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抽取2010年——2012年出现术后疼痛的患者94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
主要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实施护理后的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总的护理满意度为97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总的护理满意度为872%;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术后无痛4例(85%),重度疼痛只有1例(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无痛0例,重度疼痛8例(170%)。
两组对比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综合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合理使用药物。
在短期止痛中采用麻醉药物使患者产生耐药性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在妇产科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必要的时候医护人员可以重复使用麻醉药物减轻患者的痛苦。
②术前宣讲。
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根据以往护理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告知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疼痛,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持续时间以及有效的镇痛方法,提前推荐可以使用的镇痛药物。
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可以防止患者在手术中过分紧张的心情[1]。
③准确评估疼痛。
有效镇痛的前提是对患者疼痛的程度有清楚的了解,所以疼痛评估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对其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可以采用who制定的疼痛程度表判定,从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2]。
④疼痛护理。
术后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患者呼吸顺畅,腹部肌肉放松。
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按摩护理,促进血液循环。
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药物缓解疼痛。
⑤心理护理。
患者疼痛使情绪暴躁,如不进行合理的处理可能会引发护患纠纷。
面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要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协助调整患者心态,必要的时候可以请求心理医生的帮助[3]。
面对患者的不良情绪态度要谦和。
13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实施护理后的疼痛程度。
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护理论文

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摘要:目的:通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达到有效的缓解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感。
方法:对进行妇产科手术后的64例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即时观察。
结果:积极的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并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方法有效地缓解妇产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并把疼痛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更加有利于使患者平静地渡过术后康复期。
关键词:妇产科;术后疼痛;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47-021引言众所周知,妇产科手术是成功治疗妇科疾病和孕妇分娩出现异常的重要手段。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进步,妇产科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由此带来妇产科手术的成功率也大大上升。
但是有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围绕手术期的康复护理,特别是对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更是直接影响着妇产科手术的质量,影响着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状况。
因此理所当然的,如何有效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减轻妇产科患者的疼痛也就成为每一个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我院妇产科从2010年8月~20011年8月对在我院进行过妇产科手术的64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以减轻术后疼痛,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在将护理的结果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随机抽取64例从2010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过妇产科手术的患者病历,其中子宫全切除手术7例、附件切除手术8例,剖腹产手术42例、子宫次全切除手术7例,所有手术均实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后拔管时不注入镇痛药物,应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
3综合护理3.1心理护理。
在患者住院后,医院护理人员要及时和患者展开沟通,让患者能够尽快的熟悉医院的环境,从而消除陌生感。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必须详细向病人讲明手术过程以及前后的工作,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胆,缓解其紧张情绪。
与此同时还要努力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以充分调动患者配合手术及康复治疗的主动性,使患者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情。
综合护理对改善胸部术后疼痛的影响

工作单位:265705 龙口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外二科战英娜: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5-31综合护理对改善胸部术后疼痛的影响战英娜摘要 目的 探讨胸部术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的改善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胸部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行常规胸外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术后疼痛改善程度以及护理满意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胸部术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疼痛,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部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9)20-0031-03 手术患者较为多发的症状表现为术后疼痛,临床上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统称为人体四大生命体征,而术后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已逐渐受到医生以及患者的重视[1]。
有研究表明,77%~98%的患者会出现术后疼痛,75%的患者会出现明显术后疼痛,且超过50%的患者对护理效果不满意[2]。
胸部术后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康复进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常规镇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但由于药物作用时间短,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3]。
为探究有效改善胸部术后患者疼痛的方法,在本研究中对本院收治的胸部术后患者联合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常规胸外护理干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部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
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为21~76岁,平均年龄为(41.37±7.41)岁;其中9例食管癌,11例纵隔肿瘤,19例胸外伤,9例肺癌。
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21~78岁,平均年龄为(41.64±7.39)岁;其中8例食管癌,12例纵隔肿瘤,18例胸外伤,10例肺癌。
剖宫产产妇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剖宫产产妇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剖宫产产妇行综合护理干预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旨在评价剖宫产产妇行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
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剖宫产产妇综合护理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干预措施。
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不同维度对比了采用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的产妇的结果,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对提高产妇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本文还讨论了综合护理干预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综合护理是一种有效的产后护理措施,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护理技术和服务水平上进一步完善,为产妇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研究背景、研究目的、重要性、干预措施、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剖宫产术式,它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剖宫产术是一种通过切开腹部和子宫壁,将胎儿从子宫中取出的手术。
这种手术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会成为母婴生命的救命措施,然而剖宫产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之后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护理和干预措施,以确保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剖宫产产妇综合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手术后期,产妇需要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情绪疏导,以帮助她们尽快康复。
综合护理还包括对产妇伤口的护理、合理的活动指导、以及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观察和评估,以发现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通过对剖宫产产妇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综合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影响,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评价剖宫产产妇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为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剖宫产产妇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其对产妇康复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科学的护理措施,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1.探究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2.评价综合护理在减少产妇感染、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的作用;3.分析综合护理在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的效果;4.总结综合护理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完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5.期望通过本研究的结论,为未来剖宫产产妇护理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促进产妇康复和家庭幸福。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影响论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119-02【摘要】分析和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普通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
观察两种干预方法的止痛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控制疼痛效果优于常规镇痛措施,可提高镇痛效果,增加患者舒适,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镇痛;普通外科;术后疼痛手术作为普外科的常规治疗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或大或小的创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患者造成疼痛。
而疼痛不仅仅造成感觉上的不舒适,还可引起循环、呼吸系统的功能失调以及代谢和内分泌的紊乱[1]24~48h,已有学者将其作为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2]此,术后疼痛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
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分析临床上实施的各项术后镇痛干预措施,总结出一套综合护理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期间普外科收治的常见胃肠道和肝胆手术的患者168例,其中男105例,女63例;年龄在1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6.8岁;其中阑尾切除术14例,胃大部切除术52例,结肠癌根治术38例,直肠癌根治术25例,肝部分切除术18例,经腹胆囊切除术21例。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4例,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对照组给予微量镇痛泵静脉镇痛,干预组在微量镇痛泵静脉镇痛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
1.2 方法1.2.1 分组方法:对照组给予微量镇痛泵静脉镇痛,干预组在微量镇痛泵静脉镇痛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
1.2.2 微量镇痛泵镇痛法:于患者手术后麻醉清醒前,将芬太尼0.8~1mg、哌替啶5 mg、生理盐水100 ml加入镇痛泵, 使镇痛泵的扩张囊扩张至100ml刻度处,离开手术室前为病人推注首次剂量,维持镇痛药物的有效浓度。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1 2年 1 0月一2 0 l 3年 5月收治外
[ 1 】 仇灿红_ 夕 阴癌根治术 4 7 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J 1 . 齐鲁护理
杂志 , 2 0 0 7, 1 3 ( 2 0 ) : 2 7 — 2 8 . [ 2 ] 彭伟萍. 护理干预对外 阴癌根治术 围术期 的影响『 J ] . 护理 实践与研
究, 2 0 0 7 , 4 ( 7 ) : 7 - 8 .
并做 出正确 的评 估 , 以便 于更好地 制订相应 的心理疏导 、 安慰
等护理措施 。 术后 , 护理人员及时给患者予以止痛措施 , 以进一
步消除患者对疼 痛的恐惧 与焦躁 , 从而提高术后 患者对疼 痛控
制及护理的满意度[ 2 1 。 ④行 为干预 。首先 , 帮助患者选择一个较
利于患者在外科 手术后 的康复【 1 ] 。因此 , 如何解除或减轻外科 患 者术后疼痛成为临床护理工作 的重要内容之一 。 本文通过综合
6 0例 , 女4 0例 , 平均年龄( 5 7 . 3 ±5 _ 3 ) 岁 。2 组 患者均无严 重脏
疼 痛程度进行有 效评估 , 评估标准 : 0级 : 无 疼痛 ;I 级: 有疼 痛, 可忍受 , 对睡眠及正常生活无干扰 ; I 1 级: 疼痛较为 明显 , 无 法忍受 , 睡眠受 到干扰 , 有服用镇痛药物要求 ; l l I 级: 疼痛剧烈 , 无法忍受 , 睡眠受 到严重 干扰 , 伴有被动体位或 自主神 经紊 乱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
护 理 实践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 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刘 秋 燕
摘
要 目的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 响。方法 :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 10例胃肠道及乳 将 6
腺癌手术后患 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 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 和护理 , 干预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采用视觉模拟评 分法评 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结果 : 干预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 照组 ,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O 0 ) 各护理干预措施 与疼痛 P< . 1 , 控制情况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P<00 ) .1 。结论 : 综合护理 干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 , 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关键词 疼痛 ; 普通外科手术 ; 护理干预
Th n u n e o se tc n r i g i t r e t n O a n fe p r t n fg n r l u g r . ei f e c fs t ma i u sn e v n o n p i s a t r o e a o s o e e a r e y l y n i i s
L U ( u a ( h ep ’ opt f o guncyG agogp v c , ogun 200 I  ̄ y n T eP ol sH sil ng a i undn m l e D nga 5 30 ) e a oD t n A s at O jci : oepo eif ec f ytm t us git vn o npis f r pr oso ee l ugr.Me . bt c b t e T x let l neo ss acn r n e et no a t ea n f n r re r e v r h nu e i i nr i n ae o t i g as y t h
浅谈综合护理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浅谈综合护理在 手术 患者 术后 疼痛 中的应用
向 家平①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医院普 外科术后综合护理对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 。方法 :分别选择符合诊断标准 的普外科患者 6 8 例 ,随机分成 试验组和 对照组 ,每组 3 4例。试 验组 采用综 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 试验组 患者疼 痛减 轻 ,两组 比
因咯痰振动 而引起切 口疼痛 ,特别是胸 部和上腹部手术更 明显 , 应尽 量鼓励 患者深 呼吸 、咳嗽 、 自动排痰 ,医学教 育 网搜 集整 理并 给予协 助 叩击胸 背部 ,给予加温 、加 湿及雾 化吸人 ,有效
3 讨论
地 排除 呼吸道 分泌 物。术后 3 ~ 4 d内 ,切 口疼 痛较 前减 轻 。肠 蠕 动恢复 时 ,肠管 内气 体贮 留患者感 到腹胀及腹 部牵 拉痛 。这 时 不需使用 镇痛剂 , 可 帮助 患者下床 活动或者 给予半 卧位 ,使
时 ,一 般考虑 为切 口疼 痛 ,应 给予镇痛 剂 ,疼痛 剧烈 时 ,可根
试 验组患 者疼痛减 轻 、舒适 度及依 从性优 于对照组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P < 0 . 0 5 ) 。见表 1 。
表1 两组患者不 同时间疼痛消失活动好 的比较 例( %)
据患者全身状态增加药量 。术后 2 ~ 3 d内,患者最大 的痛苦是
处 ,要认 真仔细地 向患者解 释手术 会给患者 带来 帮助 ,要让 他
1 . 1 一 般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研究综合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李琅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产二科,河南南阳473400【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30例 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主要进行综合护理。
结果:在产妇术后疼痛情 况和心理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 意义(P 〈0. 05)。
结论:对于妇产科产妇来说,加强临床综合护理和手术综合护理效果较好,不仅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 痛感,还有利于患者术后的生理状态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常规护理;疼痛护理;产科;剖宫产术;应用为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剖宫产手术术后疼痛改 善的作用和可行性,本文选取2015年6月至2014年6月 在我院就诊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 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一般资料和信息主要来源于在我院就诊的 13 0例产妇,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观察组产妇65例,年龄均在20〜41岁之间,平均年龄 (25. 5±4.0)岁,主要包括疤痕子宫产妇26例,宫内窘迫 产妇25例,羊水过少产妇6例,第二产程异常产妇5例, 骨盆狭窄产妇2例,双胎产妇1例;对照组产妇65例,年 龄为21〜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 7 ±4. 4)岁,其中疤 痕子宫产妇、宫内窘迫产妇、羊水过少产妇、第二产程异常 产妇、骨盆狭窄产妇、双胎产妇分别为25例、25例、6例、6 例、2例、1例。
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主要接受常规 剖宫产手术护理,主要包括加强对产妇切口异常情况的监 测、子宫收缩情况的监测,以及产妇阴道出血等情况的监 测。
在产妇手术治疗结束后,引导产妇及时离床进行 活动。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主要接受综合 剖宫产手术护理。
第一,术前加强对产妇的健康知识教 育,告知产妇术前应当掌握的知识,并加强疼痛情况评估, 采取能够减轻产妇疼痛感的有效措施。
第二,加强对产妇 的手术心理护理干预,保证产妇心理状态良好、情绪足够 稳定。
护理人员必须在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和内心想法的 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给予产妇真切的 关怀,使得产妇保持良好的情绪,增强产妇的手术治疗自 信心,改善护理人员和产妇之间的关系,降低产妇的内心 压力和手术疼痛感。
第三,加强对产妇的后期止痛知识教 育,在结合产妇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掌握自控式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其镇痛作用,避免产 妇疼痛加重。
在剖宫产手术结束后,加强对产妇的疼痛情 况评估,从产妇生理和心理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估。
第 四,缓解产妇后期宫缩痛感。
具体来说,可通过适当按摩 产妇子宫、适当慢滴缩宫素等方法缓解产妇疼痛感,还要 告知产妇以及家属宫缩疼痛的相关知识,消除他们内心的 顾虑。
第五,加强对产妇术后活动的有效指导。
在产妇手 术结束后,要加强对产妇后期并发症的预防,保证产妇及 时下床活动,且要帮助产妇调整卧位。
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 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 〈Q . 05)表示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 意义。
2结果2.1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对比对照组术后无痛产妇有57例,占有率为87. 69%,轻度疼痛产妇7例,占有率为10. 77%,重度疼痛产妇1例, 占有率为1. 54%;观察组术后无痛产妇42例,占有率为 64. 62%,轻度疼痛产妇15例,占有率为23. 08%,中度疼 痛产妇6例,占有率为9. 23%,重度疼痛产妇2例,占有率 为3. 0 8 %。
因此,在产妇术后疼痛的情况上,对照组明显 不如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Q . 05)。
2. 2两组产妇术后心理改善情况对比经过产妇术后心理改善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后期内心 恐惧患者15例,占有比例为23. 08%,内心紧张患者8例,占 有比例为12. 31%,内心焦虑患者16例,占有比例为24. 62%; 对照组后期内心恐惧患者30例,占有比例为46. 15%,内 心紧张患者20例,占有比例为30. 77%,内心焦虑患者32 例,占有比例为49. 23%。
在产妇术后心理状况上,观察 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〇. 05)。
2. 3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情况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产妇63例,不满意产妇2例,对照组85护理研究护理满意产妇48例,不满意产妇17例,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6. 92%)明显高于对照组(73. 85%)。
差异存在 统计学意义(P<〇.〇5)。
3讨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质量和水平也得 到了提升,面对妇产科特殊现象和异常分娩现象的时候,往往要在掌握产妇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其中,剖宫产手术最常见[1]。
但在实际的产妇剖宫产手术 过程中,影响因素比较多,风险比较大,很可能导致产妇切 口受损等问题出现。
且在手术过程中,产妇承受的疼痛感 是非常强烈的,这也导致产妇内心无比恐慌,紧张感异常 强烈,导致产妇后期的生活质量降低[2]。
因此,必须采取 有效措施,加强对产妇的综合护理服务,缓解产妇的身体疼痛感,消除产妇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使得产妇顺利度过围术期,促进产妇身体快速恢复[3]。
通过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产妇术后无 痛率为64. 62%,护理满意度为73. 85%,观察组(综合护理组)产妇术后无痛率为87. 69%,护理满意度为96. 92%,且在产妇心理状态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因此,在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实施过程中,加强综合护理干预非常有效,可以在明确产妇疼痛部位以及原因的基础上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产妇术后疼痛感,保证手术成功率和帮助产妇后期身体快速恢复[4]。
参考文献[1]石生艳.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 24 (07): 4088-4089.[2]楚金亭,闫淑芳,张华玲,等.综合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的干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1(16): 129-130.[3]顾琳峰,陈殷钰,林惠英,等.二次剖腹产产妇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03): 600-601.(上接至第83页)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冠心病患者,尤其是 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
冠心病类型比较多,其 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常见的。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不仅存在发病速度快和致残率比较高的特点,还存在 临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1]。
因此,当老人患上急性心肌梗 死之后,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化的治疗。
但老 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比较复杂,患者往往要接受系统化的 临床护理干预,之后才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2]。
大量临 床实践结果表明,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过 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重要,且效果比较显著,能从 根本上降低的患者临床护理风险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 患者临床结局[3]。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了循证护理,最终的心率 失常发生率为8.00%,临床护理满意度达98. 00%;而接受 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最终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40. 00%,护 理满意度为74.00%,循证护理属于一种现代化的临床护理方法,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但在具体的循证护理过程中,还须注意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做好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的监测工作。
而对于医院来说,必须加强高素质循证护理 队伍培养和建设,始终秉承“患者第一”的核心理念[4]。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出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作用。
总之,循证护理干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显 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1]魏琼.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50): 92-93.[2]边静.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04) :132-133.[3]吴绍香.循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06):167-167.[4]彭耒萍.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13) :201-202.(上接至第84页)患者的生命质量。
延续护理通过不断完善整体护理内涵,能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乳腺癌出院患者的生命质量[5]。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有助于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 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高丽霞,张益枝,吴克雄,等.乳腺癌患者曱状腺功能的相关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07): 1071-1074. [2] Ates 0, Soylu C,Babacan T,et al.Assessment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distress in women having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the relationship amongemotional distress and patient and treatment-related fac-tors[J].Springerplus,2016,05(01):1-7.[3]孙宏博,孙明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 (13): 210-212.[4]陈晓萍,陈伟凯,许虹波,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络延续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01):33-37.[5]陈玲丽,肖政,汪成琼,等.延续护理对我国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M eta分析[J].贵州医药,2016,16 (03): 325-3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