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课件_5

合集下载

2018春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5课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018春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5课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6.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 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 (C )
7. 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 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C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 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③①④② C. ④①②③ B.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③抗美援朝战
一、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3. 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成就可概括为“一桥二铁 三藏四厂”。其中“四厂”有第一飞机制造厂、第一汽车制 造厂等。由此可见,“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D ) A. 农业 B. 商业 C. 轻工业 D. 重工业
4. 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 然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各类汽车。中国人制 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A ) A. “解放”牌汽车 B. “长安”牌汽车 C. “吉利”牌汽车 D. “奇瑞QQ”牌汽车
11. 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 有多部。我国第一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 D)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单项选择题
12. 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里 程碑。”指的是( D ) A.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B.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C.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3. 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 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A ) A.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召开了中共八大 C. 完成了“三大改造” D. 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 (共30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 (共30张PPT)

2. 目的:
(1)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基础; 3. 基本任务: (2)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 (3)培养建设人才
4.开始时间:
1953年
5.意义: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 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侮我们的落 后。” “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 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
第一单元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P25—26(4分钟) 一、“一五计划”的制定
第一单元
走向 社会主义
(1)实现工业化……是理想 1. 背景: (2)旧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 (3)……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我国的工业水平低,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五十年代中、印、美 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美国
2949千瓦时
538.3公斤
印度
10.9千瓦时
中国
2.76千瓦时 2.37公斤
4公斤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钢产量 (人均)
发电量 (人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 工业现状,毛泽东曾感慨 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 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 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 机都不能造。”
实现工业化是 唯一的出路
具备了哪些有 利因素呢?
二、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P26—28(4分钟) 1.布局:……集中力量加强东北重工业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北师大版八下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50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北师大版八下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50张)

难点释疑
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性质)的宪法。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及 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机构,是
难点释疑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 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其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
过关训练
1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 “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以来的新 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 “里程碑”的理由是( D) A.通过《共同纲领》 B.确立土地改革的路线 C.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过关训练
二、综合题 16.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 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 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 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 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过关训练
8.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 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 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 和配件。这表明( C ) A.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过关训练
9.为了便于记忆历史知识,我们常用简洁的词 语来总结某一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一 桥”“二铁”“三藏”“四厂”总结的是我国 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A) A.1953—1957年 B.1957—1965年 C.1966—1976年 D.1978—2000年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教案_3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教案_3

第5课《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等基础知识。

2.了解一五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教学重点一五计划基本任务和成就;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体悟教学;角色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

毛泽东感慨地说了一段话。

请听──毛泽东(学生模仿,用浓重的湖南口音):“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

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好,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二)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初步做笔记。

完成练习册的知识梳理。

(三)合作探究1.小组对照提纲,互相质疑释疑。

2.师生合作解决疑难:(1)读《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表》回答:由表中数字比较,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先自己观察分析后,小组讨论,得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PPT出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发展重工业,为什么?根据自学情况和下列材料讨论: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斯大林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让学生从材料中找出两个原因:首先是当时中国的国情是工业基础薄弱,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

PPT出示:为什么还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老师点拨:“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商业,培养建设人才”,这是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否则,光生产汽车、飞机,老百姓无法过日子;没有人才无法进行工业建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课件_0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课件_0


A 量( )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

C.培养建设人才
D.发展交通运输业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
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
②农民获得了土地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会议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 制度的最终确立。
文件 内容
《共同纲领》 P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地位 建国纲领;临时 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机构 第一届全国政协 第一届全国人大
时间 1949年9月
1954年9月
2018年两会分别于3月3日、5日在北京开幕
沈阳第一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玉门油矿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解放牌汽车)
鞍山钢铁 公司三大
工程 武汉长江大

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主要人成教版就八年级下册
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鞍钢 无缝钢管厂、七号高炉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在 整个50年代,鞍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象 征。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型钢铁基地, 被誉为祖国的钢都。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北八师年大级、版下册“第一5课五工计业化划的”起步的与人制民定代表和大会实制施度的确立
1. 目的? 2. 基本任务? 3.时间? 4.成就? 5.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教案_11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教案_11
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2.图片展示:(图片略)
3.提出问题:结合教材,说说新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二铁是指两条铁路,宝成铁路和鹰厦铁路,三公是指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四厂是指鞍山无缝钢管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
3.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
提示: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4.教师讲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和富强的历史真正揭开了新的篇章。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的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苏联的帮助支持;中共的正确领导;劳动人民的热情付出,勤奋努力。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自主学习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2.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通过读课本,结合材料,知道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吗?
提示1: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提示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教师讲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课件_0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课件_0

民利益的宪法。
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
②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
民主原则。法制ຫໍສະໝຸດ 基础,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
供了保障。
义方向。
时间
任务
第一个五年
计划的制定
成就
时间
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的
内容
召开
意义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LORE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IPSUM consecte
358亿元
1.1亿吨
15.8万 吨
人均占有量 66元 209公斤 0.29公斤
国民党逃 黄金
跑时掠走 白银
金银
美钞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钢产量 (人均)
中国
(1952 年
产量)
2.37千 克
印度
美国
(1950年 (1950年
产量) 产量)
4千克
538.3千 克
一五计划的时间:1953—1957 一五计划的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 1 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

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原因:
①当时的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太 薄弱; ②受苏联发展的影响。
任务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2
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间: 195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 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力属于人民。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课件_8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走向社会主义  第5课 工业化的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公开课课件_8

为什么“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 发展重工业?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 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
靠重工业生产; 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一五”计划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1、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时间:1953年------1957年 3、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4、意义: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
初步改变了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局面 形成了…工业化浪潮,奠定了…基础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领导机构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
毛泽东在审阅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精装本和表决票样
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大的钢 新建成的鞍山无缝钢管厂
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
生产的无缝钢管
鹰厦铁路
宝成铁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一五”计划前后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
时 间 钢产量 发电量 煤 炭 原 油 棉 布
(万吨) (亿度) (万吨) (万吨) (亿公尺)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 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 立。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三、第一届全国人代会召开
1.时间:1954.9 2.内容 :通过了“五四宪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3、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
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 诗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新中国建立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土地改革”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LOGO
4、(2017广东)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
LOGO
10、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 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 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 A.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8、(2017河南)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 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LOGO
9、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 》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其中有一段回顾了建国初期,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对我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1956年制定的 B.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沿海基地
“一五”计划前后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
时 间 钢产量
(万吨)
发电量(亿
度)






(万吨)
(万吨)
(亿公尺)
1952年
1957年 增长 百 分比
135
535 296%
72.6
193 166%
6649
13000 96%
43.6
146 235%
38.3
50.5 32%
“一五”计划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 工业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
A.“一五”计划成就突出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运动已全面展开 D.包产到户得到全面落实
LOGO
6、(2017湖北)“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 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工业 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 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 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 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推进了城市文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LOGO
2、(2017甘肃)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 241亿元, 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 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的21%,比1952年 增长128.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农业合作运动的开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D.“一五”计划的实施
20世纪50年代中国最大的钢铁联 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
新建成的鞍山无缝钢管厂 生产的无缝钢管
鹰厦铁路
宝成铁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东北基地
克拉玛依油田 新 藏 公 路 沈阳第一机床 厂 玉门油矿 沈阳飞机制造 厂
长春第一 汽车制造 厂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鞍山钢铁 公司三大 工程
武汉长江大桥
华北,西南 工业基地本课小结一五计划源自1953---1957基本任务
成就
第四课
人民代表大会
1954
第一部社会主义性 质的宪法
《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
LOGO
1、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7 年农、轻、 1953 — 1957 年 平 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 1953 年 农 、 轻 、 行业 重比例(%) 重比例(%) 均增长速度(%) 52.8 43.5 4.5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29.6 17.6 29.2 27.3 12.8 25.4
①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 ②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 靠重工业生产; ③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④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主要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第一汽车 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沈阳飞机制造 厂
三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新建 宝成、 鹰厦 等铁路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选举国家主席
毛泽东 。
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制定并通过了我国第一部

第一个五年计划
20世纪50年代中国、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
美国2 1950 年产量 949千瓦时
538.3千克
印度1950 年产量 10.9千瓦时 中国1952年产量
2.37千克 2.76千瓦时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领导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确立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宪法
时间
制定文件
内容
意义
制定宪法 选举领导人物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 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 制造。” —毛泽东 毛泽东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
工业化的起步
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LOGO
1.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工业化 和 重工业;建立国家
LOGO
7、《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 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 。”“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LOGO
武汉 长江 大桥 建成
克拉玛依油田是我国解放后于1955年发现的 第一个大油田。
1957年10月 25日,武汉长 江大桥建成通 车。在通车典 礼上,数百辆 汽车驶过公路 桥面。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由毛泽东命名的我国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它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 产汽车的历史。
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4千克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 (人均)
我国工业水平落后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 (人均)
钢产量 发电量 (人均) (人均)
基本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一五 计划
相应地发展
交通运输业务、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发展
培养建设人才
为什么“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 发展重工业?
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 设人才。 2.一五计划主要成就: ① 鞍山 钢铁公司建成投产,② ③
长春
武汉 钢铁公司兴建,

飞机 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④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
沈阳 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⑥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⑦ 武汉 长江大桥建成;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 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LOGO 5、如表的数据变化表明我国( )
项目 钢(万吨) 生铁(万吨) 粮(万吨) 1952年 135 193 16392 1957年 535 594 19505 增长率(%) 296 208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