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0课清末民初的教育文化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ppt实用课件6

北师大版《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ppt实用课件6
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8
《新华字典》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 的辞书,印340,000,000 册。
《新华字典》是中 国人最熟悉的小型语文 工具书,适合各阶层读 者,几乎每一个学习汉 字的人都从中受益。
1998年修订本是在 1992年重排本的基础上 最新修订的。收单字 10,000多个,复音词 3,500个,内有插图和附 录。字形和字音根据国 家最新语文规范和有关 标准确定。字头按音序 排列,备有部首检字。 附录采用最新资料。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2.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7(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2.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7(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二.废科举,兴学堂
(1)新学制是如何规定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2)说一说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新式学堂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自己对新学堂的看法。
(3)科举什么时候建立的?有何进步性?明清时期又出现怎样的局面?
三.《申报》的创办
放映《卖报歌》,引出报纸概念。
你常看的报纸有哪些?
近代中国影响最大,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申报》。报纸出现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课题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共课时第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过程

方法
2.搜集有关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的资料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二19世纪七十年代《申报》在上海创刊
三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四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五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立
教பைடு நூலகம்



许多莘莘学子的梦想就是能考上北大它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同学们对北大的历史又了解多少呢?
导言:(略)
感受,以小组讲述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
了解要学习的基本知识
二、
尝试
探究
解决
问题
一.京成大学堂的开办:
(1)京师大学堂何时创办?
(2)京师大学堂的地位和影响?
(3)讨论:如何看待京师大学堂当时的办学原则和课程内容
3.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认识教育改革的必然性,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

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学情:学生对于一些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制度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2、○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3通过解答“想一想”和材料阅读题,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教学创意:收集有关封建社会学堂、清末明初新式学堂和现代学校的基本情况,将它们进行比较,谈谈自己的看法。

收集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书籍,了解其编印、出版书籍的特色。

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3分钟)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

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教育”相关文档)共10张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教育”相关文档)共10张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变化内容 代表人物
救国途径
பைடு நூலகம்
经济 曾国藩、李鸿章等 洋务运动
政治 康有为、梁启超等
制度
孙中山等
思想
文化 教育 社会生活
陈独秀等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京师大学堂
废科举, 兴学堂
《申报》
商务印书馆
博雅塔
图书馆
未名湖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近近近近近近近近 近近近近近近近近近近近近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代规 第 第 规 规 规 规 第 规第 规 规 规 第 规 第 规 规 第 规 规模一一模模模模一模 一模模模一模一模模一模模最所所最最最最所最 所最最最所最所最最所最最大国国大大大大国大 国大大大国大国大大国大大的家家的的的的家的 家的的的家的家的的家的的出建建出出出出建出 建出出出建出建出出建出出版立立版版版版立版 立版版版立版立版版立版版机的的机机机机的机 的机机机的机的机机的机机构最最构构构构最构最构构构最构最构构最构构高高高高高高高学学学学学学学府府府府府府府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清 末 民
教育
京师大学堂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
学府

废科举兴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

废除科举制

化 与
《申报》
文化
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八年级历史教案)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设计

(八年级历史教案)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案设计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教课设计设计八年级历史教课设计一、教材剖析《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是北师大版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课。

本课属于第二单元《近代化的困难起步》中的内容。

表现了近代化的困难起步过程中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表现。

本课主题是学习清末民初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变化 ,感觉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认可、学习前驱者们的开辟创业精神。

教课要点 :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初期的大众流传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 , 认识它们关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课难点 :怎样让学生比较真实地感觉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以及认可、学习前驱者们的开辟创业精神。

本课固然不是第二单元的要点课目 ,可是能表现近代化困难起步的完好性 ,是不行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期间内位于世界当先地位 ,到了近代却逐渐落伍了。

恰好证明封建制度的腐败致使中国近代从政治到文化各方面发展都极其困难。

二、学情剖析初二学生经过初一历史学习的培育 ,已经具备必定的历史思想能力。

本课教课内容 ,学生略知一二但又比较陌生 ,从知识自己而言 ,缺少故事性、生动性 ,但又与学生的平时生活息息有关。

因此本节课的要点是发挥学生采集资料的能力 ,经过比较察看的方法,加强本课的形象性,启迪学生思虑一些制度举措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进而调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踊跃思想能力。

三、教课 / 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教课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认识京师大学堂的创立、科举制度的取销 ,简短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状况。

2知道 &lt; 申报 )和商务印书馆 ,认识它们的特点和意义。

3 经过解答“想想”和资料阅读题 ,培育从资猜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状况的学习,认识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从世界潮流行进和发展 ,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定性 ,成立大众流传媒体的重要性以及踊跃影响 ,从中感觉创立者的开辟敬业和献身精神。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48张)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48张)

二、废科举,开学堂
1、教育改革的背景
(1)、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社会上 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 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
(2)、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的起步 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
(3)、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 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
2、教育改革的内容
制定新学制
人才培养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5、废除科举制度的意义
废除科举制度,捣毁了封建官僚制度 的基础;
极大地冲击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 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促进了教育的 发展。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 上的一件大事。
最科 好举 的制 制度 度世 。界
最 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废 废科 封举 建, ,无 开异 阡古 陌者 。
清朝 唐朝 隋朝 明朝
知识卡片——科举制度 1、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2、唐朝科举常设的有明经和进士,武则天创立殿试,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重要考试内容; 3、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范围是四书五经,答卷文体, 成为八股文,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 4、1898年,废除八股文;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现在我们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哪些是清末 课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今天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特 点?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清末课程:修身、讲经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 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 体操12门。
现在课程: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 历史、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计 算机、地方与学校课程。
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和人文科学; 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 进步的表现。

历史:2.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历史:2.10《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唯一由国务院 责成编写,为推广普 通话、促进汉语规范 化而出版的工具书, 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 语规范词典。出版以 来,成为现代汉语语 文词典的权威范本, 总印数超过3,000万册, 是中国印行量最大的 词典。 释义准确,用例 精当。1996年最新修 订本共收字、词、词 组60,000余条,其中新 增收9,000余条。以其 规范性、科学性和实 用性,成为学习现代 汉语的必备工具书。
练习
• 选择题 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A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A ) A.《申报》 B.《光明日报》 C.《热血日报》 D.《中外新报》 4、中国科举考试被废止的是( C ) A.1900年 B.1901年 C.1905年 D.1912年 5、以下不属于清末颁布的学制划分阶段的是( C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
为甚么取名"商务印书馆"?
"印书馆",顾名思义就是"印刷图书工场"的意思。商 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创办之初以印刷为主 业。发起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鲍咸亨、高凤 池等,都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学习英文排字, 夏瑞芳先后在《字林西报》《捷报》馆任排工,鲍氏 等四人在"美华印书馆"当印刷学徒,因熟悉印刷行业, 遂商议集资创办一个小印刷工场,承揽商业簿记、帐 本、收据和其它文具纸品等印刷业务,简言之,即商 业用途的印刷品。鲍氏兄弟的姐姐鲍大姑根据营业的 性质,摹仿美华印书馆的名称,为之取名"商务印书 馆",英译"Commercial Press "。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教育”相关文档)共10张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课件(“教育”相关文档)共10张

➢你还知道哪些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清 末 民
教育
京师大学堂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 学府

废科举兴学堂 《奏定学堂章程》

废除科举制



《申报》 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教 文化

商务印书馆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变化内容
代表人物
救国途径
经济 曾国藩、李鸿章等
洋务运动
政治 制度
康有为、梁启超等 孙中山等思想文化 教育 社会生活陈独秀等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京师大学堂 废科举, 兴学堂
《申报》
商务印书馆
博雅塔
图书馆
未名湖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唐朝——清朝
C.隋朝——清朝
B.隋朝——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朝
5.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最根 本的原因是( D ) A.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 B.近代工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迫切需要 C.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 D.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 6.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A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7.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登载了国家政治大事 (D ) B.由英国人创办 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 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工具 8.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籍注重( A.古代名著 B.科教类书籍 C.外国名著 D.四书五经
B)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猜 猜 看: 不会说话不吵闹 国家大事全知道 人情冷暖它最晓 工作休闲少不了
(打一媒体形式)
三、《申报》的创办
创办—
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 1907年产权转归中国人。
紧密结合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 特色— 新闻,内容丰富。
影响——
它的办报形式大都为后来的报纸 所继承,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 先驱。
思想解放 9 政治改革 7、8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文化与教育 的发展10
经济发展 6
东西方文明相 互碰撞的过程
社会风尚 变迁11
清 末 民 初 的
文化

京师大学堂 废科举
《申报》 商务印书馆
教育
你知道北京大学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吗?你知 道我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什么吗?你知道 《新华字典》的出版机构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 来学习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来了解这些知识。
(提示:对比废除前后学习内容、人才培养、社会发展) 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 人文科学; 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 进步的表现.

课程安排
说说现在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课 程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
课程设置全面,基本上与现代的学校教 育制度一致,具有重大的进步性,也有 时代的局限性和大量的封建残余(科举 遗留),是封建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 过渡。
《奏定学堂章程》(1904) 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 废科举兴学堂 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废除科举制(1905)
申报 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1872)
文化
商务 近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1897) 印书馆
1.下图中这所学府的创办得益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905年本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代,但因为一 系列大事发生于这一年,使其在近代史上也有 了特别的内涵。发生在1905年的事情包括 ( )
①中国同盟会成立 ②中国人自己了拍摄 第一部电影 ③京师大学堂创办 ④清政府宣 布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小明在互联网上发现了这样一张旧报纸的 图片,如果我想了解这一报纸早期创办的 历史,我应该去 ( )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4.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 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 陌”的废除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 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的时期是( C)
根据材料,想一想,《申报》登载的内容都有哪些?其 编辑特点是什么?

内容:国家的政治大事、风俗变迁、中外交往, 还有商业、贸易和一切可惊可愕可喜的事情等等; 特点:内容丰富,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通 俗易懂,使读者在阅读新闻的同时,增长见识.
找一找你现在的工具书中有哪些是由商 务印书馆出版的?
办学原则: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中西结合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 鲁迅先生设计的, 是“北大”两个篆 字的上下排列。
北大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意义 ——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 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近 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友情链接
你知道一塔湖图是怎么回事吗?
博雅塔
未名湖 图书馆
梦想成就未来, 希望你早日走进燕园!
温故知新
B 科举制创立于: A 唐代 B 隋代
C
清代
科举制在唐代主要的考试科目是:AB A 明经 B 进士 C 数学 科举制发展到明朝时命题范围是: B A 古代数学 B 四书五经 C 近代科学
科举制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 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你还知道哪些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四、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创办 特色
——
1897年
上海
——
以编译新式教科书、工具 书和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 为主 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 化出版机构之一
影响
——
创始人之一 夏瑞芳
商务印书馆原址
清 末 民 初 的 文 化 与 教 育
京师大学堂(1898) 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教育
一 、 京 师 大 学 堂 的 开 办
京 师 大 学 堂 旧 址
京师
北 京 大 学 西 门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诞生 ——1898年戊戌维新期间开办 发展 ——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地位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 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学堂章程
由 起草。它的 办学原则是: 以中国的传统学科为主体, 引进一源自西方学科,构成中 西结合的课程内容。
材料阅读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 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 闻者,靡不毕载,务必求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 不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 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 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的创刊词,这份报纸 的名称是什么?请你根据材料说说这份报纸的特色及意 义?
建立
隋 朝
(605年) 大业元年
完善
唐 朝
发展
明 朝
废除
清 朝
(1905年)
光绪三十一 年
1300年
二、废科举,开学堂
新 学 制 形 成 原 因
①受西学的影响
②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
③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改革 一些教育方法(根本原因)
新学制形成标志:1904年,清政府颁布 《奏定学堂章程》 新学制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 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二、废科举,开学堂
新 学 制 内 容 新 学 制 的 影 响
初等阶段、中等阶段、高等阶段
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学校管理等
①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②促进了各地兴办新式学堂 ③科举制度的废除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 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想一想:为什么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 的一件大事?
材料阅读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 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 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 为浮夸之样,不述荒唐之误,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 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至受其欺。此新闻之作, 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