,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孔成像。
前后移动带有小孔的板,屏幕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1、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是( )传播的。
2、请在图2中画出箭头经过小孔后,在接收屏上所成的像。
3、解释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图2 小孔 接收屏图11、直线2、光束3、倒像小孔成像沿直线传播二、判断题1、x2、√3、√4、√5、√三、选择题1、C2、B3、 A4、A四、综合题1、沿直线3、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8、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9、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1、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2、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3、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4(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6、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 科学上册 各单元复习题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但生长需要。
3、植物生长需要、、、和适宜的。
4、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的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的。
7、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10、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
12、像和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16、写食物链。
草、兔、鸟、蛇、螳螂、鹰1、 2、3、 4、5、 6、第二单元1、向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和。
4、影子的长短与、有关。
5、影子的大小和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计时。
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那太阳在。
9、光以直线形式传播,速度以每秒千米。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反光也是以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
12、太阳表面温度达,内部则达。
13、吸热本领最强的是。
14、物体和太阳光升温快。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
16、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
17、光弱时瞳孔,光强时瞳孔。
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面积比面积大;我国西部,东部。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夺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熟鸡蛋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2.“滚滚长江东逝水”, 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东西部差不多3.长白山天池是由()所形成的。
A.河水冲刷B.两大板块张裂C.火山喷发4.吐鲁番是个()。
A.盆地B.平原C.高原5.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三大类。
A.玄武岩B.砂岩C.变质岩二.填空题(共5题, 共18分)1.什么叫做沉积岩(), 什么叫做变质岩()。
2.根据岩石的成因,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和()三大类。
3.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
4.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盆地等。
5.在坡度()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容易被侵蚀。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戈壁滩是风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2.人类活动会影响环境, 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与生活。
()3.在有植物覆盖的小山丘上, 土壤被雨水的侵蚀程度较小。
()4.从我国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
()5.砍伐森林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四.连线题(共1题, 共16分)1.连线题。
五.简答题(共5题, 共35分)1.地球上矿产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矿产?2.地震发生时, 要怎么办?如何进行就地避震?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 震级达里氏8.0级, 烈度达到11度, 共造成近10万人死亡或失踪, 是建国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地震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那么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4.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当地震发生时, 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A5.C二.填空题1.由泥沙、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由沉积岩或岩浆岩在高温、压力影响下变质而成的岩石是变质岩2.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3.磨蚀4.高原;平原5.大三.判断题1.×2.√3.√4.×5.×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立法(制定法律法规), 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 不浪费水电, 防止钢铁制品生锈,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替代品等。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属于天体的是:
A. 月球
B. 地球
C. 电视
D. 太阳
2. 春夏秋冬的变化是由于: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太阳的距离
D. 雨水的影响
3. 下列哪个不属于人类养尊处优保护环境的行为是:
A. 树木的种植
B. 海洋的污染
C. 垃圾的分类投放
D. 节约用水
4. 下列哪种能源是最清洁、再生的:
A. 煤炭
B. 天然气
C. 水力发电
D. 石油
5. 下列哪个不属于动物的是:
A. 老虎
B. 鲨鱼
C. 桃子
D. 大象
二、填空题
1. 科学实验的后果不只有__一种___。
2. 触摸的感觉是由___我们的皮肤___来感受的。
3. 地球上70%的面积被___水___覆盖。
4. 空气中的氧气对我们的身体非常_______。
5. 雨水在地面上形成水滴是因为_____冷气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单描述一下地球是如何自转的。
2. 请举例说明一种节约能源的方法。
3. 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4. 请描述一下自己对科学实验的看法和感受。
5. 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为什么环境保护对人类有重要意义?
四、解答题
根据所学的知识,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叙述你对环保的认识和你将采取的行动来保护环境。
注意:文中不得写自己的名字,只能从“我”、“我们”等第一人称出发。
答案待补充。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一、生物学1. 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请列举并简述它们各自的功能。
2. 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它是植物生长的关键。
3. 什么是细胞?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4. 简述人类的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二、物理学1. 什么是力?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力。
2. 描述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3. 什么是能量?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是什么?4. 简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
三、地球科学1. 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解释什么是板块构造学说,并简述它对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影响。
3. 什么是天气和气候?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4.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并解释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四、实验与观察1. 描述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 简述如何通过观察云层来预测天气。
五、科学探究方法1. 什么是科学方法?请列举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
2. 解释为什么观察、假设和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 描述如何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六、科学与社会1. 讨论科学和技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2. 描述科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
3. 讨论科学知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结束语:通过这些复习题,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回顾和理解五年级科学上册的知识点。
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断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发现更多的奥秘。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A)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A)一、基础知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5、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6、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7、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8、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发光)。
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9、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10、(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1、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汇聚光线,形成强光和高温。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
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4、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5、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6、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
17、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8、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19、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20、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下列物体()是光源,()是自然光源,()是人造光源。
a.月亮 b.激光 c.萤火虫 d.蜡烛 e.电灯 f.篝火g.玻璃幕墙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行进的。
3.下列镜片()属于凸透镜,()属于凹透镜。
A B C D E F G
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
5.越()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7.凸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能使光线()。
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七色光。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色的。
10.请写出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磁铁的机械或物品()。
11.避免触电的方法有()。
12.常见的导体有()。
13.常见的绝缘体有()。
14.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的废气。
()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15.心跳就是心脏的()。
(),我们就会感到一次心跳16.( )和( )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7.解释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等情况作出的说明。
18.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有充分的(),还要利用(),进行合理的思考。
19.模型方便我们解释()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选择题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A.西→东;长→短→长
B.东→西;低→高→低
C.东→西;长→短→长2.日晷是测量()的工具。
A.体积B.时间C.长度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
C.地球的自转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5.新月指的是天上()。
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6.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
A.早晨B.中午C.傍晚7.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
A.哥白尼B.托勒密
C.牛顿8.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
A.早晨—中午B.中午—晚上C.傍晚—早上
9.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10.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
A.上午B.下午C.夜晚11.要让灯泡变亮我们可以()。
A.用大灯泡 B.用大电池 C.用新电池12.属于绝缘体的是()。
A.湿毛巾B.塑料剪刀C.人体13.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
A.一节电池B.一根导线C.一个灯泡14.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触磁铁()。
A.透明胶带B.磁带C.塑料贴片15.下面哪种做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A.增大电流B.增加铁钉C.增加线圈
三、连线图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各自对“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毕达哥拉斯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柏拉图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亚里士多德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托勒密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四、研究题
在这一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观察了()次月亮,做了()次观察记录。
我发现月相变化规律是(
)
五、判断题
1.科学家做出的解释就一定是事实,绝对正确。
()
2.数学公式也是一种模型。
()
3.対霉烂苹果成因的正确解释是有微生物在苹果内繁殖。
()
六、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住,请在○中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一元硬币○彩色纸○铁钉○布娃娃
○铁制剪刀○塑料尺○球鞋○铁门
○长尾夹 ○冰箱门 ○木制铅笔 ○垒球
七、画图题
1.画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2.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 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请画出原 理图
3.出纸筒筒模型内部的情况
八、填图题
在下图中正确标注呼吸器官名称
九、实验操作题
收集两袋人呼出的气体,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实验说明:( ( )
( )
( ) ( )
( )
)。
十、问答题
1.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为什么?
答: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答:
3.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答:
4.你知道能利用磁铁玩哪些游戏吗?把你想到的写出来(至少写三样)
答:
5.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答:
6.你对发生在吸水纸上颜色分解的解释是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