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通用版)

合集下载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全课件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全课件
非均相物系的分 离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非均相物系分离概述 • 非均相物系分离原理 • 非均相物系分离技术及应用 • 非均相物系分离设备 • 非均相物系分离实验与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非均相物系分离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均相物系是指由固体颗粒、液体或 气体等不同相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分离是指将非均相物系中的各相态物 质进行分离、提纯或富集的过程。
萃取设备
总结词
利用两种不相溶溶剂的溶质分配原理,实现溶质由一种溶剂向另一种溶剂转移 的设备。
详细描述
萃取设备包括萃取塔、混合器、分液漏斗和离心萃取器等,适用于处理难以用 一般分离方法分离的混合物。通过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将目标物质从一种溶剂 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05
CATALOGUE
浮选分离原理
泡沫浮选
利用气泡将目的物质吸附并浮至液面形成泡沫层,从而实现 物质的分离。
沉淀浮选
将目的物质在溶液中先沉淀,再通过浮选的方法将其与其他 物质分离。
萃取分离原理
分配系数
物质在两种不混溶液体中的溶解度之比。
萃取过程
将待分离的物质加入两种不混溶液体的混合物中,经过一定时间后,利用两种液体的密度差异进行分 离。
应用
在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主 要用于固-液分离。
离心分离技术及应用
离心分离技术
利用离心力场的作用,使不同密度的物 质在离心场中受到不同的离心力,从而 实现物质分离的技术。
VS
应用
在化工、制药、环保、食品等领域广泛应 用,主要用于固-液分离和液-液分离。
浮选分离技术及应用
浮选分离技术

化工原理教案0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化工原理教案0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第一节 概 述一、 化工生产中常遇到的混合物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均相物系—如混合气体、溶液,特征:物系内各处性质相同,无分界面。

须用吸收、蒸馏等方法分离。

第二类是非均相体系— 1.液态非均相物系固体颗粒与液体构成的悬浮液; 不互溶液体构成的乳浊液;2.气态非均相物系固体颗粒(或液体雾滴)与气体构成的含尘气体(或含雾气体); 气泡与液体所组成的泡沫液等。

特征:物系内有相间的界面,界面两侧的物性截然不同。

(1)分散相:往往是液滴、雾滴、气泡,固体颗粒,µm 。

(2)连续相:连续相若为气体,则为气相非均相物系。

连续相若为液体,则为液相非均相物系。

二、 非均相物系分离的目的:1)净制参与工艺过程的原料气或原料液。

2)回收母液中的固体成品或半成品。

3)分离生产中的废气和废液中所含的有害物质。

4)回收烟道气中的固体燃料及回收反应气中的固体触媒等。

总之:以满足工艺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及提高经济效益。

常用分离方法:1)重力沉降:微粒借本身的重力在介质中沉降而获得分离。

2)离心分离:利用微粒所受离心力的作用将其从介质中分离。

亦称离心沉降。

此法适用于较细的微粒悬浮体系。

3)过滤:使悬浮体系通过过滤介质,将微粒截留在过滤介质上而获得分离。

4)湿法净制:使气相中含有的微粒与水充分接触而将微粒除去。

5)电除尘:使悬浮在气相中的微粒在高压电场内沉降。

本章主要讨论:利用机械方法分离非均相物系,按其涉及的流动方式不同,可大致分为沉降和过滤两种操作方式。

三、 颗粒和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流体以一定的速度绕过静止颗粒时或者固体颗粒在静止流体中移动时 流体对颗粒的作用力——ye 力F d22u AF d ρξ= [N]式中,A —颗粒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πd p 2u —相对运动速度ξ—阻力系数, ξ=Φ(Re )=Φ(d p u ρ/μ)层流区:Re <2, ξ=24/Re ──Stokes 区过渡区:Re=2—500, Re 10=ξ ──Allen 区 湍流区:Re=500--2⨯105, ξ≌0.44 ──Newton 区第二节 重力沉降一、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自由沉降──对于单一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或者颗粒群充分地分散、颗粒间互不影响,不致引起相互碰撞的沉降过程。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非均相物系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同物质之间具有明显的物理和/或化学性质差异。

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将非均相物系进行分离,以便单独利用或处理每种物质。

下面是常见的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

1. 溶液蒸馏法溶液蒸馏法是将一个液体从另一个液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了两种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沸点差异。

将混合液体加热到其中一种液体的沸点,这种液体汽化,经过冷凝后分离出来。

例如,水和酒精的混合物可以用溶液蒸馏法分离成单独的水和酒精。

2. 磁性分离法磁性分离法是一种利用物质磁性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含有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的混合物。

通过加磁场,磁性物质会被吸附到磁性物质收集器中,而非磁性物质则会保留在原始混合物中。

例如,铁粉可以用磁性分离法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 过滤法过滤法是将一个物质从另一个物质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该方法利用了物质间的粒度差异。

将混合物过滤,固体颗粒被滤出,而液体则通过筛网留在容器中。

例如,沉积在水中的泥土、砂和碎石可以通过过滤法分离。

4. 蒸发结晶法蒸发结晶法是将溶解在溶液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来使溶液蒸发并结晶,溶解物会被分离出来。

例如,从海水中提取盐分就是利用蒸发结晶法实现的。

5. 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利用溶剂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尽管在分离混合物时溶剂的选择很重要,但萃取法的基本步骤是将萃取剂与混合物混合,使其中一种物质溶解在萃取剂中,另一种物质留在原混合物中。

例如,从生物体中提取化合物通常需要利用萃取法。

6. 离心法离心法是一种利用离心机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

该方法依靠液体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密度差异。

将混合物放入离心机中,并在高速旋转下,物质会向不同方向移动。

例如,从牛奶中分离脂肪可以使用离心法。

7. 气体吸附法气体吸附法是一种将气态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不同气体之间的吸附性差异。

非均 相物系的分离

非均 相物系的分离

第四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第一节 非均相物系分离的主要任务
均相物系—物系内部各处的物料性质均匀一直,而且不存在相界面。 非均相物系—物系内部有隔开两相的界面存在,而且界面两侧的物料性质截然不同。
分散相(分散物质、分散内相);连续相(分散介质、分散外相); 非均相物系分类(根据连续相的不同): 液相非均相物系如:悬浮液、乳浊液、泡沫液。 气相非均相物系如:含尘气体、含雾气体。
• 设球形颗粒的直径为 d,s颗粒密度为 s,流体的密度为 ,则
重力
Fg
6
ds3s
g
浮力 阻力
Fb
Fd
6
ds3
A
g
u 2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此三力的代数和应等于颗粒的质量与其加速度的乘积,即
Fg Fb Fd ma
②颗粒运动的两个阶段
加速阶段 等速阶段
u =0 阻力 Fd =0
F Fg Fb ma
滤浆 滤饼 过滤介质
• c)足够的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
d) 价格便宜。
工业常用过滤介质主要有:
①织物介质 — 滤布(织物、网),截留的粒径5μm以上,工业应用广泛。
②堆积介质—固体颗粒或纤维等堆积,适用于深层过滤。
③多孔固体介质—具有微细孔道的固体,截留粒径1~3μm的微细粒子。 ④微孔滤膜: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状多孔介质 。适用于滤除0.02~10μm的混悬微粒。
缺点:间歇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2.转鼓(筒)真空过滤机
优点:能连续自动操作,省人力,生产能力大,适用于处理易含过滤颗粒的浓悬浮液。
缺点:附属设备较多,投资费用高,过滤面积不大。过滤推动力有限,不易过滤高温 的悬浮液。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由于非均相物系中分散相和连续相具备不同的物理性质,故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机械方法对两相进行分离。

其方法是设法造成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相对运动其分离规律遵循流体力学基本规律。

常见有如下几种。

(1)沉降分离沉降分离是利用连续相与分散相的密度差异,借助某机械力
的作用,使颗粒和流体发生相对运动而得以分离。

根据机械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和惯性沉降。

(2)过滤分离过滤分离是利用两相对多孔介质穿透性的差异,在某种推进力的作用下,使非均相物系得以分离。

根据推进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过滤、加压(或真空)过滤和离心过滤。

(3)静电分离静电分离是利用两相带电性的差异,借助于电场的作用,使两相得以分离。

属于此类的操作有电除尘、电除雾等。

(4)湿洗分离湿洗分离是使气固混合物穿过液体、固体颗粒粘附于液体而被分离出来。

工业上常用的此类分离设备有泡沫除尘器、湍球塔、文氏管洗涤器等。

此外,还有音波除尘和热除尘等方法。

音波除尘法是利用音波使含尘气流产生振动,细小的颗粒相互碰撞而团聚变大,再由离心分离等方法加以分离。

热除尘是使含尘气体处于一个温度场(其中存在温度差)中,颗粒在热致迁移力的作用下从高温处迁移至低温处而被分离。

在实验室内,应用此原理已制成热沉降器来采样分析,但尚未运用到工业生产中。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实验数据处理
采用Δ/Δq代替d/dq,在过滤面积一定时,记录 下时间和累计的滤液量V,并由此计算一系列q值,
饼则被压紧,使单位厚度滤饼的流动阻力增大,此类滤饼称 为可压缩滤饼。
助滤剂:对于可压缩滤饼,为了使过滤顺利进行,可以将
质地坚硬而能形成疏松滤饼的另一种固体颗粒混入悬浮液或 预涂于过滤介质上,以形成疏松饼层,使得滤液畅流,该种 颗粒状物质就称为助滤剂。
助滤剂的基本要求:
1、能形成多孔饼层的刚性颗粒,使滤饼有良好的渗透性及 较低的流体阻力。 2、具有化学稳定性。
k
1
r'v
r'rp1s
5a2(1)2
r
3
七、过滤常数的测定
测定时采用恒压试验,恒压过滤方程为:
(q+qe )2=K (+e ) d/dt
微分上式得 2(q+qe )dq=Kd
d
dq
2 q K
2 Kqe
2qe/K
q
上式表明:d/dq与q成直线关系,直线斜率为2/K,截距为2qe/K
➢由斜率=2/K,求出K; ➢由截距=2qe/K ,求出qe; ➢由q2+2qqe=K, =0,q=0,求出e= qe2/K。
➢ 所以,在滤饼过滤时真正起过滤作用的是滤饼本 身,而非过滤介质。
架桥现象
注意:所选过滤介质的孔道尺寸一定要使“架桥现象”能够
过发生。
饼层过滤适于处理固体含量较高的悬浮液。
2.2 深层过滤(deep bed filtration):深床过滤
➢特点:颗粒(粒子)沉积于介质内部。
➢过滤对象: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小而少。
➢比阻反映了颗粒特性(形状、尺寸及床层空隙率)对滤液流 动的影响;

【学习】第三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学习】第三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d
ut
① 层流区或斯托克斯区(104 Ret 1)
24 R et
② 过渡区或艾伦区(1Ret 103)
18.5 R e t 0.6
③ 湍流区或牛顿区( 103Ret 2105) 0.44
整理课件
(1)层流区: ut
gd2(s ) 18
(非常重要) 称斯托克斯公式
(2)过渡区:
ut
0.2
u t d s 2 (1 s 8 )g ( 3 1 0 6 1 ) 0 2 1 ( 8 2 .8 6 1 6 1 .5 1 0 0 ) 6 0 9 .8 5 0 1 .0m 6 /s8
校核 R e td su t 3 0 1 0 1 6 . 8 6 0 .0 1 整6 0 理8 5 课5 件1 .1 6 5 0 .1 3 1
例 3-1 已 知 固 体 颗 粒 的 密 度 为 2600kg/m3 , 大 气 压 强 为 1.013×105Pa,试求直径为30μm的球形颗粒在30℃大气中的自 由沉降速度。解 由附录查取,30℃,1atm下空气的物性参数
密度 ρ=1.165kg/m3;粘度 μ=1.86×10-5Pa·s
假设沉降处于层流区
2)压力降
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而引起的磨擦损失
称为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压力降。
整理课件
Pf
ui2
2
3)分离效率
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是总效率,以ηo表示;二是粒级效率, 以ηi表示。P157 总效率是指进入旋风分离器的全部颗粒中
被分离下来的颗粒的质量分率
粒级效率是指进入旋风分离器的直径为di 的颗粒被分离下来的颗粒的质量分率
当Fc、Fb、Fd三力达到平衡,有
d3

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

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

其他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是指一种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开来的方法,其中混合物的组分一般无法通过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来实现分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1.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添加一种特定的药剂,使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产生沉淀,从而实现分离。

常见的沉淀法包括乙酸纤维素沉淀法、硫酸亚铁沉淀法等。

2. 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溶液中不同溶剂的亲和度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出来。

常见的萃取法有液-液萃取法、固-液萃取法等。

3. 蒸馏法蒸馏法是通过控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将其分离出来。

常见的蒸馏法有常压蒸馏法、减压蒸馏法等。

4. 结晶法结晶法是通过控制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溶解度,使一部分组分结晶出来,从而实现分离。

常见的结晶法有溶剂结晶法、冷却结晶法等。

5. 绝热升华法绝热升华法是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组分的升华性质,通过加热使其升华出来,从而实现分离。

常见的绝热升华法有淋滤干燥法、干燥剂吸附法等。

6. 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密度差异,通过离心操作使其分离出来。

常见的离心法有常规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等。

7. 色谱法色谱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在固定相上移动的速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常见的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8. 电泳法电泳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电场下的迁移速度差异,通过在带电介质中的迁移来实现分离。

常见的电泳法有毛细管电泳法、凝胶电泳法等。

总结起来,非均相物系分离方法包括沉淀法、萃取法、蒸馏法、结晶法、绝热升华法、离心法、色谱法和电泳法等。

每种方法在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性,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混合物中组分的有效分离和提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通用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常见非均相物系的分离(通用版)
由于非均相物系中分散相和连续相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故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机械方法对两相进行分离。

其方法是设法造成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相对运动其分离规律遵循流体力学基本规律。

常见有如下几种。

(1)沉降分离沉降分离是利用连续相与分散相的密度差异,借助某机械力
的作用,使颗粒和流体发生相对运动而得以分离。

根据机械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和惯性沉降。

(2)过滤分离过滤分离是利用两相对多孔介质穿透性的差异,在某种推动力的作用下,使非均相物系得以分离。

根据推动力的不同,可分为重力过滤、加压(或真空)过滤和离心过滤。

(3)静电分离静电分离是利用两相带电性的差异,借助于电场的
作用,使两相得以分离。

属于此类的操作有电除尘、电除雾等。

(4)湿洗分离湿洗分离是使气固混合物穿过液体、固体颗粒粘附于液体而被分离出来。

工业上常用的此类分离设备有泡沫除尘器、湍球塔、文氏管洗涤器等。

此外,还有音波除尘和热除尘等方法。

音波除尘法是利用音波使含尘气流产生振动,细小的颗粒相互碰撞而团聚变大,再由离心分离等方法加以分离。

热除尘是使含尘气体处于一个温度场(其中存在温度差)中,颗粒在热致迁移力的作用下从高温处迁移至低温处而被分离。

在实验室内,应用此原理已制成热沉降器来采样分析,但尚未运用到工业生产中。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