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优势互补.ppt(打印版)

合集下载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PPT参考课件

心脏与大血管影像诊断PPT参考课件
疾病的首选方法,特殊患者受限 心血管造影:有创,但是冠脉疾病及其它血管性疾病诊断
的金标准,对心脏畸形诊断有重要价值 CT及MR:时间分辨率不及US和CAG
CTA和MRA在三维显示方面优于CAG 显示心脏的解剖、心肌瓣膜功能方面MR优于CT 冠脉钙化检测 CT优于MR 灌注显像可评价缺血坏死的心肌
多方位成像
基本成像平面
检 查
横断位

冠状位

矢状位
——MRI
22
多方位成像
特殊成像平面
La

左室长轴位(垂直和平行室间隔)
Lv
查 方
左室短轴位
左室长轴位(平行室间隔)

主动脉长轴位
肺动脉长轴位
心脏四腔位
Lv Ao
La
左室长轴位(垂直室间隔)
——MRI
婴幼儿:平卧前后位
5
—— X
检 查 方 法 常 规 线
PA RAO LL LAO
6
摄影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 可观察心脏的大体轮 廓 了解肺血及肺血管发 育情况 有无合并肺部病变
缺点 组织结构影像重叠 不能显示心脏大血 管内部结构 不能动态观察心脏、 大血管的搏动
7
可显示主动脉及其一、二级血管
既有断面像,又可行三维重建,显示空间解剖优 于血管造影,有替代血管造影的趋势
17
——CT
检 查
功能方面:


可显示心肌、瓣膜的活动
计算心室容量、心搏出量、射血分数
心肌血流灌注
冠脉钙化检测
18
19
——CT
检 查 方 法
20

心脏血管检查(ppt)

心脏血管检查(ppt)

二尖瓣狭窄
正常二尖瓣口面积约4.0-6.0 cm2 轻度狭窄:≤ 2.0 cm2 中度狭窄: ≤1.5 cm2 重度狭窄: ≤ 1.0 cm2
【血液动力学】 二狭 左室充盈受限
左房压力
肺毛细血管压力 肺静脉压力
肺动脉压力
右室后负荷
右室肥大
临床症状
呼吸困难 咳嗽 咯血 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舒张压(mmHg)
<80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90 <90
(三)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1.高血压:﹥140/90mmHg ,原发、继发
2.低血压:﹤90/60mmHg ,休克、心梗、心脏压塞
(三)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3.正常双上肢血压差 5-10mmHg 4.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 20-40mmHg 5.脉压: 30-40mmHg ﹥40mmHg 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硬化 ﹤30mmHg 主动脉瓣狭窄、心包积液等
❖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血压测量1
❖ 被测量者准备:安静 ❖ 体位:血压计应放在
心脏水平 坐位 卧位 站立位
血压测量2
❖ 合适的袖带 成人:宽13~15cm,长30~35cm
❖ 正确的绑缚袖带 松紧:一指为宜 肘横纹上2~3cm 听诊器的放置:肱动脉
血压测量3
❖ 充气和放气方法 动脉搏动消失后20~30mmHg
24小时<130/80mmHg 白昼<135/85mmHg 夜间<125/75mmHg 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三、血管杂音
(一) 静脉杂音 颈静脉杂音、脐周或上腹部
(二)动脉杂音
❖ 多见于周围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课件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课件
重要性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对于早期发现 、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 要意义,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 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的常用技术
超声心动图
利用高频声波显示心脏和血管的形态结构, 评估心功能和血流情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利用X线扫描并重建三维图像,显示心脏和 血管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
MRI与CT影像诊断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诊断心脏结构异常
MRI和CT均可清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形态,有 助于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诊断冠状动脉疾病
CT可用于无创筛查冠状动脉钙化及狭窄,尤其 对于低风险患者的一级预防具有重要价值。
ABCD
评估心脏功能
MRI可精确测量心脏的容积、射血分数等参数, 评估心脏功能。
X线影像诊断通过观察不同组 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以判断 器官或组织的形态、密度和结 构。
X线影像诊断广泛应用于心血 管疾病的诊断,如心影大小、 心脏血管钙化等。
X线影像诊断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
观察心脏大小和形态
X线可以检测心脏是否扩大或缩小, 评估心脏功能。
检测心脏血管钙化
X线可以观察到心脏血管壁的钙化程 度,有助于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
X线胸片
拍摄胸部正侧位片,观察心脏和肺部的形态 ,了解心脏大小、形态和位置。
磁共振成像(MRI)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心脏和血管进行无创 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
心血管病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
01
02
03
04
冠心病
通过心血管影像诊断评估冠状 动脉狭窄程度和心肌缺血情况
,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心力衰竭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协助诊

心血管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影像诊断PPT课件

Page8▪/6127/2021
62
▪CT(MSCT、EBCT)
– 心房层面房间隔连续性中断 – 右房、右室大 – 肺A宽
▪MRI
– 垂直室间隔的长轴位可见房间隔信号缺失 – Cine可动态观察房间隔缺失 – 可显示左右房的异常血流 – 肺A增粗,右房室扩大
Page8▪/6137/2021
63
Page8▪/6147/2021
稳定 • 心肌灌注,心肌灌注减低 • 心肌梗塞:室壁运动异常,增
厚率减低,射血分数减低 • 室壁瘤 • 支架及桥术后复诊观察
Page8▪/3167/2021
36
Page8▪/3177/2021
37
Page8▪/3187/2021
38
Page8▪/3197/2021
39
Page8▪/4107/2021
X线表现:心影二尖瓣型
– 左心室增大或者不大 – 左房增大 – 肺淤血:肺静脉影增粗 – 肺水肿:间质性 –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膨隆, – 右室增大 – 瓣膜钙化
Page8▪/4187/2021
48
二尖瓣狭窄 左心室不大
二尖瓣关闭不全—伴有二 尖瓣狭窄
Page8▪/4197/2021
49
双房影
56
Page8▪/5177/2021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钙化
57
Page8▪/5187/2021
58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Page8▪/6107/2021
60
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
血液动力学改变:
肺循环
左房
肺充血
右室 右房

【医学ppt课件】心脏与大血管的影像学【精品课件】

【医学ppt课件】心脏与大血管的影像学【精品课件】
表现为肺动脉凸出、两心缘向外膨隆,主动 脉结缩小或正常,心影如梨形。
常见于二尖瓣病变、ASD、VSD、肺动脉狭 窄、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
“二尖瓣”型:
右心室增大(ASD)
3、心形状的改变
2、“主动脉”型:
以左心室增大为主的心腔改变。
表现为肺动脉凹、主动脉结凸,心影如横卵 形。。
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高血压、冠心病、心肌 病。
一、心、大血管的X线检查方法
1、普通检查:
透视、 摄影(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2、造影检查:
右心造影、 左心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X线检查方法
一般(常规)方法
– 照像(心脏远达片) – 透视
特殊方法
– 心血管造影
X线照像
正位(后前立位)远达片 2米
“主动脉”型:
左心室增大(CHD)
2、心形状的改变
3、“普大”型:
为双侧负荷增加的心腔变化或心包病
变。
各房室均明显增大,主动脉结无特殊, 肺动脉段平直、心形球形或烧瓶形。
常见于联合瓣膜病、心肌、心包损害 等。
心包积液
“普大”型:
普 大 型
4、肺循环的改变
1、肺充血: 2、肺淤血: 3、肺血减少: 4、肺水肿: 5、肺栓塞与肺梗塞: 6、肺动脉高压:
即“肺门舞蹈”。
常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ASD、 VSD、PDA。
肺充血
肺 纹 理 成 比 例 增
粗, 边
缘 清 楚
4、肺循环的改变
2、肺淤血: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
滞于肺内,肺静脉普遍扩张。
X线:肺纹理增强、模糊,肺野透亮度显著减低,两
肺门影增大,肺门血管边缘模糊,结构不清。

心脏与大血管的正常影像学及基本病变PPT课件

心脏与大血管的正常影像学及基本病变PPT课件

心脏增大与形状改变
心脏增大与形状改变
普大型心脏:心影 向两侧均匀增大, 较对称,多见于心 肌炎、心衰。心包 积液亦可表现类似 征象。
.
43
.
44
右位主动脉弓
主动脉增宽迂曲、延长
.
45
主动脉结钙化
主动脉瘤
.
46
第二节 影像观察与分析
肺门改变:双侧肺门增大增浓,可见于肺充 血及肺淤血,但前者常见搏动增强,血管 边缘清楚,后者无搏动增强且血管边缘模 糊。
.
25
上腔静脉、升主 动脉复合影
右心房缘
下腔静脉影
主动脉结(主 动脉弓+降主动 脉起始部)
肺动脉段 (心腰)
左心室
.
26
正常X线表现
心脏大血管的形态与生理因素的关系
体型:横位心、斜位心、垂位心。 年龄:儿童、成人、老年。 呼吸:深吸气与深呼气。 体位:仰卧,站立,侧卧。
.
27
.
28
.
.
11
三、CT检查
电子束CT和多层螺旋CT 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及心腔的大小 测量心脏的容量,功能 了解心脏瓣膜情况 了解冠状动脉钙化情况
心脏大血管的CT检查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扫描速度的限制。螺旋CT扫描 一层的时间可缩短至亚秒级,且能同时作多层扫描,几乎适用于各种目 的的心脏大血管检查。CTA可利用轴位扫描获得的原始数据和多种影像 重建方法,得到心脏大血管的三维图像。其影像质量己接近心血管造影 的水平,进一步扩展了CT在心血管检查中的应用。
.
38
二、心脏增 大与心脏外 形改变
.
39
.
40
心脏增大与形状改变
二尖瓣型:梨 型,心腰丰满, 左心缘园钝, 常见于二尖瓣 病变、肺源性 心脏病。

心脏影像学诊断X线篇ppt课件

心脏影像学诊断X线篇ppt课件
3大量心包积液时心搏消失; 4心脏主动脉搏动强见于甲亢、贫血和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5肺动脉搏动强见于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肺心病和肺动脉瓣狭窄。
47
(六)心脏大血管钙化
1 主动脉钙化 2 心包钙化 3 瓣膜钙化 4 冠状动脉钙化
48
49
(七)心脏边缘异常
缩窄型心包炎心缘变直
50
51
(八) 肺循环改变
27
(三) 心脏各房室 的增大
28
1 左心室增大
后前位 (1) 左心缘延长,心尖向左下延伸 (2) 相反搏动点上移 左前斜位
左心室段向后下突出,与脊柱重 叠,心后三角消失
29
30
见于:高血压病,二尖瓣关闭不 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31
2 右心室增大
后前位 (1)心腰平直或突起、心尖上翘 (2)相反搏动点下移
35
36
37
见于:二尖瓣狭窄、左心功 能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等
38
4 右心房增大
后前位 下段向右
39
40
见于:房间隔缺损、三尖瓣病变等
41
5 心脏普遍增大
后前位 心脏向两侧扩大,心横径明显加大
左、右前斜位 心前后间隙缩小,食管心后段受
2 在小儿可由动脉高压导致静脉高压, 见于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64
65
谢谢!
66
11
心后缘 上段:左心房 下段:右心房 心后间隙、食道正常压迹有主动 脉结、左主支气管和左心房
12
13
3 左前斜位(第二斜位)
心前缘 上段:右心房 下段:右心室 右心房上为主动脉,二者相交成 钝角
14
心后缘 上段:左心房 下段:左心室 透视下可见室间沟;后下缘心膈 角内可见下腔静脉及心后三角;主 动脉窗内可见气管分叉、主支气管 和肺动脉

心血管系统影像诊断(一)——【精品医学专业PPT】

心血管系统影像诊断(一)——【精品医学专业PPT】
➢观察体位: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增大原因:
➢心腔扩大主要是容积负荷增加,常来自分流或血流返流。X线检查很难区分 肥厚和扩大,统称心脏增大。
2020/9/15
64
心胸比率测量
cardio-thoracic ratio
心 脏 大 血 管 的 大 小
2020/9/15
心脏横径 T1+T2 心胸比率=
胸廓横径 T
0.5
正常上限
0.51~0.55 轻度增大
• 左缘上段为主动脉球,中段为 肺动脉主干(心腰、肺动脉 段),下段为左心室段,中、 下段交界部搏动呈翘翘板样运 动,称相反搏动点。
大血管 右心房
2020/9/15
主动脉球 肺动脉段 相反搏动点
左心室 心尖
34
– 右前斜位:
心前缘:上为主动脉,中 为肺动脉及右室漏斗部, 下为右室前壁。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 下段为右心房。
白箭头 心包 正常不超过2.5mm
2020/9/15
50
正常CT(图)
LCA
RCA
曲面重建显示左、右冠状动脉
2020/9/15
51
RCA
2020/9/15
LCA 正常CT(图)
容积再现技术显示整 个冠状动脉树及其与
心脏间的关系。
52
Normal MRI appearance
2020/9/15
53
主要观察:心脏各房室;体、肺循环;大血管; 冠状动脉;心包。
1.主动脉弓上层面 2.主动脉弓层面 3.主动脉弓下层面(主-肺动脉窗层面) 4.肺动脉层面 5.主动脉根部层面(偏上) 6 .主动脉根部层面(偏下) 7. 左心室流出道层面 8. 左心室体部层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功能异常者则预后好
透壁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透壁MI
心内膜下MI
微血管阻塞(MO)区
LGE临床意义
n LGE能够可靠地识别透壁和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n LGE能够识别急性梗死区域内微血管阻塞区域 n LGE 独立于左室射血分数和其他临床标志
n LGE 是不良心血管事件最主要的预测因子 n MO# 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更好的预测因子 n LGE阴性或LGE透壁程度低于25%而出现心
查,需权衡其利弊
n 弱磁性植入材料热效应,温度升高1度 n 通常,牢固植入血管壁或邻近组织的弱磁性装置不会移位 n 4.7T磁场施加于人工瓣膜的力大大低于心脏跳动和射血产
生的冲击力,缝合瓣环组织的力量比磁诱导力大的多 n 植入的支架可能会在六到八周后因组织的生长而固定
n 弱磁性的物质植入后6-8周实施MRI检查是安全的
n X线胸片 n 心血管造影 n 超声心动图 n 核心脏病学 n 血管内超声 n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n CTA和CMR
心血管造影
n 临床应用价值
n 先心病和冠心病 n 血液动力学参数
n 限制与不足
n 有创性和辐射性 n 解剖结构的重叠 n 无法显示室壁及管壁结构
心血管造影
-先心病和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n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n LGE有助于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
n PET:分子影像学“排头兵” n 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冠心病与心肌梗死
冠状狭窄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CMR诊断单支病变的条件尚不具备
RCA
LM
单冠畸形
川崎病
CMR是无创性评估 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Case-1
CMR在体识别瘢痕组织
ECG电流调制
迭代重建技术
低电压技术
低剂量 技术
宽探测 器
前瞻性心电触发
大螺距扫描
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矛盾的统一体
Dose
Quality
肺栓塞: CTA
团块状充盈缺损
马鞍征
轨道征
III型主动脉夹层CTA
主动脉夹层特点:内膜片、真假腔
CTA:主动脉壁间血肿
首次CT示月牙状低密度影
特点:真腔内径基本正常、无内破口
右冠状动脉造影
左冠状动脉造影
Case 2: LAD
LAD
RCA
LAD
Case 2: Coronary Angiography
ACCF 2010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CCTA. Circulation 2010;121;2509-2543
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
PET-MRI
异机融合
同机融合
PET-MRI一体机
PET-MRI的价值
-衰减校正和定位
124I-FIAU
18F-FDG
PET-MRI联合应用评价存活心肌
PET MRI
MRI
PET
优势
不足
判断心肌存活的 空间分辨率低 金标准
MRI
优势
判断心肌瘢痕的 金标准
不足 敏感性低
结束语
n 诊断是治疗的基础 n 影像学是指导心血管疾病治疗的“GPS”
心血管病影像学 检查技术的基本特点和优势互补
赵世华
放射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影像 先 瓣 方法 心 膜
病病
平片 ++ ++
造影 超声 核素
CT MRI
++ ++
+++
++ ++
++ ++
IVUS
OCT
冠心病
冠状 动脉
结构 功能
++ ++
++ ++
++ ++
n 非磁性物质植入后可立即行心脏磁共振扫描 n 绝大多数心血管植入物都是非磁性或弱磁性
n 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支架 n 外科手术后的胸骨固定钢丝 n 封堵伞和下腔静脉过滤器等 n 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形环
弱磁性植入装置的安全性
n 弱磁性植入装置不是MRI禁忌症 n 弱磁性装置,植入后是否有必要立即进行CMR检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结构与功能
LGE
III型主动脉夹层MRA
MRI: 壁内血肿
亮血序列
CMR:真性动脉瘤
动脉粥样硬化性 狭窄和扩张,瘤及溃疡形成
Ce-MRA
Ce-MRA
主动脉及二尖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
大动脉错位
CMR 安全性
n 含有铁磁性材料的复杂电磁设备,都是CMR 检查的绝对禁忌,包括起搏器、除颤器等
肌运动功能异常者则预后好
LGE 和心血管事件
Kwong RY, et al. Circulation. 2006;113:2733– 43
CMR与非缺血性心脏病
n 磁共振是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金标准” n CMR组织特性有助于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
磁共振电影
对比剂延迟强化
扩张型心肌病
MR电影
LGE
n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n LGE有助于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
n PET:分子影像学“排头兵” n 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n PET-CT n PET-MRI
PET/CT
PET-CT的意义
n 对PET图像精准定位 n 利用CT进行衰减校正
n 缩短了PET的显像时间,提高了PET的图像质量
n 全面提供评价疾病的解剖、功能、代谢等信息
n 冠状动脉/CTA + 心肌灌注/PET n 冠脉斑块/CTA + 18F-FDG/PET n 外周血管斑块
PET-CT一体机
PET-CT的价值
利用CT进行PET图像的衰减校正
升主动脉
PET-CT的价值
肺动脉
利用CT图像对PET进行定位
PET-CT的价值
利用CT图像对PET进行定位
PET-CT
n 照相机
n CMR:时间分辨率高、组织分辨力高、多因素成像
n 摄像机+显微镜
n 临床应用
n CTA:冠状动脉、肺动脉和主动脉 n MRI:形态、功能及组织学等
内容提要
n CCCCTTAA是是把把““双双刃剑刃”剑”
n CMR是指导心血管病治疗的“GPS”
n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n LGE有助于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
扩张型心肌病
n 室间隔肌壁间线性强化(31%-41%) n LGE与扩张型心肌病预后呈负相关
J Am Coll Cardiol 2006;47:1649-54 ;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11;13:937–44
DCM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CMR指导CRT治疗
II. 代谢显像
n • 适应证:心绞痛
n • 目的:心肌缺血 n • 单光子发射型
计算机断层显像
n • 99mTc-MIBI-SPECT
• 适应证:心肌梗死
• 目的:存活心肌 • 正电子发射型
计算机断层显像
• 18 F-FDG-PET
灌注缺损与冠状动脉狭窄
Rest
Stress
心肌活力:灌注和代谢不匹配
机械瓣术后随访
术前
术后:MS机械瓣+TI成型
内容提要
n CCTA是把“双刃剑” n CMR是指导心血管病治疗的“GPS”
n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 n LGE有助于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
n PET:分子影像学“排头兵” n 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CT、MRI和PET的对比
心脏疾病 冠状动脉 心功能 心肌灌注 心肌活力 分子显像 冠脉斑块
Mismatch Partial Mismatch
Match
Viable
Viable+/-
No Viable
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
n X线胸片 n 心血管造影 n 超声心动图 n 核心脏病学 n 血管内超声 n 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n CTA和CMR
血管内超声成像
血管内超声成像(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 是在导管的顶端嵌有小型高频的超声换能器(即超声探 头)经动脉内导管逆行插入冠状动脉,直接显示冠状动 脉管腔的断面图像,目前IVUS与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结 合进一步优化了治疗效果
n PET:分子影像学“排头兵” n 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CCTA优势与不足
n 阴性预测值高 n 阳性预测值低 n 时间分辨率低* n 不可避免辐射
*CTA主要临床应用:胸痛三联征
阴性预测值高
右冠状动脉Βιβλιοθήκη 前降支阳性预测值低
壁冠状动脉
软斑块
Case 1: RCA
Case 1: RCA-coronary angio
n 心肺兼顾 n 急性肺水肿
n 床旁相
n 先天性心脏病
n 肺血少/肺血多
n 风湿性心脏病
n 肺淤血
胸片:心肺兼顾
胸片:肺水肿
胸片:肺血少
肺动脉瓣狭窄
法乐四联症
胸片:肺血多
房间隔缺损
心上型肺静脉畸形连接
胸片:肺血多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胸片:肺淤血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正侧位)
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
-综合评价疾病的解剖和功能改变
PET-CT的价值 -FFR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