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第1节课时跟踪练习含解析
2019年高三化学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10 Word版含解析

SiO2。
[答案] C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石英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2OH-===SiO2-3 +H2O B.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2OH-+H2O===SiO2-3 +2H2↑ C.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2HCO-3 +Ca2++2OH-===CaCO3↓+2H2O+CO2-3 D.往水玻璃中加入盐酸:2H++SiO2-3 ===H2SiO3↓
高温
=====
(4)Si3N4 (5)3SiCl4+2N2+6H2
Si3N4+12HCl
B 级(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2016·陕西西安铁一中模拟)东汉著名的炼丹理论家魏伯阳所著的《周易
参同契》提出:“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已知胡粉主要成分是
2PbCO3·Pb(O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胡粉中的 Pb 显+4 价 B.这里的“火”中含有炭 C.此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化合反应 D.在元素周期表中铅与碳都位于第ⅥA 族
[答案] A
3
2
6.在 CO2 中,Mg 燃烧生成 MgO 和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 C 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MgO 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C.在该反应条件下,Mg 的还原性强于 C 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物形式,后余下 Fe5O6,再根据铁元素的化合价,将其改写成 3FeO·Fe2O3;D
项,根据 C 项的氧化物形式,可知 1 mol 青石棉发生氧化反应时,失去 3 mol
电子,1 mol HNO3 被还原为 1 mol NO,得到 3 mol 电子,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0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新人教版

钠及其化合物1.(2019·河北石家庄模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书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指的是K2CO3B.《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CO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C.《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此法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硝石”D.《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B[A。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取碱浣衣"其中的碱是K2CO3,故A正确;B。
湖泊池沼中腐烂的植物能产生甲烷,则“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甲烷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故B错误;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硝石是硝酸钾,灼烧会产生紫色火焰,故C正确;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Hg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Hg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2.钠及其化合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某同学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B.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D[D项,Na燃烧生成的Na2O2能与CO2反应生成O2,因此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用沙土掩埋法灭火。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②⑤ B.①②③C.①④⑤ D.④⑤C[钠的熔点低,加热时先熔化,然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Na2O2淡黄色固体物质.]4.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硫粉,在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按图示搭建装置,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立即倒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钠与硫反应的催化剂B.酚酞的水溶液可能变为红色C.钠与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滤纸逐渐变黑A[A项,钠与水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引发钠与硫的反应,所以水不是催化剂,错误;B项,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的水溶液为红色,正确;C项,钠与硫反应引发后,不需要加热就能继续反应说明其为放热反应,正确;D 项,硫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化铜黑色固体,正确。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第10章化学实验(1)(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第10章化学实验(1)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D)解析 浓硫酸是有强氧化性的腐蚀性酸,D 项正确。
2.实验室中保存下列化学药品的方法不妥当的是( C ) A .将AgNO 3晶体放在棕色试剂瓶中B .NaOH 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试剂瓶中C .金属钾、钠和非金属白磷保存在煤油中D .浓硝酸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解析 白磷易自燃,须存放在水中,C 项错误。
3.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B .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 .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抹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稀硼酸溶液D .如果酸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4.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预测或装置的选用正确的是( B )A .用装置(Ⅰ)加热草酸晶体获取某些气体(草酸晶体的熔点为101.5 ℃,分解温度约为150 ℃)B .用装置(Ⅱ)进行实验时,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 .用装置(Ⅲ)进行实验时,广口瓶内先有浅红棕色气体出现后又变为无色,且不会产生空气污染D .用装置(Ⅳ)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解析 草酸晶体熔点(101.5 ℃)低于分解温度(150 ℃),未分解就先熔化,试管口应向上倾斜,A 项错误;浓硫酸与蔗糖(含少量水)作用,有CO 2、SO 2生成,SO 2能还原高锰酸钾,从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项正确;产生的NO 污染空气,C 项错误;装置中缺少温度计,D 项错误。
6.下列操作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胶头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⑩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 .①④⑦⑩ B .①④⑤⑦⑩ C .①④⑤⑦⑧⑩D .④⑤⑦⑩解析 ②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错误;③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孔靠近容器口,错误;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错误;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容易使烧瓶破裂,错误;⑧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在试管口上方,错误;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且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错误。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习练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全套10份)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含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C.物质的量就是 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答案】D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H++OH-+Ba2++SO42-=H2O+BaSO4↓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4Br-+3Cl2=2Br2+2Fe3++6Cl-C.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2H2O=2OH-+H2↑+Cl2↑D.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答案】B【解析】A.溶液呈中性的反应为:2H++2OH-+Ba2++SO42-=2H2O+BaSO4↓,A错误;B.Cl比Br的非金属性强,能将Br-氧化,同时将铁离子氧化,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B正确;C.阳极为金属时,将首先失去电子生成Cu2+,负极为H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错误;D.未配平,2Fe3++Cu=2Fe2++Cu2+,D错误。
故选择B。
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铜质地漏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B.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C.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制造照明弹【答案】B【解析】A.细菌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铜是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故A正确;B.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不能除掉可溶性杂质和细菌等,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B错误;C.铁粉具有还原性,易与氧气反应,可作食品抗氧化剂,故C正确;D.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用于制造照明弹,故D正确;故答案选B。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10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10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新人教版1.(xx·广东高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 A个电子B.1 L 0.1 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C.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2.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A.C2H4B.CH4C.CO2D.NO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正确的是()A.中子数相同B.分子数不同C.质子数相同D.气体质量相同4.(xx·北京西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 g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6.02×1023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02×1023C.相同条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0.5 L O2D.相同物质的量的OH-和CH+3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5.(xx·全国高考)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
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V3>V2>V4>V1B.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6.(xx·新课标全国卷)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7.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 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 b②m 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 aN A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④a g 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 N A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②③8.m g 某金属M 溶于盐酸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n L ,并生成氯化物MCl 2,则金属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n /mB .2m /nC .m /22.4nD .22.4m /n9.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填空:(1)2 mol 尿素[CO(NH 2)2]中含____________ mol C ,__________ mol N ,________个H原子。
2019人教高考化学一轮选训习题(10)及答案-word文档资料

2019人教高考化学一轮选训习题(10)及答案一、选择题1、【2019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B.Mg2+的结构示意图:C.硫化钠的电子式:D.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答案】B【解析】【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用语正误判断【名师点晴】常见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结构简式以及方程式和各种模型等,需要学生熟练记住并能灵活应用。
易错点是电子式的书写,注意分清楚是离子键还是共价键。
【插花题】(2019·福建质检)有关反应H-+NH3===H2+N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NH是氧化剂3C.H-、NH3的总能量与H2、NH-2的总能量之差为该反应的活化能D.若反应中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g H2B[该反应不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A错误;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H-是还原剂,NH3是氧化剂,B正确;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C项错误;该反应转移1个电子,若反应中有1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H2,质量为2 g,D项错误。
]2、合成氨工厂用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A L氨气完全反应,测得转移电子数X个,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11.2X5Amol -1 B.5A11.2X mol -1 C.22.4A5Xmol -1 D.22.4X5Amol -1 D [根据反应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可知,当1个NH 3完全反应时,转移5个电子,故当标准状况下A L(即A22.4 mol)氨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X =A 22.4 mol ×N A ×5,从而可计算出N A =22.4X5A mol -1,D 项正确。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习练10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10)李仕才一、选择题1、己知八、B都为短周期元素,且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如图所示)。
2 mol甲分子反应生成1 mol丙和3 mol乙,下列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D )2总一8 +3乙甲内O表示A原子O表示B原子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甲的摩尔质量为17 g • mol-1C.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比为1: 3D.标准状况下,11.2 LAP溶于500汕水中,所得溶液中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17】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括号里的是类别)都正确的是(B )A.空气(混合物)、C2H50H(醇)、H2SOH离子化合物)、C02(非电解质)B.液氨(氢化物)、NH心住安盐)、HNO,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C.HC1 (共价化合物)、C&COOH(竣酸)、NaO(碱性氧化物)、卤代桂)D.曲(酸性氧化物)、CHsCHO(有机物)、CO(有机物)、CMOOCH,酯)解析A项,朋0堤共价化合物,错误;C项,NM)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错误;D 项,N0?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无机物,错误。
3、在A12(S0d3和MgSO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贝IJ原混合液屮A12(S0I)3-^ MgSO.(的物质的量浓度Z比为(D )A. 6 : 1B. 3 : 1C. 2 : 1D. 1 : 2解析溶解Al(0H)3耗碱10 mL,则生成A1(OH)3耗碱为30 mL,生成Mg(0H)2耗碱(50-30) mL = 20mL,故A严与十浓度之比为1 : 1,则Al2(S04)3与MgS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 : 2。
4、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b 2(aq)、C12(aq)+H2++Cr+HC1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饱和氯水中通入HC1,有c(H+) =c(Cr)+c(0H") +c(C10_)B.氯气在1 mol -「的NaCl溶液中比在1 mol •「的A1C13溶液中的溶解度小C.光照,氯水的漂白性增强D.若向饱和氯水中通入少量比S, C(H+)/C(C1(F)减小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A 项正确;1 mol • L 的NaCl 溶液中的c (Cl )比1 mol • L 1的AlCh 溶液中c(Cr)小,所以NaCl 溶液对氯气溶解的抑制作用更小,即氯气在lmol ・「的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大,B 项错误;光照时HC1O 分解,氯水的漂白作用减弱,C 项错误;若通入 少量£S,发生反应:C12+H 2S=2HC1+S I ,所以溶液中c(『)增大,Cl 2(aq)消耗使第二个 平衡逆向移动,c(C10-)肯定会减小,所以c(H+)/c(Cl(T )增大,D 项错误。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全套10份)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5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的转化率变大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D.a<c+d解析:气体体积刚压缩平衡还未移动时D的浓度应是原来的2倍,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5倍,D的浓度减小,所以压缩体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A错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的体积分数减小,C错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a<c+d,D正确。
答案:D2、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其结构简式为CH3—O—CH3B.其官能团为OH-C.能与金属钠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解析:该比例模型对应的有机物为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官能团为—OH,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答案:C3、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石油的分馏B.装置②可用于酒精提取溴水中的Br2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能防止倒吸D.装置④验证乙烯的生成解析:①是蒸馏装置,可用于石油的分馏,A项正确;因为酒精易溶于水,与溴水互溶,故不能用酒精提取溴水中的Br2,B项错误;HCl极易溶于水,导气管的出口在水中,所以会引起倒吸,应将苯换为CCl4,C项错误;温度计测得的是溶液的温度,水银球应该放在液面以下,并且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可能混有挥发出的乙醇也能使乙烯的检验造成干扰,D项错误。
答案:AA.测量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B.证明非金属性:率C.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D.测定中和热解析:利用测单位时间内生成H2的量来测量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A项正确;一是盐酸酸性比H2CO3强,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C,二是因为盐酸易挥发,挥发的HCl进入烧杯发生反应:2HCl+Na2SiO3===2NaCl+H2SiO3↓,不能说明酸性H2CO3强于H2SiO3,B项错误;NaOH是碱,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图示盛装NaOH溶液的是酸式滴定管,C项错误;测定中和热时,大、小烧杯口应相平,以减少热量的损失,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危险警告标签。
下图所列物质与危险警告标签对应错误的是()解析:CCl4能灭火,不属于易燃品。
答案:C2.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时,需使用的仪器是()A.C.①③④⑤D.②③⑤⑥解析: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时,需在烧杯中进行,热源用酒精灯,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
答案:A3.(2016·海南卷)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解析: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A正确;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接触试管内壁,容易造成试剂污染,B错误;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以使残余在滴定管尖嘴内的液体进入到锥形瓶,C正确;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D正确。
答案:B4.(2017·海南卷)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检漏C.蒸馏完毕时,先关闭冷凝水,再停止加热D.分液时,下层溶液先从下口放出,上层溶液再从下口放出解析:滴定前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造成所测浓度偏高,故A错误;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都需要检漏,否则对实验的数据产生干扰,故B正确;蒸馏完毕时,先停止加热,后关闭冷凝水,故C错误;分液时,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
答案:B5.对下列装置,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解析:B项利用液差法: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后,通过液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C项利用加热(手捂)法:用酒精灯加热(或用手捂热)试管,通过观察烧杯中有无气泡以及导管中水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D项利用抽气法: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即可检查。
答案:A6.下列有关试纸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来测定该溶液的pHB.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C.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必是SO2D.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解析:A中测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润湿;B中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不一定是氯气,只要是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都可以;C中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的气体也可能是Cl2;中学阶段所学的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只有氨气。
答案:D7.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B.操作②: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C.操作③:吸收氨气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D.操作④: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解析:A项,由于连通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在液面以下,燃烧的氢气在液面上,所以该装置可以防止点燃不纯氢气时发生爆炸,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B项,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C项,水层在下层不能防止倒吸,应该使用四氯化碳和水,该操作不正确;D项,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操作正确,但这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
答案:D8.(2017·全国卷Ⅲ)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有盐酸,所以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放入锥形瓶中盐酸的体积大于20.00 mL,A项错误;碘易溶于酒精,清洗试管中附着的碘可以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B项正确;醋酸钠溶液呈碱性,测定醋酸钠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预先润湿(润湿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否则测定的pH会偏低,应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C项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应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配制溶液,D项错误。
答案:B9.六价铬有毒,而Cr3+相对安全。
工业含铬(CrO3)废渣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之一是干法解毒,用煤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还原CrO3。
在实验室中模拟这一过程的装置如下:CO由甲酸脱水制得;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顺序是()A.Ⅲ、Ⅰ、ⅣB.Ⅰ、Ⅲ、ⅣC.Ⅲ、Ⅳ、ⅠD.Ⅰ、Ⅳ、Ⅲ解析:首先熄灭Ⅲ处酒精灯,其次熄灭Ⅰ处酒精灯,可使还原产物在还原性气氛中得到冷却,最后熄灭Ⅳ处酒精灯,可使尾气CO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污染。
答案:A二、非选择题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化学实验必须以实验安全为前提。
下列操作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B.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把产生的气体直接点燃,观察燃烧现象C.把消石灰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用导管直接通入水中制取浓氨水D.为防止药品污染,将实验剩余的钠块放入垃圾桶中E.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先通一段时间氢气,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F.白磷在水下切割(2)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作用及操作要领是做好实验的基础,在实验台桌面上摆有如图所示仪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指导教师要求同学们写出仪器的名称,甲同学书写的答案如下表,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将改正后的名称填写在下表中(若正确,则此空不需要填写)。
两种用途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漏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EF(2)①③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 min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11.化学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
(1)用上述装置制备气体:①若B中盛放浓硫酸,则A、B、C组合后能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
a.H2b.H2S c.CO2d.C2H4②要快速制取并得到干燥的NH3,正确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按制气装置顺序填仪器的编号字母),制气所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H2O2和MnO2来制取和收集干燥的O2,则应选择的正确仪器组合是________(按制气装置顺序填仪器的编号字母),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A、B组合来验证盐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时,则盐酸应装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B中的浓硫酸可以和硫化氢反应,C装置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氢气、乙烯不符合,所以只能选c。
②利用固体氢氧化钠和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③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的组合为ABC,检验O2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2)在利用A、B组合验证盐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时,可以采用强酸制弱酸的方法,A中利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通入B中的次氯酸钙中,可反应生成次氯酸和CaCO3沉淀。
答案:(1)①c②AFE固体氢氧化钠③ABC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收集满了(2)分液漏斗Ca2++2ClO-+CO2+H2O===CaCO3↓+2HClO12.氯化铜、氯化亚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
Ⅰ.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制备铜的氯化物。
现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及药品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粗铜反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省略)。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是:a→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热时硬质试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后,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
该电化腐蚀过程中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上述实验制得的固体产物按如下流程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溶液2中是否含有杂质离子的试剂是________。
(2)某同学用实验制得的CuCl2·2H2O晶体配制0.1 mol·L-1的CuCl2溶液,在称量出CuCl2·2H2O晶体后,溶解该晶体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1可加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