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第二章
室内设计学中的人性化家居空间研究与设计

室内设计学中的人性化家居空间研究与设计第一章:引言室内设计学是关于创造实用、美观和舒适的室内空间的学科。
近年来,人性化设计越来越受到室内设计师们的重视。
人性化家居空间的研究与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室内设计学中人性化家居空间的研究与设计,以及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章:人性化设计的概念与原则2.1 人性化设计的概念人性化设计旨在将人们的需求和舒适感作为设计的核心,创造适合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室内空间。
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人与空间的互动和和谐。
2.2 人性化设计的原则(1)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根据人体尺寸、人体工作姿势等因素合理布局家具、设施和空间,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和疲劳感。
(2)考虑人的感知和心理需求:通过色彩、光线、声音等元素的应用,创造舒适、愉悦的氛围。
(3)提高空间的适应性:设计可调节的家具、灯光和空调系统,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第三章:人性化家居空间的研究3.1 家居空间的功能分析人们对家居空间的需求包括居住、休息、储物等功能。
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以确定不同房间和区域的功能与布局。
3.2 空间布局的研究根据家庭成员的数量、年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
例如,采用开放式布局可以增加家庭成员的互动和交流。
3.3 家具与设备的研究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家具和设备,如人体工学椅、调节性床等,提供人们所需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第四章:人性化家居空间的设计4.1 色彩与光线设计使用合适的色彩搭配和光线照明方案,创造温馨、舒适的家居氛围。
例如,使用暖色调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宁和温暖的感觉。
4.2 声音与噪音控制通过声学设计,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并提供合适的音乐或环境音,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4.3 家具与装饰品选择选择质量好、造型美观且功能合理的家具与装饰品,使室内空间更加美观与实用。
4.4 空调与通风设计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合理设计空调与通风系统,提供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设计学概论1-4章课件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 成语词、纹样、标识、单行、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
借用
艺术 手法
装饰
创造
参照
装饰: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常用的方法。装饰并不等于“罪 恶”,也不等于错误,关键在于使用是否恰如其分。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 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 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
三
三
设
设
计
计
作
作
为
为
经
经
济
济
体
体
的
的
管
管
理
理
手
手
段
段
四
设 计
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
与
设计为生产服务
生
产
设计与生产
和
消
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
费
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
的
关
系
四
设
消费是设计的消费
计 与
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 设计的动力与归宿
生
产
设计与消费
和
消
设计创造消费
费
的 关
人类物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 和文化消费。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
借用
艺术 手法
装饰
创造
参照
创造: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创造: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
设计学概论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性第一节设计与艺术一、设计的艺术渊源1.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开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2.随着艺术中纯形式主义研究的兴起,尤其是奥地利美术史家里格尔的《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终于从价值上打破了大艺术与小艺术的界限,指出了装饰和设计中内在的“艺术意志”。
3.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设计”最初的狭义是指素描和制图。
二、设计的艺术指向1.康德认为美有两种:自由美和依存美;依存美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
2.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这种实用化的求美不是“化妆”,而是一专用的设计语言进行创造,。
3.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
4.自现代运动以来,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心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5.随着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创造纯精神产品的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社会出现了以艺术为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画家,出现了以艺术为专长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这种现象极大地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6.当今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如电脑辅助设计,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基础,如材料加工、成型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等等。
然而这些并没有损害设计的艺术特性,反而使得现代设计具有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性,如全新的材料美,精密的技术美,极限的体量美,新奇的造型美,科幻的意趣美。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设计中的艺术手法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1.借用:(1)定义: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与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2)作用:这种手法使设计直接借用艺术的力量吸引、娱乐观众,达到感动观众、传播信息的效果,从而达到广告的目的,这是广告设计常用的手法。
设计概论第一、二章

第二章 设计的目的与本质
第一节 设计的目的
以人为尺度,一切为人而设计, 以人为尺度,一切为人而设计,设 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节 设计的本质
一、功能性
1.安全性;2.适用性; 安全性; 适用性 适用性; 安全性 3.象征性;4.多功能的利弊 象征性; 多功能的利弊 象征性
三、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1.设计具有艺术的某些特征; 设计具有艺术的某些特征; 设计具有艺术的某些特征
意 大 利 产 品 设 计
2.艺术影响设计 艺术影响设计
达芬奇人体解剖图及机械设计
3.设计影响艺术 设计影响艺术
波普艺术
四、设计与技术 1.设计受技术的制约(如:丝袜) 设计受技术的制约( 丝袜) 设计受技术的制约 2.技术促进设计进步 技术促进设计进步 3.设计不同于技术 设计不同于技术
二、艺术性
设计的艺术性本质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 求而存在的, 求而存在的,是衡量设计物审美价值的 重要标准, 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实现设计创造性的 主要途径。(愉悦感、舒适感、美感) 。(愉悦感 主要途径。(愉悦感、舒适感、美感)
zippo 苏州园林
赖特.流水别墅 美.赖特 流水别墅 赖特
三、经济性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手段 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手段 2.设计作为经济管理的手段 设计作为经济管理的手段 3.设计经济性的主要体现(设计创 设计经济性的主要体现( 设计经济性的主要体现 造产品的高附加值、 造产品的高附加值、设计的价值还 体现在最佳资源配置上) 体现在最佳资源配置上)
一、设计的基本涵义 设计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 设计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是将 人类社会积累的审美情趣、 人类社会积累的审美情趣、人文 历史及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活动。 历史及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活动。 首先、 首先、设计是基于人类生活的一 种创造性活动 其次、 其次、设计反映着现在与过去的 联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联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教学设计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

第二章教学设计模式一、重难点解析这一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几项内容:教学设计模式的含义和功能、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的四个阶段、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二代”,以及教学设计模式的各种类型。
1.教学设计模式的和功能⑴含义模式,通常是指可以使人模仿的系统化的、稳定的操作样式,它表现为某种规范的结构或者框架。
教学设计的模式是经过长期的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教学设计的系统化、稳定的操作样式,它用简约的方式,提炼和概括了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经验,解释和说明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有关理论。
教学设计的模式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的升华,它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特征。
⑵功能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第二,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设计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素材。
教学设计模式包含了关于教学设计的特定的理论、指导思想,这些教学理论可以转化为教学设计的理论,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来源。
第三,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第四,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指南和依据。
因为教学设计模式提供了关于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信息。
2.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因此,教学设计的模式也往往表现为一个有序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可以从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和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成环节两个方面来把握。
⑴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教学模式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可称为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
20世纪80年代,安德鲁斯和古德森总结出教学设计模式的14个步骤,这14个步骤反映了教学设计模式的要素。
分别为:需要的评估;考虑不同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形成系统;明确限制;形成广泛目标和可以观察的具体化子目标;生成与总目标和子目标相匹配的前测和后测测验;分析总目标和子目标的类型并将下属技能序列化;确定学习者的特点和准备状态;形成与科目和学习者需要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选择媒体以采用教学策略;形成以策略为基础的教学课件;对课件进行形成性评价以诊断课件使用者的学习困难;在诊断基础上,对课件进行修改;开发有关安装和维持以及定期修理教学程序的材料和过程。
设计学概论 第二章设计学的多重特征 【武大东湖学院】

设 计 概 论 |第
二 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
1
设计无处不在
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 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 连锁反应。
从古到今,
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
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 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 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来。 6.信息技术。对于设计学而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
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
的过程和生产。
设 计 概 论 |第
二 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
1
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决定了设计中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
必然的艺术含量。 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
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
的过程和生产。
设 计 概 论 |第
二 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
2
设计的艺术含量
中国的仰韶、马家窑、屈家岭、大泱口出土的彩陶品种丰富, 各种造型都能表现出各自的功能,又具有极为动人的美感。 在这个基础上, 先祖们运用黑、红颜料在陶坯表面画上动植物或几何形的纹样,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 其艺术的魅力使无数近现代艺术家为之倾倒。可以说它们是原始艺术 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 与原始设计的完美结合,是原始设计追求艺术的成功典范。 连锁反应。
技术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已经改变了20世纪以来设计
的过程和生产。
设 计 概 论 |第
设计学概论第二章 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

第二章 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
第三节 设计的附加值
三、生产和消费中的设计
1.设计与生产 (1)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 (2)设计为生产服务 (3)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 (4)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
这是设计为生产服务的体现, 流水线的设计使得生产效率大幅度提 升 福特T型车的流水线 1913
该陶器施黑、红彩,口内绘垂弧纹,颈 部绘一周锯齿纹,腹部用黑、红复彩绘二方连 续的大菱格纹,内填十字纹和圆点纹,是典型 的几何风格装饰纹样。
锯齿菱格纹彩陶 甘肃省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
第二章 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
第二节 心理需求的设计
二、图案类型
2.纹章风格: 装饰原则是两边绝对对称,即依据相向配对作对称族组群的布置。
搭载微软MS-DOS的第一部IBM 个人计算机
第二章 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
第三节 设计的附加值
二、作为产品附加值的设计
1.人类消费需求层次:
(1)满足人的生存需求 (2)追求共性,即模仿、流行等
人有我有
(3) 追求个性,小批量、多品种 - 人无我有
第二章 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
马斯洛需求理论图
第三节 设计的附加值
最早的塑料是赛璐珞,该片是第一 部完整的赛璐珞动画长片。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迪士 尼影片公司 83分钟 1937
第二章 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
第一节 功能需求的设计
二、设计发展的动力——科技
1.科技对设计的影响 (5)科技的重大发展给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段,如手工设计、机 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现实设计等,人类设计手段的发展总是 和当时的科技水平分不开。(信息技术)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全新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圣才出品】

第2章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2.1复习笔记考点一:功能需求的设计★★当设计师发现了人对于对象有着某种需求,就会产生设计的冲动,这种需求往往是出于功能或形式的目的而产生的。
1.现时需求与设计(1)内涵设计行为的出现及设计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的形成,都是因不同历史时期的现时需求而产生。
(2)现实需求实践者的类型①发明家发明家通过发明最新的消费品来创造需求。
②设计师设计师通过改良消费品,来满足人类日益精微的享受性需求。
设计师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现时需求的方法有:a.由于设计对象并不总是完美的,因此对象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而来纠正不断发现缺点。
优秀的设计师应当要有对现时需求极高的敏感度。
b.人们在对器物的需求上大体都是一致的,但在微观上会存在些许个体差异。
形成这些差异(需求)的原因是多样化的。
因此,设计师应尽量提供多样化选择以适应消费者不同的个性需求。
c.设计是一种可以拉近对器物的现时需求及其最终理想状态的过程。
设计师就像“中介者”一样不断地了解消费者对器物的需求,从而实现器物的升级。
优秀的设计师应当在其设计中更好地反映器物缺陷的信息,同时也要了解其设计对象的设计发展史。
(3)代表人物:雷蒙·罗维①人物简介雷蒙·罗维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活跃的工业设计师,他的成功和其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不无关系。
②成就罗维与英国办公室设备制造商西格蒙特·基士得耶在机器设备设计上的合作堪称经典。
罗维将旧的办公室影印机重新设计,消除了旧机器设计的缺陷,包括修饰原先机器笨拙的线条、遮住丑陋的滑轮和传送带,以及让影印机的脚紧贴着机身,预防意外发生。
重新设计后的机器于1929年底引进市场。
此后他的作品世人皆知,代表作品有“可口可乐”瓶型与标志、壳牌石油商标、流线型汽车、火车、飞机等。
(4)朋克现象①定义朋克现象是设计多元化在后现代主义浪潮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流行文化密切相关,运用消费主义文化的多元意义和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功能的多个方面。因此,它要求室内设计师对 于其设计对象必须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和系统的设计 计划,应于投资者沟通,共同商定设计的目标与计 划,同时还要与建筑设计师沟通,令建筑艺术风格 协调,征询建筑设计师对设计方案的意见,在建筑 的基础上进行室内艺术空间的再创造。在整个设计 工程中,强调把局部与整体、实体与空间、艺术形 式与艺术功能、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结合起来,同 时周密地考虑到诸如投资方、投资额、时间、人力 资源以及设备技术、设计管理和材料供应、设备实 施、使用需求等方面对艺术设计的制约因素。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 的定义最初系统地形成时,设计一词的界定同时代 “设计”概念一样,其含义时宽时窄。设计 最初的意 义是指素描、绘画。 设计、色彩、构图及创造并称为绘画四要素——朗 西洛提 设计为绘画之基础——切尼尼 设计与创造是“一切艺术”的父亲与母亲——瓦萨 里 设计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如线条、形 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它涵盖了 艺术的表达、交流以及所有类型的结构造型。
2、解构 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 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语词、纹样、 标识、单形、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 待设计重构。
王广义通过解构 文革视觉元素, 将其从意识形态 语境中解脱出来, 消解其中的政治 意味,作为其他 概念的表征出现, 或者干脆赋予全 新的涵义。通过 这样的分解组合 和打散重构,文 革视觉元素改头 换面,以后现代 的面目重新出现, 以期符合新时代 的审美和观念, 从而获得了新的 生命。
3、室内设计的艺术特征 室内主要指建筑物的内部,也指火车、飞机轮船的 内部 室内设计是实体设计与空间设计的结合。 室内设计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室内设计的实体、 虚体、技术、经济诸方面提出解决美学的方案。 实体设计中,要从美学角度考虑地面、梁柱、门窗、 家具等,包括布幔、地毯、灯具、花鸟植物的陈设陈 设等问题;而在空间的设计中,要考虑一切空间的组 合及其心理效果与艺术效果。针对不同建筑物,如商 场、宾馆、办公楼或医院、剧院等等不同类型的具体 特点作出处理,这种美学方案或艺术考虑广泛地涉及
陶瓷装饰
华夏银行、中国探月标志 2007年上海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标志
四、艺术对设计的影响
艺术推动设计 艺术的变革以一种激进的形式影响了许多 设计领域,为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构成 主义等一系列艺术运动,都是在力图定义 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美学形式与功能。) 设计家参与设计研究实践,可以推动设计 进步。(“现代教育之父”威廉·莫里斯)
3、装饰 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添制品的情 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 的装饰是设 计不可分割的部分。
4、参照 参照的对象可以是前人和当代的艺术成果或设 计成果。参照的核心是形式借鉴,规律借用,由 此及彼,举一反三。参照的关键是根据设计的课 题,寻求成功的范例,反复参详考察,找出规律 和可变的环节,在基本形式不变的前提下,使设 计呈现新的艺术面貌。
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工业设计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组 成,艺术设计只是工业设计的一部分;
功能系统
艺术设计 技术设计 工业设计
{
实用功能 信息功能 审美功能
形式方面:造型、用材、 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
经济设计
在造型上追求完美的技术功能和操作功能,追 求使用、信息、审美功能的结合将造型的个性、 独创性寓于应用的艺术风格,如民俗风格、文雅 风格、豪华风格、流行风格等。总之,它追求形 式的完美。 在用材上追求材料的应用与结构要求相符, 材料的应用与功能要求相符,并且与生产工艺相 宜以及与材料供应相宜;充分表现材料的本色和 表面处理的本色美与工艺美。
设计的宽泛的含义,则包含了艺术家头 脑中创造性的思维(常被认为在画素描槁时 就酝酿着)。 事先在心中酝酿,在想像中描绘出结果, 并能通过实践使之成为现实的可视物——波
迪内奇
• 在中国的古代汉语 里,艺术的“艺”, 最早也是指种植的 技艺。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六艺的概念。 • 古代中国文人把艺 术作为一种修养和 生活方式。
在色彩上,它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材料的本色 和表面处理的本色,选择最适当的颜料、涂料、油墨 或染料,选择最理想的色彩处理工艺,使之与造型、 材料、使用功能、审美心理相宜,并表现出某种个性 和风格。 表面处理方面强调艺术思维,即选择最佳处理 工艺以表现和创造材料的肌理之美,从而达到理想的 视觉效果。 装饰处理,主要是要求设计者将母题、纹样、 色彩构成等及功能与审美的协调等方面纳入思考范围, 综合运用艺术手法让使用者接受产品,让产品与功能 一致,同时赋予产品风格的协调性。
阿瑞斯 原作 前4世纪,此 作仿于前1世 纪,1807年入 藏卢浮宫
马列维奇 1915年
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1、工业设计的艺术特征 工业设计的概念:就批量生产的工业品而言,凭藉 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 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 品质和资格。(国际工业设计协会下的定义)
艺术推动设计的发展
威廉·莫里 斯 (William morris, 1834-1896)
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以推动设 计进步。(布鲁尔的“瓦西里”椅子,第一把钢 管椅子产生于1925年)。 设计师与艺术家的合作则可以推动设计进步。 (广告、电视广告)
在设计过程中,在设计与艺术的的关系上,也存 在一些误区 为艺术而设计 为技术而设计 孤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二、设计与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推动设计的发展 设计的进步依赖于人类已掌握的科学理论; 崭新的技术和有关理论对设计产生重大的影响。 1、控制论 控制论重点研究动态的信息与控制、反馈过程, 使系统在稳定的前提下正常工作。 2、信息论 信息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前提,具有高度综合性。 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处理等 问题。 3、系统论 “系统”指具有特定功能的,互相有机联系又互相 制约的一种有序性整体。系统论方法是以系统整体 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的科学方 法。
5、创造 在设计遇到开创性课题时,选用的材料、设 备、技术、构造、外形等,都有可能是最新的科 学技术成果,设计有实现的艺术和符号功能,也 可能没有先例可寻,这时,设计只可能依靠创造 方法,在解决物质、技术、经济等功能的同时, 予设计对象以合适的艺术形式。 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 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
设计学概论
第二章 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一节 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设计的科技特征 第三节 设计的经济性质
第一节 设计的艺术特征
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四、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五、艺术推动设计
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人类早期的设计与艺术是融为一体的,只是 随着社会分工的愈来愈细,各行的专业性越来越 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技术中分离出来的,而艺 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伴随美术概念的出现, 产生了大美术与小美术的区别,到了19世纪,随 着艺术纯形式主义的研究的兴起,尤其是奥地利 美术史家里戈尔的《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 础》一书的影响,终于从价值上打破了大美术与 小美术的界限,指出了装饰中内在的“艺术意 志”。
第二节 设计的科技特征
一、设计与科技进步 设计受生产技术的影响 第一件销售量超过百万的产品“托内特椅子” 是由于摩提维亚的考雷兹科的托内特工厂发明 了弯木新工艺而引起的直t)椅 子(1847年)
技术对设计创造的影响 技术包括生产用的工具、机器及其发展阶段的知识, 它是生产力的一种主要构成要素。科技推动设计的发展 (1)设计与制造的分工;新的能源和动力带来新材料的 运用。 (2)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导致了20世纪初各种 设计思潮的产生,同时为设计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3)新材料的诞生给设计造成的重大影响。 (4)与再现过程有关的机器的相继诞生使视觉传达的领 域不断扩大。 (5)新兴的信息技术引起设计生产及设计模式划时代的 变革。
三、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科学技术 设计 商品 电 发电机 点灯
美国:设计被列入国家关键技术的开发 德国:大量培养优秀的设计师 日本:企业内设置设计机构
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设计 上得不到应用的原因
中国是科学技术发明的强国,应用推广的弱 国,因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研究成果都得不 到应用。其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应用机制; 二是研究的成果脱离实际,不够成熟;三是 无视或不重视设计,特别是不重视将技术成 果市场化、社会化的设计。当然,这种情况 肯定不会长期继续下去。 随着中国设计意识的兴起,中国的科学技术 也会插上设计的翅膀,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 。
在今天,设计不仅以科学技术为创作手段 ,如电脑辅助设计,还以科学技术为实施 基础,材料加工、成型技术、能源技术、 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等。使得设计具有了 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艺术特征,如全新的 材料美,精密的技术美,极限的体量美, 新奇的造型美,科幻的异趣美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借用 解构 装饰 参照和创造 1、借用 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某个镜头、 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艺术创作的思想 与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
2、广告设计的艺术特征 广告设计的概念:广告指广为传播信息的 行为过程,也指以媒体表现出来的传播信息的作 品,如报纸广告、路牌广告、招贴广告、电台广 告、电视广告等。 广告的艺术设计是整个广告生产的主要组成 部分。她本身又可以划分成五个方面,即: 文学创作 美术设计 声学创作 表演设计 电脑制作。
广告艺术设计的五个部分在各自的创作、设计、 制作几表演的过程中,都要努力完成以下四个任务。 (1)对广告主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组织、加工, 使之适用广告的艺术形式,从而创造优秀的广告艺术 形象。 (2)使加工创造的广告艺术形象更容易避开媒体的制约, 发挥媒体的特长。 (3)使媒体发布的广告艺术形象更能引起受众注意、 记忆、理解、信任和偏好,并能产生期望的行动。 (4)使整个广告效果超过市场竞争中同行业的对手,并 不断地推动广告的艺术设计的进步,以及整个广告的 进步。