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质量评价研究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制剂及质量研究

2019 年9月第6卷/第27期V ol.6, No.27 Sept. 2019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167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制剂及质量研究刘英杰(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山东日照 276800)【摘要】目的 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含量测定及杂质检查方法。
熟悉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的制备方法。
方法 对乙酰苯酚和酸酐合成法。
湿法制粒制备片剂。
家兔肛门测体温来评价药效。
结果 有解热作用,但是一般的质量检测不合格。
结论 通过整个实验来了解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质量检测,含量测定以及药理学的评价有利于我们对整个药物的的生产的流程的了解和对各个学科的知识综合性的掌握,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联系理论与实践内容。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湿法制粒;质量研究;药效学评价【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7.167.02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目前用量最大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之一。
其解热作用于阿司匹林相似,并具有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等特点;特别对于儿童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症,如水痘,血友病,消化道溃疡及胃炎等适应;其退热速度快,效果好,临床多用于迅速解除儿童高热。
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那西汀的代谢产物,非那西汀的解热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本品而产生,故用途与非那西汀相似,偶有皮肤瘙痒或出疹的过敏症状,停药立即消失。
对乙酰氨基酚是具有脆性的拜师单斜晶系,无臭无味,味微苦。
在空气中见光变色,水分可加速变化,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溶于乙醇好氢氧化钠溶液,遇碱变色。
1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1.1 制备于干燥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对氨基酚10.6 g,水30ml,醋酐12 ml,轻轻振摇使成均相。
80℃的水浴中加热反应30 min,放冷,析晶,过滤,滤饼清洗两次,抽干,干燥,得大约12 g粗品。
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的处方筛选与体外释放研究

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的处方筛选与体外释放研究王晓辉;袁园;张莉;胡霞;仲博;陈莉【期刊名称】《解放军药学学报》【年(卷),期】2012(28)6【摘要】目的筛选对乙酰氨基酚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处方组成,并对其体外释药进行研究.方法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为考察因素,以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多元线性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确定最优处方.采用相似因子法对优化处方与传统栓剂进行体外溶出比较.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7.5%药物、21%泊洛沙姆407和18%泊洛沙姆188,胶凝温度为36.2℃.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与传统栓剂均在45 min内释药达80%,2h内药物基本释放完全,且释药曲线相似(差异因子f1=2.06%,相似因子f2=68.7%).结论优化的处方具有适宜的胶凝温度且释药符合要求.%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formulation of paracetamol thermosensitive in situ gel and study the in vitro release of paracetamol from the gel. Methods With the amount of Poloxamer 407 ( P407) , Poloxamer 188 (P188)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gel temperature as an dependent variable, the formulation was optimized. Multilinear and quadratic model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endent and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o select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using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RSM plus CCD). Paracetamol dissolution profiles obtained from the gel wer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olid suppository by thesimilarity factor. Results The optimized formulation of paracetamol thermosensitive gel was 7.5% drug,21% P407 and 18% PI88. Its gelling temperature was at 36. 2 ℃. The accumulative dru g release of the thermosensitive gel and the traditional solid suppository was more than 80% in 45 min,and the drug was completely released in 2 h. The dissolution profiles were similar.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formulation of paracetamol thermosensitive gel has an appropriate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in vitro release.【总页数】4页(P471-474)【作者】王晓辉;袁园;张莉;胡霞;仲博;陈莉【作者单位】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训练部教保处;445027湖北恩施,武警湖北总队恩施支队卫生队;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药剂学教研室;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药剂学教研室;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药剂学教研室;300162天津,武警后勤学院药剂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相关文献】1.白屈菜红碱脂质体-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J], 柳阳;朱艳华;贾婉莹;刘美娟2.加替沙星眼用温敏凝胶流变学特性和体外释放研究 [J], 孙铜;徐伟娜;冷佳蔚;李永贵3.加替沙星眼用温敏凝胶流变学特性和体外释放研究 [J], 孙铜; 徐伟娜; 冷佳蔚; 李永贵4.石杉碱甲二元醇质体温敏凝胶体外释放度及鼻腔纤毛毒性的实验研究 [J], 陈筱瑜;冯连晶;黄庆德;冯玉天娇5.重黄温敏凝胶中重楼皂苷Ⅵ含量测定及体外释放研究 [J], 孙媛;丁江生;万近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开题报告书模板 (17)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
专业
学习中心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cetaminophen)俗称扑热息痛,属于解热镇痛药物中的一种,其首次合成时间是1878年,并在1893年首次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不过应用逐渐普遍的时候已经是1949年之后了。因为对乙酰氨基酚可以在短时间内发挥效用,并且效果良好,不会强烈刺激到胃肠道,也不会影响到凝血机制,并且在使用剂量正常的情况下,也不会损伤肝脏,所以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安全有效的解热药物,使其在儿科获得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医学界逐渐加大了对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力度,同时研制了一些新型制剂,如结肠靶向制剂、温敏凝胶、口腔溃疡崩解片,促进药物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对乙酰氨基酚为环氧化酶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可以起到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使得痛阈逐渐提高,进而达到镇痛的效果,不过镇痛效果并不强,尽可以有效应用到轻度以及重度疼痛患者当中,常用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及小容量注射液。
[9]Farooq M A, Khan D H, Dar U I,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BRANDS OF ACETAMINOPHEN IN LAHORE, PAKISTAN[J]. World Journal of Pharmacy & Pharmaceuticalences, 2016, 5(11):155-162.
[10]崔亮亮, 刘元元, 邱梅. 兽用复方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 103830231 A[P]. 2014.
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质量评价研究

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质量评价研究旧的]将小儿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制备成外用温敏凝胶制剂,通过经皮吸收,避免胃肠首过效应,增加儿童用药的顺应性,从而开发一种针对小儿退热新剂型。
[方法]1.APAP凝胶制剂适用性研究:参照药典有关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APAP含量进行测定;在设计处方前对药物的基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剂性质进行考察;对APAP的油水分配系数进行研究,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考察APAP在实验所需的pH环境中的稳定性,用以指导下一步制剂处方和工艺的研究。
2. APAP凝胶基质的筛选:以天然高分子为主要原料,在查找文献和预实验的基础上,优选适合外用的温敏性水凝胶的基质组合,制备作为释药载体,选择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甘油磷酸钠(β-GP),泊洛沙姆407(F127)/泊洛沙姆188(F68)/聚乙烯醇(PVA)两组凝胶基质,以凝胶温度、粘度、凝胶强度和脱水性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凝胶处方,并对凝胶黏度热稳定性进行考察。
3. APAP 凝胶制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的要求对APAP 凝胶的质量进行了详细考察,建立APAP凝胶剂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拟定了APAP凝胶的质量标准。
4. APAP凝胶剂生物粘附性和体外释放研究:考察了凝胶的生物粘附性、载药量;用Franze吸收池用新鲜兔皮进行体外渗透实验,考察凝胶的累积释放量。
5. APAP温敏凝胶剂皮肤刺激性试验:参照“化学品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GBT21604-2008),观察皮肤涂抹空白凝胶、加药凝胶后局部是否会引起可逆性炎症变化和不可逆性的组织损伤。
采用自身对照,将凝胶基质一次(或多次)涂敷于新西兰白兔的皮肤上,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动物皮肤局部刺激作用的程度并进行评分,以评价受试物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结果]1.常温下对乙酰氨基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5.62g/L,说明该药在水中略溶,在pH5.0和PH7.0缓冲溶液中略溶。
温敏性微凝胶的合成

温敏性微凝胶的合成任淑萍;周芳名;常成明【摘要】对温度敏感性的高分子微凝胶的制备进行研究.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性共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成功制备出了粒径均匀且具有良好分散稳定性的P(NIPAM-co-NVP)微凝胶.经过实验证明,所得微凝胶的粒径随单体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所制备的微凝胶具有明显的温度敏感性,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约为43℃(NIPAM=5 g).【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5(044)012【总页数】3页(P2773-2774,2778)【关键词】温敏性;微凝胶;配方【作者】任淑萍;周芳名;常成明【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沈阳化工大学,辽宁沈阳11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8微凝胶内部结构为典型的网络结构,是一种分子内高度交联的聚合物胶体粒子。
常制备的微凝胶都是以胶态形式分散于一定溶剂中形成高度分散的体系。
目前,对于微凝胶的尺寸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凡是粒径在5~50 nm之间的凝胶粒子都可称为微凝胶。
温敏性微凝胶是能根据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刺激而发生相应的体积膨胀或收缩的智能微凝胶。
温敏性微凝胶在响应温度变化而发生体积相转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亲疏水性、折射率、空隙率、表面电荷密度以及胶体稳定性、流变性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因此在胶体晶体、传感器、生物物质分离提纯、药物可控释放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人们研究最深入的是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温敏性微凝胶。
由于其体积相转变温度在接近人体温度的32 ℃左右,具有巨大的生物医药应用前景,因此人们对其研究报道逐年增多。
聚合物基体主要包含树状聚合物[1-3],微凝胶[4-9]和其他聚合物。
温敏型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b y F T I R. Be s i d e s , t h e h y d r o g e l ’ S s we l l i n g r a t i O a n d t h e r mo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t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2 5 o C) we r e a l S O
t e s t e d.
Ke y wo r ds :p o l y ox y e t h y l e n e l a u r y l e t h e r ; h y d r o g e l ; FTI R; t h e r mo s e n s i t i v i t y
月桂醇 聚氧 乙烯 醚是一 种典 型的非 离子 表面 活性 剂 ,
实 验仪 器厂 。
属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具有浊点的特性, 在加热条件下, 可由清晰变浑浊, 溶解度降低。 利用这一特性 , 可制备温敏 性的水凝胶。 本文主要讨论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 丙烯酸共
聚酯 、 丙烯 酸与丙烯酸 丁酯共聚 水凝 胶的合成 及性 质。
1 . 3 水凝胶的合成方 法
在装 有搅拌 器 的2 5 0 mL Z颈 烧瓶 中加 入计 量好 的月桂
醇聚氧乙烯醚 ( 聚合度分别为 3 、 4 、 7 、 9 ) 与丙烯酸 , 依次加
入一定 量 的对 苯二 酚、 对 甲苯 磺 酸 , 搅 拌 均 匀, 密封三 颈 烧 瓶。 1 1 0℃下, 采用醇 酸缩 合方 法合成MO A / 丙烯 酸共聚 酯。
1 . 4 分 析测试
1 . 4 . 1 常温下凝胶溶胀率的测定 常温下, 将一定量的凝胶浸入特定浓度的N a O H 溶液 中, 定时取出凝胶, 用滤纸拭去表面吸附的水分后, 准确称 取湿凝胶的重量 ( W ) , 浸泡前凝胶的重量记为 ( w ) , 按下 式计算水凝胶的溶胀比 ( S ) 。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剂的工艺及质量研究

儿童和老年人
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注射剂在儿童 和老年人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 性,评估其在此类人群中的适用 性。
肝肾功能不全者
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注射剂在肝肾 功能不全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安 全性,评估其在此类人群中的适 用性。
05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总结与主要贡献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剂的工艺流程得到优化和改进,提 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引入新的技 术和方法,为对乙酰氨基酚注射剂的 研究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预防和解决潜在问题提供了指导。
建立了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了 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对乙酰氨基酚注射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基础。
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1
在研究过程中,实验条件和设备限制了对乙酰 氨基酚注射剂生产工艺的某些细节研究,需要 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和设备。
工艺控制点及注意事项
• 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质量符合规定,溶剂和辅料也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 配制溶液浓度:配制溶液时要注意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注射剂的质量。 • 过滤操作:要选择合适的滤器,确保过滤效果良好,去除杂质和微粒。 • 灌装操作:灌装时要保证注射剂的体积和重量准确,避免出现误差。 • 密封操作:密封时要确保注射剂瓶的盖子或胶帽紧固,避免微生物侵入和泄漏。 • 灭菌操作:要选择合适的灭菌条件,确保灭菌效果达到规定要求,同时避免对药物成分造成破坏。 • 质量检查:质量检查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每个指标都符合要求。
02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剂的质量研究
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温敏凝胶式医用敷料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温敏凝胶式医用敷料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乔娜;林红;张德锁;陈宇岳
【期刊名称】《纺织导报》
【年(卷),期】2023()1
【摘要】利用新型交联剂京尼平与经典温敏凝胶组合壳聚糖/甘油磷酸钠交联,制备出一种对药物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的水凝胶。
采用浸渍法将水凝胶溶液均匀分散在真丝织物内外,利用温度刺激实现织物上凝胶的溶胶-凝胶转变,极为简单、高效地制备了一种新型凝胶式医用敷料。
该敷料轻薄舒适,具有良好的吸湿透过率。
利用负载药物模型对乙酰氨基酚进行小分子药物释放测试,结果显示,该织物凝胶型医用敷料对药物的缓释时间可达12 h。
【总页数】3页(P68-70)
【作者】乔娜;林红;张德锁;陈宇岳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苏州大学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3
【相关文献】
1.盐酸川芎嗪眼用原位温敏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2.载甲氨蝶呤-亚叶酸钙温敏水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3.温敏型黄体酮原位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释药
4.聚多巴胺温敏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5.医用温敏/自显影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四碘磺酸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的制备与质量评价研究旧的]将小儿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APAP)制备成外用温敏凝胶制剂,通过经皮吸收,避免胃肠首过效应,增加儿童用药的顺应性,从而开发一种针对小儿退热新剂型。
[方法]1.APAP凝胶制剂适用性研究:参照药典有关标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APAP含量进行测定;在设计处方前对药物的基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制剂性质进行考察;对APAP的油水分配系数进行研究,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考察APAP在实验所需的pH环境中的稳定性,用以指导下一步制剂处方和工艺的研究。
2. APAP凝胶基质的筛选:以天然高分子为主要原料,在查找文献和预实验的基础上,优选适合外用的温敏性水凝胶的基质组合,制备作为释药载体,选择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甘油磷酸钠(β-GP),泊洛沙姆407(F127)/泊洛沙姆188(F68)/聚乙烯醇(PVA)两组凝胶基质,以凝胶温度、粘度、凝胶强度和脱水性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凝胶处方,并对凝胶黏度热稳定性进行考察。
3. APAP 凝胶制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的要求对APAP 凝胶的质量进行了详细考察,建立APAP凝胶剂的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拟定了APAP凝胶的质量标准。
4. APAP凝胶剂生物粘附性和体外释放研究:考察了凝胶的生物粘附性、载药量;用Franze吸收池用新鲜兔皮进行体外渗透实验,考察凝胶的累积释放量。
5. APAP温敏凝胶剂皮肤刺激性试验:参照“化学品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方法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GBT21604-2008),观察皮肤涂抹空白凝胶、加药凝胶后局部是否会引起可逆性炎症变化和不可逆性的组织损伤。
采用自身对照,将凝胶基质一次(或多次)涂敷于新西兰白兔的皮肤上,在规
定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动物皮肤局部刺激作用的程度并进行评分,以评价受试物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结果]1.常温下对乙酰氨基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5.62g/L,说明该药在水中略溶,在pH5.0和PH7.0缓冲溶液中略溶。
在37℃,PH=5~7的弱酸性环境中溶解度较高,均在50g/L以上。
测定不同PH缓冲溶液下的PAPP值,可以看到各PH条件下的分配系数介于2.6~2.8之间,随着环境Ph的增大,分配系数逐渐减小,在Ph=5左右出现向上的拐点,但总体来说相差很小,证明对乙酰氨基酚在本实验所需的弱酸性环境中是稳定的,符合实验要求。
2.经过对凝胶热稳定性的研究,可以看出P407和PVA的浓度对黏度的敏感性不大,但仍然随温度的上升黏度有增大的趋势,且PVA浓度对黏度的影响对P407大;经过对各种附加剂对凝胶的IGT、凝胶黏度影响的研究,表明P188的加入使得胶凝温度升高,盐类对凝胶的形成影响较为显著,加入的盐类中,除CaCl之外,均可使溶液的粘度增大。
在选用的阴离子中,对凝胶粘度和胶凝温度的影响次序为:SO42->PO43->Cl-,这些离子明显的增加了溶液的粘度,并降低了胶凝的温度,而阳离子Ca2+则使溶液的粘度降低,同时使凝胶的温度升高。
两个基质组合分别进行三水平三因素正交实验,由于PVA/CS/GP最优组合的胶凝温度和黏度都不符合要求,排除,PVA/P407/P188组合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优化处方为4.5%PVA、5.5%P188和23%P407,在34℃、30s内可发生凝胶
化,PVA/P407/P188凝胶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具有温敏性,适合作为后期加药实验的基质。
3.在确定温敏凝胶基质最优组合的基础上完善整个制剂的处方,并将做成的成品按照2010版药典二部“凝胶剂”、“对乙酰氨基酚凝胶剂”等标准的方法,对APAP温敏凝胶剂进行质量考察,并拟定出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的质量
标准,经考察,自行试制的三批制剂均符合要求。
4.以IGT为指标考察基质最大载药量,加入APAP确实显著的提升凝胶的IGT,当加药量大于0.1g时,凝胶出现不溶物,溶液逐渐变浑浊,胶凝时间逐渐变
长,IGT超过37-C;当加药量为0.2g时,凝胶30min内无法形成凝胶;进行体外释药实验,以累积经皮释放量对时间曲线作图,可见APAP凝胶制剂经皮吸收量与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释放速率较恒定,在1.5h后单位面积的渗透量释放加快,在6.0h后,释放量出现拐点,后面4个小时只释放了不到1mg,在10h内,药物生物膜通过共释放了90.55%的药量,尽管通过皮肤直接透过药物要通过若干皮
层而难以大量吸收,但本实验仍能证明以泊洛沙姆为基质主要成分的温敏凝胶具有一定的体外释放性,并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5.对乙酰氨基酚凝胶急性或多次经皮给药后对皮肤无刺激性,或轻度的皮肤刺激性,从而为对乙酰氨基酚凝胶的经皮给药的安全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结论:对乙酰氨基酚温敏凝胶制剂的主药对乙酰氨基酚临床退热疗效确切,已经上百年的检验,常规剂量非常安全;其合成工艺成熟,质量稳定,价格低廉;制剂给药方便,儿童顺应性好:可以避开肝肠首过效应;分计量准确,使用、储存方便,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和透皮效果;制剂本身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刺激性,可以将其制成外用温敏制剂成为一种未来新型的治疗感冒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