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平潭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先行区的战略构想
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共建两岸美好家园

限公司、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合办的福建海峡学院已成
立, 两岸教育合作实验已进入实施阶段。
5基础设施建设 日 . 益完善。 抓紧规 划建设 平潭至福州人
批新能源产业相继启动; 旅游业 陕速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
岛通道, 平潭海峡大桥和渔平高速公路于2 1年1 ̄2 日 00 215 正 式通车, 海峡大桥复桥正在加快建设, 环岛公路一期工程 已全线开工; 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 福州至平潭快速铁路及
验区只要主权不改变, 怎么试都行。 这是对平潭发展的最高 定位。 0 月出台的国家 “ 2 1年3 1 十二五” 规划纲要, 将平潭开
发建 设首 次写入 国家规划 , “ 化合作 , 在 深 建设 中华 民族 共
本岛只要2 个小时多一点, 是两岸合作开发的理想之地 。 改
革开放 以来, 平潭成为最早被批准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开展 对台小额贸易的港口之一, 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不断发展, 平潭和台湾在 贸易、 劳务等方面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关 系。 截止目前, 平潭对 台贸易额累计达2 多亿元, 0 接待台轮
资源丰富的优势, 规划发展风电产业。 目前, 已规划建设4 个 海上风 电场, 大练、 草屿、 长江澳 、 东痒北面海上风电场等
一
信息产业园, 主要创办液晶面板及上下游产业企业1家, 0 预 计两年内可投产。“ 海峡如意城” 已启动33 8万平方米的填海 造地工程; 福建师大、 台湾世新大学、 台湾东森国际股份有
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的现状
1对台区 . 位优势凸显, 积极 发 对台贸易合作 前沿平 台 挥 作
用。 平潭处在南北三角和东西两岸的连接点上, 具有拓展两 翼、 对接东岸的独特 区位优势, 它是我国大陆距台湾直线最 近的岛屿, 距离台湾新竹仅6 海里, 8 两岸海上直航, 到台湾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原文作者:黄良浩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这是我国战略理念、战略思路、战略举措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世界历史充分表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必须要建设海洋强国,掌握世界一流的海洋开发、控制和管理能力。
深刻认识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和时代背景。
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是首次。
我们看到,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到“海洋”两字,指出军队要“保卫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十五大报告提到要“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十六大报告提到要“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这些报告对海洋的表述都只有寥寥数字。
十八大报告首次用40个字完整阐明海洋强国战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
中央为什么要在现阶段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首先是反映了对历史的清醒认知。
我国近代百年屈辱,直接源自于海上的衰落。
海权的丧失,多次打乱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之延后了至少上百年。
历史荣辱表明,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必须建设海洋强国。
其次是反映了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洞察。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之后,海洋作为国土空间和资源宝库的地位迅速显现,开发利用海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成为沿海各国矛盾冲突多发的新焦点。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海上形势,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第三是反映了对未来的清晰谋划。
海洋是全球化的战略通道和贸易走廊,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
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关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培育未来发展新增长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动力。
平潭对台工作情况汇报

平潭对台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给予我平潭对台工作情况汇报的机会。
一、工作基本情况自从平潭综合实验区成为第一个台商投资兴业试验区以来,平潭对台工作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目前,我们平潭对台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战略规划:平潭对台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对台工作部署和要求,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确保对台工作的顺利推进。
2. 投资引进:积极开展对台投资引进工作,吸引更多台商来平潭投资兴业,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3. 项目落地:加大对台合作项目的宣传推介和项目落地的支持力度,确保率先启动的项目实现落地,取得可喜进展。
4. 产业合作:积极推动平潭与台湾在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打造两岸合作的典范。
5. 人文交流:开展多样化的两岸人文交流活动,增进两岸民心相通的感情,促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
以上就是平潭对台工作的基本情况,接下来将从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成果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汇报。
二、具体工作内容1. 投资引进:我们通过扩大对台招商团队规模和不断改进招商引资服务体系,吸引了一批重大对台投资项目。
今年以来,共引进了10个台商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人民币。
2. 项目落地:我们继续加大对台合作项目的推进力度,确保率先启动的项目能够尽快实现落地。
目前已有5个项目实现了落地,涉及旅游、农业、文化等多个领域。
3. 产业合作:我们深入推动平潭与台湾在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先后举办了多场两岸产业合作交流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4. 人文交流:我们精心策划和组织了多场两岸人文交流活动,包括文化展览、艺术交流、青年交流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以上是我们平潭对台工作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继续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力争取得更加丰硕的工作成果。
三、工作成果1. 投资引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成功吸引了一批重大对台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了5亿元人民币,为平潭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潭公选面试题答案

平潭公选面试题答案一、对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您认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其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方面,平潭需要吸引投资,发展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作为生态岛屿,保护好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如何在这两方面取得平衡,制定出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保证生态可持续的策略,是平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您如何看待平潭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平潭作为两岸交流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
在两岸关系中,平潭可以起到沟通和联络的作用,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与理解,增进互信。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经济交流活动,平潭有助于两岸在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平潭也应该在维护两岸关系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两岸关系的长期和平稳定做出努力。
三、您认为平潭应该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人才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平潭要吸引和留住人才,首先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这包括建设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文化和娱乐设施,以及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其次,平潭应该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住房补贴等,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此外,平潭还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通过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提供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帮助人才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从而留住人才。
四、您如何看待平潭的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是平潭的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平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海岛文化,这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平潭应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路线。
同时,平潭还应该加强旅游宣传和市场推广,提高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这些措施,平潭的旅游业将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您认为平潭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平潭这样一个生态岛屿来说尤为重要。
平潭总体规划正式发布 两岸共同家园10年蓝图绘就

平潭总体规划正式发布两岸共同家园10年蓝图绘就 2011-12-19 08:37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国家发改委15日发布的平潭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两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宜居区、海峡西岸科学发展的先导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功能区大致分布图杰清/制图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2月19日讯(记者卢锃练仁福薛辉)核心提示: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与改革委12月15日正式发布《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
《规划》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保障措施等均作出明确的阐述。
《规划》称,当前两岸关系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提供了难得机遇。
加快平潭开放开发,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明确,平潭综合实验区位于台湾海峡中北部,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具有对台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
本规划范围包括海坛岛及附属岛屿,陆域面积392.92平方公里,总人口39万人。
规划期至2020年。
《规划》绘就的未来美丽蓝图,让平潭这块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充满期待。
【四大定位】把平潭建成两岸共同家园积极探索更加开放的合作方式,实行灵活、开放、包容的对台政策《规划》要求,大胆实验,着力探索两岸交流合作新模式,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规划》也明确了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
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区。
积极探索更加开放的合作方式,实行灵活、开放、包容的对台政策,开展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综合实验,促进两岸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为深化两岸区域合作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
加快平潭在经济、社会、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争取率先取得突破,为我国新时期深化改革发挥示范作用。
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策略思考

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的策略思考作者:来源:《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年第08期摘要:当今世界经济进入了海洋经济时代,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将为两岸经贸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应积极发挥福建的先行先试优势,以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为主区域,打造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带,重点推进海洋产业对接。
关键词:海洋经济;两岸经贸;示范区;闽台合作2010年4月以来,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和天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在海洋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承担重要功能。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战略的实施,对推进两岸海洋经济合作,拓展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海洋强国梦催生五大试点区域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海洋经济的时代。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就着眼于21世纪的国际海洋竞争格局,纷纷制定海洋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高新技术。
近十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陆域资源的有限和发展空间的萎缩,促使世界各国更加认识到蓝色海洋的价值,尤其是中国周边许多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先后出台发展海洋的国家战略。
在海洋战略导向的影响下,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海洋产业门类不断扩大,海洋科技进步迅速,地区之间的海洋合作项目不断涌现,海洋经济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大陆海洋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2014年,大陆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近6万亿元,增速约为7.6%,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强,海洋重大专项能力建设项目不断推进。
大陆海洋经济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海洋经济的重视与示范区战略的实施。
2011年,“十二五”规划首次将“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单设一章,并提出“推进山东、浙江、广东等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2012年9月,《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出台,成为“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3月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优势第二节机遇和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战略定位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空间布局第一节功能区划分第二节总体布局第四章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第一节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第二节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第三节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第四节建设两岸合作的平潭综合实验区第五章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第一节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与对外通道建设第二节建设海峡西岸能源基地第三节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第四节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第六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二节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第四节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开发基地第五节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第七章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节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第四节建立城乡协调发展长效机制第八章加强区域合作第一节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第二节推进与港澳侨更紧密合作第三节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第九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第一节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建设第二节优先发展教育第三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第四节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第五节构建和谐社会第十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节加强资源节约利用第二节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第三节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第四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十一章提升改革开放水平第一节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第二节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第三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四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先行作用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第一节着力先行先试第二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第三节加强组织协调前言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闽台旅游合作共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若干战略思考

பைடு நூலகம்
[ 基金项 目]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 A类研究项 目( J A 1 1 3 3 7 S )
[ 作者简介 ] 陈健平 ( 1 9 7 3一) , 男, 福建 福州人 , 副教授 , 主要从 事区域旅游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第 5期
战略指 导意义在 于 : 以平潭 建设 成 为两 岸旅 游 的
集 散基地 和 国际一 流 的海 岛旅游休 闲 目的地 为定 位, 以贯彻 落实 国家 海 西 战略 和平 潭开 放 开发 战 略为导 向 , 以先行 先试 , 充 分发 挥平 潭综合 实验区 各 项优 势 , 有序 拓展两岸 合作发 展空间 , 实现 两岸 旅游产 业双 向对接 , 打 造海 峡 旅游 产 业深 度合 作
沿海城 市 圈 “ 两点 一 线 ” 的旅 游 协 同发 展 ; 此外 , 推进 平潭 自身建设 , 以旅游促 商 贸 、 以旅 游促基础
l 福建省 平潭综 合 实验 区 闽台旅游 合 作 共建战略 内涵
闽 台旅游 合 作共 建平 潭 综 合实 验 区战略 是 福建 和台湾 以围绕平潭 综合 实验 区建立 海峡旅 游
设施 建设 、 以旅游 营销扩大平 潭知名度 , 促进 闽台 文化 传 承 , 建 设 人文 平潭 , 促 进全 岛一体 发 展 , 建 设 和谐平潭 , 真正 实现 “ 强 岛富 民” 的 目标 。
合作示范区和两岸共同旅游市场为中心的总体旅 游产业布局 , 是 闽台两地旅游 产业 资源 、 生 产要素
两岸合作新模式 , 建设两岸同胞 “ 共同家园” 的重要载体 , 旅游业是平潭综合实验 区建设 的重要产 业支撑 , 通过分析实验 区闽台旅游合作战略内涵 , 在此基础上 , 提出培育和创新闽 台旅 游合 作“ 多维” 战略机 制 , 构建 和创新闽台旅游合作“ 多 元驱动” 战略模式 , 以期将实验 区建成两岸旅游 的集散基地 和国际一流的海岛旅游休 闲 目的地。 [ 关键词] 闽台合作 ; 实验区; 战略 ; 共同; 海峡旅游 [ 中图分类号] F 5 9 2 .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3 3 0 ( 2 0 1 3 ) 0 5— 0 0 8 0— 0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 平潭 ; 两岸 ; 海洋经济 ; 先 行 先 试
中图分类号 : F 1 2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3 1 9 9 ( 2 0 1 3 ) 0 4 — 0 0 0 6— 0 6
一
、
平 潭在 两岸 海 洋经 济 合作 中的先 行优 势
现代 大型设 施 年修 造能 力 1 5 0多万 吨 。四是滨 海旅 游业 方兴 未艾 。平 潭有 着独 特 的 自然 旅 游资 源 , 平潭 主 岛—— 海坛 岛 为福建 省 第 1大 岛 , 中国第 5大 岛 。全 区共 由 1 2 6个 岛 屿和 7 0 2个 礁岩 组成 , 有“ 千 礁 百 岛” 之 美 称 。平潭 气候 宜人 , 为 热带 海 洋 性 气 候 区 。平 潭 海 域 也 十分 宽 阔 , 既有 宽 阔平 坦 的天 然海 滨浴
( 一 ) 地 理 位 置 优 越
平潭 岛地处 台湾 海峡 的中部 , 位于 台湾海 峡 和闽 江 口的咽 喉部 , 距 台湾 新 竹 只有 6 8海 里 , 是 中 国大 陆距 台湾 岛最 近的地 区 , 是太 平洋 西岸 国际航 线南 北 交汇 的必经 之 地 , 目前 每 天 经平 潭海 面航行 的 中外 轮船 近 2 0 0 0艘 。正在 规划 的京 台高速公 路大 路段终 点 站在平潭 , 台湾海峡 海底 隧道入 口处 也 在平 潭 , 这
累后 转 而投资 船舶 修造 业 。其 中福 州利 亚船 舶工 程公 司 、 福建 省 平 潭雄 鹰 船 厂 、 福 建省 平 潭 县看 澳 船舶 修造 股份 有 限公 司 、 福建 省 平潭 县长 泰船 舶修 造股 份 有 限公 司这 4家企 业 拥 有万 吨级 以上 干 船坞 5座 、 1 0 0 0 ~5 0 0 0吨级 滑 道 5条和 万 吨级舾 装码 头 、 5 0 0 0  ̄1 5 0 0 0吨级 造船 平 台以及船 体 分段建 造 综合 车 间等
两 岸 海 洋 科 教 文化 服务 中心 、 建设 海洋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园 区 、 构 建 两 岸 直 接 往 来 的港 口物 流 枢 纽 、 营 造 两
岸 滨 海 旅 游 胜 地 等建 设 平 潭 两 岸 海 洋 经 济 合 作 先 行 区 , 最 后 对 推 进 平 潭 两 岸 海 洋 经 济 发展 提 出 了具 体
6 ・
海上 运输 。历 经 2 0余 年 的时 间 , 平潭 的航运 业得 到快 速 的发展 , 一举 成 为平潭 县经 济发 展 的支 柱产 业 之
一
,
从 而 让平 潭跃 升为 全 国海运 第一 大县 。三是 船 舶修 造 业 实力 雄 厚 。平 潭 船 舶修 造 业 历史 悠 久 , 古代
殖、 鱼虾养 殖 , 品种繁 多 , 应 有尽有 , 都 是宴席 上乘佳 品 。平潭产 的“ 坛紫菜 ” , 曾被 列 为贡 品 , 入 朝廷 宴 席 。
二 是海运业 兴 旺发达 。上 世纪 8 O年代 中后期 , 以海洋捕 捞为 主业 的平潭 随着渔 业资 源衰 退 , 逐渐 地转 向
收 稿 日期 : 2 0 1 3一 O 7 一O 2
进 大 陆 的一 个 特 殊 “ 窗 口” 。 ( 二) 传 统 海 洋 产 业 成 熟
一
是 渔业 发展历 史悠久 。平 潭 的地理位 置决 定 了渔 业 在其 经 济 结构 中的重6 0个 , 其 中一 级渔港 1 个, 二级 渔港 6个 , 三级渔 港 1 8 个, 一 级 的澳前东 澳渔 港筑 有 1 3 5 0米 的防 坡 堤 。全 区共 有渔船 2 0 3 0艘 , 总计 5 0 9 8 7吨 。海 水 养殖 面积 为 4 1 9 2公 顷 , 主 要包 括 贝类 养 殖 、 藻 类 养
构建平潭两岸海洋经济合作先行区的战略构想
陈 朝 宗 , 杨 敏 。
( 1 . 福 建 行 政 学 院 经济 管 理 科 学 研 究 所 , 福建 福州 3 5 0 0 0 1 ; 2 . 福建江夏学院 T商管理学院 , 福 建 福州 3 5 0 1 0 8 )
摘 要 : 平 潭 在 两 岸 海 洋 经济 合作 中具 有 先 行 的优 势 。可 以通 过 打 造 两 岸 蓝 色 经济 总部 基 地 、 培育
基金项 目: 福 建省 2 0 1 1年 软 科 学研 究计 划 重点 项 目( 2 0 1 1 R0 0 4 5 ) 作 者 简 介 :陈朝 宗( 1 9 5 8 一 ) 男, 福建安溪人, 福 建行 政 学 院经 济 管 理 科 学研 究所 教 授
杨
・
敏( 1 9 8 3 一 ) , 男, 安徽马鞍山人, 福 建 江夏 学院 工 商 管 理 学 院讲 师 。
种特 殊 的地 理位 置使 它具备 成为 台湾 与大陆 经济 交 往 的一 个重 要 中转站 。在 平潭 率 先 实施 两 岸海 洋 经
济合 作 , 具 有天 然 的地理 区位 优势 。 平潭对 台交 往历 史悠久 , 素有 对 台交往“ 桥 头堡 ” 之 称 。清咸 丰 年间就 被开辟 为福 建省 五个 对 台贸 易 的港 口之 一 。在全 国是最早 被批 准设立 的台轮停泊 点 、 台胞接 待站 、 对 台小 额 贸易县之 一 , 是 台湾 民众 走
即有 木船 修造 业 。2 O世 纪 9 0年代 中期 修造 钢 质 货 轮 、 渔 轮 已渐 成 造 船 厂 的 主 营业 务 。进 入 世 纪之 交 , 海上 运输 和远 洋 渔业 的蓬 勃发展 , 平 潭一 些 民营企 业 家 在 海运 业 、 隧道 工 程业 和养 殖业 完 成 投资 初 始 积
2 0 1 3年第 4 期 ( 总第 1 4 0期 )
福 建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F u j i a n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NO .4, 201 3
( Ge ne r a l No. 1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