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寓言二则(第1课时)练习 北京版

合集下载

2018年新北京版(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寓言二则》

2018年新北京版(2016)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寓言二则》

-18-
野牛 野牛群遇到老虎,采用了什么方法? 他们排成一个圆形,脸冲外, 把小牛护在中间。
-19-
一头带着两头小牛的老牛为什 么不参加野牛群呢? 因为它觉得自己的事要紧,不 想管大家,所以带着小牛往山谷里 躲。
-20-
老牛和小牛的结果怎样?
老虎无法突破野牛的圆圈阵, 只得扑向山谷里的三头牛。
-2-
金江,原名金振汉,中 国寓言文学作家、儿童文学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现任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 誉会长、浙江省寓言文学研 究会会长。 1923年生于浙江 温州,著有《寓言百篇》 《金江寓言选》等作品。
-3-
1.认识12个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4-
缩 攻 眯 蜷
哆嗦 啰嗦
-15-

错误 误会 失误
-16-
词语解释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自顾不暇:光顾自己还来不及。指没有 力量再照顾别人。 赞赏:赞同,欣赏,钦佩。
-17-
三个和尚的故事我们都学过了,他们 因为彼此不团结,差点被大火烧死。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野牛》,和《乌鸦兄弟》, 看看没有团结友爱,会有什么后果。
-21-
老虎欣赏的人生态度是什 么?它为什么欣赏?
独来独往,只 顾自己。只有这样, 它才可以更容易地 找到攻击对象。
-22-
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 团结就是力量。
-23-
乌鸦兄弟 当乌鸦兄弟住的窝破了一个洞 时,他们俩是怎么想的?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耐 冻 僵




-5-
ɡù
照顾 顾客 瞻前顾后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 寓言二则教学课件 北京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4 寓言二则教学课件 北京版

三个和尚的故事我们都学过了,他们 因为彼此不团结,差点被大火烧死。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野牛》,和《乌鸦兄弟》, 看看没有团结友爱,会有什么后果。
野牛
课文详解
课件PPT
野牛群遇到老虎,采用了什么方法?
他们排成一个圆形,脸冲外, 把小牛护在中间。
课文详解
课件PPT
一头带着两头小牛的老牛为什 么不参加野牛群呢?
5.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
三个帮。
——毛泽东
随堂练习
练习题
课件PPT
读课文思考:野牛在临死前记起的道理 “命也,命也!”对吗?
不对。他最后的遭遇不是命运的安 排。而是因为它在遇到危险时,只想自 己,而不愿为集体出力的结果。
随堂练习
练习题
课件PPT
读课文思考:乌鸦兄弟为什么会被冻僵?
因为它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想让对 方承担责任,而不是主动去解决问题, 所以才会在寒冷的冬天被冻僵。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 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课文详解
课件PPT
当寒冷的冬天,刮起了西北风,下 起大雪时,两只乌鸦又哆嗦着在想: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老二一定耐 不住,它会去修了。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老大还耐得 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课文详解
课件PPT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结果,窝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被 冻僵了。
字词乐园
课件PPT

好吗 住吗 走吗
字词乐园
课件PPT
duō
哆嗦
字词乐园
课件PPT
suō
哆嗦 啰嗦
字词乐园
课件PPT

错误 误会 失误
词语解释

寓言两则小学语文

寓言两则小学语文

12、寓言二则(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加一加、换一换、形声字等识字方法认识生字“寓、则、亡、牢、圈、钻、叼、坊、悔、此”10个,学会在田字格中观察关键笔画,书写“寓”。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和表示动作的语句。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加上“赶紧”等修饰词语后的好处。

4、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亡羊补牢”成语的意思。

5、能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明白“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猜谜语等识字方法认识生字“寓、则、亡、牢、圈、钻、叼、坊、悔、此”10个,学会在田字格中观察关键笔画,书写“寓”。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和表示动作的语句。

教学难点:1、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句子加上“赶紧”等修饰词语后的好处。

2、能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明白“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今天,邓老师来和大家玩一个看图片猜寓言故事的游戏。

(狐假虎威)(坐井观天)(乌鸦喝水)2、这些故事简短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我们称之为“寓言”。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寓言二则(补全课题),一起读课题!4、让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则故事吧!题目叫?《亡羊补牢》(出示课题)1)学习生字:亡、牢2)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动画,知道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

2、出示自学要求:1)轻声朗读寓言故事《亡羊补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2遍。

2)想一想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他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养羊人一共丢了两次羊。

第一次丢羊后,他(怎么做),结果。

于是,他(怎么做),从此。

1)生自读课文2)交流填空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2个人再说一说。

三、研读课文,体会寓意1、哪几小节是写“第一次丢羊”的呢?出示1-3小节。

2、第一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默读第1~3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寓言二则》课文和课文分析

《寓言二则》课文和课文分析

《寓言二则》课文后附课文分析寓言二则亡羊补牢①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养,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狠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本文根据《战国策·楚策四》改写。

拔苗助长①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本文根据《孟子·公孙丑上》改写课文内容分析:《寓言二则》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包括了《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通俗易懂,分别勾勒出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遇到了问题,没有接受劝告,及时补救,最后通过反思,想办法解决了问题;另一个没有遵循禾苗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

两则寓言中反映的现象随处可见,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两则寓言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细致描写,将人物生动地刻画出来。

其中,《亡羊补牢》主要是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从而体会养羊人两次丢羊后所展现的心理变化。

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劝告他修补羊圈,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这里借助一个带有反问语气的句子,表现出养羊人的不以为然。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免费范文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免费范文

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内容,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2、以自学为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寓言的内容,初步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默读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的能力。

教具准备:乐器竽、有关竽的音乐、铃铛、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学习寓言《滥竽充数》:1、老师出示乐器:竽。

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如果学生不知道老师可以提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寓言二则中其中一篇就和这个乐器有关,你们猜猜这个乐器是什么?)在学生的发言声中老师板书:寓言二则和《滥竽充数》。

2、(课件放有关竽的音乐)师说:我们首先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滥竽充数》。

打开书:15页,自己读寓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生词,可以借助字典、词典,也可以两个人共同学习。

3、学生自己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小结刚才的学习情况,问:有没有需要大家共同解决的生字?(不能学生自学后就置之不理,在这里还要体现教师的作用,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要予以帮助。

)5、两个人互相读课文:检查是否音准句通。

(对自学环节的反馈)6、默读课文:(1)你读懂了什么?7、学生汇报:(1)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的读。

比如:学生说:我从第一句“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

”知道了齐王是个喜欢吹竽的人。

老师就可以引导说:那你把你知道的读出来,让大家听出来。

(注意: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了问题,尽量让学生去回答学生的问题,必要时可以全班一起讨论,老师不要急于讲解。

)(2)如果学生没有谈到对题目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对题目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寓意的理解。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有时也表示自谦。

)(3)在学生汇报讨论的过程中出现板书。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课件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课件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二则课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的意思。
3.结合自己得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 课文学习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同学们,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茂密的 大森林,走进动物的王国。
朗读课文
课题中有三个是生字,你愿意来写哪个? hú jiǎ hǔ wēi 狐 假虎 威
“狐假虎威”不光是这篇课文的题目,还是 一个成语呢,你理解吗?
学习课文
现在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课文,看看狡猾的 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文。要求: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 的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
( )的老虎 ( )狐狸 (2)同桌分角色读文;自由练读。
(3)小活动,采访老虎。
“老虎啊,让我采访你一下,当你松开爪 子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老虎啊,其实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狸 早就知道了,为了让你彻彻底底地相信, 它趁你发愣的时候,早就又想好了一个妙 计。
2.学习第6-8自然段,表演课本剧。
(1) 扮演狐狸的同学读第6自然段 ,其他同学齐 读第7、8自然段。
(2)课文中这个情节写得非常好,老师还想请大 家来表演呢!
准备工作: ①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 ②找一找、读一读:划出描写你感兴趣的那个 角色的句子,并仔细阅读。 ③试一试:试着演一演,你想怎样演好这个角 色呢?
(4)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小动物) 请其他同学评价。
(5)神气活现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 顺利逃脱的小动物们,如果我再给你们一 次表演的机会,你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 你现在的心情呢?小观众们,现在老虎还是 摸不着头脑,你们是观众,是旁观者,请 你们来告诉老虎真相,帮它拨开疑团吧!

【2019-2020最新】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第1课时课件北师大版

【2019-2020最新】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第1课时课件北师大版

新授
你还知道哪些寓 言故事?
新授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
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Dào qiè
líng dang yǎn gài
( 盗 窃 ) ( 铃铛 ) ( 掩盖 )
xiǎo tōu
pèng dào
(小 偷)
(碰 到 )
好的学习方法助学生养成优秀的习惯!
第五单元
《寓言两则》
导课
导课
“寓言”:借有趣的故事说 明深刻的道理。
新授
掩耳盗铃
新授
理解字词
遮蔽, 遮盖
掩耳盗铃

偷铃铛怕
别人听见而 捂住自己的
耳朵。
新授
故事中的这个人,看见别人门 上的铃铛就很想偷走,是什么原因 让他起了歹心呢?
新授
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
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 轻轻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立 刻就会被人发觉。
新授
头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 想对吗?为什么?
新授
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 就听不见了吗?
新授
掩耳盗铃的人可笑么?为什 么可笑?
新授
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做了坏事 又不想让别人知道,自欺欺人的蠢 人。
练习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个)寓言 一(篇)文章 一(颗)珍珠 一(道)彩虹
一(段)故事 一(个)铃铛
练习
3. 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面“√”。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 ②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 ③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寓言二则(第1课时)练习北京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4寓言二则(第1课时)练习北京版(2021年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4寓言二则(第1课时)练习北京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4寓言二则(第1课时)练习北京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4寓言二则(第1课时)练习北京版的全部内容。

24寓言二则
第一课时
一、连一连。

境暇攻层眯蜷
quán mī jìng céng xiá gōng
二、辨字组词。

境( ) 暇()攻( ) 乌()镜( ) 假()功( ) 鸟()三、换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鸦()()吗()()
蜷()()眯()()
四、解释词语。

徘徊:
自顾不暇:
蜷缩:
赞赏:
答案:
一、境暇攻层眯蜷
quán mī jìng céng xiá gōng
二、境(环境)暇(闲暇)攻(攻击) 乌(乌鸦)
镜(镜子)假(假期)功(成功) 鸟(小鸟)
三、鸦甲鸭梨女妈妈亻疲倦辶迷路
四、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自顾不暇:光顾自己还来不及。

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蜷缩:缩成一团。

赞赏:赞同,欣赏,钦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