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唐诗宋词文学常识(附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练习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简·爱》中,简·爱的经历是:在舅妈家,简·爱直斥骄横凶暴的表哥,她的刚烈令人敬佩;在慈善学校,简·爱深夜去看望病重的海伦,她的善良令人感动;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恋,她的勇敢令人赞叹。

B.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C.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答案】 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

其中C项是考查古代的一些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词,现在一般变成一种特殊称谓,“手足”应该指“兄弟”,不是指同学。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及故事情节;对一些文学及文化常识要了解。

如:宋词的按照词风分的派别豪放派、婉约派;古代因运用借代而逐渐演化而来的一些特殊称谓等。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说课讲解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说课讲解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复习一、关于诗歌概述1、从内容角度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2、从形式角度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唐诗专题1.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

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四杰十分敬佩,他在《戏为六绝句》中称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后以“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作品流传不朽。

(1)王勃,字子安,有《王子安集》。

(2)号称“吴中四士”的是张若虚和贺知章,包融,张旭。

张若虚的诗风格近于齐梁体。

《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历来为人们称颂。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及考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及考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唐诗三百首》知识点及考题练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主要作品:选编《唐诗三百首》,亦有《蘅塘漫稿》、《排闷录》、《异闻录》等著作传世。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编选这》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乾隆九年(1744)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

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

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十七年(1762)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

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导读】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

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

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唐代以后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唐诗宋词》复习考试资料

《唐诗宋词》复习考试资料
3.词牌:词的音乐性的标志就是词牌。词牌多为三个字,有•种约定俗成的意味在内。
8.词为艳科(选择、填空)★★
1、“词为艳科”是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的。词在言语风格上侧重浮艳。
2、宋人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文这是与前代显然不同的地方。
3、宋人重女音的重要原因:(D表达当时流行乐坛对女音的青睐。(2)女性化的音乐与词的细美幽约的特别韵味是相当一致的。
10.词心与词境(选择、填空、简
答)★★
1.词心词境:词心词境之说的集中表述见于况周颐的(蕙风词话)。词境相对客观,词心是天资、学力、、阅历等的综合反映。词的创作就是词心与词境有机结合的产物。关于词境问题,分析得最为全面、详细和透彻的是王国维。
2.“清空”说:"清空”的概念是由张炎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张炎所谓“清空”是指能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质实的词则写的典雅奥博,但过于胶着于所写对象,所以显得板滞。
(07564
1.词名释例(选择、填空)★
1.诗与词是古代韵文的两种重要体式。
2.词是一种文体,“词”这一名称是直到北生i叫才逐渐稳定下来的。
3.词的异称主要有:曲子、长短句、诗馀、倚声。
2.曲子(选择、填
空)★★★
1.“曲子”是词最初的名称。
2.称“词〃为曲子,是为了强调词的音乐性。
3.五代和凝因为擅长作词而被称为“曲子相公".
3.长短句(简答
题)★★★
(1)长短句是词的异称。
(2)长短句是词的主要句式特点。
(3)长短句的称呼标志着词已经逐渐摆脱音乐的附属地位,长短句转而以文学性为主
4.诗馀(选择、填空)★★★
1、“诗馀”的名称最迟在南宋庆元年间就已出现了。

初中古诗词常考知识练习(含答案)

初中古诗词常考知识练习(含答案)

初中古诗词常考知识练习(含答案)
一、九年级课本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请根据语境,将以下缺漏的古诗文补充出来。

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1)_______(2)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是韩愈面对“西贬潮州路八千”的贬谪仍能发出“(3)_______,(4)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国之志;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5)_____,(6)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福;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7)_____,(8)_____”(《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二、《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用寥寥数笔十余字描绘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9)_____,(10)______。

答案:(1)长风破浪会有时(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欲为圣明除弊事(4)肯将衰朽惜残年
(4)但愿人长久(6)千里共婵娟
(7)先天下之忧而忧(8)后天下之忧而忧
(9)天与云与山与水(10)上下一白。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一、中国史部分1、各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尚书》,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4、“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5、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7、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 (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 (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8、《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0、《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12、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

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___“田园诗人” 。

13、《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4、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最高: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复习一、关于诗歌概述1、从内容角度分: _抒情诗_、_____________ 叙事诗、________ 哲理诗2、从形式角度分:格律诗、_自由诗、—散文诗_3、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T楚辞T汉赋T汉乐府T魏晋南北朝民歌T建安诗歌T陶诗等文人五言诗T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唐诗专题1•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

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四杰十分敬佩,他在《戏为六绝句》中称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后以“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作品流传不朽。

(1)王勃,字子安,有《王子安集》。

(2)号称吴中四士”的是张若虚和贺知章,包融,张旭。

张若虚的诗风格近于齐梁体。

传统文化唐诗宋词国学题库汇总(初中)

传统文化唐诗宋词国学题库汇总(初中)

传统文化诗词国学资料题库一、诗词接龙1、杜牧《泊秦淮》“夜泊秦淮近酒家”的上一句是什么?(烟笼寒水月笼沙)。

2、清·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的下一句是什么?(至今已觉不新鲜)3、《无题二首》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下一句是什么?(心有灵犀一点通)4、“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下一句是什么?东风无力百花残5、“海日生残夜”的下一句是什么?江春入旧年6、“造化钟神秀”的下一句是什么?阴阳割昏晓7、“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一句是什么?远近高低各不同8、“仓廪实则知礼节”的下一句是什么?(衣食足则知荣辱)9、“解落三秋叶”的下一句是什么?能开二月花10、“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下一句是什么?(甲光向日金鳞开)11、“仓廪实则知礼节”的下一句是什么?(衣食足则知荣辱)12、“闲来垂钓碧溪上”的下一句是什么?(忽复乘舟梦日边)13.“世间安得双全法”的下一句是什么?(不负如来不负卿)14.“正是江南好风景”的下一句是什么?落花时节又逢君15.“日日思君不见君”的下一句是什么?(共饮长江水)16、“遥知不是雪”的下一句是什么?唯有暗香来17、“过江千尺浪”的下一句是什么?入竹万竿斜18、“碧玉妆成一树高”的下一句是什么?万条垂下绿丝绦19、“劝君惜取金缕衣”的下一句是什么?劝君惜取少年时20、“卷上珠帘总不如”的上一句?(春风十里扬州路)2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的下一句是什么?(登泰山而小天下)22、“挽弓当挽强”的下一句是什么?用箭当用长23、卢照邻《登玉清》“绝顶横临日”的下一句是什么?孤峰半倚天24、“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上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25、李白《忆秦娥·箫声咽》“乐游原上清秋节”的下一句是什么?咸阳古道间讯绝2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后两句是什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27、“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上一句是什么?(杨花落尽子规啼)28.“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是什么?(悠然见南山)29.“自将磨洗认前朝”的上一句是什么?(折戟沉沙铁未销)30.“学而不思则罔”的下一句是什么?(思而不学则殆)31.“欲渡黄河冰塞川”的下一句?(将登太行雪满山)32.“自将磨洗认前朝”的上一句是什么?(折戟沉沙铁未销)33.“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后两句是什么?(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34.“三军可夺帅也”的下一句是什么?(匹夫不可夺志也)35.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的下一句是什么?(夜吟应觉月光寒)3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上一句是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37.“蝉噪林逾静”的下一句是什么?(鸟鸣山更幽)38.“清泉石上流”的上一句是什么?(明月松间照)39.“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半句是什么?(事非经过不知难)4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的下一句是什么?(登泰山而小天下)41.“芳草萋萋鹦鹉洲”的上一句是什么?(晴川历历汉阳树)4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后两句是什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4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的后两句是什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44.“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上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45.“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的后一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唐诗宋词文学常识(附练习及答案)
1.被苏轼形容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哪一位诗人:
A. 王维
B.孟浩然
C.刘禹锡
2.下列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 王维——诗佛
B. 李贺——诗鬼
C. 白居易——诗狂
3.下列不属于田园派诗人的是:
A. 陶渊明
B.孟浩然
C.王昌龄
4.“两小无猜”出自哪首诗:
A.李白《长干行》
B.李商隐《无题》
C.白居易《赠内》
5.下列诗句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家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B.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C.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宋之问《渡汉江》)
答案:1.A 2.C 3.C 4.A 5.B
6.“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描写哪种花的诗句:
A.桂花
B.菊花
C.向日葵
7.下列对应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五言律诗·李白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五言律诗·杜甫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五言律诗·王勃
8.素有“孤篇压倒全唐”之美誉的作品是:
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白居易《长恨歌》
9.下列哪一句出自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A.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B.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C.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0.下列哪位女子“开箱验取石榴裙”:
A.上官婉儿
B.薛涛
C.武则天
答案:6.B 7.B 8.B 9.C 10.C
11.下列哪一句出自悼亡诗:
A.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B.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2.主席诗《七律》中有“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问“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哪部作品:
A.李贺《李凭箜篌引》
B.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C.李贺《雁门太守行》
13.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春天无关:
A.渡头余落日,虚里上孤烟。

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李白形容谁的诗:
A.赵飞燕
B.武则天
C.杨玉环
15.下列哪句诗不是形容“四大美女”的:
A.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答案:11.A 12.B 13.A 14.C 15.C
16.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提到了几个地名: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17.下列哪一项不是杜甫写给李白的:
A.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B.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C.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18.下列哪句诗不是出自“小李杜”:
A.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9.下列哪首诗中代表颜色的文字最多:
A.苏轼《赠刘景文》
B.高适《别董大》
C.张志和《渔歌子》
20.姜夔的“暗香”“疏影”两词牌是取自于谁的诗句:
A.王安石
B.林逋
C.梅尧臣
答案:16.C 17.A 18.B 19.C 2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