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Mg-24 Al-27 Ag-l08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可以准确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哪些官能团的分析方法是A.核磁共振氢谱B.质谱C.红外光谱D.紫外光谱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甲酸、乙酸、葡萄糖溶液、乙醇,这种试剂是A.银氨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C.石蕊溶液D. Na2CO3溶液4、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烃基(一R)和3个一X基的有机物,结构式共有A. 4种B. 5种C. 6种D.7种5、有两种有机物Q()与P(),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 2B.在NaOH醇溶液中只有P可发生消去反应C.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D. 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种6、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D. 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7、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了21.6 g银,将等质量的该醛完全燃烧可生成26.4 gCO2,则该醛为A、乙醛B、丙醛C、丁醛D、己醛8、1-丁醇CH3CH2CH2CH2OH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C,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1-丁醇和乙酸能反应完或者有一种能消耗完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9、从橙子中提取的柠檬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为:有关柠檬酸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柠檬酸能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选不全得2分,出现错误选项不得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后,吸收能量B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都是由结构的C .阴极射线与β射线都是带负电的电流子,都是由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D .公式2E mc ∆=∆的含义是:质量为m ∆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为E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查德威克通过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B .太阳内部进行的热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C .当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就会发生链式反应,瞬时放出巨大能量D .波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波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3.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粒子大角度散射表面α粒子很难进入原子内部 B .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核具有核式结构 C .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D .密立根油滴实验说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4.在物体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 .一个质点在一个过程中如果其动量不变,其动能也一定不变B .动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运动C .如果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物体的冲量相等(不为零),那么该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D .若一个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这个力对该物体的冲量也一定为零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AB 部分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BC 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把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A 点由静止释放,m 与BC 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终小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于B 、C 之间的D 点,则B 、D 间的距离x 随各量变化的情况是A .其它量不变,R 越大x 越大B .其它量不变,μ越大x 越大C .其它量不变,m 越大x 越大D .其它量不变,M 越大x 越大6.A 、B 两物体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碰撞前物体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静止不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 闪光一次,连续拍照5次,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不计两物体的大小及两物体的大小及两物体碰撞过程所用的时间,则由此照片可判断A .:3:1AB m m =B .第四次拍照时物体A 在80cm 处C .第四次拍照时物体A 在100cm 处D .:2:1A B m m =7.如图所示,已知用光子能量为2.82eV 的紫光照射光电管中的金属涂层时,毫安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使用移动支付正逐渐成为人们一种习惯。

移动支付的普及应用可以①增加货币的基本职能②减少流通中使用的货币量③降低货币的流通成本④使支付更加快捷高效安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宣布从2017年3月15日开始上调联邦基金利率0.25个百分点,相关官员预期年内还将加息两次,这将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下列关于,美联储加息后对我国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①美联储加息→进口美国商品价格上涨→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商品的进口②美联储加息→美元贬值→人民币汇率升高→我国企业对美国投资增加③美联储加息→中国资本外流→外汇储备减少→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④美联储加息→赴美国旅游费用降低→吸引我国居民到美国旅游、购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经济现象中能与图中(实线为变化前曲线,虚线为变化后曲线;E点为均衡点)蕴含经济道理相符的是①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土地供应,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为Ⅰ②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为Ⅱ③一、二线城市尝试出台房地产税收,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为Ⅲ④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房地产建设领域,房地产市场变化趋势为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7年3月7日,央视发布《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收入”与“幸福感”基本呈“正相关”,但年收入在30万却形成一个幸福的拐点(如下图所示)。

即随着收入继续增加幸福感却逐渐下降,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群体幸福感低于8-12万的家庭。

据此,判断合理的是①收入水平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前提②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提高幸福感的基础③转变消费观念是提高幸福感的关键④财富观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③④5.2017年上半年,我国旅游业继续上扬。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邢台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政治试题答案1-5 BCBBD 6-10 BDCAD 11-15 DCBAB 16-20 BABAB 21-25 ACBBC 26-30 ADCAA31.(9分)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分)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

(3分)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集中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

(3分)32.(10分)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做事情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浙江省扶贫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千,步步为营、层层深入,才能实现不把绝对贫困现象带入“十三五”。

(3分)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这要求我们在关键时期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浙江的扶贫工作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赢得了主动和优势,所以要抓住机遇,下定决心,不把绝对贫困现象带入“十三五”。

(3分)③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不断前进的过程。

浙江省扶贫工作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一阶段、层面所做的工作,都为该阶段、层面的质变创造了条件,又为下一阶段的量变开辟了道路,由此推动浙江扶贫工作不断登上新的台阶,最后实现脱贫。

(4分)33.(12分)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作为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3分)②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存在对立。

二者在传播载体、创作过程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

(3分)③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又存在统一。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一方面,传统文学可以借鉴网络文学的新思维新形式来为创作增添生机。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

邢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数学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F(0,1),离心率12e =,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A .2212x y +=B .2212y x += C .22143x y += D .22134x y +=2.设命题p 和命题q ,“p q ∨”的否定..是真命题,则必有( ) A .p 真q 真 B .p 假q 假 C .p 真q 假 D .p 假q 真3.入射光线沿直线x -2y +3=0射向直线l :y =x ,被l 反射后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A .2x +y -3=0B .2x -y -3=0C .2x +y +3=0D .2x -y +3=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若2560x x -+=,则2x =”的逆命题是“若2x ≠,则2560x x -+≠”B .命题“若2x =,则2560x x -+=”的否命题是“若2x =,则2560x x -+≠”C .已知 a b ∈R ,,命题“若a b >,则||||a b >”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D .若 a b ∈R ,,则“0ab ≠”是“0a ≠”的充分条件 5.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B .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C .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D .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此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方程为2223x y y +=-+,直线l 过点(1,0)且与直线 10x y -+=垂直.若直线l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则OAB ∆的面积为( )A .1B 2.2 D .227.已知椭圆191622=+y x ,则以点)23,2(A 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 .0768=--y x B .043=+y x C .01243=-+y x D .034=-y x8.设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C 上,线段1PF 的中点在y 轴上,若1230PF F ∠=o,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A.33 B.36C.13D.169.如果函数y ||2x =-的图像与曲线22:C x y λ+=恰好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则实数λ的取 值范围是( )A .{2}∪(4,)+∞B .(2,)+∞C .{2,4}D .(4,)+∞10.四面体ABCD 中,已知AB=CD=29,AC=BD=34,AD=BC=37,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 球的表面积为( )A .25πB .45πC .50πD .100π 11.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命题“2000,13x R x x ∃∈+>”的否定是“2,13x R x x ∀∈+≤”;②“函数ax ax x f 22sin cos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是“1=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22x x ax +≥在[]1,2x ∈上恒成立⇔maxmin 2)()2(ax x x ≥+,[]1,2x ∈;④“平面向量a r 与b r的夹角是钝角”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a b ⋅<r r ”.A.1B.2C.3D.4 12.某几何体是直三棱柱与圆锥的组合体,其直观图和 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为正方形,其中俯视图中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2 B .21 C .22 D .42第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3.已知圆C 的圆心是直线10x y -+=与x 轴的交点,且圆C 被直线30x y ++=所截得的弦长为4,则圆C 的方程为 .14.设1F 、2F 是椭圆1422=+y x 的两个焦点,点P 在椭圆上,且满足221π=∠PF F ,则21PF F ∆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15.直线ax +by +c =0与圆O :x 2+y 2=1相交于A ,B 两点,且|AB |=3,则OA →·OB →=________.16.已知椭圆:14922=+y x ,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过1F 的直线l 交椭圆于A B , 两点,则22||||BF AF +u u u u r u u u u r的最大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设条件p :实数x 满足22430(0)x ax a a -+<≠;条件q :实数x 满足2280,x x +->且命题“若p ,则q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12分)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侧棱PD ⊥底面ABCD ,且22PD CD BC ==,过棱PC 的中点E ,作EF PB ⊥交PB 于点F ,连接,,,.DE DF BD BE (Ⅰ)证明:PB DEF ⊥平面.(Ⅱ)求异面直线AD 与BE 所成角的余弦值及二面角B DE F --的余弦值。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 卷(选择题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在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Bob come from?A。

France B. America。

C. Australia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first?A. Go to the cinema。

B。

Attend a party C。

Go to the post office3. What do we know about Jim?A. He has lost his job B。

He is very lazy. C. He has got a new job4。

How many postcards will the two speakers probably buy in total?A . Ten B. Twenty C。

Fourteen5. Why does Jimmy stay up late?A. Because his mother wants him to do is homework.B. Because he has to finish his homework。

C。

Because he is too tired to sleep at this hou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Mg-24 Al-27 Ag-l08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可以准确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哪些官能团的分析方法是A.核磁共振氢谱B.质谱C.红外光谱D.紫外光谱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甲酸、乙酸、葡萄糖溶液、乙醇,这种试剂是A.银氨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C.石蕊溶液D. Na2CO3溶液4、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烃基(一R)和3个一X基的有机物,结构式共有A. 4种B. 5种C. 6种D.7种5、有两种有机物Q()与P(),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 2B.在NaOH醇溶液中只有P可发生消去反应C.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D. 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种6、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D. 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7、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了21.6 g银,将等质量的该醛完全燃烧可生成26.4 gCO2,则该醛为A、乙醛B、丙醛C、丁醛D、己醛8、1-丁醇CH3CH2CH2CH2OH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C,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1-丁醇和乙酸能反应完或者有一种能消耗完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9、从橙子中提取的柠檬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为:有关柠檬酸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柠檬酸能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3月月考英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is the train expected to arrive?A.At 9:30B.At 9:50C.At 10:452.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 p between the speaker?A.Husband and wifeB.Mother and sonC.Good friends3.Who did the man go to the party?A.His daughterB.His cousinC.His girlfriend4.Where are the speakers?A.In a hospitalB.At the customsC.In a medical college5.Why doesn’t the woman want to go to the party?A.She is too weak to go to the partyB.She hates to go to partiesC.She is afraid she will ruin the part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对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

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A.Wear as fashionably as he canB.Do not wear earrings at the officeC.Show respect to his grandmother7.What’s the man’s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an’s suggestion?A.GratefulB.SatisfiedC.Impatient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一张.总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卷)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

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

”(《说诗日卒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

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

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

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

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诗歌自身“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中国诗歌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明代陆时雍的话和沈德潜的《说诗晬语》可以表明中国诗歌史的一大转变为“从重情到重声色”。

C.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D.盛唐半个世纪一过,能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

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C.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的缘故。

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黄遵宪的外交活动郑海麟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

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

黄尊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至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

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概念,“随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

该书以“史家记述,务从实录”为主导思想,力求客观的向中国人民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

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

书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

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它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揉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尊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

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

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

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

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

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

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

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

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

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日本国政府接受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

”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

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平,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田珍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入”,“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的挫败了珍田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现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

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

又因为在弱肉强势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

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心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

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

”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

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

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

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诘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

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

”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渡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荒蛮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B.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己要求专界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C.在担任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期间,黄遵宪改善侨胞待遇,与当地英国华民政务司斗争,并积极发展华文教育,功绩卓著。

D.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画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形象。

5.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除“务从实录、全面准确”的写作宗旨外,还有娜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6.请概括,在当时的形势下黄遵宪主张外交谈判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什么?其坚持的目的又是什么?(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英雄一他二十岁的时候,她正好十岁。

她坐在台下,晶晶亮的眸子中全是台上英武的他。

他是学校请来的英雄,笔挺的军装上一张黝黑却棱角分明的脸,因为激动透着健康的红晕。

他在台上大声地念着手中的演讲稿,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右手高高举起,如同一面灼目的旗帜。

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面对一颗滋滋作响的手榴弹,他毫不犹豫地拣起来扔出去,挽救了被吓呆的战友。

她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朦胧中台上的他是那么高大英俊,连他那浓重的乡音都显得那么亲切。

“他真是个英雄,我会一辈子记住他的。

”她在心里默默地想。

二他三十岁的时候,她二十岁。

学校组织去农村体验生活。

如果不是村干部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他曾经是英雄,她是一丁点儿也认不出他了。

埋头在田里劳作的他跟其他的农民已没什么两样,披着一件灰扑扑的褂子,失却了红晕的脸还是那么黑,却变得暗沉,村干部介绍的时候,他憨憨的笑,脸上,怎么也找不到十年前年轻的影子。

他坐在田头抽着烟卷,好几次她都想走过去跟他说几句话。

看着烟头一明一灭,她终于还是没过去。

她实在想不出该对他说什么话。

三他四十岁的时候,她三十岁。

他在她所在的城市摆了个摊,卖鸡蛋煎饼。

五岁的女儿吵着要吃煎饼,她先认出了他的手,抬头看他的脸,恍若隔世般,已然很陌生了。

她忍不住悄悄告诉女儿卖煎饼的是一个英雄,女儿懵懂地吵闹着,要去看英雄。

她带着女儿折回去,女儿仔细看着那只残缺的手,然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她匆忙带着女儿离开。

一边哄着女儿,一边回忆自己十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这只手,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只有敬佩。

她还记起来当时听完报告回到家,小小的她弯曲起两根手指,模仿三指的样子,想象着那种悲壮。

四他五十岁的时候,她四十岁。

她在民政局混上了科长的位置,工作还算清闲,生活不好不坏。

当他在她办公室外面探头探脑的时候,她根本就没认出他,原来他是来申请困难补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