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下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doc

《孙子兵法》.doc

《孙子兵法》(石江涛)《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总结战争规律的兵学巨著,在世界军事著作中也属罕见,历来被中外兵家誉为“兵经”、“武经之首”。

它不但是对前人战争经验的总结概括,也是后世军事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对现代战争、国家战略的制定都有着十分重要《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春秋末期正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逐渐过渡的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个诸侯国都以武力逞强、称霸争雄,战争极为频繁,如齐鲁长勺之战、宋楚泓水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等等著名战役。

司马迁曾在《史记·自序》中描述其为“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七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盛数。

”频繁的战争迫切需要发展军事理论,而这时的战争实践又为军事理论的总结概括提供了条公元前672年,陈完因内乱奔齐避难,后来改名为田完。

田完的第五代世孙,即孙武的祖父陈书因伐莒有功“封邑并赐姓孙氏”。

公元前532年,齐国发生“四姓之乱”,孙武避乱奔吴,隐居在吴国都城姑苏附近。

此时正值春秋后期,各国叠相争霸,大国以武力恃强小国遭灭国亡祀之灾已不在少数。

孙武出生于齐国兵学渊源的陈姓家族,其中曾出过名将,如陈成子、司马穰苴等,其祖父陈书也颇有军功。

孙武奔吴后,结交了吴国重臣伍子胥,并通过伍子胥了解天下大事。

另外孙武潜心研究兵法,从理论上总结了春秋以来诸侯争战的经验及前人的成果,写成了传世之作《兵法》十三篇。

后来,孙武利用吴王阖闾想与楚争霸而缺少良将之际,向吴王进呈《兵法》十三篇,并以其惊世骇俗的议论、新颖独特的见解、横溢的军事才华受到吴王的信赖和重用,被任命为将军。

孙武为将后与伍子胥一起通过与楚国的一系列的战争实践检验了《兵法》十三篇,尤其是公元前506年的柏举一役,以少胜多,五战五捷,大破楚军,并一度攻占了楚国都城郢都,实现了吴王阖闾多年追求与楚争霸的夙愿。

此后关于孙武的身世经历史书记载不详。

只是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述后来吴国“北威齐晋,明显诸侯”,孙子亦“与有力焉”。

《孙子兵法》全文-13篇全

《孙子兵法》全文-13篇全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

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军事文化的珍品。

全书共十三篇,内容涵盖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包括军事思想、战争策略、兵器使用、军事组织体系、士兵训练等等,被认为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典范之一,对后世军事家、政治家的思考和指导意义深远,被广泛应用于历史上的大规模战争之中,也被当代人们用作管理、领导和战略制定之参考。

下面是孙子兵法的全文加译文:第一章关于战争的计谋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诱之远,远而驰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兵法:用计之道,是谓兵。

第二章关于战争开端凡治众如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登高山,如入无人之境,非深哉矫其志,非远哉使其死,是乃众人之备也,不可不察也。

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必善为之计,不宜轻之也。

第三章关于战争的进攻故兵贵神速,乘势而利,不待敌之所备也。

是故不动而利者,决其离合也;不守而待敌者,算而诱之也。

兵法:故用兵之法,神速如风,不动如山,侵掠如火,不动如林,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第四章九变战法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用兵之力,而务本,以守国为主也。

兵法:利用智慧占领有利地形,以诱敌发生战争的意图,不断地使用变化多端的策略和手段,最终取得胜利。

第五章关于军队的种类凡此十则可十败,五则可五败,不可不察也。

有故强者,无故弱者,此兵之常道也。

兵法:计谋不用兵器,而用军队的思想、组织和制度对敌人进行攻击。

第六章关于军队的能力腹背受敌,丧师失众,削弱士气,乃是不忍丧师之道也。

兵法:敌人的行动是难以预测的,军队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细心地观察和分析敌人的行径,及时调整战略。

第七章关于用兵的方法天时,地利,阴阳,法度,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诱之远,远而驰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兵法:用计之道,是谓兵。

第八章关于攻城的攻防战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法之胜负之法,不可不察也。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权,以折瑕为戒。

《孙子兵法》全文

《孙子兵法》全文

孙子兵法全文
第一章计篇
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因为兵法是国家安危的关键,关乎生死存亡,所以必须深刻研究。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首先用五个事项来考察,并对其情况进行判断: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贵乎民生,而轻死,重关生死之权,易以动众也。

道指的是统治者与民众的共识,重视民生,对于生死权重,易于激励人心。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天表示天气、季节等自然因素。

地者,距离、难易、广狭、险易也。

地指的是地理上的距离、难易,以及地形的广狭以及险易程度。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将指的是指挥军队的将领,需要具备智慧、信誉、仁爱、勇气和严肃等品质。

法者,曲制、官道、主烦也。

法表示组织管理、制度、纪律等。

凡此五者,将近者存,将远者亡。

这五个方面的因素,离得近的存活,离得远的灭亡。

故合五利,而五危,五易,而五难。

所以要协调五利,警惕五危,借助五易,克服五难。

总之:
孰能通此五者,可以使民与上同意,可以使虏与敌争锋,可使寡人有所取于国家。

故经之以五事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阳、阴者,天地之道也;变化、循序者,兵主之道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此兵之姿势也。

所以见胜于无形,而不可诱也。

能而示之不能,进而示之不进,退而示之不退,是谓诡道.。

电视剧孙子兵法下载地址

电视剧孙子兵法下载地址
ed2k://|file|%5BTXXZ%5D%E5%AD%99%E5%AD%90%E5%85%B5%E6%B3%95%E4%B8%8E%E4%B8%89%E5%8D%81%E5%85%AD%E8%AE%A1.%E8%AE%A110-%E8%AE%A112.%E5%9B%BD%E8%AF%AD.%E8%80%8C%E8%80%8C.d-vb.rmvb|471252723|f8b25db29decb09c49d178128eda4785|/
获取下载券孙子兵法了解兵法原文了解兵法原文隐藏孙子兵法讲解提纲孙子兵法讲解提纲孙子兵法一学习孙子兵法的目的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学习
电视剧孙子兵法下载地址
电视剧孙子兵法下载地址
孙子兵法
ed2k://|file|%5BTXXZ%5D%E5%AD%99%E5%AD%90%E5%85%B5%E6%B3%95%E4%B8%8E%E4%B8%89%E5%8D%81%E5%85%AD%E8%AE%A1.%E8%AE%A11-%E8%AE%A13.%E5%9B%BD%E8%AF%AD.%E8%80%8C%E8%80%8C.d-vb.rmvb|454395993|121bcf25d0af65232d5b00971b103ad0|/
ed2k://|file|%5BTXXZ%5D%E5%AD%99%E5%AD%90%E5%85%B5%E6%B3%95%E4%B8%8E%E4%B8%89%E5%8D%81%E5%85%AD%E8%AE%A1.%E8%AE%A17-%E8%AE%A19.%E5%9B%BD%E8%AF%AD.%E8%80%8C%E8%80%8C.d-vb.rmvb|471378149|44aca908127354277b225cf133750248|/
ed2k://|file|%5BTXXZ%5D%E5%AD%99%E5%AD%90%E5%85%B5%E6%B3%95%E4%B8%8E%E4%B8%89%E5%8D%81%E5%85%AD%E8%AE%A1.%E8%AE%A119-%E8%AE%A121.%E5%9B%BD%E8%AF%AD.%E8%80%8C%E8%80%8C.d-vb.rmvb|465183632|da557fa2eab2658098ae747b0e6632a8|/

孙子兵法全篇

孙子兵法全篇

孙子兵法(完整版):永久收藏,终生研读!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2023版孙子兵法十三篇(打印版)

2023版孙子兵法十三篇(打印版)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孙子兵法--作战第二孙子兵法--谋攻第三孙子兵法--军形第四孙子兵法--兵势第五孙子兵法--虚实第六孙子兵法--军争第七孙子兵法--九变第八孙子兵法--行军第九孙子兵法--地形第十孙子兵法--九地第十一孙子兵法--火攻第十二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孙子兵法--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完整word版)孙子兵法(原文)

(完整word版)孙子兵法(原文)

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 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 地之利矣;
将帅若能精通灵活机动变化无穷办
法的运用,就是懂得用兵打仗了;将帅
如果不精通灵活机动应变的办法,就是
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
孙子兵法下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休息 目录
35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 能得人之用矣。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廉价一条街与高档商场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9
第 八 篇
九 变 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30
一、原 译 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3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 合军聚众, 孙子说:凡是用兵的法则,主将接
受国君的命令,动员组织民众编臸成军
休息 目录
10
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任用储备的物资 走三十里去争利,可能有三分之二能
到达。要知道,军队无辎重就不能生存,
没有粮食也不能生存,没有物资补充同样
不能生存。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11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 所以,不了解列国政治动向的,不 通“与” 结交 能预定外交方针;不能熟悉各种地形的, 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 所以,将帅有五种危险(关羽失荆 有勇无谋 贪生怕死 洲):只知死拼就会被杀;贪生怕死就 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 会被俘;急躁易怒就经不起刺激;廉洁 过于自尊 急躁易怒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8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 因此,卷起盔甲轻装急进,昼夜不 卷起铠甲 停 加倍的行程,昼 停,加倍行军赶路,走上百里而去争利, 急速前进 夜不停地行军
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那么三军将领 三军将领可能被俘, 就可能被俘。 即全军覆没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0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 不去拦击旗臶整齐的队伍,不去攻 邀,迎击。不要 不要攻击实力 迎击旗臶整齐、 雄厚、阵营严 部署周密的敌人 整的敌人 击阵容严整的敌军,这是掌握机动灵活 治变者也。 战术变化的方法。 掌握因敌变 而变的方法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33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
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道路有的虽然可以走,但不能通过;敌军 有的虽然可以打,但不打;城堡有的虽然 可以攻,但不攻;地方有的虽然可以争, 但不争;国君的命令虽然都要执行,但有
的可以不执行。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西夏王施计以弱胜强(辽)
英 . 甘地击败德赛和南达登上总理宝座
“阿凡提”打败“傻子”瓜子
日“精工石英表”大战“瑞士机械表”
台北市第十信用社打败大银行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二十 四面楚歌 纵横捭阖 攻心为上 英国画“天图”击败德军 诸葛亮七擒孟获 卓文君卖酒
美女图解白登之围
拿破仑摧
2
第 七 篇
军 争 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3
一、原文与译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4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 孙子说,一般用兵的规律,将帅接受国 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君的命令,编臸军队、动员民众,与敌 两军争夺 聚集民众 和,军门 人互相对门驻扎对阵,没有比争取先机 臸胜条件 组织军队 舍,驻扎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6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八 兵不厌诈 因敌臸胜
赵奢臹救阏与城 朱元璋巧施诈降计大败陈友谅 英国韦维尔将军臹骗意军
“沙漠之狐”以假乱真
日本B公司故作迷惘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装聋作傻与聘贼自盗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7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九 避其锐气 击其惰归
曹刿避锐击惰胜齐军(鲁齐长勺之战)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2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此用兵之法也。 陷入绝境 逼迫 缺口 阻拦 的敌人 敌军退回本国不要去拦击,包围 敌军要留一个缺口,敌军已到绝境可 能拼命时,不要去逼迫。这些是用兵
的一般原则。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3
二、中心思想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14
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 分兵赴“乡”掠取物资、人力和财力,
兵分数路去掠 要分配一部分给部下;扩张领土,也要分 权衡敌我形势 取(物资分一 配一部分给部属;采取行动前,要衡量利 相机而动 部分给部下) 害得失,然后决定行动。事先懂得以迂为 廓,开拓。开拓疆土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1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 所以,用兵的法则:敌军占领山地不 陵,山陵。向,仰攻。 倚靠 迎击 要去仰攻,敌军背靠高地不要去正面攻击, 对占领高地的敌人, 高地 不要仰击它 敌军假装败退不要去追击,不要对精锐的 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锐气 跟踪 敌军发动攻击,敌军用小利引诱不要上钩, 诱兵 方盛 追击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37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 因此,要用诸侯害怕的事情去威胁 不伸展 害怕、 他们,使各诸侯的力量不能伸展;要用 劳役 危险的 事情 厌恶 烦劳 危险的事情使诸侯忙于应付;要用小利 趋诸侯者以利。 去引诱诸侯国,使他们被动奔走,。 疾走、奔忙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不能行军;不重用向导的,不能得到地 地形险要 沼泽地带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利。 向导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12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 所以,军队是用欺骗的方法隐蔽自己的意 以诡诈办法诱骗 作战时兵力的分散 敌人而取得成功 或集中,根据情况 图,根据有利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把 的变化而变化 者也。
要分利害(开拓土地 直的计谋的就胜利,这就是争夺先机之利 要分与有功者) 的原则。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15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 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军政》上说:“因相互间听不见
讲话,所以设臵锣鼓;相互间看不见动
作,所以设臵旌旗。”
意为两军 之利更困难。 营垒对臷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5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迂远、曲折
祸患、不利
争取先机之利之所以困难,是因
为要把遥远迂回的弯曲道路,变为近
便的直路,是要把困难重重的不利条
件变成有利条件。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6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 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所以,有意迂回绕道,并用小利 引诱敌人,这样就能比敌人后出动而 先到达所要争夺的战场,这就是知道 以迂为直得计谋的。
本篇主要论述如何先敌争取臸胜 条件,取得有利的作战地位问题, 并提出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的著名军事原则。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4
曹操曰:两军争胜。 张预曰:以军争为名者,谓两军相对 而争利也。先知彼我之虚实,然后能与人 争胜。 两军争夺臸胜条件,争取战场上的主
动权。兵以诈立,以利动。能解迂直之迷,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19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 者也。 用自己的严整等待敌人的混乱,用自 己的镇静等待敌人的轻躁,这是掌握军心 的方法。用自己部队接近战场等待远道而 来敌人,用自己部队的安逸休整等待敌人 的奔走疲劳,用自己部队的饱食等待敌人 的饥饿,这是掌握军队战斗力的方法。
指挥军队不知道各种机动应变的方法, 虽然知道“五利”(途有所……),也不 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36
因此,聪明的将帅在思考问题时,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 必须兼顾利害两方面的条件。在不利的 利与不利 情况下,要看到有利的因素,事情才能 兼顾 两个方面 顺利进行;在顺利的情况下,要看到不 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利的因素,祸患可能顺利地排除。 事 通“伸”发 祸患 解除 展
队出征打仗。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32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 在难于通行的地区,不可安营扎寨; 在四通八达的地区,要广交诸侯朋友; 圮,毁坏。难 四通 难于生 在交通困难无物资保障难于生存的地区, 于通行之地 八达 存之地 不可停留;在地形四面险阻出入通路狭 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窄地区,就要巧出计谋;陷入前不得进, 四面险阻 前不得进 后不得退,非死战就难于生存的地区就 通路狭窄 后不得退 要坚决奋战。
会处理奇正之事者胜。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孙子兵法下
休息 目录
25
三、主要韬略及应用
韬略十七 以迂为直 以退为进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晋楚城濮之战 拿破仑奇兵击败奥军 勾践尝胆灭吴国
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先占领农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