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与对流指标探讨
浅论天气气候对陕西高等级公路的影响

浅论天气气候对陕西高等级公路的影响
陈梅;李平;侯明全;景东侠;慕建利;肖科利
【期刊名称】《陕西气象》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利用西宝、西铜高等级公路的资料, 分析了天气、气候及其变化对高等级公路的影响,指出降水(尤其是强降水)对高速路面、路基有损坏作用;高温对高速公路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有损害作用;冰冻、沙尘暴对高速公路具有危害性.
【总页数】2页(P8-9)
【作者】陈梅;李平;侯明全;景东侠;慕建利;肖科利
【作者单位】陕西省公路工程咨询公司,陕西西安,710054;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4;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4;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4;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4;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7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9
【相关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陕西省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形式问题的纪要》的通知 [J], ;
2.陕西2012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象灾害 [J], 雷向杰;程肖侠;毛明策
3.甘肃省高等级公路沿线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服务 [J], 何金梅;王冬梅;李晓霞
4.陕西省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分析与对流指标探讨 [J], 姚静;屈丽玮;朱庆亮;黄少
妮;井宇
5.陕西省2005年天气气候影响评价 [J], 肖科丽;雷向杰;王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气预报的原理与准确性分析

天气预报的原理与准确性分析天气预报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项服务。
它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气象数据,利用气象模型和算法进行预测,以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
然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天气预报的原理和准确性,并分析影响其准确性的因素。
一、天气预报的原理天气预报的原理基于气象学的研究。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通过观测、实验和模型来解释和预测天气现象。
天气预报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天气预报需要大量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指标。
这些数据通过气象站、卫星、雷达等设备进行观测和收集。
2.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气象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整理,以便为后续的预测提供基础。
数据分析包括对气象要素的统计、插值、滤波等处理。
3. 气象模型:气象模型是天气预报中的核心工具,它是对大气运动和物理过程的数学描述。
气象模型通过数值计算,以模拟大气的演变和变化。
常用的气象模型包括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ECMWF模式、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FS模式等。
4. 预测算法:基于气象模型的计算结果,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和规则,将模型的输出转化为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
预测算法可以包括统计回归、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
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是指预报结果与实际天气情况之间的一致程度。
由于气象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天气预报难以达到100%的准确性,但科技的进步已经使得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
1. 时间范围: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预报的时间范围密切相关。
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通常较高,可以达到90%以上。
但随着预报时间的延长,准确性逐渐下降,中期和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相对较低。
2. 影响因素: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例如,观测数据的质量、气象模型的精度、预测算法的有效性等都会对预报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季节变化等因素也会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环境气象特征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

环境气象特征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环境气象特征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科学家们通过对气候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对未来的天气和气候变化进行预测,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分析环境气象特征因素,并探讨如何进行预测研究。
一、气压变化的影响气压是衡量大气压力的指标。
气压的高低会对气象特征产生直接的影响。
高气压天气通常意味着晴朗干燥的天气,低气压则意味着阴雨天气。
在预测气象特征中,气压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气象学家可以通过气压的变化趋势以及高低峰值的分布,预测未来的天气气候状况。
例如,一个快速下降的气压中心通常意味着会出现暴风雨和强烈的气旋气象特征。
二、温度变化的影响和气压类似,温度也是气象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的变化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也愈加显著。
例如,温度升高通常意味着空气湿度降低,可能会导致干旱和火灾。
另一方面,温度的下降会导致空气中的湿度上升,引发雨雪和冰雹等降水天气。
因此,温度的变化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风向和风速的影响风是大气环流的一种表现方式。
风向和风速的变化通常与气压和温度变化相互影响。
例如,高气压通常意味着空气向低气压区域流动,形成大风。
而温暖空气和冷空气的相互作用也可以产生气旋和风暴等大气环流。
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对于气象特征的预测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学家会通过风向和风速的变化、风速的高峰值以及风暴的形成等因素,推测未来的气象特征和天气情况。
四、降水和湿度的影响降水和湿度是另外两个重要的气象特征因素。
降水的类型包括雨水、雪水、冰雹、霰等等,不同种类的降水对于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分的含量。
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舒适度以及植物的生长状况等。
如果湿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潮湿和霉变等问题;如果湿度过低,可能会引发干燥和静电等问题。
降水和湿度的变化对于气象特征的预测也非常重要。
“东边日出西边雨”背后的真相——天气预报为什么不能做到100%准确

“中盛睿达”杯气象科普作品选登天气预报如何制作天气预报简单来说就是搜集大量的气象数据,通过物理方程利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天气是怎样的一件事情。
从宏观上来说,天气预报的制作需要经过数据收集、天气图制作、天气图分析、数值天气预报等几个方面。
第一是收集各种气象数据。
目前在中国每个县都有一个国家气象站,这些站点的仪器有的能够提供降水量、气温、气压、温度等基础气象信息,有的能够提供天气现象、能见度、闪电定位等复杂天气信息,探空气球则可提供一直到平流层的温度、风、气压等变化信息,再加上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等采集到的数据,所有的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固定地方。
它们是天气预报制作的基本素材。
第二是制作天气图。
计算机按照有关规定把传输回来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一张图上,这种图就叫天气图,它可以反映出各地实时天气情况。
第三是分析天气图。
预报员运用所学的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等理论知识加上自己在预报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结合当地天气、气候特征以及地形等因素对天气形势进行简要分析,初步得出一个未来天气概况。
第四是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
把所有观测到的气象资料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中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计算求解出未来的天气现象,这就是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可以精确到定时、定点、定量,它已逐渐成为天气预报的主流。
看似简单,但是真正计算出一个天气预报的结果是非常难的。
每分钟采集到的气温、气压、温度等数据都是海量数据,此前处理这么多数据需要花很长时间,“大国重器”的出现将时间缩短到只要几秒。
这个“大国重器”就是中国气象局2018年投入使用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派-曙 “局部地区有暴雨”“午后局地有阵雨或雷阵雨”,这些话在天气预报中经常会被提及,有人就会问,局部、局地到底在哪里,为什么预报员不能准确地告知某时某地有暴雨,为什么天气预报不能做到100%准确。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文|雷君慧“东边日出西边雨”背后的真相——天气预报为什么不能做到100%准确大气观测光”,其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8 189.5万亿次,约为此前中国气象局使用的进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8倍。
三小时负变压异常指数及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意义

三小时负变压异常指数及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意义肖 安 许爱华XIAOAn XUAihua江西省气象台,南昌,330096犑犻犪狀犵狓犻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犗犫狊犲狉狏犪狋狅狉狔,犖犪狀犮犺犪狀犵330096,犆犺犻狀犪2017 03 29收稿,2017 07 27改回.肖安,许爱华.2018.三小时负变压异常指数及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意义.气象学报,76(1):78 91犡犻犪狅犃狀,犡狌犃犻犺狌犪.2018.犜犺狉犲犲犺狅狌狉狊狀犲犵犪狋犻狏犲狆狉犲狊狊狌狉犲犪狀狅犿犪犾狔犻狀犱犲狓犪狀犱犻狋狊狊犻犵狀犻犳犻犮犪狀犮犲犻狀狊犲狏犲狉犲犮狅狀狏犲犮狋犻狏犲狑犲犪狋犺犲狉犳狅狉犲犮犪狊狋.犃犮狋犪犕犲狋犲狅狉狅犾狅犵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76(1):78 91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3hsurfacepressurechangethatissmallerthanthedailypressurevariationcanoftenbefoundbeforetheoccurrenceofsevereweatherprocessesforcedbylow levelwarmadvection.ThePressureChangeRange(PCR)isdefinedas3hpressurechangethatissmallerthanthedailypressurevariationbutlargerthanonestandarddeviationcalculatedfromlong termPCRtimeseriesbasedonconventionalgroundobservations.Climatological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the3hpressurechangeso vercentralandeasternChinaareanalyzedinthepresentstudy.ThePCRindexisappliestostudythreesevereweatherproces ses.Theresultshowsthatthestandarddeviationofthe3hpressurechangehasasmallerdailyvariationcomparedtothemeanvalueof3hpressurechangeovercentralandeasternChina.ThePCRisanappropriateindexformeasuringtheanomalyofpressurechange.ThePCRcountsinNortheastChina,NorthChina,CentralChinaandEastChinaareaareabnormallyhighinwinterandspringthaninsummerandautumn.InSouthChina,thePCRcountsareabnormallysmallinautumn.PCRsaremainlyconcentratedoverlowintensityrange.AhighPCRvalueoftenindicatesthatstrongconvectiveweathermighthappen.CyclonicsystemsareprimaryweathersystemsthatleadtohigherPCRinNortheastChina,whilethedecayingorrapideast wardmovementofhighpressuresystemsareresponsibleforhigherPCRsinotherregions.HigherPCRinNortheastChinapossiblycorrespondstocloudswithTBB≤-52℃.Whenthesurfacepressurefieldshowsaninvertedtroughpattern,higherPCRalwayscorrespondstocloudsTBB≤-52℃.ForhigherPCRsinducedbydecayingorrapidmovementofhighpressuresystem,thereexistnocloudswithTBB≤-52℃.Thethreesevereweatherprocessesinvestigatedinthepresentstudyalloc curredovertheareacoveredbyaninvertedtrough.AnobviousPCRcenterappearedabout3hbeforethesevereweatherhap pened,andthemesoscalecloudsmovedtothePCRcenterduringtheprocess.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3hpressurechange,Climaticcharacteristics,Severeweatherprocesses,TBB摘 要 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强对流发生前,地面经常伴有低于日变化的3h变压。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

气候与天气的关系气候与天气是地球大气层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尺度内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特征,而天气是指短时间尺度内的大气状态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气候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气候的形成与天气的变化气候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统计,包括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海洋环流、太阳辐射以及冰雪覆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些因素使得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各不相同。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气候通常炎热多雨,而靠近两极的地区气候则寒冷干燥。
天气则是对气候在短时间尺度内的具体表现,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指标的变化。
天气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气压系统、季节变化、大气污染等。
当冷、暖气团相互作用、气流的上升下降等情况发生时,就会出现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波动。
二、气候对天气的影响气候对天气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影响天气的多样性:不同的气候带拥有各自独特的天气特征。
例如,热带气候地区常年高温多雨,导致常常出现热带风暴和台风;温带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天气模式和变化。
2. 气候影响天气的频率和时长:某一地区的气候型态会决定该地的天气呈现的频率和时长。
例如,在热带地区,气候湿润,使得暴雨和雷暴多发,而在沙漠气候地区,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天气以晴朗为主。
3. 气候影响天气的季节性变化: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候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引起天气的季节性变化。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会出现季风现象,导致季节性的降雨和风向变化。
三、天气对气候的影响天气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天气对气候的长期趋势:天气的变化将不断积累,形成气候的长期趋势。
例如,持续的高温天气将导致气候变暖,而频繁的强降水则会形成多雨的气候。
2. 天气对气候的异常事件:某些极端天气事件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引发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
1970—2019年陇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1970—2019年陇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1970—2019年陇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强对流天气是气候系统中具有高风速、大雨量和激烈垂直运动的一类极端天气过程。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并且具有不可忽视的气候影响。
陇东地区作为中国的季风气候区域之一,强对流天气在该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从1970年到2019年的50年时间段,对陇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对陇东地区的降水量进行了分析。
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陇东地区的年降水量呈现出明显的年际变化。
在1970年至1990年期间,该地区的年降水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而在之后的二十年间,年降水量呈现不规则的波动。
特别是在1998年至2002年间,该地区的降水量大幅度减少,此后逐渐恢复。
其次,我们对陇东地区的气温进行了分析。
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陇东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1970年至1990年期间,年平均气温增长较为缓慢,但在1990年后,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尤其是在2010年以后,年平均气温的增长明显加剧。
气温的上升可能是导致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一步分析陇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季节分布。
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特别是在6月至8月期间,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率较高,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在冬季和春季,强对流天气发生的频率相对较少。
这与陇东地区夏季和秋季的高温高湿、大气层不稳定有关。
最后,我们对陇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时间演变进行了分析。
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陇东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在过去50年中有所增加。
尤其是在1998年至2002年间,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明显增加,这可能与该时期的降水量显著减少有关。
综上所述,1970—2019年陇东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表现出明显的气候特征。
年降水量呈现出明显的增加和波动;年平均气温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强对流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并且频率逐年上升;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在过去50年中有所增加。
1957-2008年陕西云量分布与变化趋势分析

的 最大值 出现 在 7 、9月 ,但 8月略 少 ,冬半 、8
年的 1 2月 、1 、2月 是低 云量最 少 的时期 ,以 月
变 化序列 资料 长度 统一 为 5 1 5 - 2 0 2a( 9 7 0 8年 ) , 单 站序列 自建 站始 。
2 云量 的分 布特 征
2 1 地 理 特 征 .
1月为 最低 。3 月后 , 云量稳 步增加 , O月后 则 低 1
迅 速减少 。总云 量 3 9月较 多 ,变化 不大 ,但 8 —
月 总 云 量 明显 减 少 。1 1月 到下 年 2月 总云 量 较
少 ,1 2月 最 少 。
分 析 6个 气 象 站 总 云量 和 低 云 量 多 年 平 均 ( 1 。 现无论 低 云量还 是 总云量 , 表 )发 其分 布特征 均 表现 为南 多北少 、 由北 向南 逐渐增 多 的分布 特 征 。总 云量最 大 中心在 汉 中 ,为 7 2成 ;安 康 略 .
于汉江 河谷 地带 , 候 湿润 。 气 这些 站建站 时 间长 ,
日观测 次数 多 ,资料 完整 ,且观测 环境无 明显 变 化 ,具 有 良好 的代表性 。
1 2 资料 和方 法 .
变化后 发 现 ,2 O世 纪 8 O年代 全球 平 均 总云 量发
生逆 转 , 由增 加变 为减 少 , 0 0年 比 1 8 年 约减 20 97
和低云 量分别 累加 ,再 除 以观测次 数 ,得 到各站
月 平均 总 、低 云 量 ,由此 得到各 站 以及 全省 5 2a
陕西 位 于 中国内陆腹 地 ,承东启 西 ,青 藏高 原东
侧 的西 南 暖湿 气 流 和北 方 冷 空气 在 此交 汇 成 云 , 研究 陕西 的云状 况不 仅有 利 于揭示本 地 的云气 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_ 5 建 立综合 多 指 标 叠 套方 法 , 可用 于 制 作 强 对 流天气 落 区展望 预报 。李 晓霞 等_ 6 对 甘肃 省一 次 强 对流 天气 进行 了数 值模 拟 , 指 出 风暴 相 对 螺 旋 度 和能 量螺 旋度 指数 高值 区可 以较好 地 指示暴 雨 落 区 。张 晶晶等 l _ 7 模拟 了湛 江一 次强 对流 天气 过 程, 模拟 的最 大 回波强 度效 果较好 , 垂 直液 态水 含 量 中心 与强 回波 中心 比较一 致 。曹雪 梅等 对 延 安 宝塔 区 2 0 0 4 -2 0 1 3年 冰雹 天 气 的 时空 分 布 特
征进 行 分析 , 指 出近 1 O年来 年平 均 冰雹 日增加 明
收 稿 日期 : 2 0 1 6 —1 0 —1 0
作者简介 i 姚静( 1 9 8 5 一) 女, 汉族 , 陕西 渭南人 , 硕士 , 工程师 , 从事短时天气预报研究 。 基金项 目l 2 0 1 5年 陕 西 省 预 报 员 专 项 ( 2 0 1 5 Y一 3 ) ; 2 0 1 7 年 陕 西 省 气 象 局 青 年基 金 ( 2 0 1 7 Y - 2 )
陕
西
气
象
பைடு நூலகம்
2 9
姚静 , 屈丽玮 , 朱庆亮 , 等 .陕 西 省 强 对 流 天 气 气 候 特 征 分 析 与 对 流 指标 探讨 [ J ] .陕 西 气 象 , 2 0 1 7 ( 3 ) : 2 9 — 3 5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5 4 ( 2 0 1 7 ) 0 3 — 0 0 2 9 — 0 7
特征 和影 响 因子 , 发现 西 北 地 区 5个 冰雹 源 地 分 别 位 于新疆 、 青 海 和宁夏 南部 , 3个 频 发 中心位 于 青海南部 的清水河、 北 州 以及 宁夏 南 部 六 盘 山。 李 向红 等 将 广 西 省 强 对 流 天 气 形 势 分 为 副 高
型、 冷式切变型 、 热 带 低 压 型 三 种 类 型 。李 耀 东
区域 , 强对 流天 气给 陕西农 业 生产造 成严重 危害 。 近1 0年来 有关 陕 西 全省 强 对 流 天气 气 候 特 征 的 研究 较少 。本 文统计 分析 了陕 西省雷 暴 、 冰雹 、 短 时强 降水 等强对 流 天 气 的 气候 特 征 , 探 讨 强对 流
天气 的物 理量 指标 , 为强 对 流 天 气短 时临 近 预报 提供参 考 依据 。 1 资 料与 方法
天气 , 对 工农业 生 产 和人 民生 命 财 产 均 可造 成 严
重后果 。许 多 学者 对 我 国各 地 冰雹 的发 生 、 变 化 规律及 分 布特 征 进 行 了深入 研 究 。李 照 荣[ 1 ] , 郭 江勇_ 2 ] , 刘 德祥 等 分析 了西 北 五省 冰 雹 的气 候
9 O个 气 象 站 的 雷 暴 观 测 资 料 , 采用 统计 方 法 分 析 陕 西 雷 暴 、 冰雹 、 短 时 强 降 水 的 气 候 特 征 。结 果 表 明: 陕西强对流天气 多发生于 1 O 一2 O时 , 其 他 时 间 发 生 的 概 率 比较 低 。 冰雹 多 发 生 在 5 — 8月 ; 短 时强降水大多出现在 6 —9 月, 雷暴主要 出现在 6 — 8月 。 2 0 0 7 -2 0 1 4年 , 陕 西 降 雹 天 气 年 际 变 化 不明显 , 短 时 强 降 水 的年 际变 化较 大 。 1 9 7 O 一2 O 1 3年 雷 暴 日整 体 呈 减 少 的 趋 势 , 2 O O 7 —2 O 1 3年 明 显偏 少 。 冰雹 天气 的 高 值 中 心集 中在 陕 西 北 部 , 短 时强 降 水 呈 北 少 南 多 的特 点 , 雷暴为 中部少 、 南
以1 d之 内出 现 1站 冰 雹 天 气 记 作 1次 冰 雹, 当 自动气 象站 1 h出现 大 于等 于 1 0 mm 降水 记 作 1次短 时强 降水 , 资料 为 2 O 0 7 —2 O 1 4 年 陕西 省9 8 个 气象 站 观 测 数 据 。 以 1 d之 内 出现 1站 雷 暴记 作 1次雷暴 , 资 料为 1 9 7 0 -2 0 1 3年数 据完 整的 9 0个 气 象站 的雷暴 数 据 。资 料来 源 于 陕西 省 气象信 息 中心历 史数 据库 。各种 强对 流天 气 出 现 频次按 照 出现 的站 次进行 统计 。
北 多 。利 用 2 O 。 7 —2 O 1 4年 探 空 资 料 和 MI C AP S资料 统计 陕 西 省 冰 雹 和 短 时 强 降 水 天 气 的物 理 量 指标 , 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
关键词 : 强对流天气 ; 冰雹 ; 雷暴 ; 短时强降水 ; 物 理 量 指 标
陕 西 省 强对 流 天气 气 候 特 征 分 析 与对 流 指标 探 讨
姚 静 , 屈 丽玮 , 朱庆亮 , 黄少妮 , 井 宇
( 陕 西省 气 象台 , 西安
摘
7 1 0 0 1 4 )
要: 选取 2 0 0 7 -2 0 1 4年 陕 西 省 9 8个 气 象 站 降 水 和 冰雹 观 测 资 料 、 1 9 7 0 -2 0 1 3年 数 据 完 整 的
中图分类号 : P 4 6 8 文献标识码 : A
冰雹 是一种 局 地 性 强 、 季 节 性 明显 的灾 害性
显, 冰雹最 大直 径变 化较 大 , 以小冰雹 居多 。陕 西 位 于黄 河 中游 地 区 , 南 北狭 长 , 跨 越 十个 纬距 , 自
南 向北 横 跨 北 亚 热 带 、 暖温带 、 中 温带 三 个 气 候 带l _ 9 ] , 是 冰雹 和 强 降水 等 强 对 流 天气 频 繁发 生 的
陕 西 气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