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1
2021-2022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3习题:Unit 3 课时跟踪练(一)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一) Warming Up & Reading — Pre-reading Ⅰ.阅读理解AWhat do Tom Sa w yer and Jumping Frogs have in common? Stories about both of them were created by one man: Mark Twain. Twain was four years old when his family moved to Hannibal, Missouri, located on the west bank of the Mississippi. Twain grew up there and was fascinated with (使……入迷) life along the river — the steamboats, the giant lumber (木头) rafts, and the people who worked on them.Twain's best 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 v eras County is one ofloved short stories, and The Ad v entures of Tom Sa w yer is one of his most famous novels. Both these works are celebrated by events held during National Tom Sawyer Days, which originated in the late 1950s and became national in the 1960s. Children enterThere's also a their frogs in the jumping contest during National Tom Sawyer Days.fence painting contest to see who can paint the fastest. The idea for this contest comes from a scene in Tom Sawyer, in which Tom has been told to paint the fence in front of the house he lives in. It's a beautiful day, and he would rather be doing anything else. As his friends walk by, he makes them believe that it's fun to paint, and they join in the “fun”. By the end of the day, the fence has three coatsof paint!Although the story of Tom Sawyer is a fiction (虚构的事), it's based on facts. If you go to Hannibal, you'll see the white fence, which still stands at Twain's boyhood home.语篇解读:本文主要介绍了马克·吐温的两部作品及汤姆索亚日期间的一些活动。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时跟踪检测(一) 集合的含义

课时跟踪检测(一)集合的含义A级——学考合格性考试达标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班中年龄较小的同学能够组成一个集合B.由1,2,3和9,1,4组成的集合不相等C.不超过20的非负数组成一个集合D.方程(x-1)(x+1)2=0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中有3个元素解析:选C A项中元素不确定.B项中两个集合元素相同,因为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两个集合相等.D项中方程的解分别是x1=1,x2=x3=-1.由互异性知,构成的集合含2个元素.2.已知集合A中的元素x满足x-1<3,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3∈A且-3∉A B.3∈A且-3∈AC.3∉A且-3∉A D.3∉A且-3∈A解析:选D∵3-1=2>3,∴3∉A.又-3-1=-4<3,∴-3∈A.3.下面几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N*中最小的数是1;②若-a∉N*,则a∈N*;③若a∈N*,b∈N*,则a+b最小值是2;④x2+4=4x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中含有2个元素.A.0 B.1C.2 D.3解析:选C N*是正整数集,最小的正整数是1,故①正确;当a=0时,-a∉N*,且a∉N*,故②错;若a∈N*,则a的最小值是1,又b∈N*,b的最小值也是1,当a和b都取最小值时,a+b取最小值2,故③正确;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④是错误的.故①③正确.4.已知集合A含有三个元素2,4,6,且当a∈A,有6-a∈A,则a为()A.2 B.2或4C.4 D.0解析:选B若a=2∈A,则6-a=4∈A;若a=4∈A,则6-a=2∈A;若a=6∈A,则6-a=0∉A.故选B.5.由实数-a,a,|a|,a2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的元素个数是()A.1 B.2C.3 D.4解析:选B 当a =0时,这四个数都是0,所组成的集合只有一个元素0.当a ≠0时,a 2=|a |=⎩⎪⎨⎪⎧a ,a >0,-a ,a <0,所以一定与a 或-a 中的一个一致.故组成的集合中最多含有两个元素,故选B.6.下列说法中:①集合N 与集合N +是同一个集合;②集合N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 中的元素;③集合Q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Z 中的元素;④集合Q 中的元素都是集合R 中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解析:因为集合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所以①③中的说法不正确,②④中的说法正确.答案:②④7.已知集合A 是由偶数组成的,集合B 是由奇数组成的,若a ∈A ,b ∈B ,则a +b ________A ,ab ________A .(填∈或∉).解析:∵a 是偶数,b 是奇数,∴a +b 是奇数,ab 是偶数,故a +b ∉A ,ab ∈A .答案:∉ ∈8.已知集合P 中元素x 满足:x ∈N ,且2<x <a ,又集合P 中恰有三个元素,则整数a =________.解析:∵x ∈N ,2<x <a ,且集合P 中恰有三个元素,易知a =6.答案:69.设A 是由满足不等式x <6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若a ∈A 且3a ∈A ,求a 的值. 解:∵a ∈A 且3a ∈A ,∴⎩⎪⎨⎪⎧a <6,3a <6,解得a <2.又a ∈N , ∴a =0或1.10.已知集合A 中含有两个元素x ,y ,集合B 中含有两个元素0,x 2,若A =B ,求实数x ,y 的值.解:因为集合A ,B 相等,则x =0或y =0.(1)当x =0时,x 2=0,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舍去.(2)当y =0时,x =x 2,解得x =0或x =1.由(1)知x =0应舍去.综上可知:x =1,y =0.B 级——面向全国卷高考高分练1.下列各组中集合P 与Q ,表示同一个集合的是( )A .P 是由元素1,3,π组成的集合,Q 是由元素π,1,|-3|组成的集合B .P 是由π组成的集合,Q 是由3.141 59组成的集合C .P 是由2,3组成的集合,Q 是由有序数对(2,3) 组成的集合D .P 是满足不等式-1≤x ≤1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Q 是方程x 2=1的解集解析:选A 由于A 中P ,Q 元素完全相同,所以P 与Q 表示同一个集合,而B 、C 、D 中元素不相同,所以P 与Q 不能表示同一个集合.故选A.2.若以集合A 的四个元素a ,b ,c ,d 为边长构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A .梯形B .平行四边形C .菱形D .矩形解析:选A 由于a ,b ,c ,d 四个元素互不相同,故它们组成的四边形的四条边都不相等.3.若集合A 中有三个元素1,a +b ,a ;集合B 中有三个元素0,b a,b .若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则b -a =( )A .1B .-1C .2D .-2解析:选C 由题意可知a +b =0且a ≠0,∴a =-b ,∴b a=-1.∴a =-1,b =1,故b -a =2. 4.已知a ,b 是非零实数,代数式|a |a +|b |b +|ab |ab的值组成的集合是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MB .-1∈MC .3∉MD .1∈M解析:选B 当a ,b 全为正数时,代数式的值是3;当a ,b 全是负数时,代数式的值是-1;当a ,b 是一正一负时,代数式的值是-1.综上可知B 正确.5.不等式x -a ≥0的解集为A ,若3∉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因为3∉A ,所以3是不等式x -a <0的解,所以3-a <0,解得a >3.答案:a >36.若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a -3,2a -1,a 2-4,且-3∈A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1)若a -3=-3,则a =0,此时A ={-3,-1,-4},满足题意.(2)若2a -1=-3,则a =-1,此时A ={-4,-3,-3},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3)若a2-4=-3,则a=±1.当a=1时,A={-2,1,-3},满足题意;当a=-1时,由(2)知不合题意.综上可知:a=0或a=1.答案:0或17.设A为实数集,且满足条件:若a∈A,则11-a∈A(a≠1).求证:(1)若2∈A,则A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2)集合A不可能是单元素集.证明:(1)若a∈A,则11-a∈A.∵2∈A,∴11-2=-1∈A.∵-1∈A,∴11-(-1)=12∈A.∵12∈A,∴11-12=2∈A.∴A中必还有另外两个元素,且为-1,1 2.(2)若A为单元素集,则a=11-a,即a2-a+1=0,方程无解.∴a≠11-a,∴集合A不可能是单元素集.C级——拓展探索性题目应用练集合A中共有3个元素-4,2a-1,a2,集合B中也共有3个元素9,a-5,1-a,现知9∈A且集合B中再没有其他元素属于A,能否根据上述条件求出实数a的值?若能,则求出a的值,若不能,则说明理由.解:∵9∈A,∴2a-1=9或a2=9,若2a-1=9,则a=5,此时A中的元素为-4,9,25;B中的元素为9,0,-4,显然-4∈A且-4∈B,与已知矛盾,故舍去.若a2=9,则a=±3,当a=3时,A中的元素为-4,5,9;B中的元素为9,-2,-2,B中有两个-2,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故舍去.当a=-3时,A中的元素为-4,-7,9;B中的元素为9,-8,4,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存在,且a=-3.。
课时跟踪检测(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时跟踪检测(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选择题1.关于果酒、果醋和泡菜这三种传统发酵产物的制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所利用的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B.发酵过程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C.发酵过程都在同一温度下进行D.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解析:选D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果醋发酵需要有氧条件,B错误;不同的发酵产物需要的温度不同,C错误;果酒、果醋和泡菜发酵后形成的溶液都呈酸性,D正确。
2.下列关于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乳酸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B.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均有分布C.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D.乳酸菌可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解析:选C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3.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细胞结构看,醋酸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B.醋酸菌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场所主要是线粒体C.醋酸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解析:选B从细胞结构看,醋酸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A正确;醋酸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B错误;所有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D正确。
4.在实验室中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方式制作葡萄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分解B.制作葡萄酒时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增殖C.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处于碱性环境D.酵母菌的发酵产物不会抑制自身的代谢活动解析:选B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在线粒体中不能分解葡萄糖,A错误;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快速繁殖,故酿酒时需先在有氧条件下让酵母菌繁殖,增加酵母菌数量,然后无氧发酵产生酒精,B正确;发酵后期由于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废物溶解于发酵液中,发酵液将呈酸性,C错误;发酵产物(如酒精)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繁殖,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一)细胞生活的环境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一)细胞生活的环境一、选择题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唾液④组织液⑤淋巴液⑥尿液⑦泪液A.①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选B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①符合题意;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是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属于体液,②④⑤符合题意;唾液存在于口腔中,口腔属于消化道,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③不符合题意;尿液和泪液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不属于体液,⑥⑦不符合题意。
2.小肠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A.肠液B.组织液C.血浆D.胰液解析:选B肠液不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小肠上皮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组织液,B正确;血浆是血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C错误;胰液不属于细胞外液,D错误。
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包含甲、乙、丙B.乙表示细胞内液C.5过程受阻会导致甲液增多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解析:选C分析题图可知,甲表示组织液,乙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是机体的内部环境,包含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5过程表示部分组织液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该过程受阻会导致组织液增多;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内液中的O2浓度低于组织液中的O2浓度。
4.发生在人体细胞外液中的生化反应是()A.抗体的合成B.血红蛋白的合成C.氨基酸氧化分解形成尿素D.乳酸与碳酸氢盐作用生成乳酸盐和碳酸解析:选D抗体和血红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其合成都是在核糖体上,发生在细胞内液中,A、B错误;氨基酸氧化分解形成尿素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C错误;乳酸与碳酸氢盐作用生成乳酸盐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属于细胞外液,D正确。
5.内环境的成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图示正确的是()解析:选C组织液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物质能够被重新吸收回血浆。
语文课时跟踪训练1

课时跟踪训练(一)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qìn) 揣度.(duó)浪遏.飞舟(è) 恶贯满盈.(yínɡ)B.寥廓.(kuò) 劲.旅(jìnɡ)秣.马厉兵(mù) 百舸.争流(ɡē)C.看.守(kàn) 河蚌.(bànɡ)挥斥方遒.(qiónɡ) 得不偿.失(chánɡ)D.尽.管(jīn) 羁.绊(jī)橘.子洲头(jú) 火中取栗.(lì)[解析]B项“秣”读mò,“舸”读“ɡě”。
C项“看”读kān,“遒”读qiú。
D项“尽”读jǐn。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漫江碧透轻歌慢舞丰功伟绩挥斥方遒B.苍海桑田苍茫大地融会贯通志大才疏C.百舸争流绵里藏针待价而沽虎视眈眈D.鱼翔浅底层林尽染篷荜生辉流言飞语[解析]A项,慢—曼;B项,苍海—沧海;D项,篷—蓬。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三周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
B.有些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C.聆听着马年新春的激昂鼓点,我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激情满怀。
在“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大地正飞驰在希望的田野上,前程似锦,活力无限。
D.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解析]B项,使用对象不当。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A项,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C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D项,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020届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课时跟踪训练一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含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一)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黄和黄铁矿均可作为生产原料B.SO2转化为SO3,需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进行C.热交换器可对生成气体冷却,对原料气体加热D.从吸收塔出来的硫酸经浓缩后可以变成发烟硫酸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硫酸的工业尾气可以直接排入大气B.进入接触室的气体,必须先经净化、干燥C.从沸腾炉中排出的炉渣可以作为肥料D.在高温、高压下由SO2和O2合成SO33.在工业生产硫酸中,在吸收塔内用来吸收三氧化硫的是( )A.H2O B.稀硫酸C.浓硫酸D.氨水4.工业上生产硫酸,回收尾气中SO2气体,最好选用的是( )A.氨水B.NaOHC.Ca(OH)2D.浓硫酸5.接触法制硫酸的沸腾炉出来的炉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其正确过程是( )A.洗涤、干燥、除尘B.干燥、除尘、洗涤C.除尘、洗涤、干燥D.除去硒和砷的化合物6.为了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对硫酸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液进行综合利用②充分利用硫酸工业生产中的“废热”③不把硫酸厂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和环保要求高的地区A.①B.②C.③D.①②③7.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 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如右图),图中在a、b、c处流入或流出的气体正确的是( )A.a处SO2、N2B.b处SO2、O2、N2C.a处SO3、O2D.c处SO3、N28.硫酸制造业中采取以下几种措施:①改进煅烧黄铁矿的技术;②氧化二氧化硫时使用催化剂;③在氧化二氧化硫的设备中安装热交换器;④将二氧化硫进行多次循环氧化;⑤回收利用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④⑤9.在制硫酸的工业中有以下反应:2SO2(g)+O2(g)催化剂400~500 ℃2SO3(g) Δ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中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B.生产中选择400~500 ℃,不仅能增大反应速率,而且催化剂的活性好C.根据实际情况在生产中选择常压,可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D.在催化反应室被氧化生成的三氧化硫,进入吸收塔被水吸收制成硫酸10.有关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地有丰富的硫铁矿资源,水源、能源充足,交通便利,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虽然当地使用硫酸的工业不多,但为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宜建硫酸厂B.为减少SO2对空气的污染,可以建筑高烟囱,使含SO2的尾气在高空扩散稀释,保证地面达到安全浓度C.硫酸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含SO2的尾气、固体残渣、废酸和废水等D.选择硫酸厂厂址时,当经济利益与环保问题有冲突时,为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应先考虑经济利益的问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2分)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转化为SO3:2SO2+O22SO3(放热反应)。
高中英语 Module 5 The Conquest of the Universe 课时跟踪练(一

课时跟踪练(一) Introduction & Reading — Pre-reading Ⅰ.阅读理解AFrom the first use of the rocket to carry satellites into space to the setting up of space stations, human beings have been putting great effort into space research.And so far, we have achieved many successes.But there are still numerous tasks in front of us and we should not stop trying to progress.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is an importantstep we should take in space exploration.It is not onlyhelpful but also essential.It provides a proper spaceenvironment for many experiments that we have wanted to dofor a long time.It is also a base for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earth and the universe.It could also be an important base for later travel to the moon and Mars.In a word, if we want to explore space more, the first thing we should do is set up a space station.As the space station costs a lot of money, it is hard for one country alone to establish one.The USA seems to be the only country that has the ability to build a space station alone, and it has tried to do so, but not very successful.So it aggregated many other countries to work on it together.Though it is still extremely expensive, it is much cheaper than doing it alone.It is really a job that needs everyone's effort and will benefit everyone.Led by the U.S.and Russia, the ISS is a joint project between six space agencies involving 16 countries.Called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in human cooperation, the ISS has come to the end of ten years' hard work in construction.China has applied for participation in (taking part in) the project many times.Unfortunately all the applications were rejected, which drove China onto the path of independent development.As the LongMarchⅡF/T1 carrier rocket blasted off (leave the ground) and successfully carried the Tiangong1 into space on September 29, 2011, China takes a big step toward its Space Station Era.Some West media suggested that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iangong1 would disturbthe balance of global space power, raising concerns about “China threat〞.China's space project is not designed for military purpose but for developing space technology to explore space resources and make use of them for mankind's wellbeing.语篇解读: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世界各国建立国际空间站,探索太空奥秘的情况。
第五章 第1节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如图1所示为演示交变电流的装置图,关于这个实验,正确的说法是( )图1A .线圈每转动一周,指针左右摆动两次B .图示位置为中性面,线圈中无感应电流C .图示位置,ab 边的感应电流方向为由a →bD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磁通量变化率为零解析: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在电路中产生周期性变化的交变电流,线圈经过中性面时电流改变方向,线圈每转动一周,有两次通过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两次,指针左右摆动一次,故A 错;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的位置称为中性面,显然图示位置不是中性面,所以B 也不对;线圈处于图示位置时,ab 边向右运动,由右手定则,ab 边的感应电流方向为由a →b ;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ab 、cd 边垂直切割磁感线,线圈产生的电动势最大,也可以这样认为,线圈处于竖直位置时,磁通量为零,但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答案:C2.如图2所示,单匝矩形线圈的一半放在有界匀强磁场中,中心轴线OO ′与磁场边界重合,线圈绕中心轴线按图示方向(从上向下看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t =0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规定电流方向沿abcd 为正 方向,则图3中能表示线圈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 ( )图2图3解析:线圈从初始时刻至转过π2时间内,ab 一侧的线框在磁场中绕OO ′转动产生正弦交流电,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为dcba 且越来越大。
从转过π2至π时间内,ab 一侧线框在磁场外,而dc 一侧线框又进入磁场产生交流电,电流方向为dcba 且越来越小,以此类推,可知i -t 图像正确的为B 。
答案:B3.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电动势e=10sin (20πt)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B.t=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C.t=0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率最大D.t=0.4 s时,e有最大值10 2 V解析:由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计时从线圈位于中性面时开始,所以t=0时,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磁通量为最大,但此时导线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速率为零,A、B正确,C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训练(一)一、选择题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与史实不符;C、D不是孔子生活的社会背景。
[答案] A2.有人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
这句话体现的“百家争鸣”的意义不包括()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是社会大变革,而不是“百家争鸣”引起了社会大变革,即B项是原因而不是意义。
[答案] B3.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
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
”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解析]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先生重视民权和对民生的关注,这是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发展而来的。
其他选项都不能准确反映民权和民生的思想。
故选C。
[答案] C4.小成语大文化。
成语“游刃有余”“舍生取义”“守株待兔”与我国古代的思想流派有关,即()A.道家、墨家、儒家B.墨家、儒家、法家C.道家、墨家、法家D.道家、儒家、法家[解析]“游刃有余”语出《庄子·养生主》,与道家思想流派相关,“取义”与儒家思想流派相关,“守株待兔”与法家主张变革的思想相符,故选D。
[答案] D5.下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老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解析]老子主张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故漫画体现了老子的观点。
[答案] A6.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
下列言论中属于他的是()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D.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解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属于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故A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属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故B项错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属于老子辩证法的思想,故C项正确;“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属于韩非子“以法治国”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 C7.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墨子宣扬“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8.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解析]题干提供的材料体现的是重视法律、严酷管理的思想,这是对法家思想的典型概括。
[答案] D9.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 A.学生甲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B.学生乙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C.学生丙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D.学生丁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解析]儒家强调“礼”,重视长幼尊卑。
B项“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符合儒家的思想。
A项符合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C项符合墨家节俭的思想,D项符合法家思想。
[答案] B10.“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解析]材料出现两种观点,重礼、等级差别和兼爱、节俭,应该分别是儒家与墨家的主张,故B项正确。
[答案] B1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下列与这一时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解析]儒家提倡“仁”,看重的是君子;墨家代表下层人民的利益,希望侠客为百姓打抱不平;道家主张修身养性,归隐山林;法家要求建立统一国家,盼望着出现英雄人物。
[答案] A12.“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
故圣人之治民也,法与时移而禁与能变。
”此语蕴含()A.变革进取的精神B.公平公正的理念C.自由平等的思想D.推行刑罚的原则[解析]题干意为:时代有了发展而统治方式一成不变的,社会必然危乱,智能提高而禁令规定一成不变的,国家必被削弱,所以圣人治理民众,法制和历史时期同步发展,禁令和智能水平同步变更。
故体现的是变革与进取的精神,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各则材料所提主张的核心是什么?(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解析]本题通过“如何治理国家”这一论题,考查了不同的学派对此的观点,解题的关键在于熟记各个学派的基本思想主张。
同时还要注意:一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和分析各派所持思想观点的原因,二要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辩证关系原理。
[答案](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
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
(2)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的主张。
(3)对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
原因: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材料一的主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合)礼(规范)。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材料二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
——《韩非子·五蠹》材料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哪些主张?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材料二体现了韩非子的哪些主张?(3)指出材料三表达了哪些观点?试列出该学派的一些其他思想主张。
(4)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指出这一现象的历史称谓并说明其意义。
[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即可;第二问,注意结合孔子“仁”的思想分析归纳。
第(2)题,注意紧扣材料二,从社会变革、以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力三个角度分析归纳。
第(3)题,注意首先判断材料三体现的是哪一学派的主张,在此基础上分析归纳即可。
第(4)题,结合“百家争鸣”的状况,分析这一现象及其意义即可。
[答案](1)主张:“仁”“礼”。
理解: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2)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按照现实的需要去进行改革。
主张以法治国,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3)表达了祸福相互依存、弱能胜强的观点。
其他思想主张:“道”是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等。
(4)历史称谓:百家争鸣。
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