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修辞文生辉教学设计
利用修辞手法写作的教案

利用修辞手法写作的教案教案标题:利用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技巧引言:修辞手法是一种可以使写作更加生动有趣的技巧。
利用修辞手法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加作品的啟动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教案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
本篇教案将介绍如何利用修辞手法编写一份教案,以帮助中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2. 能够辨别和分析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3.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理解和分析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相关的修辞手法的教学素材,如课文、文章等。
2. 学生准备:学生应提前阅读相关的素材,并预习相关的修辞手法知识。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并简单介绍修辞手法对写作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修辞手法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20分钟)1. 分别讲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修辞疑问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具体应用,并培养学生发现和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步骤三:合作学习(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短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和交流各自的发现和理解,共同完成修辞手法分析的任务。
步骤四:独立创作(30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主题进行独立创作。
主题可以是关于校园生活、家庭、友谊等。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应尽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3. 鼓励学生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以提高写作质量和技巧。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要求学生将他们的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
妙用修辞,作文生辉——中学生作文技法例谈

一
曲而后 晓声。 刘勰 亦云: 披文以入情 。 由此 可见 , 从作 文 写作技巧入手 , 为文之妙渐可运斤成风 全 面培 养 。
、
生辉 。
一
j
二 、 立 远 大 的 志 向 树
人 , 们 都 有远 大的 理 想 , 们 大都提 倡 作 文应 该“ 胸 襟 为基 ” 他 他 以 。沈德 潜 说 : “ 有第一等襟抱 , 第一等学识 , 斯有第一等真诗。” 可见有 了远大的志向, 出 写 游 园不值 叶 绍 翁 , . 来的文章便会立意高远 , 野开阔, 视 便会有震撼人心 的效果。在这方面, 如李 白的“ 长风破浪会有 时 , 直挂云帆 济沧海 ” 杜 甫的“ 当凌 绝顶 , ; 会 一览众 山 应怜屐齿 印苍 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洋溢 春 色 满 园 关不 住 , 枝 红 杏 出墙 来 。 一 。 小”这 些千古传诵的 名句骨子 里都 表现 出作者一种与 众不 同的胸襟 , 着青年特有的 自信 、 乐观 的进取精神。如今的许 多学生作文 中就缺少这种积 请根据诗歌 的内容 ,将诗歌合理 扩充为一个不 少 极 向上的青春 的朝 气 , 多的是无病呻吟。 因此 , 更 学生在 儿时应该 先树 立远 亍 20寄确 j段 0 ! l 大志向 . 自己的前 途与祖 国的繁荣 昌盛 紧密联 系起 来 , 把 具有“ 先天下之忧 范文 : 来 了, 春 我不禁 想起 了朋友 家那栽种 了无数 而 忧 , 天 下之 乐而 乐 ” 豁 达 胸 襟 , 后 的 自强 不 息 。 这 样 , 才会 写 出感 染人 的 好 奇花异 葩的 因子 , 于是 穿上长衫 , 系好排 扣 , 我手摇 纸 0 文 章 。 扇探访老朋友去。“ 路径通 幽” 芳草萋萋 ”还 未到朋友 。 “ , 三 、 重 积 累各 方 面 的 知 识 注 古语 云 :巧 妇 难 为 无米 之 炊 ” “ 。如 果 学 生腹 中无 货 , 求 他 们 写 好 作 文 要 的园 f 1付, 已觉 芬 芳 四 溢 , 十 里花 香 ” 便 “ 。我 不 由得 窥 √ 写 知识” 密切相 关。 腹有诗 书气 自华” “ “ ,知 窥四周 , 没有人 , 见 便放心地 缩脖收肩 耸鼻吸 气, 美美 j 是不可能的。 出有文采的文章与“ 识” 了, 足 写作 时 自然会文思泉 涌。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 时大量读书 , 对古今 中 地 享受“ 绿肥 红硕” 的清新 气息。片刻 , 友的柴 门到 , 朋 - 外、 史理化 , 文 都应该有所 涉及。 书读得 多了, 广撷 古今 文化之 成果 , 潜移默 了, 绿枝掩映 , 苔痕疏浅 ,别有一番 滋味在心头” “ 。我轻 化 , 中 自然会 材料 可写 。另一方面 , 胸 还应该注重应试作文写作技 巧的指导。 抬腕 , 缓叩 门, 良久未见人语 , 只听得 莺歌数 声 , 亮婉 嘹 如观 察力、 选取 和加 工素材的能力的培 养, 这是写作的重要条件。学生在 平 转。 真是“ 无可奈何花未 落, 曾相识人 不来” 似 。怅然间 时要 多动 笔 , 样 才会 融 汇 贯 通 。目前 , 多数 孩 子心 浮 气躁 , 这 大 无意 注意 占上 我 抬 头 正欲 “ 物 长 宜放 眼 量 ” 瞧 见 绿 瓦 红 墙 , 枝 风 就 一 风, 有意注意还 未养成 , 外界人 、 、 对 事 物缺 少理解 , 感恩。 我们在这方面应多 加引导。 红杏正慵懒地伸直腰身 , 娇羞地冲我绽 开笑靥 , 那份妩 四 、 养观 察 问 题 的 独特 视 角 培 媚 , 非 文 字 能 形 容 。我 一 时雅 兴 大发 , 绝 高唱 “ 杏枝 头 红 我们知道 , 当前 许 多 中 学 生的 作 文 读 起 来让 人 感 觉 索然 无 味 , 个根 本 一 春 意 闹 ”抬 腿 走 过 来 时 的路 …… , 原 因是 他 们 对 一 些 问题 缺 乏 自我 的理 解 能 力 。 何提 高他 们 的理 解 能 力 呢 ? 如 漯 河 高 中 高 三文 ( ) 8 班 张 一 荷 对 于这个 问题 , 我认 为, 了大量读 书, 除 我们要 有意识地训 练学生的认 二 、 用排 比诱 活 力 使 知理解能力 , 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是有惰性的 , 同样人 的思 维也有惰
妙用修辞文生辉

妙用修辞文生辉(作文中要妙用修辞)教学目的:1.使学生懂得恰当使用修辞可是文章增色生辉。
2.课堂练习,在作文中尝试使用一些常见的辞格,感受运用各种修格,会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
教学重难点:在比较中感受恰当运用修辞的妙处,并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常见的辞格。
课前准备:课外阅读优秀作品,摘抄含有各种辞格的语段,初步感受辞格的语言魅力。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
过去人们常用一句俗语来形容美女::“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其实把这句话用在写作文也是很恰当的。
你能认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你的作文就有点味道了,就有如美女具有了三分长相。
用什么去打扮我们的作文呢?那就是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各种修辞格式定会使你的作文文采焕然,瑰丽多姿。
二、例文导读。
1. 打出荷塘图,出示描写语句。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来描绘月下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读一读,作者这样一写,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这里用了那几种修辞格式?教师小结:连用了拟人、比喻、排比,“袅娜”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忸怩之态。
这两词把荷花写活了,可谓形神兼备物性人情统一。
三个连喻和排比,既写出了洁白、纤尘不染,又表现出了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的品质特点,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2出示:.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
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
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是啊,这样优美活泼清新的一段文字就是通过拟人、比喻、排比、反复等众多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而巧妙地表达出对自然的爱。
妙用修辞文生辉

妙用修辞文生辉【摘要】修辞是一种修饰和丰富语言表达的手段,在文学作品、演讲、广告以及日常交流中都有广泛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之更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在演讲中,修辞可以使言辞更加生动感人,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在广告中,修辞能够使产品更加吸引人,促进销售和传播。
在日常交流中,修辞可以让语言更加优美和精确,增强交流的效果和表达的深度。
修辞是提高文学作品品质的重要手段,使语言更具表现力,使言辞更加生动感人。
修辞不仅可以美化语言,也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关键词】修辞、文学作品、演讲、广告、日常交流、语言美化、品质、表现力、生动感人1. 引言1.1 修辞的定义修辞,是修饰语言的一种手段,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加工,使说话、写作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方法。
修辞常常通过夸张、比喻、排比、反复、对比、拟人等手法对语言进行修饰,使言辞更加生动、动人,更有说服力,更容易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和对文字的感知。
在修辞的世界中,语言不再是单纯的传达信息的工具,而是一种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表达形式。
通过修辞,可以更深刻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义,使文学作品更具有魅力和深度。
修辞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品质,还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修辞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它的运用可以让文字更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性,引导读者进入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修辞是一种复杂而精妙的语言艺术,有着丰富的形式和表现手段,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元素。
1.2 修辞的重要性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修辞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作品更加深刻和有影响力。
修辞可以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排比等,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审美价值。
修辞的使用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更容易被作品所感染和激起共鸣。
修辞的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让作品更具有张力和魅力,使得读者更加愿意沉浸体验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如何让你的作文亮丽起来——修辞技巧(教案、学案)[五篇模版]
![如何让你的作文亮丽起来——修辞技巧(教案、学案)[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2bed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3.png)
如何让你的作文亮丽起来——修辞技巧(教案、学案)[五篇模版]第一篇:如何让你的作文亮丽起来——修辞技巧(教案、学案) (教案)让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作文技巧之有文采之巧用修辞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归纳增加文采的修辞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出有文采的片断。
2、培养学生写作锤炼语言、增加文采的意识。
3、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树立自觉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写作锤炼语言、增加文采的意识。
2、难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出有文采的片断。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比较以下两句话的区别A“我们88班的学生很可爱。
”B “我们88班的孩子纯朴得像山间的百合花,会让你看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B运用了修辞手法,语言更加靓丽,而A没有)(引出课题:让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作文技巧之有文采之巧用修辞)二、展示考纲说明《考试说明》中说:“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通俗的理解:文采指的是词句的漂亮,行文的华丽,但更有一种内涵、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
修辞是语言的调色板,它可以使学生妙笔生花,使读者受到更深的感染。
因此,我们的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
三、感悟修辞之美<一> 巧用比喻——增强语言的形象美比喻被称为语言艺术之花,有助于说理和描写,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使文章更加具体可感。
1、例句:甜美的回忆像一壶烈酒,一腔热气在心底慢慢扩散,让你觉得温馨,让你觉得豪情。
(作者把回忆比作烈酒,把自己对回忆的体验比作喝烈酒的感觉,这个比喻新颖、形象、把无形无味的回忆化成有形有味有色的可感事物,给读者一种新鲜的体验与感受,充满了灵气与才气,使语言更加具体可感。
)2、写作尝试:将下面这句话,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加靓丽。
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

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教案】教案名称: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修辞手法在语文中的作用和应用;2. 通过学习和分析文本,掌握修辞手法的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敏感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围绕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展开,重点介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分类及具体运用方法。
通过分析文本,引导学生发现修辞手法在语文中的巧妙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带有修辞手法的名人演讲视频,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学习修辞手法(20分钟)1. 介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语文中的重要性。
2. 分类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给出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含义和用法。
三、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30分钟)选择一篇带有明显修辞手法的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小组探究,然后进行展示和讨论。
四、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40分钟)1. 提供一些主题或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并且要求创作中至少包含两种修辞手法。
2. 让学生互相交流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讨论修辞手法在创作中的运用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的方式,总结并归纳修辞手法的分类和应用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价值,并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学资源:1. 名人演讲视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名人演讲视频。
2. 修辞手法示例文本:选择一篇适合学生理解的文本,对其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小组探究展示和讨论可以作为教学评估的一部分,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以及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反思。
拓展延伸:1. 邀请作家、文学爱好者等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经验。
初中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运用

初中语文教案: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技巧,通过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修辞意识和修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以初中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为主题,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修辞手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能正确理解和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修辞意识和修辞能力,提高写作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正确运用到语言表达中。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修辞意识和修辞能力,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教科书、黑板、多媒体课件。
2. 学材准备:教材中相关的课文或段落。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引入进入课堂,通过播放相关的音乐或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修辞手法的氛围。
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
第二步:学习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1. 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课文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并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
2. 通过示例解释,简明扼要地介绍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第三步:学习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1. 分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通过阅读作品,找出其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第四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1. 教师选择一篇适合的课文进行解析,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2.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和作用。
第五步:巩固练习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教师现场点评,给予学生反馈,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六步:拓展延伸1. 推荐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或欣赏,借鉴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巧辩语言意味深,妙用修辞文生辉——浅谈中学语文修辞教学

学语 文 教 学 的 目标 , 是 要提 高 学 生 的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 我 国 古 代 人 说 话 讲 合 、 的 。 因此 , 们 在修 辞 教 学 中 , 就 目 ” 我 一定 要 注 意 培 养 学 生 结 合 语 言环 境 来 究辞 令 , 写文 章 讲 究 文 采 。子 日 : 言 之 无 文 , 而 不 远 ” 是 十 分 中 肯 的 意 阅读 理 解 语 文 的 能 力和 根 据 语 境 遣 词 造 句 的 能 力 。 运 用 切 境 法 进 行 修 辞 “ 行 ,
朔 校夕教矧圃 卜
敬 萼
诺
巧 语 言 意 深 ,妙 用 修 辞 文 生 辉 辩 味
浅谈 中学语 文修 辞 教 学
◆李 凡
( 辽阳 县l 教【 心) l } } | }
【 摘要】在 中学语 文教 学中, 教师要 重视修辞教 学, 了解 常用 的修 辞方 法 , 会 它们 的表达 效果 文章 总结 了比较 法、 体 切境 法 、 情 朗读 表
扮。 写作文也 是如此 , ” 只要经过 “ 事四五通 ” 事 的装扮 , 愁它 不 “ 妙世 键 之 处 , 果 我 们 结 合 作 品 的题 旨 情 景 , 语 言 艺 术 的理 解 和 欣 赏 能 力 的 何 精 如 对
无双 ” 装 扮 的 手 段很 多 , 最 重 要 、 有 效 的手 段 就 是 使 用 辞 格 。 ? 而 最 提 高 会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 如 《 湖 居 听 书》中“ 脏 六 腑 里 , 熨 斗 熨 过 , 一 明 五 像 无 我 国著 名 语 言 学 家 吕叔 湘 先 生 曾 说 过 : 语 文 教 学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就 是 处 不 伏 贴 ; 万 六 千 个 毛 孔 , 吃 了 人 参 果 , 一 个 毛 孔 不 畅快 。 利 用 通 感 “ 三 像 无 ” 走上 修 辞 学 、 格 学 的 道 路 。 由 此 观 之 , 风 ” 中学 的 语 文 教 学 只 有 重 视 修 辞 教 表 现 王 小 玉 一 开 始 演 唱 时 那 种 “ 甚 大 ”的 声 音 的 甜 润 使 人 舒 畅 。这 种 通 不 学 , 能 顺 乎 学 术 潮流 , 应 时代 发 展 的需 要 。 才 顺 比穿 衣 服 。 人 体 有 高 矮肥 瘦 , 服 要 称 身 ; 节 有 春 夏 秋 冬 , 服 要 当 令 ; 衣 季 衣 感 的运 用 只 有 在 这 样 的 具体 环境 中 才 有 这 样 的效 果 , 能 让 人 理 解 那 种 沁 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用修辞文生辉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ingenious rhetoric
妙用修辞文生辉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修辞标点是借助于标点符号而进行的修辞活动,其作用是改变句界、明确层次、消除歧义、调整节奏、传达语气、突出重点、标明性质、产生含义。
本教案根
据修辞标点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
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其中很有道理。
子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十分中肯的意见。
一部《论语》,
不但是儒家思想学问所在,其语言之精炼、优美、含蓄,堪称古
文学典范。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也说:“言以文远。
”大
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
这些,都说明了文采对
于写作的重要性。
但是,现在有些人写文章不太重视文采,他们
的笔下只有抽象的道理,缺少具体的形象;只有甲乙丙丁的描述,没有鲜明生动的论证,效果当然不会好。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
”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
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精妙世无双”?装扮的
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辞格。
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这样来描绘月下的荷花:“层
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
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
出浴的美人。
”连用了拟人、比喻,“袅娜”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羞涩”写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忸怩之态。
这两词把荷花写活
了,可谓形神兼备物性人情统一。
“刚出浴的美人”,既写出了
纤尘不染,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从而想到荷花
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
又使人想到水中月、雾中花,灯下观美人那种朦胧美的意境。
总之,经过多次比喻、拟人,这
荷花就仿佛对着读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
多姿。
常用的效果明显的修辞格式有比喻、排比、引用、拟人、
仿拟等。
一、可巧用比喻。
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20xx年高考一安徽考生的作文《诚信归去来》中有这样
一段话:“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
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
在作者的笔下,诚信成了月亮、砝码、水,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这都是比喻
的作用。
如果我们将这一段文字改为:“诚信可以反映出一个人
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可以使生命充实,诚信可以使生命回归本
色\",肯定是大煞风景。
又如一四川考生在作文《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中写道“选择诚信。
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
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
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
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
不露真相叫人紧张。
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
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
他运用比喻的手法说理,如谈话一般朴实亲切,形象地论证
了自己的观点。
如果写成“选择诚信。
因为诚信比机敏好,更受
欢迎”,语言就比一杯白开水还要寡味。
二、可善用排比。
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20xx年河北一考生在《千年的呼唤》中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争、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
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
它太简单,简单得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
它又太复杂,复杂
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
它,就是诚信。
”
一系列的排比句,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酣畅淋漓,有气
吞山河之雄伟,水泻千里之壮观。
三、可妙引诗文。
如一20xx年高考一考生在《选择的真谛》中这样写道:
“选择的真谛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睥睨群小;选择的真谛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伤时忧民;选择的真谛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
渴饮匈奴血’
再如这样一段文字:“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
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
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当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懂得了做人
的责任;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
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
”
巧妙地引用一些诗文,使文章平添了许多人文内涵。
四、可活化名句
北宋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认为“古之能为文
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并强调作诗如能做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就能达到“以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我们在写作中也可借用这种方式,把传颂于世的诗文、名言
警句,通过巧妙变换,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就是由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
用而来。
很显然,化用后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无论从意境上,还是气势上,都远胜于原句。
真正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有一篇文章叫《感悟考试》,开头这样写道:“室外,天不
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
室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这里明显地“化用”了歌曲《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和《三国演义》中的开篇诗,但就是因为这样的“化用”,才让人
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还有一篇文章,说一位同学好以语言打抱不平:“路见不平,拔嘴相助”,化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形象、生动,令人忍俊不禁。
当然,我们不能为形式而形式,那样会陷入唯形式主义的误区,但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文学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多几分文采的
亮光,确实不失为获得高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渠道。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